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丨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2021-02-20 四川中公教師考試

與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納同屬於行為主義的班杜拉,他的理論是「社會學習理論」。關於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在教育心理學知識中,一直是大家在考試時的難點,以客觀題考察為主,具體有單選、多選,需理解記憶,主要考察觀察學習和替代性強化。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不滿於極端行為主義的觀點,在吸取了認知學習理論觀點後,形成了一種認知-行為主義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會學習理論,具體有:交互決定論、觀察學習、強化理論。

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將36個3-6歲的兒童隨機分為3組,觀看結尾不同的電影,具體有:

1.成年人毆打布娃娃,獲得了糖果獎勵並表揚。

2.成年人毆打布娃娃,即無獎勵也無懲罰。

3.成年人毆打布娃娃,被批評懲罰。

電影看完後,將三組兒童帶到與電影場景一致的屋子中,三組具體表現如下:1組和2組的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攻擊行為。

結論:兒童在觀察中學習,看到榜樣行為被獎勵時,這樣的榜樣行為更易被模仿。

1.交互決定論

班杜拉反對環境決定論和個人決定論的觀點,他認為,個體、環境和行為三者都是作為相互決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們彼此之間的影響都是相互的。強調在社會學習過程中行為、認知和環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針對交互決定論,在備考中了解為主,考試過程中偶爾以概念反選的形式考查單選題。

2.觀察學習

針對觀察學習的概念,是備考重點備考需理解記憶,考試過程中常以例子反選的形式考查單選題。

他認為由直接導致的所有學習現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礎上發生,即都可以通過觀察他人行為及其結果而實現。所謂觀察學習,又稱替代學習,是指通過對他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一個人獲得某些新的反應,或者矯正原有的行為反應,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作為觀察者並沒有外顯的操作。觀察學習是人類學習的另一重要來源。

在觀察學習中,觀察學習的對象稱為榜樣或示範者。觀察學習可分為三類:

針對觀察學習分類,考試過程中主要為以下類型,(1)單選題,需要大家在學習時理解,常以例子反選形式出現。(2)多選題,簡單考察觀察學習具體可分為哪些。

(1)直接的觀察學習:它是對示範行為的簡單模仿,如幼兒的大部分模仿行為;

(2)抽象性觀察學習:它是指觀察者從對他人行為的觀察中獲得一定的行為規則或原理,從而能根據這些規則或原理表現出某種類似的行為。

如青少年看了槍戰暴力片,他以後就可能在學校、社會對同學或他人表現出類似的攻擊行為。

(3)創造性觀察:指觀察者通過對各個不同榜樣的行為特點進行新的組合,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行為方式,如青少年從父母、姐妹、同學及朋友那裡獲得了不同的行為特點,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行為風格。

除此之外,關於觀察學習理論還會考察以下知識:

觀察學習的過程:觀察學習包括注意、保持、複製和動機四個子過程。

針對觀察學習分類,考試過程中主要為以下類型,(1)單選題,需要大家在學習時理解,常以例子反選形式出現。(2)多選題,簡單考察觀察學習的過程包括哪些。

注意過程:即觀察者注意並知覺榜樣情景的過程。比如小明看到爸爸在掃地。

保持過程:即觀察者記住從榜樣情景了解的行為,以表象和言語形式將他們在記憶中進行表徵、編碼以及存儲。比如小明將爸爸掃地的行為記在腦海裡。

複製過程:即觀察者將頭腦中有關榜樣情景的表象和符號概念轉為外顯的行為。比如小明將記在腦海中的掃地行為做了出來,也在掃地。

動機過程:即觀察者因表現所觀察到的行為而受到獎勵。比如小明因掃地而被表揚。

3.強化的分類

班杜拉將強化分為3種,其中替代性強化是考察重點知識,常以例子反選的形式出現。

(1)直接強化

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

(2)替代性強化

觀察者因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

(3)自我強化

人能觀察自己的行為,並根據自己的標準進行判斷,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

【歷年考題】陳老師常在考試結束後對一些表現優秀的學生給與表揚,這樣不僅激勵了優秀的學生繼續努力,也激勵了其他學生向優秀學生學習,因為其他學生受到了( )。

A.外部強化 

B.直接強化

C.替代性強化 

D.自我強化

【中公解析】C。解析:題幹中強調其他學生看到表現優秀被表揚,而被激勵好好學習,強調觀察者因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故選C。

