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網癮!

2020-09-24 自我教練

昨天去給幸福指導師培訓班解讀沙盤遊戲,課後一位30多歲的媽媽拉著我訴苦:孩子為玩遊戲鋌而走險,把手機帶到學校,被學校沒收,被停宿了,

母子倆為遊戲,已經僵持到無話可說局面,兒子每每回家都是關上房門,母親與孩子的說話交流,中間永遠要隔上一扇房門,

兒子以要上網課為由要挾媽媽,必須給他再買一臺手機和電腦,為此這位媽媽焦慮不已,上了沙盤遊戲課後,希望能用沙盤遊戲幫助孩子解除網癮。

作為一名做家庭教育的老師,遇到投訴孩子網癮的案例太多太多,環顧我們當今網際網路,有多少人能脫離得了手機?

某一天我們忘帶了手機,有多少人能夠應對自如?網絡時代,我們都有網癮。

1、 我們是怎樣被捲入網癮的?

最大的功勞在商家,所有的商家都在搶奪注意力,搶流量的網絡時代流行一句話,得To c者得天下,贏 To b者贏未來.

如何得?如何贏?所有的商家都在搶奪注意力,得者和贏者最終佔領市場的,是研發了如何讓人上癮的產品。

1)製造停靠的港灣。

To b或to c的企業都在組團研究人的內心所需,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研究人性,有的集團更是將心理學放上了戰略組,戰略組成員人人精通心理學,將人性的需求吃透,知道歸屬感是每個人的缺失性需求,精心打造產品,如把一起玩遊戲的玩家,組成一個組織,甚至把它打造成一個類似於家的組織,讓玩者有回家的感覺,家是港灣,這是常識,是每一個都有的本能依戀,難怪孩子們會往裡面靠攏了。

2)節省腦力。

人類的生物性是節省能量,避免消耗,所以我們看到人們更願意做不需要動腦力的事,願意從事不費力的事情,皆因不願消耗能量。

科技使人們脫離了飢餓,人們走向了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但人類的生物性始終是傾向於用最小的消耗獲取最大的能量,以儲存能量,在遊戲中,,許多遊戲跳一跳就能夠得著,不用費過大的力就能獲得禮物、鮮花、讚賞,認可。

比起在現實生活中,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很大的力氣,才能獲得這些心理營養,要容易的多,省力的多,商家充分利用了人類生物性本能,對能量的消耗,省吃儉用。

3)滿足立足點。

為人們點,疫情期間許多窩在家中的人得心理疾病,據統計得心理疾病最多的是抑鬱症?這是為什麼?人是社會的動物,在同類中獲取價值是人的本能,窩在家中無法實現人們的價值需求,商家打造的APP很輕鬆地讓人們找到圈子,很容易讓人在其中獲得價值感。

2、 緊抓住人性需求層次

1)歸屬感。

父母與孩子存在著年齡代溝,每一代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不盡相同,代際家庭暗藏衝突,常常是父母傾向於以自己的三觀來要求孩子,因為孩子玩遊戲,與孩子起衝突的家庭中,往往都不認可遊戲有對孩子有利的一面,普遍認為遊戲耽誤時間,耽誤學業,沒有前途,孩子在父母身上找不到共同點,沒有歸屬感,而在遊戲中玩家們在一起打怪升級的組織裡,極好地為孩子製造了歸屬感,依賴源於歸屬。

2)價值感。

孩子邁過了童年期,走向了少年期,人格的構成是需要角色的一致性,這時候的孩子在尋找「我是誰」?「我在這個社會上是不是有價值的」?「是不是被認可的」?「我是誰」如果在家庭中找不到,孩子並不會因此停止,他會一直去尋找,而在網絡上,在APP上,在遊戲上,不用多費勁就能讓他找到這種價值感,一個讓人感覺到有價值的組織,人們就願意待在那裡,這是人性。

