一個網癮輟學媽媽心酸淚:我引以為傲的教育,疫情期間都被瓦解了

2020-08-08 實戰家庭教育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

沒有意外,我、兒子和我的家庭都成了這場疫情的受害者,曾引以為傲的教育,都被一瞬間瓦解了……

疫情期間,孩子網癮,衝突爆發

本來相對和諧的家,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的七零八落,兒子今年9月就要上初二了,之前學習都在中上等,結果在疫情期間,沉迷網路遊戲,晚上打到很晚,第二天上網課起不來,由於上課不認真,作業完不成,我被老師在班級群裡點名了好幾次,因此和孩子發生了衝突,一天晚上實在看不過去了,就把網給斷了,電腦給砸了,結果他就徹底不上網課了,不做作業。因為這事也和老公鬧了很大的意見,他怪我把孩子管成這樣,我說他不管孩子,結果從那以後家裡就沒怎麼聽見笑聲,很是壓抑。

緩解衝突,無所適從

給兒子講了很多道理,但就是不上課,後來實在是沒辦法了,就重新給買了電腦,並且和他約定說每天玩兩個小時,他答應了。但疫情後開學去學校,每周都以各種理由請假在家,後來發現是在家裡打遊戲,因為我和老公白天都上班,我和班主任了解了情況,兒子因為疫情耽誤了很多,跟不上課程。我很著急,因為之前孩子從未遇到這樣的情況,後來又給孩子報了幾個網課班,結果拿著Pad上網課,趁我們不在就聊天,看網絡小說。我的心真的好累,我覺得每天都在和孩子打遊擊,又感覺兒子像個小刺蝟,管的多了又要大吵大鬧,不管吧又怕孩子就這麼荒廢了。

兜兜轉轉,看到希望

之前孩子雖然成績不是最優的,但真的很聽話,懂事,因為我自己是小學老師,在小學階段也幫助孩子不少,疫情之前也玩遊戲,但是很少這麼沉迷,自己完全沒想到孩子會失控,甚至到了輟學的邊緣,痛苦之餘也在尋求辦法,網上看了很多文章,說啥的都有,後來也是同事的推薦下買了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和賈容韜老師的《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當看完賈老師的書我頓時眼前一亮,我覺得孩子有救了,我孩子的經歷和賈老師孩子的經歷很像,因為下半年就初二了,怕基礎打不好,又怕孩子這樣的狀態隨時會輟學,也是通過了很多渠道聯繫到了賈老師。

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

賈老師很和藹可親,給了我很多的力量,也讓我明白了自己的管教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後來通過深度學習家庭教育,我深刻的反思,我認為:疫情只是加速了家庭教育問題的暴露,而不是產生的問題,成長孩子先成長自己,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改變:

1、對於遊戲有了重新的認識

我痛恨遊戲,因為疫情被兒子折磨的,只要在外面和人聊天的時候提起孩子玩遊戲,我就是一頓牢騷,覺得遊戲沒有給社會產生什麼價值,但卻毀了一代代的孩子。通過系統的學習,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遊戲對於現在的孩子意味著什麼?是現在孩子的娛樂和社交方式,其實和咱們小時候玩的玻璃球無異,但卻被我當做是毒瘤,結果卻剝奪了孩子娛樂和社交渠道,反而將孩子推向了網癮,甚至要輟學。

反過來講,我去責怪開發遊戲的人又有什麼用呢,孩子不會因此停止遊戲,即使沒有遊戲,孩子一樣會去尋找其他的情感寄託,這樣的認識讓我徹底的覺悟了。

2、更新了我對教育的理解

之前聽的比較多的就是「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可能是孩子小,很多問題沒有暴露出來,所以對這句話的認識很淺,通過對家庭教育的理解,我明白了家庭教育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是傳授孩子知識的,家庭是教會孩子做人的。在疫情之前孩子也有玩遊戲,由於我管的比較緊,孩子還是有節制的。但疫情期間,由於全家都悶在家裡,沒事總盯著孩子的學習,結果越管孩子越失控了,自己每天盯著手機,不讓孩子玩遊戲娛樂一下,總是在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孩子,要不用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3、無條件的接納兒子

「沒有一個孩子會放棄自己的未來,除非他迫不得已!」這是我聽過最振奮的話,也深深的觸動了我,孩子疫情在家玩玩遊戲怎麼了,我們大人不也是待著無聊嗎?結果我把孩子打遊戲和孩子的未來畫上了等號,跟隨著的是一系列的措施,說教,發脾氣,斷網,砸電腦……結果現在親子關係很僵,夫妻關係也受到影響。

