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近500億營業額的小吃,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20 醬紫說娛樂

#沙縣小吃#閩中明珠——沙縣,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從東晉義熙年間(公元年)設縣,有著年的發展歷程。沙縣是國家南方重點林區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和省良種水果發展基地縣、省農副產品基地縣,福建省竹子重點產區。木材、筍乾、曬煙、香菇、花奈、菜芋、板鴨等名特優產品久負盛名,遠銷海內外。

沙縣小吃遍布全國

為了加強海峽兩岸餐飲業的交流與合作,宣傳中華名小吃品牌,弘揚中華美食文化,推動我國餐飲業的進步和發展,每年的12月8日定為中國(沙縣)小吃文化節。年小吃節期間《同一首歌》走進沙縣,由中國烹飪協會、福建省沙縣人民政府主辦,福建海峽電視臺、福建省烹飪協會協辦的首屆中國(沙縣)小吃文化節暨海峽兩岸小吃文化展示邀請賽於年12月6日至9日在福建省沙縣城區隆重舉行。

本屆小吃文化節在汲取歷屆中國·沙縣小吃文化節經驗基礎上,根據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要求,結合沙縣實際,本著「小吃搭臺、文化推動、經貿唱戲」的活動宗旨,以「展示中華飲食文化,推進兩岸合作交流」為主題,通過節會系列活動,充分展示海峽兩岸飲食文化成果,藉助兩岸新聞媒體,宣傳中華名小吃品牌,加強兩岸文化和技術交流,融洽兩岸同胞情誼,促進兩岸經貿合作。

沙縣小吃以其風味獨特、做工精細、品種繁多和經濟實惠而著稱,共有個品種,常年上市的有47多種,如扁肉、芋餃、米凍、豆腐丸、香芋餅、青草凍等等。

餛飩又稱扁肉,既可作點心,又可作菜餚,是沙縣最普遍又最受歡迎的小吃。因餡料、湯料、吃法、調味等差異,有煮餛飩、炸餛飩、熗餛飩、三鮮餛飩、蝦肉餛飩、餛飩麵等24個品種,還具有皮薄餡多、餡肉脆嫩,有咬勁、清爽可口、形狀小巧可愛等特點。年中國烹飪協會在北京"全國中華名小吃認定會"上,沙縣廟門扁肉店製作的餛飩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沙縣小吃城夜景

到過沙縣的人都知道沙縣的豆腐好吃,福州西湖大酒店曾派廚師前來沙縣賓館學習豆腐菜的製作。沙縣豆腐可以做成經濟實惠、美味可口、老少鹹宜的"豆腐宴",全套豆腐宴有"洪武豆腐"等18道菜,而且外觀上頗具欣賞性,孔雀、燕子、熊貓、金魚薈萃桌上,青松、翠竹、寒梅、花卉紛立盤中,充分體現了中烹飪技術的審美情趣,使人在享用美食的同時,得到藝術的感受。在年"全國第三屆烹飪比賽蘇州賽區比賽"中,沙縣賓館林霞製作的包心豆腐丸獲銀牌獎。

芋,浙江、上海一帶稱"芋奶",做菜宜燴、蒸、煮、燉、烤、炒等,可葷可素、可鹹可甜,入口潤滑並有清香,以芋頭為主要原料的小吃有芋餃和芋泥餅。沙縣芋餃外形比較獨特,呈三角形,據說可以增加受熱面積,使之成熟快而均勻。在年9月5日,由中國烹飪協會在寧夏銀川舉辦的"中華名小吃第二屆認定會"上,由沙縣小吃業發展服務中心製作的"沙縣芋包"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沙縣小吃城夜景

"牛系列"是沙縣夏茂鎮的傳統菜餚和小吃,有十幾個品種,最有名的是燉牛腩、牛腳筋,最經濟實惠的的是燙牛百葉、牛肚邊,最早出名的是牛肉乾,以及牛頭碎肉、熟內臟,街邊小吃有米漿灌牛腸、米漿灌牛肺和米漿牛血。同時,夏茂還有別有一番情趣的"遊春牛"民俗,花鼓燈開道,一男一女風在春牛後,殿後的的是一對長方形的燈箱。

沙縣是產糧區,以大米作原料的小吃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先將大木煮成飯,再製成品的為餈粑類,它是沙縣最古老的小吃,圍繞它們產生了一系列的風俗習慣,如立冬家家春餈,新房搬遷請酒,開席必吃餈,正月初二、祭祀土地公、清明掃墓必供;第二類是將米磨成漿,再通過油炸、蒸、煮等工序做成食品,這類小吃主要有油炸漿餈、米凍、泥鰍粉幹、鍋邊糊等,其色、香、味俱全,令人見之食慾大開。

主要特色小吃有:

燒麥、餛飩、芋餃、泥鰍粉幹、魚丸、真心豆腐丸、米凍皮、米凍糕、富口豆乾、水晶蒸餃、拌麵

來源網絡

感覺不管走到那裡都能在看到沙縣小吃的身影!

