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智慧城市鄭州咋恁拼?「城市大腦」需要匹配智能市政設施

2020-12-22 騰訊網

「這一年,太充實了。」對於負責鄭州「城市大腦」建設的團隊來說,通宵達旦可以說是今年的家常便飯。

鄭州為什麼要在智慧城市上抓得這麼緊?

河南商報記者陳薇

鄭州要抓住智慧城市帶來的機會

所謂智慧城市,就是採用物聯網技術,例如感應器、定位系統等信息傳感設備等,來採集並分析數據,進而改進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提升政務服務和城市治理、社會治理水平。智慧城市改變的不僅是市民生活、工作和出行方式,也促使工業、農業、服務業大大降低能耗,變革生產方式。

目前,整個中國的城市都在加緊數位化建設。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近期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進程報告(2019)》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35.8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為36.2%,對GDP的增長貢獻率為67.7%。中國的城市,越來越科技化,越來越平易近人,正在用另一種方式進入一條新發展之路。

2019年8月,鄭州「城市大腦」建設全面啟動。鄭州市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數字政府、「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等領域的創新應用,並確定了「一年突破、兩年看齊、三年領先」的建設目標,計劃用三年時間達到部分領域在全國領先,將鄭州打造成為全國數字經濟領先城市。

鄭州為何在智慧城市的問題上抓得這麼緊?

在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局長郭程明看來,是因為智慧城市帶來的機會稍縱即逝,如果錯過或是跑偏,鄭州就要落後5年甚至是10年。

「城市大腦」需要匹配智能市政設施

目前,鄭州的「城市大腦」在政務服務方面走得比較快,在城市管理方面,目前底層技術的開發已經準備,但鄭州的最大問題是,原有的很多市政設施還不智能,可能無法與「城市大腦」對接。

為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與鄭州市城市管理局依託鄭州市「城市大腦」項目,建設了智慧井蓋管理平臺,監測井蓋位移、丟失、水位滿溢等情況的發生,並通過傾角傳感器監測和軌跡分析,來實時監控井蓋狀態和井內水位。目前準備在金水區試點區域對窨井蓋進行智能化改造。

雖然在單個井蓋上傳感器價格並不高,但以目前鄭州井蓋的數量,如果全部安裝將會是以億元來計算的投入。

而井蓋只是智能化城市管理的很小一部分,路邊的車位管理、紅綠燈根據潮汐情況的調控、排汙口監控……這都需要在城市的各個地方安裝各種傳感器,讓「城市大腦」可以採集數據,並進行管理和控制。

「這個投入肯定是非常大的,而且不會一步到位。」郭程明說,目前鄭州也在探索各種途徑來解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投入的問題。

以目前已經開始建設的路邊停車位高位攝像頭為例,投入採取市、區財政投資建設,分級分類建設,同時通過統一集中採購、統一考核購買服務的方式,大幅降低一次性的投入成本。未來鄭州市主要承擔骨幹網絡、智能化共享基站、骨幹網絡節點等建設,而其他環節的建設可以通過PPP、購買服務等模式,減輕財政負擔。

聲音

鄭州「城市大腦」與其他城市的有啥不同

鄭州的「城市大腦」不只是方便市民、企業辦事,提升城市智力,更重要的是,「城市大腦」還將促進鄭州產業生態變化。

「城市大腦」不僅是一個數字系統,更是一個項目牽引器,政府的數位化轉型與產業生態升級緊密聯動。

今年鄭州成立了數字鄭州產業生態聯盟,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十百千萬」的發展目標,即:與30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產學研協作和人才培養機制;與500家本地優勢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構建鄭州「數字軍團」;一年培養大約1000名具有阿里雲資質認證的軟體專業人才;三年培養大約1萬名數字企業創業人才。目前參加聯盟的企業近200家,數字人才體系「底座」已搭建完成。

這些聯盟企業將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參與「城市大腦」項目後期的管理運維,深度參與「城市大腦」建設,形成數字產業的聚集。