是我耽誤了孩子!本來相信孩子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結果讓我硬生生的把孩子徹底推向了網癮,甚至輟學的邊緣,用賈老師的話說:孩子是因為我們相信才會優秀,而不是優秀我們才相信。接納孩子,修復親子關係才,夫妻關係是我現在的當務之急……

4、成長自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之前為了讓孩子走出遊戲,叫他下去跑步,死活都不去。後來通過老師的諮詢我才明白,不是孩子不去,是不願意和我,因為去了又會嘮叨,說教,結果我接納孩子,停止說教以後,我每天都是自己下去跑步,即使晚上回來的再晚也要下去溜一圈。大概一個多月吧,我吃過晚飯和兒子說下去跑步了,沒想到兒子說一起下去溜溜,從那以後,我們養成了晚上散步的習慣,雖然期間有中斷,但我已經很滿足了,我覺得兒子逐漸在走出來,通過這一件小事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榜樣的力量,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

第一次分享總結

這是我第一次分享,由於學習的時間也比較短,所以很多點還沒有悟得很深,但我對自己的家庭教育以及和孩子的相處方式有了重新的審視,也認識到了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但不當的家庭教育也會是一切教育的終點,真的是深有感觸。孩子期末考試的成績並不理想,但我沒有責怪他,而是認可了他最近的表現。雖然孩子成績下滑,那是對過去學習成果的檢驗,不代表未來,我已經徹底放下焦慮,我相信開學後孩子不會再有輟學的風險,通過我的學習成長,孩子一定會回到正軌上去的。


這是最近來諮詢學習的一位家長(領取《20位優秀家長成功教子經驗精品分享》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聽聽過來人的育兒經!),疫情確實暴露了很多家庭問題,諸如子女教育、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等等,經手了很多類似的案例,但歸根結底都是溝通的問題、界限的問題、方式方法的問題。

大家覺得呢?留言區或者私信我討論吧!

