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學習的特點;進化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和模型;學習障礙的臨床表現

2020-12-09 詠卿先生

心理學流派創始人

格式塔學派的創始人有韋特海默、苛勒、考夫卡等,詹姆斯是機能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

機能主義心理學及其貢獻

代表人物:機能主義的創始人是詹姆斯,代表人物有杜威和安吉爾。

主要內容:機能主義主張研究意識,把意識看成是川流不息的過程,而不是心理元素的集合。意識是個人的、永遠變化的、連續的和有選擇性的。意識的作用是使有機體適應環境,強調意識的作用與機能。

研究方法:不限於內省法、也使用觀察法、測驗法與問卷調查。

評價:機能主義大大推動了美國心理學面向實際生活的發展道路,促進了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認為學習使人的適應性得到提高;同時還推動了工業心理學的發展,特別是對工作環境中的人的因素的研究。

高原現象

布賴恩等人用實驗的方法揭示高原現象的存在。

高原現象是指在練習過程中,練習成績會出現暫時停頓的現象,表現為練習曲線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的高原期現象,即練習曲線保持在一定水平,不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的現象。高原現象發生在練習的中間階段。

認知學習的特點

認知學習是指以認知加工過程為對象的學習。

通過認知學習,可以提高個體的認知能力。認知學習與學校教育和個人能力發展的關係非常密切。認知學習的特點主要有:

(1)認知學習的特異性與非特異性

一方面,認知學習表現出學習的特異性。克裡斯特等人通過實驗發現,知覺學習的效果對刺激的位置以及刺激的朝向具有特異性。此外,其他研究還發現知覺學習對刺激的空間頻率、大小等性質都具有特異性。

另一方面,認知學習又表現出非特異性。有研究發現,當知覺學習發生在視網膜上時,被試會對視覺刺激的朝向表現出視網膜位置的特異性學習。但是,當知覺學習發生在高級腦皮層位置時,被試則會對視覺刺激的朝向表現出非特異性知覺。

(2)認知學習的階段性和連續性

卡尼和薩奇提出,知覺學習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快速學習階段,往往發生在從未接受過訓練的被試最開始的幾分鐘之內。第二個階段發生在訓練停止後的6~8個小時,是一個緩慢的、能力大幅提升的階段。卡尼和薩奇認為,知覺學習主要發生在第二個階段,它的效應不會在訓練後馬上消失,一般可以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3)認知學習的層次性與逆層次性

艾薩和郝奇斯坦通過總結已有的研究,認為知覺學習過程中存在逆層次性。具體表現為:①比較簡單的任務發生在比較高級的腦皮層,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發生遷移;比較困難的任務發生在比較初級的腦皮層,很難進行遷移,表現出特異性。②比較簡單的任務先發生學習效應,而比較困難的任務後發生學習效應。也就是說,學習效應發生的順序是從高級皮層到初級皮層,與傳統觀念中的腦信息處理層次相反。③高級皮層的學習效應會促進並調節初級皮層的學習效應。

反射方式

無條件反射是有機體在種系發展過程中形成並遺傳下來的反射。最基本的無條件反射有吸吮反射、抓握反射、防禦反射等。有機體的無條件反射主要有食物反射、防禦反射、內臟反射、朝向反射和性反射。

氣質

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即我們平時所說的脾氣、秉性。氣質沒有好壞之分,也不決定一個人成就、智力的高低,但能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效率;氣質影響一個人性格特徵形成的難易、對環境的適應和心理健康。

學習人格理論過程中所依據的原則

學習人格理論過程中所依據的原則包括:

(1)核心性原則;(2)廣博性原則;(3)簡約性原則;(4)驗證性原則;(5)提示性原則;(6)實用性原則。

生物學流派的貢獻

證明了關於人格發展「白板」說的實際局限性;強調實證研究;把人格心理學與生物學原理聯繫在一起。生物學流派的缺陷在於,研究者很難對自己的某些觀點予以直接驗證,很多推論直接操縱變量是不可能的,證明因果關係也十分困難,尤其是進化心理學學者,自圓其說的推論和演繹的論斷缺乏說服力。該流派沒有形成基於該觀點的心理治療學派。