相關焦點

  • 營業額一年增長近50萬的福奈特洗衣店是如何做到的?
    2007年,還在上海工作的沈學軍先生(以下簡稱「沈先生」),想在工作之餘做一份時間自由、收益可觀的副業,他考察了網吧、快餐店、快遞連鎖等多種行業的創業項目,都沒能給出一個足夠說服他投資的理由。  從心選擇
  • 年營業額超500億元!沙縣小吃:小吃也有大功夫
    在500公裡之外的安徽省蚌埠市,俞其寶的哥哥俞其勇經營著一家60平方米的沙縣小吃門店;而在他們的家鄉——福建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俞其寶和俞其勇的父親俞和傳在村裡小吃街開了個門臉,專做當地特色小吃玉糕。你可能不知道沙縣在哪裡,但你一定見過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是很多城市的煙火氣。
  • 年賣500億、擬入非遺,風靡全球的沙縣小吃到底有多厲害?
    在評論中,不少網友都表示了自己對沙縣小吃的喜愛,甚至還有網友替「蘭州拉麵」操起了心。不過沙縣小吃的力量還真不容小覷,據沙縣小吃辦統計,目前,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連鎖標準店3103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帶動30萬人就業,可謂是當之無愧的「國民小吃」。
  • 男士賣化妝品,開亞洲最大化妝品連鎖店,年營業額近30億港幣
    30年後,莎莎年營業額近30億港幣,成了亞洲最大的化妝品連鎖店,去年內地遊客在莎莎的人均消費達600元。2011年,內地莎莎店達到100間。在香港莎莎,每2秒就有一筆交易發生,每10秒賣出一支口紅,每12秒賣出一瓶香水。莎莎國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及行政總裁郭少明。年近60,個頭不高、兩眼炯炯,頭髮剪成板寸、清爽整齊、西裝筆挺,沒學會說普通話,但全能聽得懂。
  • 新財富500強榜單出爐 德納2018營業額增長近10億美元排名上升20位
    2019年美國企業財富500強名單昨日發布,德納公司排名第373位,比去年提升了20位,由於2018年德納的營業額增長了近10億美元。而只有52家公司每年都能進入財富500強排行榜,而德納便是這些優秀企業中的一員。今年是財富500強排行榜的第65次發布。上榜的這500家企業總營收達13.7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三分之二。此外,這些企業的利潤總和為1.1萬億美元,市值22.6萬億美元,在全球僱傭了2870萬人。
  • 「宴遇」五家店年營業額超1.5億 這是如何做到的?
    五家店,年營業額超過1.5億!最大的店2400平米,最高等位紀錄2—3小時,平均翻臺4.6次,人均客單價125元。    他的品牌叫「宴遇(需求面積:600-800平方米)」,很多人的理解直接想到了「豔遇」,想到了男女之間那種曖昧的豔遇。當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品牌時,他總是還要進一步解釋一下,此宴遇非彼豔遇。
  • 大學生開火鍋店,從盈虧平衡做到營業額20萬
    2006年,侯月志從重點大學畢業,那個年代的大學生比較少,所以一畢業,他就進入了全球五百強企業。但是他卻辭掉了這份月薪上萬的工作,自己開了一家火鍋店。上班後,侯月志認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模式越來越不適合自己,稍微思索了一下就做出了離職的決定。
  • 曾經「兩元吃飽」的小吃,成500億元大產業!咋做到的?
    5元一碗的「扁肉」,也就是餛飩,是這家店最受客人歡迎的小吃。在500公裡之外的安徽省蚌埠市,俞其寶的哥哥俞其勇經營著一家60平方米的沙縣小吃門店;而在他們的家鄉——福建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俞其寶和俞其勇的父親俞和傳在村裡小吃街開了個門臉,專做當地特色小吃玉糕。
  • 一年賣出70億,開店7000多家,如今「涼涼」?
    有一種小吃,平均每天新開店13家,一年開店7000家,擁有門店近20000家,是中國餐飲品牌中門店數量最多的;一個雞排10多塊錢,它一年能賣出70億,實力碾壓肯德基,還請來黃渤代言。因常遇到要收款難的問題,他們被逼自己開終端店——模仿臺灣街頭小吃的運作模式,開休閒小吃店,運營正新食品店,銷售奶茶、關東煮、烤串等常見的街邊小吃,基本「什麼火就賣什麼」。但是不甘於就在溫州的他,想要將自己的品牌做向全國,於是就把創業的第一站選在了上海。品牌確定之後,就在門店上面下功夫。
  • 曾經「兩元吃飽」的小吃 成500億元大產業!「國民美食」咋做到的?
    這個曾經一元進店、兩元吃飽的小生意,是怎樣做成年營業額達500億元的大產業的呢?  曾經,大家有一個共識,開小吃就是掙辛苦錢。今年是鄧方樹從沙縣來北京的第10年,作為家裡的第二代小吃店主,他的店越開越大,操心的事兒卻越來越少。買菜不出門足不出戶,App下單,餃子不用包了,都是中央廚房一站式服務。