電子作業+6節直播課+30小時學科視頻
僅限800名購買 0.99元一份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之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目前,在各大教師招聘考試中,基礎的考試內容一般均有以下幾個科目: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法律法規以及職業道德等。其中,教育心理學的相關內容在考試中所佔比重相對較大。在整個教育心理學中,作為首要重點的內容就是一般學習理論的掌握。學習理論是探究人類學習本質及其形成機制的心理學理論,重點研究的是學習的性質、過程、動機、方法等相關內容。
  •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教育基礎知識是教師招聘考試必考的內容,教育心理學有是教育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對於教育心理學來說研究的核心在於學習過程,故我們教育心理學中涉及到學習過程的學習基本理論和學習心理也是考生在進行備考時需要重點掌握的部分。
  •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上)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上)考情分析: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考查形式以客觀為主,例如單選、多選、判斷等。部分地區考查過材料分析題。考查難度為中等難度,多以理解性的題目呈現。考查學員對相關實驗尤其是實驗結果的理解。本篇採用上下兩篇的形式來講解,既涉及課本常考查的知識點,同時,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儘量通過生活事例幫助大家深入理解這一知識點。
  •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快記!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在教招考試中知識點雖然不算多,考題也不算太難,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把知識點理解透徹。
  • 教招備考|教育心理學: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在學習的基本理論這一章節包括四大主義: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而行為主義除了我們熟知的桑代克、巴普洛夫、斯金納以外,還有一位很特殊的人物,他就是班杜拉。他的相關理論叫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考查難度為中等難度,多以理解性的題目呈現,需要大家對相關實驗尤其是實驗結果予以理解。
  • 班杜拉2:社會學習理論對教育的啟示
    班杜拉2:社會學習理論對教育的啟示班杜拉一改其他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只研究刺激和反應、描述行為結果的做法,把社會因素融入心理學研究之中
  • 教招常考點-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縱觀整個心理學發展,從1879年馮特創辦心理學實驗室至今,這個過程中,曾出現許多流派,各家學派就心理學應該研究什麼展開了無盡的探討,構造主義主張研究直接經驗,精神分析主張研究潛意識……在這樣百花齊放的時代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是行為主義了,心理學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也是第一勢力。
  •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在整個教招考試中,總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知識點雖然不算多,考題也不算太難,但是要想真正的把他研究分析透徹,還真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所以今天我為大家簡單的做了一下整理,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一、社會認知理論班杜拉認為兒童通過觀察他們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而學得社會行為,這些觀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號表徵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來幫助他們模仿行為。
  • 班杜拉之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在教招考試中作為一個常考點,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來考,但因考試頻率較高,需要大家重點來看。(1)需要大家能夠知道班杜拉本人反對極端行為主義,在其理論中吸收了認知主義的觀點,因此其理論又被稱之為「認知行為主義」,同時在考試中作為選項也出現過班杜拉的理論拼湊痕跡的說法,此類描述需要大家能夠理解性掌握;(2)需要大家重點掌握的就是班杜拉的觀察學習,也叫替代性學習,需要理解其內涵——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行為後果,獲得自己的行為方式,考試中常以例子型單選題為主。
  • 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
    班杜拉對心理學的最大貢獻就是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與行為矯正技術。 班杜拉通過觀察學習實驗提出了自己的觀察學習理論。他把學習分為參與性學習和替代性學習、班杜拉以兒童的社會行為習得為研究對象。他認為觀察學習是人的學習的最重要的形式。觀察學習指通過觀察並模仿他人而進行的學習。觀察學習分為注意、保持、再現和動機四個子過程。
  • 論述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四、 答題及採分點(一)  班杜拉個人簡介:班杜拉是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基於賞罰控制實驗提出觀察學習理論。(二)  基本思想1.    觀察學習: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及行為的後果而間接的產生學習,稱為觀察學習(替代學習),這個過程受到注意、保持、動作在現和動機四個子過程的影響。2.
  • ...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活著的心理學家班杜拉 —社會學習理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學公共基礎知識:活著的心理學家班杜拉 —社會學習理論,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部分重點考察的內容。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班杜拉作為新行為主義理論流派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吸收了前者行為主義的理論,另一方面也不滿於行為主義把人和動物的所有行為歸結為「行為-刺激」的關係,因此在外界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映)之間加了一個個體(認知),所以形成了他的新行為主義。在往年的考題中,班杜拉作為行為主義這一理論流派,在心理學裡面學習理論這一章節是每年的必考點,但是難度並不高,所以是一個大家無比掌握的分值。
  • 【高頻考點】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一、理論提出 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於1971年提出。
  • 【教招考點】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一、理論提出 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於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學備考:活著的心理學家班杜拉 —社會學習理論
    隨著各地公告的陸陸續續的公布,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部分重點考察的內容。而此知識點往往由於知識點的繁瑣,導致考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到位,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會出現錯誤的情況,本文在此對其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考點|班杜拉的知識理論
    班杜拉(A. Bandura)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對心理學的最大貢獻在於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
  • 如何更好的理解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如何更好的理解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2-18 14:10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重要考點歸納——班杜拉學習理論總結
    他的理論也是我們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的重要考點。現在中公教師網老師就班杜拉理論中重要考點內容進行總結。一、交互決定論在解釋說明人類行為理論中,班杜拉對其中的環境決定論和個人決定論提出了批判,反對簡單的S-R聯結,提出了自己的交互決定論。
  • 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考點梳理
    那麼今天為大家準備了與此相關的重要知識點—社會認知理論,以此來幫助大家學習知識,高效備考。班杜拉觀察學習:班杜拉是研究兒童發展的重要人物,他的社會學習理論至今仍是研究學前兒童心理的重要理論依據,因此也作為我們教師資格筆試的高頻考點,尤其是其觀察學習通常可以以客觀題和主觀題的形式考查,所以我們必須要認真學習相應知識,其社會認知理論內容具體如下:1.觀察學習概念、實驗及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