神經質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艾森克把自主神經系統看作是神經質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後來,艾森克提出邊緣系統是神經質的生理基礎這一觀點。邊緣系統與自主神經系統協同活動,並與網狀激活系統(內外傾的生理基礎)相聯繫。

進化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和模型

進化心理學用自然選擇的概念解釋人類特性,從而使人格的形成和表達機製得到更深刻的揭示。這種理論認為,人類的心理機制也是經過自然選擇進化而來的,是人類特有的功能,可以幫助人類有效地應付日常問題和滿足生活需要,使人類更有可能成功地生存和繁衍。它的理論基礎和模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性選擇論。達爾文認為,那些在爭取食物、抵抗不利的環境條件、競爭繁殖後代中可能得到勝利的個體具有存活的「優勢」特徵,他們的基因更有可能遺傳至後代,因而那些增加存活可能性的可遺傳的特徵會受到選擇而成為物種的特徵。性選擇論強調繁殖上的差異,認為那些增強了個體繁殖成功的身體形態品質、心理品質和行為品質會遺傳至後代而被保存下來。

(2)親代投資模型。由於雌雄性別的差異導致在繁殖後代過程中出現親代投資上的差異,投資多的一方往往在更大程度上成為「選擇者」,被選擇的一方為了獲得繁殖機會,常常表現為通過進化更具優勢的外顯特徵以回應「選擇」。投資包含了生理上的投資,如雌性的孕育與哺乳,也包含了後代在發育成熟的整個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物資資源和保護。

(3)性策略理論。男性、女性為了獲取資源或配偶而贏得最終的生育成功,各自面臨不同的適應性問題,在解決各自不同的問題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擇偶偏好或行為方式。從理論上講,男女分別採用了不同的性策略,有短期性策略和長期性策略。如,男性更傾向於採用短期策略獲得更多伴侶,從而獲得更大的生育成功。

(4)好基因模型。在擇偶過程中,好基因表現為特定的身體吸引力,從而可以作為一種「生存力指標」,具有這種身體吸引力的個體具有更強的生存力。如果偏好具有這種身體吸引力的個體,他們的後代可能會通過遺傳獲得更好基因,從而獲得更強的適應性。對身體吸引力的偏好這種心理傾向性也可能伴隨基因遺傳至後代。

(5)二元模型。既強調親代投資,同時也強調基因因素,認為親代投資和遺傳基因這兩種因素在男女擇偶過程中同時起作用。

變態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1)變態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變態心理學是心理學中研究異常心理和行為及其規律的一門分支學科。曾經有過的不同觀點有:研究個別心理過程的障礙;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點;研究心理障礙的基本理論、形成原因和機制;研究心理因素在致病和防治中的作用等。

(2)變態心理學的任務:

主要任務是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異常的表現形式和分類,探討其影響因素和發生機制,闡明其發生、發展和轉變的規律,並把這些科學知識運用於心理障礙的防治和健康的維護。

精神病的特點

精神病屬於臨床醫學中精神病學的研究範疇。廣義上類似於精神疾病的概念,狹義上指精神障礙中患者的心理功能嚴重受損,自知力缺失,不能應付日常生活要求並保持與現實的接觸的一組情況。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某些心境障礙。

其主要特點有:(1)現實檢驗能力嚴重受損;(2)社會功能嚴重受損;(3)缺乏症狀自知力。

學習障礙的臨床表現

學習障礙是一種學業方面未達到同齡兒童應達到的水平的不適當的發展狀態。學習障礙不是由於生理缺陷或者神經缺陷造成的。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1)閱讀障礙。表現是在辨認字詞方面有困難,閱讀理解差,每個字都要重複多遍才能記住,而且轉眼就忘,閱讀時經常丟字和串詞。