  • 曾經「兩元吃飽」的小吃,成500億元大產業!「國民美食」咋做到的?
    福建省三明市被大山環抱,但這裡卻孕育了火遍全國、走向世界的沙縣小吃。被譽為「國民美食」的沙縣小吃,也成了福建省三明市的特色名片之一。目前,在27.2萬沙縣人當中,有超過6萬人在外經營小吃。這個曾經一元進店、兩元吃飽的小生意,是怎樣做成年營業額達500億元的大產業的呢?在沙縣的街頭巷尾,小吃店遍地開花,特有的風俗文化、豐富的自然物產造就了上百種小吃。不僅沙縣成為小吃的大本營,外出經營小吃店也成為當地人最熟悉的生計,俞廣清就是第一個走出去的人。
  • 中國宜家餐飲年營業額超1.6億 被忽略的餐飲巨頭
    然而,事實上在2002年之前,宜家餐廳全球的營業額就接近了20億美元。  從最初不到百來平方米客人都坐不滿,到現在過千平方米要排隊站著吃,中國宜家餐廳的年營業額超出1.6億!它是憑藉什麼做到的呢?  海量會員群體是客流保證  早在宜家創立之初,就信奉「餓著肚子促不成好生意」,初期的小茶座逐漸發展成為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的餐廳。
  • 12平小店日營業額3000,5年開15家店,他是怎麼做到的
    在重慶有一家12平米的小店,別看店面不大,東西可不便宜,最低10元錢一碗,這家店的人流量還不小,就連淡季每日都有近300人光顧,日均營業額3000餘元, 5年時間,這家小店就在武漢開了15家店,這家小店就是薄冰羊肉粉,它的創始人叫做王順宏。
  • 三明沙縣小吃轉型升級的上海、合肥經驗
    小吃業主的「驚喜」   小吃店升級版,店主們充滿「驚喜」。   範世柳在上海靜安區區滬太支路開了家升級版小吃店,是5號加盟店。這裡是公寓小區門口,附近有兩家企業,並不繁華。但升級版的小吃店相當給力,營業額比預計提高了一倍。   一位住在公寓的小夥子,正在店裡吃麵。
  • 西安19歲在校大學生,一年賺了近十萬!他是怎麼做到的?
    在校大學生 一年賺10萬? 這聽起來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 但是 西安一名大學生就做到了!
  • 沙縣小吃年售500億商標運營交棒惠發食品 市場低端印象「難根除」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金度遍布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的沙縣小吃,如今要和惠發食品深度合作。近日,惠發食品(603536.SH)與沙縣小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前者將全面負責沙縣小吃商標品牌運營,保持傳統優勢的前提下進行全面升級。作為全國知名品牌,沙縣小吃國內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
  • 從路邊攤到品牌化,小吃到底有多賺錢?
    改變口味後,周鵬的兩個小攤一天便能賣出500多隻鴨子,一年盈利30萬,而那時是1997年。 △圖來自周黑鴨官網 如今的麻辣燙大王楊國福,最初也是自己擺攤,賣過粥、麵條、水餃、烤串等各種小吃,直到他碰見了麻辣燙,現在,楊國福擁有近6000
  • 你知道上世紀「國民小吃」沙縣小吃是怎麼起步推廣的嗎?
    經過20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沙縣小吃發展成了遍布全球,全國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達500多億元的大產業。那麼沙縣小吃成功的秘訣究竟是什麼?它的發展成長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記者:這個要打多少下?
  • 「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雲端」
    新華社福州11月24日電題:「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雲端」新華社記者林超、秦宏「砰、砰、砰」,23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反覆用木槌在案板上捶打一塊豬肉,向遊客展示如何製作沙縣小吃的招牌菜「扁肉」。經營沙縣小吃20多年,他揮舞木槌的右臂明顯比左臂粗了一圈。
  • 中國筷子大王,近9億人用過他的產品,一年賣出超過4億雙筷子
    如今我們走進各種飯店、小吃街,都難免能看到各個桌子上都會有一堆一次性筷子插入在竹筒裡,為的就是客人們可以直接使用,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方便。但是我們都知道一次性筷子不環保,是砍伐了大量樹木製造而來的,也在杜絕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能不用,就儘量不用,這和我們出門逛超市自帶環保購物袋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