3)自我實現,獲得成就。

在諾貝爾獎有一個現象,小時候一個孩子的天性,如果沒有受到很好的保護,被灌輸太多的價值條件化教育,是很難獲得諾貝爾獎的,沒有改革的現行中國體制下的教育,就有這樣的一個瓶頸,尚未突破。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應用心理治療工具「自我中心療法」,拯救了無數的人,他發現,自我實現是每個人的中心能源,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機體智慧,之所以很多人不能夠走到這一步,是因為很多人承受了父母以及成長中的重要他人,給智慧的機體灌注了太多價值條件化的改造。

3、 網癮是現實網絡的產物,哪要打死網癮嗎?甄別。

甄別網癮是否打破了我們的生活平衡,如果是,走出來。

如何走出網癮怪圈呢?跳出舒適感,讓平衡習慣化,行動化,服務化,具體量化。

1)目標量化。

把歸屬感,價值感,成就感落到現實生活中,在現實的組織裡,同學裡,單位裡,夥伴裡,把自己的組織打造了成一個自己停靠的港灣,並在這個組織裡努力的用自己的成績實現價值,在現實生活中、工作中拿到成果。

2)習慣化21天形成習慣。

把目標定下來之後,每日進行,每日復盤讓它成為每一天生活的習慣動作,讓習慣,常態化,把刻意練習變成習慣,

要知道高手都是在進行長期主義,其內涵就是將這種方式習慣化,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當習慣生活化,常態化後,假以時日,就能夠獲得目標中的價值。

2)具體化,在服務中體現價值。

價值是要在社會中經過交換才能實現的,如何讓人的價值,在生活中、工作中得以實現呢?

整合自己現有的資源,不斷的精進認知,框定自己的知識框架去解決現行的問題,同時把問題的難度分成一個個小目標,去攻克、突破。

生活中把目標難度定得小一些,每做到一個小目標,給自己一個獎勵,比如說獎勵一塊麵包,獎勵一個甜筒,獎勵一次遊戲,獎勵一次旅遊,借力遊戲上癮機制,利用人性,吃掉一個個的小目標,就能促成一個大目標的實現。

網隱不可怕,可怕的事,一直漂浮在虛擬的世界而不能落到現實生活,讓網絡為我們獲取生活所需,獲取現實的價值體現。 讓身心靈由此平衡,達到自我人格的實現,你我就不怕深耕在網隱之中,因為那是物種創作時的心流。

