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

2020-12-17 中公教師網

託爾曼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是目的行為主義的創始人。他博採眾長,在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考夫考格式塔心理學的基礎上,經過許多年的「動物實驗」研究,力圖客觀地了解行為的目的性。經過多番努力,他提出了整體行為模式和中介變量的概念,彌補了華生古典行為主義的缺陷,並建構符號完形理論,也成為了認知心理學的先驅。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理論一直是考試的重頭戲,其中「行為主義」更是。因此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1.符號學習理論

符號學習理論是託爾曼學習理論中的核心內容。行為主義重實驗研究,託爾曼也不例外,他根據一系列動物實驗的結果,反駁了行為主義心理學一直預想「學習是由於刺激和反應的聯結,或是按照一系列的試誤以達到目標」的觀點。他認為:學習是根據對「高價迷津實驗」中的顏色、聲音、氣味,以至通道的長度、寬度和轉角位置等特點的「認知」,把這些特點作為力求達到目的的「符號」,並表現出有所期待的狀態,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符號完形-期待」。因此,託爾曼認為學習者所學的東西並不是簡單的機械的運動反應,而是學習達到目的的符號及其意義。這一理論對心理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認知地圖

認知地圖是託爾曼符號學習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產生於頭腦中的某些類似於一張現場地圖的模型。這是鑑於託爾曼為考查有機體學習結果的實質,進行的「位置學習實驗」,其中最經典的就是「白鼠學習方位的迷宮實驗」,具體操作如下:

實驗描述:在這個迷宮中,從起點到終點食物箱有三條長短不同的通道,分別為通道1、通道2、通道3,分別是1最短,2次之,3最長。實驗最初,將白鼠置於起點,讓它自由地在迷宮內探索爬行。一段時間過後,白鼠逐漸學會了走3條通道,並在所有通道暢通時首先選擇1到達食物箱。之後,託爾曼將通道稍作處理,重點觀看並記錄白鼠的表現,結果是:在A處阻塞時,白鼠會改為走通道2;當B處阻塞時則會自動選擇通道3。由此得知:白鼠在過去嘗試的過程中已經熟悉了3個通道,並在認知中對通道1、2和3的次序有了概念和選擇。所以,經過嚴密的實驗數據,他認為白鼠學會的並不是簡單的、機械的刺激—反映動作,而是學習達到目的的符號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建構了完整的「符號—格式塔」,也就是「認知地圖」。

3.潛伏學習

潛伏學習是託爾曼與杭希克設計的經典實驗,研究白鼠走迷宮過程中事物對學習的作用,力在檢驗聯結派條件反射原理認為的「必須通過強化才能學習」這一觀點。

實驗如下是這樣的,首先白鼠被分成甲、乙、丙三組,要求訓練它們走出複雜的迷宮。甲組是強化組(不給食物);乙組是強化組(每次順利到達目的箱都會給食物);丙組在實驗前10天都不給強化,從第11天開始則像乙組那樣進行強化。實驗結果如圖:

4.總結

不難發現,乙組比甲組能更快地逐漸減少錯誤,但乙組和丙組的錯誤次數卻幾乎相同,甚至第12天過後丙組優於乙組。於是託爾曼認為,三組的學習過程是相同的,即便沒有的到及時強化,但白鼠實際上也在學習,也領會了符號的意義,同樣也形成了認知地圖。這就是「潛伏學習」,指未表現在外顯行為上的學習。