(2)書寫障礙。伴隨閱讀障礙出現,表現出拼寫或書寫困難,難以按照語法進行寫作,或在字詞書寫方面表現不佳。

(3)數學障礙。常常表現為認別數字有困難,並在按照相應的數學規則進行計算方面有困難,經常表現出數學方面的能力和其他方面能力不相稱。

精神發育遲滯患者的診斷要點

根據DSM-IV,其診斷包括如下三個要點:

(1)智力水平顯著低於平均水平(在個體施測、標準化智力測驗中,得分低於70)。

(2)在下列2項或者2項以上的功能領域中存在缺陷,即:溝通、自理、在家生活、與他人建立關係、使用社區資源、自我管理、學業、工作、使用自由時間、健康、安全。

(3)年齡低於18歲。

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的臨床診斷分類包括:閱讀、拼寫、計算、運動等學校技能障礙,其中閱讀障礙(Reading disorder)是臨床最常見的類型,約佔4/5。

相關焦點

  • 教育心理學 認知學習理論
    【教育心理學】認知學習理論17江蘇學堂 今天認知學習理論(一)完形——頓悟學習理論(二)認知地圖學習理論提出者:託爾曼 認為學習是 S-O-R的過程實驗:託爾曼的認知地圖實驗 小白鼠會根據變化的情況靈活選擇道路,是因為頭腦中有認知地圖學習實質:形成認知地圖補充:託爾曼提出潛伏學習
  • 認知心理學的開山鼻祖:託爾曼的目的行為主義與符號學習理論
    託爾曼一生研究行為心理學,他的理論揉合了眾家之長,提出的整體行為模式和中介變量的概念,彌補了同時,託爾曼建構了符號理論,是認知心理學的先驅。在其過世後,理論和研究方法更促成了20世紀50年代末期的心理學「認知革命」。
  • 心理學、理性決策與認知模型
    傳統的經濟學假定人是理性的,人的決策都是理性的,以此推理演化出很多經濟理論。然而在心理學、社會學、腦科學等研究人的學科中,很多研究人員認為,人更偏向於是一種非理性的動物。我們自認為的「深思熟慮」、「理性思考」,往往是來自我們頭腦中的認知慣性和經驗歸納而來的「自動化的決策」,都只是困囿於自己的認知框架中而已,「Think outside of the box?" Impossible.於是,心理學家們就不斷在深究,為什麼我們會有那麼多不理智的行為、非理性的決策?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轉載學習)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是發展理論中最重要、最詳盡和最富爭議的理論。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他一直是兒童認知發展領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理論內容的廣延性和對實際研究的啟發意義舉世公認。皮亞傑對認知發展研究的特殊興趣是出於將兒童的認知發展看作是溝通生物學與認識論的橋梁,他認為通過對兒童個體認知發展的了解可以揭示整個人類認識發展的規律,這即是他的「發生認識論」的基礎。
  • 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
    他博採眾長,在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考夫考格式塔心理學的基礎上,經過許多年的「動物實驗」研究,力圖客觀地了解行為的目的性。經過多番努力,他提出了整體行為模式和中介變量的概念,彌補了華生古典行為主義的缺陷,並建構符號完形理論,也成為了認知心理學的先驅。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理論一直是考試的重頭戲,其中「行為主義」更是。
  • 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分類及介紹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心理學的分類:1、認知心理學所謂認知,指在獲取知識過程中進行的各種心理活動,主要包括知覺,記憶,言語,思維等,即通常所謂的認識過程。2、比較心理學比較心理學是研究動物行為進化的基本理論,和不同進化水平的動物的各種行為特點的心理學分支。
  •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分類及介紹
    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直到19世紀初葉,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心理學、健康等發生關聯。
  • 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理論在教育心理學考查內容中,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大考點,涉及的知識龐雜,人物眾多,可以說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裡面的人物、專業術語經常使我們的腦細胞受盡折磨。在這裡就幫助大家理清這些內容。學習理論從心理學產生開始,它就是一個著重被研究的領域。
  • 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理論流派的主要特點_北京中公教育
    教師招聘考試: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教師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資料,包括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試題,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公共基礎知識考試題型,備考指導。本文介紹教育心理學中常見的學習理論流派。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教育心理學常考的學習理論流派有四個,分別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聯結主義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 ...心理病理學和心理治療研究 & C12 臨床心理學中的人格和個案研究