相關焦點

  • 孩子有網癮=廢了?逆向思維告訴你,如何戒除網癮
    01作為曾經的資深網癮青年,我深知網癮對一個人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總結了一下,網癮的過程大概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即接觸期、狂熱期和冷淡期。冷淡期:剛剛接觸遊戲,且對其感興趣,有空餘時間就想到遊戲。狂熱期:隨著技術的提升或是對遊戲越來越熟練,會無時無刻想著遊戲,甚至大過於吃飯睡覺。
  • 當孩子有了網癮!家長做好這些事,孩子會與網癮說拜拜!
    她的兒子今年剛上初一,原本成績一直優秀,可是,誰知道最近這孩子有了網癮,整天玩網路遊戲,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這位媽媽說了孩子幾句,孩子就和她翻臉。最近的一次考試中,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這讓這位媽媽很著急,也很傷心。聽了這位媽媽的電話之後,我想,這個孩子有網癮可能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而是這位媽媽沒有及時發現。
  • 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究竟有哪些?網癮影響小孩智力發育你知道嗎?
    青少年網癮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它不僅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還引發了很多青少年犯罪的發生,已經成為危害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因素。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究竟有哪些?下面我們和晨楓教育學校的青少年教育專家一起來看看。
  • 網癮對青少年真的有危害嗎?
    [摘要]專家學者們對於網癮至今仍存在很大分歧,不過仍有人表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網癮,只是程度不同。對於網癮的爭論由來已久,在全球部分地方甚至把這稱為精神疾病。不過在玩家自己看來,或許並沒有那麼誇張。近期,國外電視臺對中國某網癮少年兒童康復中心製作了紀錄片。記者在採訪時發現,不同年齡人們在描述上網狀態時,描述的都是一種上癮的狀態。父母們抱怨孩子總是花時間上網玩遊戲:「它拆散了我的家庭,毀壞了我的婚姻,我覺得自己沒有存在感,可我沒辦法使我的孩子停下來」。孩子們埋怨父母對網絡越來越感興趣:「媽媽沉浸於她的手機世界,爸爸叫我不要上網發簡訊,但他自己卻這麼做」。
  • 濟南大千封閉式學校:網癮少年如何戒除網癮?
    近幾年來學生出現網癮的報導已經層出不窮,網癮帶給學生的危害不可逆轉的,甚至是無法挽回的,所以當發現孩子有網癮苗頭的時候,做家長的就應當及時的進行判斷,確定孩子真正出現網癮現象,那麼就需要藉助於服務好的戒網癮機構提供幫助。那麼判斷是否有網癮,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呢?下面濟南大千教育專家講解。
  • 青少年患上網癮會有哪些症狀?
    如果我們的孩子患上網癮的話,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是十分明顯的。最常見的就是長時間的在上網。經常上網的話,對我們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在生理方面的表現主要是食慾減退,易疲勞,消化不良,大腦血流量減少。
  • 網癮帶來的傷害
    「我們白天忙了一天,半夜本該休息了,還得滿城去網吧找孩子,有半年的時間,我們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天天心跟刀絞一樣,孩子走偏對家長是一場災難。」一位媽媽的話,引起了現場很多家長的共鳴。  患上網癮的遠非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在臨沂網戒中心,記者見到了兩個大學生,一位是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小肇,一位是來自西安理工大學的小鞠。
  • 網癮的表現有哪些呢?
    我們生活在一個網際網路科技時代,網絡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沉浸在網絡世界當中,那麼一般來說,網癮的表現有哪些呢?以上就是網癮的具體表現,你了解了嗎?
  • 網癮有什麼危害?預防孩子沾上網癮,家長不妨從這幾點做起
    網癮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會有很多的危害,比如嚴重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對學習也會產生很多的不良影響。在身體方面會引起青少年出現失眠、心肌炎、頭痛等等的問題,免疫能力也會明顯下降。預防網癮則需要從內在以及外在兩方面來同時進行,外在的就是要營造一個比較好的環境;內在預防就是要發展興趣愛好,增強自信心。網癮有什麼危害?
  • 綿陽市戒網癮中心講解父母應該怎麼樣幫助孩子擺脫網癮?
    綿陽市戒網癮中心講解父母應該怎麼樣幫助孩子擺脫網癮? 說到網癮,許多父母並不陌生,甚至有些人討厭它。 因為一旦孩子沉迷於網際網路,他們不僅會浪費學業,還會受到網際網路的影響,並做出一些不適當的行為。 紐特教育的李老師說,網癮是非常有害的,父母確實需要注意這一點。 找出兒童網癮的原因並幫助他們儘快擺脫網癮的關鍵。