教子問題答疑解惑,立即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一個重度網癮輟學孩子媽媽的淚述:我想自殺,可更想拉孩子一把
    從小被我帶大的兒子輟學了,對我沒有禮貌,甚至打罵,我絕望的想自殺,可我真的不甘心……兒子輟學,如遇噩夢我兒子今年13歲,學習成績一直還不錯,今年疫情網課期間和老師發生矛盾,突然就輟學了,脾氣暴躁,黑白顛倒的打遊戲,刷抖音,這麼小的年紀,
  • 疫情期間孩子遊戲更加上癮?這位媽媽卻成功幫助孩子戒掉了網癮!
    漫長的疫情期間,學生們都在家上起了網課,父母不上班還好,可以看著孩子上網課。但是現在大多數父母已經復工,留孩子在家一個人上網課。那麼很多本來遊戲上癮的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偷偷玩遊戲,這樣會導致孩子對遊戲更加依賴。豆豆上小學一年級,別看小小年紀,卻是資深玩家了。什麼吃雞,我的世界,王者榮耀這些遊戲可以說玩得非常熟練了。豆豆從兩三歲就接觸遊戲,每天必玩,有時玩到凌晨3點才睡覺。
  • 所謂電競選手,真的只不過是一群中途輟學的網癮少年嗎
    很多人都在網上指出所謂的電競選手,只不過是一群中途輟學的網癮少年罷了。電競選手真的只是一群中途輟學的網癮少年嗎?電競選手,到底意味著什麼?財富?榮耀?名聲?還是一份單純的熱愛。一個優秀的電競選手,也可以和其他體育運動員一樣,有異常的天賦,也付出了異常的努力,甚至你要有一個無比好的運氣,才能站到電競頂點。
  • 智慧父母都是這麼面對孩子網癮的
    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很多孩子因為網癮出現輟學、厭學、親子關係破裂等諸多情況,父母每天都在和孩子因為手機周旋,筋疲力盡,結果是越管越失控。這些一切的原罪真的在遊戲嗎?有一個湖南的媽媽,微信過來諮詢,兒子去年期末考的不太好,今年又趕上疫情,孩子在家網課也沒好好上,開學後期末考試成績下滑特別嚴重,結果孩子現在黑白顛倒打遊戲,也很少和父母說話,有抑鬱自閉傾向,已經明確9月份不會去上學。我問這位媽媽針對孩子成績下滑你是怎麼處理的?有沒有批評指責?這位媽媽回答說她沒有,而且還安慰了孩子。
  • 我是如何讓一個手機成癮、輟學在家的孩子,戒掉網癮重返校園的?
    很多家長都為孩子網癮的問題焦慮不已,這已經成為了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典型問題之一。作為一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我接待過很多為此苦惱的家庭......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家長找到我來做諮詢,兒子已經兩個星期沒有去學校了。兒子在家裡非常的暴躁,摔門,發脾氣,還威脅家長不給我手機,我就再也不去學校了。
  • 孩子有這些表現,是典型的「沒教養」,家長別再引以為傲
    文|文兒昨天,一個朋友跟我說笑,雖然今年由於特殊原因,導致春節一點都不熱鬧,但沒有了「熊孩子」上門搗亂,著實清閒了不少。對於朋友的這番話,我覺得有些好笑,但同時也覺得挺無奈的。現在的孩子確實沒有以前有教養,現在的孩子走親訪友,所到之處跟拆家差不多,總之誰見誰怕。可是,你要說他們吧,他們的家長還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等等。
  • 應對孩子網癮輟學,這位媽媽感慨:和孩子劃清界限,我們輕鬆多了
    陷入到教子泥沼的我,越掙扎越痛苦,越沒有方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痛恨自己……教育孩子就像是一團亂麻,管了很多年,結果越管越累,越管越廢從小兒子的教育都是我的事情,孩子的爸爸由於工程的原因經常出差在外,對孩子的教育很少過問,我雖然覺得帶孩子很辛苦,但誰又不是呢?直到兒子上了初中,平靜的生活就漸漸的被打破了。
  • 去江浙滬旅行,當地人那些引以為傲的「吹牛資本」,你都認同嗎?
    江浙滬在很多外地遊客眼中,不但旅遊資極其豐富,還是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經常去這裡工作,生活,旅行的外地朋友都知道,在江浙滬地區,當地很多居民在潛移默化中,常常對外地人保持著一種莫名的「優越感」當和外人提起自己省市的時候,總是那麼的引以為傲,那麼他們經常掛在嘴邊,所謂的「吹牛資本」,你們都認同嗎
  • 小學生字體太工整,堪比大學生,家長引以為傲,老師都佩服
    我們看看這幾位小朋友寫的字堪比大學生,家長足可以引以為傲,連學生的老師都不得不佩服!這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寫的,每一個字都寫的工整用心,老師的評語也只有一個字「棒」,相比老師也很欣賞這位學生的字。能寫這樣的字的學生一定遵守紀律,按時完成作業。相比這位同學肯定不會把寫作業當成苦差事,會把寫作業當成一件快樂的事兒!
  • 65歲女人哭訴:引以為傲的兒子,晚年讓我痛哭流涕,究竟哪錯了
    女人成為媽媽後,每天都忙的焦頭爛額,根本沒時間打扮自己,出門的時候甚至連洗頭髮的時間都沒有,自己的休閒時間全部貢獻給了自己的寶寶。由於自己早年輟學,這一輩子都沒啥大出息,對於孩子的教育我是格外重視的,我跟我老伴一直都是只以孩子的教育為主的,希望他能實現我們的期望。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孩子長大成才,飛出家門之後,回饋給我的冷漠常常讓我痛哭流涕。
  • 福州人引以為傲的特色小吃,北方人眼中的餛飩,南方人說它是扁肉
    每座城市,都有著屬於它的獨特味道。就好比武漢的熱乾麵,北京的炸醬麵,都是外地遊客到了當地一定會去嘗嘗看的特色美食,歸根到底是得益於悠久的傳承和名聲在外!而對於福州人而言,「肉燕」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特色小吃。去到福州逛吃的話,當地人一定會叫你去嘗嘗一種名叫「肉燕」的小吃。