如果,未來鄭州「城市大腦」樣本走出去,這些企業也會跟隨,鄭州的數字產業發展、集聚效應就會帶動起來。

郭程明認為,這應該是鄭州「城市大腦」和其他「城市大腦」一個不同的地方,鄭州希望藉助智慧城市這一時代契機,完成產業結構的升級與重塑。

相關焦點

  • 聚焦數字賦能:與鄭州城市大腦共享未來智慧城市
    2015年以來,河南對智慧城市開啟初探,在智慧城市概念的初始期,各城市側重於物聯網相關軟硬體設施投資,在政務端及公共服務類催化加載「網際網路+」。 但這只是智慧城市的碎片。《2020年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中則明確提出,在原有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的基礎上增加城市數位化,要通過「人數城」融合建造一個「思考力」城市,這也無疑催生出每個人的無限遐想。
  • 中牟縣牽手阿里巴巴、鄭州聯通共建智慧「城市大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通訊員 董晨輝1月8日,中牟縣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鄭州聯通公司智慧中牟暨「城市大腦」建設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中牟成功舉行,這標誌著中牟縣城市智慧化、產業信息化步伐進一步加快。
  • 智慧城市是什麼,為什麼建?
    這樣意味著,各類「城市病」已經成為嚴重阻礙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通過更加智慧化的手段解決這些問題,正成為各國政府和世界各大廠商共同關注和深耕的方向。 智慧城市是什麼?為什麼建?誰來建? 智慧城市是什麼?這是最基礎的問題。
  • 看效果|給城市裝上「耳朵」「眼睛」「智慧大腦」
    事實上,把古樹名木納入智能監測,只是江北區城市管理實現智能化的一個縮影。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江北區智慧城管發揮著巨大作用。把城市地下「管」起來地下管網監測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難題。過去,地下管網堵了,需要市政工人下井清淤。但盲目下去,可能會有危險。怎麼辦?許多城管部門只能使用土辦法——扔只雞下井,雞沒死,人就下去。
  • 鄭州城市大腦數字交通應用場景全面上線,停車收費透明化
    2020年12月20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了「鄭州城市大腦建設成果發布會」。鄭州市城市大腦交通應用場景全面上線運行。涉及14個部門、118個應用場景的項目建設全面收官,智慧停車、智慧醫療、智慧環保、智慧交通等一批重點應用場景的攻關突破,標誌著鄭州成為首個全場景數位化運營城市。
  • 深度| 智慧城市的大腦——智慧模型的概念、類型和作用
    15  本文分析了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發現我國的智慧城市亟需智慧的「大腦」來分析利用數據、發現城市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對此,提出智慧模型就相當於智慧城市的大腦,可以滿足智慧城市分析的需要;進而對智慧模型的概念、類型和作用進行了剖析,認為智慧模型包含5大類型:城市測度評價模型、城市預測模擬模型、運籌決策模型、城市改變影響評估模型和城市運作模型;並舉例說明了它們在智慧管治、智慧產業、智慧交通、智慧基礎設施、智慧環境、智慧生活等領域的具體應用。
  • 中牟縣牽手阿里巴巴:建設「智慧中牟」 暨「城市大腦」
    中牟縣牽手阿里巴巴:建設「智慧中牟」 暨「城市大腦」 2020-01-09 08:28:00來源:央廣網
  • 「城市大腦」讓合肥更智慧
    近年來,合肥加速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拓展各行業信息化應用場景建設,統籌構建市級大數據平臺、新一代政務雲、政務信息能力支撐平臺三位一體的「城市大腦」,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技術應用到智慧城市生態構建上,為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 智慧中牟暨「城市大腦」建設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1月8日,中牟縣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鄭州聯通公司舉行智慧中牟暨「城市大腦」建設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中牟縣領導潘開名、楚惠東、李曉亮、任程偉、阿里巴巴集團及中國聯通鄭州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參加籤約儀式。「城市大腦」是支撐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建設是城市治理者追逐的燈塔。
  • 創新完善城市大腦建設 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考察時充分肯定了城市大腦的創新成果,並希望杭州在建設城市大腦方面繼續探索創新,進一步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為全國創造更多可推廣的經驗。殷切話語包含著殷殷囑託。目前,杭州城市大腦已上線包括警務、交通、文旅、健康等11大系統和48個應用場景,日均協同數據1.2億條。它不僅是龐大的信息化系統,更是面向未來城市發展的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將為城市治理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和能力,更多的應用可在此基礎上得到無限拓展。
