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著屬於它的獨特味道。就好比武漢的熱乾麵,北京的炸醬麵,都是外地遊客到了當地一定會去嘗嘗看的特色美食,歸根到底是得益於悠久的傳承和名聲在外!而對於福州人而言,「肉燕」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特色小吃。去到福州逛吃的話,當地人一定會叫你去嘗嘗一種名叫「肉燕」的小吃。記得上大學的時候,福州本地舍友還因為扁肉和肉燕和我爭辯了半天,現在想起他那副得意洋洋、對福州肉燕引以為傲的表情,讓我不禁嘴角上揚!
肉燕,也叫扁肉燕,福州本地人叫它「太平燕」,有「太平」、「平安」的美好寓意,是福州人逢年過節、宴客聚會都會吃的食物。故而有「無燕不成席,無燕不成年」的說法。直到今日,福州肉燕都是遊客們作為饋贈親友的伴手禮首選!是親朋好友相互饋贈之佳品。
福州肉燕,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福建浦城有一位告老還鄉的御史大人,由於山珍吃膩了,於是自家的廚子以豬腿肉用木棍打成肉泥,再加上適量的地瓜粉,揉均勻之後擀成如紙片般的薄片,然後分別切成小方塊,包上肉餡做成扁食煮熟之後食用。沒想到御史大人吃後讚不絕口,追問是什麼點心,而廚師的隨後一說的「扁肉燕」讓其得名。而南宋真德秀囚蒲城掃基時設宴,隨性的福州廚師林阿榮吩咐幫廚搗魚丸,但是因為聽成了搗肉丸,與明朝嘉靖年間御史大人的廚子做法如出一轍,故而肉燕在蒲城、福州流行開來。
這就是福州人引以為傲的特色小吃「肉燕」了,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至今口碑有目共睹。不過肉燕因為外形與北方人眼裡的餛飩和南方人常吃的扁肉相似。所以很多的北方人會覺得肉燕就是他們吃的餛飩,南方人經常把肉燕當作扁肉。其實不然,肉燕和餛飩、扁肉是完全不一樣的小吃,不管是口感還是製作工藝上。
肉燕的獨特之處就在於肉燕的「燕皮」,肉燕的燕皮是優質的豬腿肉經過無數次的手打成肉泥之後,和地瓜粉混合攪勻,擀製成一張又大又薄的肉皮,然後再切成三寸左右的正方形肉燕皮,包入荸薺和肥膘肉的餡,蒸熟或者煮熟之後方可食用。而扁肉和餛飩的皮均為麵皮,與肉燕的「燕皮」完全不同。
燕皮還有另一種吃法,就是不包肉餡,直接切成「燕絲」,用蔥油湯底燙熟食用,可以放醋或者辣椒,風味獨特。
肉燕與扁肉和餛飩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肉燕可以久煮不爛,而餛飩和扁肉的麵皮煮久了或者湯汁浸泡時間過長就會化開。這是因為肉燕的燕皮是豬腿肉和地瓜粉製成!肉燕有著晶瑩剔透的質地,口感嫩滑爽口,讓人食後回味良久。
福州人引以為傲的特色小吃,北方人眼中的餛飩,南方人說它是扁肉!好了,關於福州肉燕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大家以後別再認錯肉燕、餛飩和扁肉了。它們只是有著相似的形態,製作工藝和口感等多個維度皆有不同之處。吃過肉燕、餛飩和扁肉的小夥伴們,你覺得哪種更好吃呢?
圖文內容為潤心食憶原創,盜圖抄襲請三思而後行。溫潤身心,食之記憶!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