  • 「案例」一個網癮孩子家長的反思
    兒子說:當時因為疫情我在家學習,而媽媽全職在家照顧我,每次媽媽看到我上完網課打會遊戲,我媽就變得很急躁,沒完沒了的嘮叨,總覺得我一定是沒用心學。其實,我是為了緩解學習的壓力,媽媽老師擔心我回到學校後趕不上學習進度,只要看到我打遊戲就生氣,還搶我的手機。
  • 父母對自己的行為引以為傲,卻會讓孩子覺得丟臉,你做過哪件事?
    也許媽媽會覺得,「我是你媽媽,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但是卻很難意識到,父母的這種做法很容易給孩子帶來傷害。父母對自己的行為引以為傲,卻會讓孩子覺得丟臉,你做過哪件事?1、在外面批評孩子教育孩子確實是父母們應該做的一件事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母教育孩子不分場合和地點,也不能覺得孩子不對就立刻教育。但是,有的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真的有些「沒臉色」,很不幸,我的媽媽就是一個非常符合標準的媽媽。
  • 為什麼初中畢業後輟學人數比高中多?原因有3點,第2點讓人心酸
    初中畢業後輟學人數比高中多輟學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就是終止學業,但如果嚴重了說可能是斷送了自己的前途,雖然說學習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但如今這個社會,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學歷,可能不管到哪都難有一席之地,除非你足夠優秀,自己做點小生意。根據數據統計,我國農村輟學的現象比較多,而初中畢業後輟學會比高中畢業後輟學的人數多很多,這不禁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 這些中國式禮貌成為孩子「絆腳石」,家長卻引以為傲,別再坑娃了
    我國是「禮儀之邦」,尤其小孩子們從小就被教育,無論待人亦或者是接物時都要懂禮貌。這雖然是件好事,但如今卻有不少家長誤解了一個「禮貌」。小傢伙很怕生,見我的次數比較少,所以當他媽媽要求他跟我打招呼時,孩子只是害羞的躲在一旁。其實我並不覺得這是不禮貌的行為,有些小孩性格內向,見到不熟悉的大人害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孩子媽媽覺得這樣沒面子,硬要求小孩跟我打招呼,嚴厲的語氣一下就把小傢伙嚇哭了。
  • 為啥初中畢業後輟學的人多,而高中輟學的人卻很少?真相令人心酸
    對待孩子的教育,家長慣常都會全力以赴支持孩子讀書學習,哪怕砸鍋賣鐵也願意供孩子。可現如今社會的教育環境,顯然不是成績好就能學習,而是更講究孩子的全方面技能培育,所以現在關於「寒門出貴子」的現象越來越少。
  • 抑鬱輟學孩子的教師媽媽:能帶好自己的學生,卻帶不好自家的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別人都羨慕女兒有個教師媽媽,什麼都能教孩子,我以為自己的優秀教師身份會成為孩子成長的助力,直到有一天孩子輟學了,我發現自己把教育用錯了地方。女兒把被子蒙上一聲不吭,第二天敲了很多遍都沒吭聲,直到下午才開門,我發現女兒的眼睛都是腫的,頭髮散亂,我心疼的眼淚流了下來,我無奈的跟女兒說:「媽媽給你辦理休學,你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吧!」哇的一聲,女兒哭了出來,並哽咽著說:「謝謝你,媽!」
  • 如何看待山東大學引以為傲的晶體材料國重實驗室被要求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的數次評估中,晶體材料國重實驗室都獲評優秀。那麼,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山東大學引以為傲的國重實驗室竟然淪落至整改的境地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令人驚嘆的是,在1990年,1997年,2003年和2008年四次評估工作中,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均獲評優秀,這在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在蔣民華教授的帶領之下,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領域內最具影響力的科研機構。一時之間,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重實驗室風光無兩。
  • 人人稱道的「乖孩子」,其實更容易吃虧,父母別傻傻地引以為傲了
    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孩子乖巧聽話,但他們往往忽略了這背後的「隱患」。小雨剛上三年級,乖巧聽話,踏實認真,成績穩定。家長會上老師常把小雨當作榜樣,經常有家長來問小雨媽媽怎麼把孩子培養得這麼好,媽媽引以為傲。可是最近媽媽發現小雨悶悶不樂,問了半天才知道是在學校「吃虧」了。值日組其他的孩子覺得小雨好說話,把大多數活都給他幹。同桌覺得他好欺負,經常對他言語攻擊。
  • 我們有網癮!
    ,兒子每每回家都是關上房門,母親與孩子的說話交流,中間永遠要隔上一扇房門,兒子以要上網課為由要挾媽媽,必須給他再買一臺手機和電腦,為此這位媽媽焦慮不已,上了沙盤遊戲課後,希望能用沙盤遊戲幫助孩子解除網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