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從未如此頻繁地登上熱搜。10月初,該博物館宣布將通過拍賣Clyfford Still、Brice Marden和Andy Warhol的藏品,籌集基金維護其餘館藏、增加多元藏品並為員工加薪。
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從未如此頻繁地登上熱搜。10月初,該博物館宣布將通過拍賣Clyfford Still、Brice Marden和Andy Warhol的藏品,籌集基金維護其餘館藏、增加多元藏品並為員工加薪。但意外的是,這個「出售移除館藏(deaccessioning)」的決定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群眾激烈爭議和反對。10月底,在拍賣開始前的兩小時,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最終決定撤下了這些飽受爭議的畫作,計劃被迫擱置。
都有長期的資金需求或者其他雄心勃勃的目標。這些需求確實可以利用本次放寬準則的機會,通過出售藝術品而獲得部分的滿足。但是,無論這是多麼迫切的長期需求或這些計劃將如何利在千秋,AAMD當前的立場是:博物館基金的資金來源,絕不能通過出售這些『被移除的館藏』得來。」
今年4月份,疫情導致大多數博物館出現了經營壓力,藝術博物館館長協會(AAMD)放寬了未來兩年的相關行業準則,允許文博機構出售某些藏品來支付其他永久收藏品的保管費用,以度過目前的艱難時期。儘管巴爾的摩博物館一直以來能夠維持館內收支平衡,但現任館長Christopher Bedford卻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他希望建立一項名為「未來基金(Endowment for the Future)」的財務計劃,通過變賣部分藏品,換得資金用於現有藏品結構的調整和未來的發展。該項計劃在制定時曾徵詢過AAMD的意見,當時該協會的執行董事Christine Anagnos曾明確表示,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的計劃符合行業準則中的指導方針。
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從未如此頻繁地登上熱搜-資料圖片
10月2日,三幅館藏將通過蘇富比拍賣行拍出的消息一公布,瞬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Clyfford Still的作品《1957-G》估價在1200萬至1800萬美元之間;Brice Marden的《3》預計將以1500萬美元成交;Andy Warhol的巨作《最後的晚餐》將通過私人洽談出售,價值約為4000萬美元。由此估計,三幅藏品預計將會產生價值6500萬美元的收入。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的相關新聞稿表示 ,這筆籌集到的資金將注入「未來基金」,用以資助新作品的研究和保護工作,並且支付所需文獻和展覽的費用;同時,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也可以重新衡量其藏品種類的佔比,有機會增添更多女性藝術家和黑人藝術家的作品。此外,這筆資金還將用於增加員工的薪水,使場館可以有更長的開放時間。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在新聞稿中還表示:「我們堅信,只有通過大膽而切實的行動,不斷構想、修改和再構想,博物館及其收藏品的組成結構才能夠滿足未來的需求。」
然而面對這樣的說辭,博物館的董事會似乎並不買帳。有兩名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的董事會成員甚至還取消了此前的一筆5000萬美元的認捐。由Laurence Eisenstein牽頭的200多名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的前理事團和社區成員共同籤署了一封致馬裡蘭州司法部長的信,希望尋求終止拍賣。他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指出,儘管他同意藏品多樣化和薪酬公平,但博物館不應該走直接出售作品的捷徑,而應該去做看起來更困難的籌款和發展工作。
而此前曾拍板這個方案的AAMD協會在10月27日也由協會主席兼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館長Brent Benjamin發出了一份澄清立場的官方聲明:「我們看到,許多機構
其實,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並不是美國唯一一間考慮賣掉藏品以應對疫情大流行的文化機構。為應對疫情帶來的財政危機和裁員損失,布魯克林博物館在今年早些時候也通過佳士得拍賣了12件藏品,希望藉此獲得4000萬美元資金來維持其館內其他藏品的保管開銷。同樣是賣出藏品回籠資金,為什麼兩家博物館得到的結果卻截然不同?
記者在查閱AAMD每十年修訂發布一次的《藝術博物館專業規範》中發現,涉及出售藏品的條款主要有三條,其中強調,「出售藝術作品獲得的資金不能用於博物館的運營和資本支出。這些資金,包括這些資金的收益和增值所得,只得按照博物館有關使用受限制收購資金的政策,用於收購藝術作品。」由此可見,博物館出售藏品早有先例,矛盾主要出現在售出藏品後獲得的資金用途。
一般情況下,「出售移除館藏」可以提升藏品的質量和系列性,但賣藏品得到的資金只能用於增添購置新的藏品,否則協會通常會拒絕出售館藏的申請。而自從4月份發布的行業準則放寬允許「出售移除館藏」後,資金也可以用於「與藏品相關的直接費用」。但由於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籌集到的基金還涉及支付人力成本的部分,因此AAMD的「出爾反爾」也就變得可以理解了。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的前館長Arnold Lehman在給馬裡蘭州司法部長的信中也寫道:「我支持向僱員支付更多的生活費。但是,我反對博物館為了達成這個目的而選擇蠶食核心的藏品。」
除了資金用途不符合放寬後的準則外,出售館藏這件事本身也引起了人們對博物館倫理的討論。有專家認為,以拋售藏品換取資金,一旦為其他美術館開此先例,造成「無形的」公共權益損失將十分巨大。據Artnet報導,位於紐約的埃弗森博物館此前曾宣布出售Jackson Pollock在1946年創作的《紅色構圖》,稱此次拍賣的收益將用於「購買黑人藝術家、女性藝術家和其他小眾作品」。但此舉遭到了《洛杉磯時報》藝術評論員Christopher Smith的嚴厲批評,他預言這幅畫「很可能會消失在一個未知的富翁私人財產中,或是瑞士的永久產權倉庫中」。他認為:「某些重要的藝術品不應被出售移除,以免它們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這涉及到藝術公益性的道德爭論,從來沒有簡單的答案。」
按照《藝術博物館專業規範》中的規定,如果違反了專業規範準則,博物館將受到一系列制裁,包括禁止從其他成員機構獲得藝術品貸款等。目前,尚不清楚AAMD是否會在與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負責人的進一步商談中追究本次拍賣藏品的責任。儘管最後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並未售出任何一件藏品,但在最新的聲明中表達了自己的堅持:「我們遵守的理念不應該是博物館為『物』而服務。我們相信,藏品中的物品必須反映、吸引和啟發千千萬萬個不同的個體。在博物館行業內呼籲變革的做法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的願景和目標從不會改變。目前來看,達成這個目標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但最終我們將利用一切方法使其實現。」
返回21經濟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