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學習理論
基本考情:在教育心理的考察中,學習理論這一塊的知識點屬於易考點,所以在各類的教師招聘考試備考中需要去重點備考。在這個知識點的考查中,多以單選題、判斷題結合實例的形式來查考。其中,比較簡單的考察是直接考察每個理論對應的人物,深層次的考察是對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這四大學習理論流派異同的考察。所以各位考生在備考這一塊的知識點的過程中要做到記憶、理解兩手抓。
認知主義
認知心理學被稱為心理學「第二次革命」。認知派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地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當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於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時,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而不是受習慣所支配。
1、苛勒-------完形頓悟說(格式塔心理學派代表人物)
實驗:猩猩摘香蕉實驗
觀點:學習是通過頓悟實現的,學習是在主體內構造完型
2、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
3、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學習觀
(1)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2)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三個過程)
教學觀
(1)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由於布魯納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態度和方法。
(2)提倡發現學習
(3)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
動(動機原則)、結(結構原則)、程(程序原則)、強(強化原則)
4、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
(1)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及條件
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繫。(要進行理解性的學習,而不是機械學習)
有意義學習的條件: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繫。
(2)有意義學習的類型(在知識的分類中考得多)
a.表徵學習(也叫符號學習或代表學習)
表徵學習是最低層次的一種學習方式,指學習一個符號或一組符號所代表的事物和意義。簡言之,就是學習單詞所代表的意思。(專有名次的學習大都是表徵學習)
b.概念學習
概念是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或本質特徵,是區分事物的關鍵。概念學習的實質就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提取事物的本質)
c.命題學習(命題是研究不同概念之間的關係和體系)
命題學習是指學習以命題形式表達的觀點的新意義。
(4).組織學習的原則與策略(重點)
a.逐漸分化原則:即首先應該傳授最一般的、包攝性最廣的觀念,然後根據具體細節對它們逐漸加以分化,這樣可以為每個知識單元的教學都提供理想的固定點,即對新知識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識。(從一般到特殊,是縱向學習)
b.整合協作原則:是指如何對學生認知結構中現有要素重新加以組合。
c.先行組織者策略(是針對接受學習提出的):所謂「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學習任務本身有較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並且能夠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和新任務關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