心理學界一直尊稱託爾曼為認知心理學的「開山鼻祖」,這是因為他率先反對和部分抵制了行為主義代表家門一些比較激進、機械和嚴格的理論觀點,提出並肯定了「認知「的重要性,這對現代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也使有機體在環境中的活動擺脫了一些列身體運動的約束,值得肯定。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認知心理學的開山鼻祖:託爾曼的目的行為主義與符號學習理論
    同時,託爾曼建構了符號理論,是認知心理學的先驅。在其過世後,理論和研究方法更促成了20世紀50年代末期的心理學「認知革命」。2符號學習理論1.認知地圖託爾曼認為學習是有機體在一定目標的指導下,根據指向目標的一些符號,認識達到目標的途徑,從而形成的一種新的認知組織,即認知地圖, 或稱為「符號格式塔」。2.
  • 如何理解符號學習理論
    託爾曼一生研究行為心理學,他的理論揉合了當時眾多心理學理論,在其過世後他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更促成了20世紀50年代末期的心理學「認知革命」。經過許多年的「動物實驗」研究他提出整體行為模式和中介變量的概念,彌補華生古典行為主義的缺陷,同時他建構了符號理論,是認知心理學的先驅。
  •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簡介
    主要流派有格式塔完型學習理論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各流派的在探討學習時側重點不一樣,格式塔完型學習理論,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強調的有機體的全域學習,而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和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則是強調在校生的學習。
  •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2)學習的實質是在主體內部構造完形完形是對事物關係的整體認知,苛勒認為學習的過程實質是對情境中關係的理解而構成完形的過程。 2、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白鼠走迷宮)託爾曼是一位受格式塔學派影響的行為主義者,他提出的認知學習理論和內部強化理論對現代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
  • 每日一練認知派學習理論
    【每日一練】認知派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單選題)在格式塔心理學家看來,學習就是知覺的重新組織。格式塔的學習理論又稱( )論。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格式塔的學習理論。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學習就是對情境的重新組織,對情境之間關係的頓悟,因此,有「頓悟論」之稱。因此本題選 B。(單選題)下列理論不屬於認知派學習理論的是( )。A.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B.
  • 學習的一般理論之認知主義
    一、知識來源本知識點來自於《教育學心理學》,「學習的基本理論」章節,本章節首先介紹了學習的本質和學習的基本分類,學生在充分的了解了學習的基本概念之後,學習「學習理論」的內容,整體知識的條理性會比較清晰。二、考情分析題型:客觀題,選擇題居多。
  • 教師招聘考試-認知學習理論的3個重要人物
    這一節所要寫到的是認知主義的三個重要人物以及他的實驗,苛勒的大猩猩實驗、託爾曼的白鼠迷宮實驗和潛伏學習實驗、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而桑代克認為學習是不斷嘗試的過程,因此苛勒的頓悟學習理論和桑代克的試誤學習理論是對立的。
  •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認知學習理論流派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的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當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於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時,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而不是受習慣所支配。
  • 心理學考點: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
    認知學習理論流派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的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
  • 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理論的研究始於馮特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他主張研究人的意識、並把這些意識分成許多小的元素;在研究中主張用內省法研究,馮特的研究為學習理論奠定了基礎,也成為後面眾多心理學家批判的源頭。後來學習理論主要形成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四大理論流派。下面我們主要說一下行為和認知主義兩個學習理論。行為主義首先對馮特的理論進行批判。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及認知學習理論實驗總結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一)桑代克貓開籠取食實驗將餓貓關入籠中,籠外放一條魚,餓貓急於衝出籠門去吃籠外的魚,但是要想打開籠門,餓貓必須一氣完成三個分離的動作。首先要提起兩個門閂,然後是按壓一塊帶有鉸鏈的臺板,最後是把橫於門口的板條撥至垂直的位置。經觀察,貓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時,拼命掙扎,或咬或抓,試圖逃出迷箱。
  • 一般學習理論
    一般學習理論 基本考情:在教育心理的考察中,學習理論這一塊的知識點屬於易考點,所以在各類的教師招聘考試備考中需要去重點備考其中,比較簡單的考察是直接考察每個理論對應的人物,深層次的考察是對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這四大學習理論流派異同的考察。所以各位考生在備考這一塊的知識點的過程中要做到記憶、理解兩手抓。 認知主義 認知心理學被稱為心理學「第二次革命」。
  • 四大學習理論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1)桑代克 聯結-試誤說 貓準備律 學習律 效果率(2)巴普洛夫 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 布魯納認知學習理論
    提到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你首先應該想到的就是布魯納。布魯納出生於1915年,行為主義還非常盛行的年代。但是布魯納卻沒有受行為主義太多的影響。
  • 今日打卡|有意義學習理論
    第1題「參考答案」:D「題目解析」:建構主義在學習觀上強調學習的情境性、 社會互動性和主動建構,認為學生 「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 學生的學習是在已有經驗基礎上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 因此, 學生是主動的建構者, 對知識意義的建構不能由教師取代,
  • 圖文解讀最全的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教學設計師必修的專業乾貨
    他的學習理論有很多名稱,如符號學習說、學習目的說、潛伏學習說、期待學習說。2、理論概述。託爾曼對S—R聯結說的解釋不滿,他認為學習的結果不是S與R的直接聯結,主張把S—R公式(刺激-反應)改為S—O—R公式(刺激-機體-反應)。
  • 學前教育心理學串講筆記:學習理論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1.了解學習理論的產生、學習理論的發展以及學習理論的學派分類2.了解條件作用學習理論的基本特點和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並理解和掌握桑代克的學習「聯結說」、格思裡的鄰近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 【每日一練】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單選題)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通過觀察榜樣的行為受到強化,從而在自己身上也產生了類似的強化效果,班杜拉稱這種現象是( )。A. 自我強化B. 內部強化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班杜拉的社會觀察學習理論。班杜拉觀察學習的核心即替代強化,即觀察者通過觀察他人行為所帶來的強化結果而受到強化。題幹描述的是替代強化的概念。因此本題選 C。(單選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種現象屬於()。A.
  • 教育心理學 認知學習理論
    【教育心理學】認知學習理論17江蘇學堂 今天認知學習理論(一)完形——頓悟學習理論(二)認知地圖學習理論提出者:託爾曼 認為學習是 S-O-R的過程實驗:託爾曼的認知地圖實驗 小白鼠會根據變化的情況靈活選擇道路,是因為頭腦中有認知地圖學習實質:形成認知地圖補充:託爾曼提出潛伏學習
  • 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易混淆知識點辨析
    大部分考生對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的觀點容易出現知識點混淆。現在針對大家經常出錯的點進行一下辨析:1.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的核心觀點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