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臺區暑期學科教師共讀一本書活動――小學道德與法治組

2020-08-13 河青新聞網邯鄲新聞

來源叢臺教育


  炎炎夏日潤書香,閱讀研修促成長。專業閱讀,是教師職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暑期正是閱讀的好時節,叢臺區教研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員用心選擇書目,精心部署安排,組織全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假期讀書活動,通過閱讀來促進教師成長,提升教師素養。



   2017年秋季開始,全國中小學開始使用部編新教材《道德與法治》,小學教材總主編為魯潔教授,她將生活德育主張應用到新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和教材當中。為了更好地理解新教材的理念,區教研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員解靜老師曾給老師們推薦了魯潔教授主編的《德育新論》,作為魯潔教授傾心培養的博士後,也是部編新教材的核心編者,高德勝教授也將他對生活德育的研究編撰成書,繼《生活德育論》之後再次出版《生活德育再論》,今年暑期,解老師將高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推薦給了全區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們,希望老師們通過閱讀此書能夠對生活德育的基本理論和主題進行再學習,再研究。



  《接上童氣》由高教授和他的弟子章樂、唐燕兩位博士所著,他們都是部編新教材的核心編者,這本書是對新教材的理論思考,系統闡述了學校教育中「美德可教」的新經驗,是對教材學術性的探究,可以幫助教師提升專業素養和理解教材的理論高度,對研究教材、開展有效教學和教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全區道德與法治教師利用暑假期間認真讀書,勤奮鑽研教材,並積極撰寫讀書體會或讀後感。



連城小學 嶽愛梅


假期,拜讀了高德勝教授的《生活德育再論》,從中收穫許多……

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思想品德修養,使自己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我們面對的是小學生,他們不能獨立地對事物的好壞進行判斷。老師的行為對他們的影響極其大,因而教師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做一個不僅在學習上可以為學生答疑解惑的老師,更可以在生活上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教師要以保持一顆「愛心」,以愛心看待學生,以愛心看待工作,以愛心看待生活。只有這樣,你才能感染你的學生,讓他們向你學習,將來成為一個用愛心看待世界的人,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對他們進行德育。


教師應該平等地看待學生,不應該戴上有色眼鏡看待一些同學。當前,我們的教育理念是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恆主題,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這也就要求我們要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育者,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教育好我們的學生,才能無愧於人民教師這個稱號。



十里舖小學 段曉晏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讀了由高德勝、章樂、唐燕三人編寫的書目《接上童氣》,這本書指導了我對教材的研究,也提升了我對理解教材能力,收穫良多。

「接上童氣」是指只有讓教材成為真正「模仿兒童生活」的文本,使德育教材真正回歸兒童生活,才能真正為兒童的道德成長服務。我暢遊在書中,體會編者的用心,明確了教育要回歸生活,首先要特別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了解、尊重、關心兒童,我也會力求通過這門課程的教學,努力讓孩子們學會營造一種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積極、快樂、負責、有愛心、有創意、肯動腦的生活。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當前國家和社會對於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視,對於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方向,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道德與法治教師一定要加強理論學習,躬身實踐,肩負起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的使命,願我們攜手一路前行!



曙光小學 陳石超


在暑假期間我細緻地讀了《生活徳育再論》這本書,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看到了德育的價值,本書講述了在實施德育過程中給受教育者帶來了愉悅與幸福,並且強調這個過程對進一步發展與完善青少年的道德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質教育的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頒發,對學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將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認為教師首先應該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思想品德修養,使自己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得以全面發展的人,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對學生思想、行為等方面的榜樣示範作用。其次,教師要以保持一顆愛心,以愛心看待學生,以愛心看待工作,以愛心看待生活。用感染、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育。最後,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內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別是我們道德與法治這門課。

這門課的教學承擔著學校德育的重要任務,對學生德育的培養作用巨大。既然身為一個人民教師,我們就應無愧於人民教師這個稱號。

德育是一切教育之首,這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努力,共同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但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去學習,去研究,使我們在德育方面的研究取得更大的成果!



荀子實驗小學 王馨


假期有幸拜讀《接上童氣》一書,收穫頗豐……

「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裡,先得自己心裡有陽光。」對於教師來說,要想給予學生最好的課堂,首先要提高自身水平。假期是教師充實自己的好時機,我們利用假期閱讀教材,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幫助解讀教材。《接上童氣》一書由小學《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執行主編、核心編者所著,是對教材學術性的探究,可以幫助教師提升專業素養和理解教材的理論高度,對研究教材、開展有效教學和教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接上童氣」其實就是指只有讓教材成為真正「模仿兒童生活」的文本,使德育教材真正回歸兒童生活,才能為兒童的道德成長服務。我暢遊在書中,體會編者的用心。明確了教育要回歸生活,首先要特別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了解、尊重、關心兒童。我也將努力通過這門課程,讓孩子們學會營造一種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積極、快樂、負責、有愛心、有創意、肯動腦的生活。這是編者的願望,也是我們道德與法治教師的目標。跟著四季的節奏,待開學我們繼續攜手接上童氣,走進童心。