  • 「網癮」你怕了嗎?掌握這幾招,對網癮說拜拜
    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有了網癮。厭學、逃課、自閉、社交障礙等等都是網癮的併發症,嚴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很多家長都焦急萬分,怎麼才能拯救我們的孩子?怎麼才能讓他們變成以前那些活潑向上的好孩子?想要幫助孩子戒除網癮,我們得先弄清楚孩子沉迷網絡的根結有哪些。
  • 中國式網癮戰爭,家長老師同學眼中的的「毒瘤」——網癮少年
    那時候的我也是在我們班級城裡面這孩子帶領下才真正接觸到遊戲,在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有電腦遊戲這個東西,那時我們家長連手機都沒有,那時候我們流行的是大哥大,那時候一個大哥大1萬多,在那個年代我看應該是,呃,應該是2000年,你家裡面能有一個大哥大手機,那已經是相當牛逼的人物了,那時候有村裡面有錢的,家裡面都是按座機,但是家裡面裝座機的人都沒有幾家,你別光說電腦。
  • 青少年網癮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導讀:呂某 22歲來自濟南萊蕪,高中時學習成績優異,考上大學之後,所學專業自己不喜歡且學習起來感覺吃力,為了逃避學習迷上網遊,大一掛科一門 大二全部掛科,被父母送來我院戒除網癮。青少年網癮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找到孩子沉迷網絡的真正原因才能找到好的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濟南遠大中醫腦康醫院戒癮科專家帶大家了解一下青少年網癮產生的原因有哪些?網癮患者 呂某信息化時代隨著科技的發達,網絡無處不在。
  • 好心情診所馬鳳茹:家有「網癮」少年怎麼辦?
    而據此前的《報告》分析,其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佔比為25.4%,12—16歲的青少年是網癮高發人群,今年受疫情影響這一數據可能有所增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曾指出,網絡成癮包括遊戲成癮、色情成癮、信息收集成癮,以及網絡關係成癮;有的還在網絡上賭博成癮,網絡購物成癮。
  • 青少年網癮原因及預防,不要等孩子染上網癮才後悔!
    有個成語叫「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青少年網癮,這句話同樣適用。想要避免青少年染上網癮,事先預防很重要,知道原因才能有效預防。青少年網癮原因及預防?今天晨楓教育學校的青少年教育專家和大家談談這個問題。青少年網癮原因及預防一、青少年長時間上網:現在是網絡時代,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這些網絡設備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一件或幾件
  • 好心情私人醫生服務:助力網癮少年脫離網癮,重獲新生
    既然要上網課,那家長就得給孩子配備平板、電腦、手機,看似是為了學習,時間久了很多家長卻發現,這電子產品配備齊全之後,孩子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來上網、打遊戲,甚至形成網癮。掐指一算,距離2020年秋季開學僅剩十幾天,如何在這短短的日子幫助孩子回歸正常學習生活,逃離網癮的「束縛」呢?
  • 怎樣治療孩子的網癮?
    我侄子在上初二的時候成績還可以,後來由於成績又進步了,孩子就要求父母獎勵他一部手機,結果自從有了手機之後,侄子的成績就一洩千裡,玩手機,打遊戲再也控制不住了。那麼什麼樣的家庭容易讓孩子有網癮呢?家長有哪些行為習慣讓孩子更容易有網癮呢?下面我們簡單地說一下,以下六種類型的父母容易讓孩子有網癮。
  • 26歲青年8年戒不斷網癮 專家:戒網癮需持續
    據介紹,佛山市第三人民醫院現階段對網癮的治療主要採取心理輔導為主,藥物為輔的治療手段。「藥物是用於控制因為網癮而引發的焦慮、煩躁等症狀,這些藥可以在短時間內,讓網癮症狀較重的患者儘快恢復良好習慣,但藥物都是在醫生嚴密的監督之下使用。」趙醫師表示,在當天接收的網癮患者中,有20%—30%需要藥物輔助。
  • 戒網癮?當年風靡一時的「網癮學校」,其背後有多麼黑暗?
    如果是熱愛遊戲的玩家,相信一定都知道曾經在國內風靡一時的「戒網癮」時期吧。各種所謂的「戒網癮學校」、「軍事管理學校」、「青少年矯治學校」層出不窮。這些「網癮學校」以摧殘式的教育方法對待學生,導致無數青少年、家長深受其害,更是毀了不知道多家庭。
  • 又一所「戒網癮」學校被曝光,戒網癮需要依靠暴力嗎?
    多名網友在微博爆料「網癮」可能是21世紀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最大敵人了,為了對付網癮,許多家長想盡辦法仍然無濟於事,於是就有一種產業應運而生,俗稱「戒網癮」學校。從一開始就被認為「有病」的,「需要接受治療」的孩子們,在這裡接受體罰甚至侮辱,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遭受著折磨。今年8月剛剛發生一起學生在戒網癮學校死亡的案例,安徽阜陽的劉女士曾將希望寄托在一所「戒網癮」學校上,期待經過一段時間的封閉式特訓能讓兒子洗心革面。於是將孩子送去接受為期180天的隔離封閉式成長輔導,費用是2.2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