    C10 臨床心理學中的實驗研究心理病理學的實驗室模型1.實驗性神經症:是最主要的病理心理學的實驗室模型。2.恐怖症、強迫症、衝動性行為和焦慮症。3.癔病和催眠:催眠是一種社會的交互作用,在催眠的過程中,一個人(被試)根據施術者的暗示而產生各種富於想像力的體驗。
  • 學前教育心理學串講筆記:學習理論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1.了解學習理論的產生、學習理論的發展以及學習理論的學派分類2.了解條件作用學習理論的基本特點和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並理解和掌握桑代克的學習「聯結說」、格思裡的鄰近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 如何理解符號學習理論
    託爾曼一生研究行為心理學,他的理論揉合了當時眾多心理學理論,在其過世後他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更促成了20世紀50年代末期的心理學「認知革命」。經過許多年的「動物實驗」研究他提出整體行為模式和中介變量的概念,彌補華生古典行為主義的缺陷,同時他建構了符號理論,是認知心理學的先驅。
  • 人格心理學
    認知Michel. W和 Shoda.Y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於1995年完整地提出了人格新理論--認知-情感系統理論。這個理論恰好彌補了特質研究的缺點。因特質研究把跨情境的一致性作為人格,而情境間的差異則當成誤差不予考慮。認知-情感系統理論則認為,個體在不同情境下所表現出來的差異正是內部穩定而有機的人格結構的反映。
  • 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三大基礎學習理論
  • 探討人工智慧技術在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前景 - 行業動態_人工智慧...
    人的社會認知加工過程同人工神經網絡的信息加工過程存在類似性,因此,許多研究者針對社會認知過程中的一些心理變量建立了各具特點的人工神經網絡預測模型。此外,人工神經網絡技術在心理健康預測中也得到較好應用。比如,塞雷蒂(Alessandro Serretti)等人應用人工神經網絡技術成功對臨床情緒失調中的抑鬱情緒進行了預測。
  •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簡介
    格式塔學習理論認為:知覺重組是學習的核心二、託爾曼符號學習理論託爾曼是受格式塔心理學影響的新行為主義者,他認為學習的目的性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主要標誌。強調學習的認知性和目的性,託爾曼的觀點對現代認知學習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考情剖析:教師招聘考試中,對於認知學習理論這一部分的內容,每年的考試類型比較固定,主要以客觀題(單、多)的形式備考。這一部分的內容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是一知半解,出現選項都是一種找熟人的情況,其實屬於一種機械式的理解,在涉及難題的時候經常都是束手無策,所以在這一部分更應該幫助學員區分認知理論,更加深刻的理解並且靈活應變。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考點梳理,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布魯納的知識點在講義中的不同章節都有所涉及,而且基本都是高頻考點,尤其是他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一向在考編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的小編今天就帶領大家梳理一下這部分的知識。
  • 心理學丨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關於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在教育心理學知識中,一直是大家在考試時的難點,以客觀題考察為主,具體有單選、多選,需理解記憶,主要考察觀察學習和替代性強化。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不滿於極端行為主義的觀點,在吸取了認知學習理論觀點後,形成了一種認知-行為主義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會學習理論,具體有:交互決定論、觀察學習、強化理論。
  • 概念辨析|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由一系列過程組成,要重視研究學生的學習行為,教學應注意學習各門學科的基本結構。近些年來的教學實踐和實驗研究表明:採用一定手段有意控制學習者的認知結構,提高認知結構的可利用性、穩定性、清晰性和可辨別程度等,對於有效的學習和解決問題是有作用的。 奧蘇貝爾(1914—)是美國紐約州大學研究院的教育心理學教授,其理論是美國最新理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