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 認知學習理論

2020-12-15 小何考教師編

【教育心理學】認知學習理論17江蘇學堂 今天認知學習理論(一)完形——頓悟學習理論學派:格式塔學派代表人物:苛勒、考夫卡實驗:苛勒的黑猩猩實驗學習結果:形成新的格式塔(或稱完形) 對周圍事物的關係形成整體認識學習過程:是對情境的突然頓悟的過程 刺激和反應之間是以意識為中介的。(二)認知地圖學習理論提出者:託爾曼 認為學習是 S-O-R的過程實驗:託爾曼的認知地圖實驗 小白鼠會根據變化的情況靈活選擇道路,是因為頭腦中有認知地圖學習實質:形成認知地圖補充:託爾曼提出潛伏學習潛伏學習實驗:強化物不是學習產生的必要因素,不強化也會產生學習(三)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認知發現學習理論)認知結構(編碼系統):人頭腦中關於知識的編碼系統(一)學習觀學習的實質: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布魯納強調發現學習(名詞解釋),即老師給學生創造情境,讓學生自己探索學習的環節(多選題):獲得:獲得新知識的過程。如學習定義轉化:把定義放在認知結構中評價:評價轉化對不對(二)教學觀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學科的基本結構:一個學科中的基本原理、原則、概念例子:數學中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各種定理公式,物理的牛頓三大定律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選擇):(1)動機原則。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2)結構原則。按照知識結構呈現知識,讓學生形成認知結構 如思維導圖(3)程序原則。按照一定程序教學 先易後難(4)強化原則。學生學完後給予及時反饋 強化後才能產生進一步學習口訣:動結程強(三)發現學習過程:教師不教給學生知識,引導學生去思考,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總結:將外部的學科基本結構通過發現學習的方式轉變為內部的認知結構。(四)認知同化學習理論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一)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客觀題)意義學習的實質:新知識和舊知識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人為的是強行加給它的聯繫 如二十四節歌、諧音記憶非人為的是本身就存在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 如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去學習四邊形內角和就容易理解實質性聯繫:我們能用另外一種表達方式把知識表達出來 如用自己的話表達出發現學習的涵義意義學習的條件(簡答題):客觀條件:學習材料本身有邏輯意義。數學定理是有意義的,圓周率、英語單詞拼寫無意義。主觀條件:學習者自身因素。同化新知識的適當的認知結構 即有知識基礎,聽課沒基礎就難以理解學習者必須具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願意主動理解、學習 (二)有意義學習的內部心理機制---同化(能舉例)上位學習:例子:先學習蘋果、香蕉再學習水果概念:先學習下位概念再學習上位概念別稱:自下而上、總結學習下位學習:例子:先學習水果再學習蘋果、香蕉 概念:先學習上位概念再學習下位概念別稱:自上而下、類屬學習下位學習的兩種形式:派生類屬學習:學完下位概念對原來的概念並沒產生新的認識 如學完水果再學蘋果 學習魚再學鯉魚相關類屬學習:學完下位概念對原來的概念產生新的認識 如小學生學數學剛開始認為只包含整數,後來又學習小數、分數、負數,對數的理解發生變化 認識到節約能源也是保護環境主要區別:學習之後對原有概念的理解是否發生本質屬性的改變並列結合學習:例子:先學習動物再學習植物 先學蘋果再學香蕉 先學習遺傳再學習變異 概念:非下位關係又非上位關係,而是一種並列的關係 別稱:自上而下的學習、類屬學習(三)有意義學習的結果:形成認知結構(客觀題)(四)先行組織者技術(名詞解釋、選擇)例子:在學習「鋼」的概念之前呈現「金屬」和「合金」的概念。先學習「回聲」定律原理,再學習「雷達」目的:聯繫新知識和舊知識,起橋梁作用類別:下位學習(五)信息加工學習理論提出者:加涅