曙光第二小學 張琳


《生活德育再論》在本書是幫助教師轉變德育教育觀念,提升德育教育思想。通過閱讀本書,我明白了:生活是道德發展的動力源泉,道德源於斯,長於斯,與生活「同呼吸、共命運&34;學校生活的日常性在定程度上是兒童天性的自然流露。在日常生 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由陌生變得熟悉,彼此相處、相依,變成了一個「熟人社會」,以道德和情感作為他們之間關係的主導調節因素。學校日常生活對兒童道德教育的無痕性及其效果的持久性,是專門的道德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學校可以藉助日常生活的形式來實施道德教育。

學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學生天性愛「玩」,是「在玩中長大的&34;直接道德教學&34;關於道德觀念&34;道德觀念"。所以作者提出,學校的德育課程應該改革更新,合理選擇教材和安排課程,讓學校的德育教學從問答走向對話。學校的德育課也應當回歸生活,加強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繫。



三陵中心校 陳德賢


《接上童氣》書本著力提倡的是「童」字,我以為這才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精髓所在,不僅道德與法治內在的教學要做好階段性的、著眼於學生「童心」「童氣」的整體特點,道德與法治外在的與學生生活、職業規劃等也要融會貫通,與學生的生活、生命、成長相對接。這樣的道德與法治才是與學生素養、能力、情感建構等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情感與品行教學。而且,單元之間的有機融合、多學科的融合設計,可謂道德與法治教學乃至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大勢。

這其實亦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未來方向——作為一個整體,道德與法治是給學生全方位的品德培育和價值引導,超越以往道德與法治目中無人、照本宣科的誤區,藉助生活實際與童心感悟,將道德與法治作為一種情感交流方式、一種生活導航引領。這才是真正的「接上童氣」,做好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



外國語小學 張靜


一本好書,如一杯咖啡,讓你在苦中尋找那一絲香甜。假期,我認真閱讀了高德勝教授的《生活德育再論》一書,感觸頗深。

道德與生活是一體的,生活的過程就是道德學習的過程。學校日常生活對學生道德教育的無痕性及其效果的持久性,是專門的道德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學校可以藉助日常生活的形式來實施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現實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建立在豐富生活基礎上的道德知識才是具有生命力的道德知識。只有對學生的現實生活有具體指導意義的道德薰陶,才有真正的價值。因此,關注和引導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德育根植於現實生活和學生的生活世界,使德育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礎和強大的生命力,學生才更容易理解和樂意接受。



廣安小學 馮玲玲


恰逢暑假,捧到這本散發著濃濃墨香的有童氣、接地氣的《「接上童氣」》——小學《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研究,用它,豐盈、充實了炎熱的暑假生活,堅定了自己的教育選擇。

「教材是兒童生活的夥伴」。通過高德勝教授的解讀後,讓我明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不是一本乾枯的書,它有靈魂在其中,它儼然已成為兒童成長中的玩伴,好像坐在孩子旁邊的某個同學,也有不足需要同學幫助,也有優點可以讓同學學習、互幫互助、共同成長,所以它上接天氣下接地氣,渾身充滿童氣,入夥兒童,打成一片,達成一氣。

書中在談到兒童生活事件的選擇上,不僅會選一些正面的生活事件也會選擇一些負面的,讓兒童從小就知道這個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不是只有真善美的,這也是一種對兒童現實生活的回歸,因為兒童雖然生活在我們的保護之下,但是真實世界的樣子他們從一開始就應該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學會辨別,有自己的判斷力。對於傳統文化的態度,作者並不是一味的去發揚,而是非常理性客觀的在教材編排中適當的加入了傳統文化當中的消極內容。有利於培養兒童的批判性思維,能夠讓兒童對我們的歷史文化有一個反思,我覺得這是一種難得真實和包容,也是一種真正的文化自信。

作為一名肩負責任的道德與法治老師,要讓教育回歸生活,提升自身的綜合知識素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同時我也會在使用教材的時候和孩子們一起去經歷,去學習,去反思成長,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學會營造一種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積極、快樂、負責、有愛心、有創意、肯動腦的生活。這是編者的願望,也是我們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教育目標。



和平小學 劉瑞瑞


暑期,對於我這個新進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自我學習與提升的機會。有幸拜讀高德勝先生的《生活德育再論》受益匪淺,收穫頗多。

書中說到:道德教育必然以道德學習為基礎,且學校的道德領導要與生活德育相結合。確實,德育教學首先要做到關心學生及學生的生活,從生活的點滴滲透德育教育;其次做到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及生活上助力人。

總之,通過閱讀這本書,點亮了我的心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即關心學生及學生的生活、做學生的知心人、發揮人格的感召力、通過生活實際滲透道德教育,讓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信心百倍!



   成長無假期,閱讀正當時。希望全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能夠繼續與書為伴,聆聽編者的理念,感受思想的躍動;與書攜手,享受讀書的樂趣,感悟學習的喜悅,在思想的成長和專業的進步中共度這個難忘的假期……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