  • 為什麼智慧城市一點都不智慧
    1.從硬體到軟體,從運維到運營 根據德勤2019年底報告《超級智能城市2.0:人工智慧引領新風向》中的數據,國內在建智慧城市數量為500個,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數量的一半。 進一步看,全國超過89%的地級以上城市都在建設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總體規劃投資額已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
  • 會思考的硬核「椰城」: 城市大腦塑造的未來科幻城市
    順勢而生的海口城市大腦,自規劃之時起,就高瞻遠矚立志成為全國首個綜合性城市大腦,探索麵向未來時代的智慧城市治理機制。現如今,掌上方寸之間,知曉椰城天下事,背後依靠的則是城市大腦,一個帶領我們高速運轉的城市CPU。
  • 2020全國兩會關注智慧城市發展 如何讓「城市大腦」更聰明
    一方面,健康碼、防疫地圖、政務服務「網上辦」等功能的推出為復工復產提供了便捷;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基層社區的很多防控措施仍然依賴於人力,智慧城市並不「智慧」也引發人們的反思。 在後疫情時代,如何藉助數字解決方案和「新基建」來提升治理能力,補足智慧城市建設中基礎設施薄弱、「數據孤島」等現實短板,既是兩會熱議的話題,也是未來智慧城市建設者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 Ingenu推出了智慧城市計劃,提供即時可用的端到端智能城市平臺
    英國移動電信巨頭O2的前負責人警告稱,政府中過時的「模擬」思維模式可能阻礙智能城市的發展,Ronan Dunne思考英國智能城市面臨的挑戰他最近離開了Telefónica英國移動子公司O2的負責人,接管了Verizon的無線部門,鄧恩表示,英國政府需要更容易推出下一代移動通信基礎設施
  • 會思考的硬核「椰城」:城市大腦塑造的未來科幻城市
    這背後依靠的正是海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為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效率,避免信息交互延滯而上線的公共衛生應急系統之一,而這些系統都是來源於「海口市疫情防控智能指揮平臺」,也是海口市通過「海口城市大腦」快速搭建的防疫作戰指揮平臺。其實,追溯到海口城市大腦規劃之時就會看到,其一直定位為全國首個綜合性城市大腦,探索麵向未來的智慧城市治理機制。
  • 打造「城市大腦」,守好「城市動脈」,他們是建設「世界智慧城市...
    11月18日,2020年世界智慧城市大獎(WSCA)正式公布獲獎名單,上海拿下「世界智慧城市大獎」,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城市。        今年上海智慧城市「領軍先鋒」評選活動的得獎者大多與智慧城市建設各領域密切相關,他們通過統籌完善「城市大腦」,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數位化模擬城市全要素生態資源,正在構建城市智能運行的數字底座。
  • 智能攝像機興起,開啟智慧城市建設新階段
    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智能攝像機已經成了一項必然的存在,通過智能攝像機觀測城市運行狀況已經成為了讓AI進入城市管理最好的窗口。智能攝像機已逐漸成為全國各地所公認的基礎設施之一,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我們需要的並不是越來越多的攝像機,而是越來越智能的攝像機,隨著機器視覺技術的發展和城市智慧升級,為數眾多的攝像機將迎來替代升級潮,非智能的功能性攝像機終將被淘汰。
  • 鄭州城市大腦成果展示空間將免費開放
    12月20日,鄭州城市大腦成果展示空間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軒轅堂免費面向市民開放,市民可在鄭好辦、正觀新聞等媒體填寫報名表參與報名。市民參觀時間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個時段,上午10:00到11點30,下午14點30到16點30,每位市民的參觀時間為半小時。
  • 會思考的硬核椰城:城市大腦前景無限
    順勢而生的海口城市大腦,自規劃之時起,就高瞻遠矚立志成為全國首個綜合性城市大腦,探索麵向未來時代的智慧城市治理機制。   1+2+2+N的智慧城市機制讓城市智能化   海口城市大腦目前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已建立「1+2+2+N」的智慧城市機制,基於全市「一朵雲」、兩個中臺、兩個入口、N個智能化應用,打通了國家、省、市、區四級「數據煙囪」。目前,海口城市大腦形成了上千億條數據池,支撐海口市在交通、政務、醫療、文旅、城市治理五大領域的場景。
  • 華為林明:智能城市須從城市「大腦」走向城市智能體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一個城市不僅要有智慧『大腦』,還需要靈活的『手腳』,關鍵要耳聰目明,有暢通的『血脈』。城市還要具備深度學習的能力,通過不斷處理城市底層的問題,來提升城市的自動化水平。所以,整個城市要形成一盤棋、一體化、智能化,智能城市須從城市『大腦』走向城市智能體。」華為智慧城市執行總裁林明近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