相關焦點

  • 教育心理學理論流派之認知主義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對教育心理學中很多教育理論流派有太多的不理解,這也造成了學生學習的障礙。其實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把每種理論都要分清楚,弄明白,知道每種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他們的核心內容。
  • 教育心理學:四大學習理論的區別
    教育心理學:四大學習理論的區別 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19-03-21 10:37 浙江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認知學習理論流派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的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當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於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時,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而不是受習慣所支配。
  • 教育心理學備考:學習理論
    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部分比較難理解的知識點,需要配合老師的講解以及做試題來進行,學習效果會更好一些。學習理論是探究人類學習本質及其形成機制的心理學理論。它重點研究學習的性質、過程、動機以及方法和策略等。學習理論主要有: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聯結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 心理學重點理論——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瑞士心理學家,是兒童心理學、發生認識論的開創者,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發生認識論不僅是日內瓦學派的理論基礎,也是歐洲機能主義的重大發展。它開闢了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途徑,對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響。皮亞傑早期研究兒童語言和思維等認識的發展,並從此入手,最後創立了發生認識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獻。
  • 教育心理學之學習理論深度備考指導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中的學習理論是考查重點,在考試中主客觀題均有所涉及,中公教育教師考試專家陳婧為大家介紹一下四大學習理論中,各自處於何種地位,常以何種形式進行查考,在我們的複習過程中應該如何進行備考。  在進入正式內容之前,先為同學們呈現一張圖。
  • 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理論在教育心理學考查內容中,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大考點,涉及的知識龐雜,人物眾多,可以說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裡面的人物、專業術語經常使我們的腦細胞受盡折磨。在這裡就幫助大家理清這些內容。學習理論從心理學產生開始,它就是一個著重被研究的領域。
  •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簡介
    認知學習理論是通過研究人的認知過程來探索學習規律的學習理論,它源自于格式塔學派的認知主義學習論。格式塔學習理論認為:知覺重組是學習的核心二、託爾曼符號學習理論託爾曼是受格式塔心理學影響的新行為主義者,他認為學習的目的性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主要標誌。強調學習的認知性和目的性,託爾曼的觀點對現代認知學習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認知學習的特點;進化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和模型;學習障礙的臨床表現
    評價:機能主義大大推動了美國心理學面向實際生活的發展道路,促進了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認為學習使人的適應性得到提高;同時還推動了工業心理學的發展,特別是對工作環境中的人的因素的研究。高原現象布賴恩等人用實驗的方法揭示高原現象的存在。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考點梳理,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布魯納的知識點在講義中的不同章節都有所涉及,而且基本都是高頻考點,尤其是他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一向在考編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的小編今天就帶領大家梳理一下這部分的知識。
  • 教育心理學: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2.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總體可以概括為:「1個實質,2個觀點,3個過程,4個原則」。對應如下:1個實質: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2個觀點: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和提倡發現學習;3個過程:獲得、轉化、評價;4個原則:動機原則、結構原則、程序原則、強化原則 ▼ 拓展延伸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的局限布魯納的學習與教學理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教育心理學考試重點提示:學習的基本理論
    第三章 學習的基本理論重點提示統觀近幾年全國各省的教師資格認證教育心理學考試,本章的考查重點是:(1)學習的定義。(2)學習的主要理論:嘗試一錯誤學習的基本規律。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布魯納的認識一結構學習論。
  • 心理學難點之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價值
    皮亞傑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作為教育學心理學的重要人物,為教育學心理學做出了貢獻,此處主要梳理皮亞傑心理學相關難點。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內容:1、建構主義發展觀關於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發展觀,有四個關鍵名詞,即圖式、同化、順應、以及平衡化。
  •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羅傑斯的學習理論
    羅傑斯,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實踐與研究,首創非指導性治療。除了在心理諮詢方面做出極大貢獻,他還推動了教育理論的發展。在教師招聘筆試中,羅傑斯的觀點也是重要的備考知識點,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與羅傑斯的相關學習理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認知心理學的開山鼻祖:託爾曼的目的行為主義與符號學習理論
    託爾曼一生研究行為心理學,他的理論揉合了眾家之長,提出的整體行為模式和中介變量的概念,彌補了同時,託爾曼建構了符號理論,是認知心理學的先驅。在其過世後,理論和研究方法更促成了20世紀50年代末期的心理學「認知革命」。
  • 教育心理學考點: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經常考到單選題。當代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三大教學論分別是贊可夫的教學理論、布魯納結構主義教學理論以及瓦·根舍因的「範例教學」理論。布魯納是一位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學界都享有盛譽的學者。他主張學習的目的在於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因此,他的理論常被稱為認知—結構論或認知發現說。
  • 布魯納認知學習理論
    託爾曼受格式塔學派的影響,認為學習是有中介因素的。這個實驗,其實為認知學派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託爾曼當選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其實我們也大概推測出來,行為主義在美國的影響力在慢慢下降了。 從時代的大背景來看這個事情,1937年大學畢業的布魯納,選擇更受認可的理論進行研究是大概率事件。1941年,布魯納獲得了哈弗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學位。
  • 教師招聘考試: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在《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的理論是各地教師招聘考試的重要考點,在學習的理論中,一般我們會學習到四個主義的理論,其中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經常在考題中出現,下面為大家介紹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中的兩個重要理論。(一)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布魯納是一位在西方享有盛譽的人物,他提出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對整個教育心理學界有著深遠的影響。
  •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考情剖析:教師招聘考試中,對於認知學習理論這一部分的內容,每年的考試類型比較固定,主要以客觀題(單、多)的形式備考。這一部分的內容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是一知半解,出現選項都是一種找熟人的情況,其實屬於一種機械式的理解,在涉及難題的時候經常都是束手無策,所以在這一部分更應該幫助學員區分認知理論,更加深刻的理解並且靈活應變。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