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學習理論?學習理論都有哪些流派?

2020-12-13 礪器悟道研習社

如果說是人類文明是襁褓中的嬰兒,那麼學習就是人類文明的母親。伴隨著人類的成長,學習理論也慢慢發展的成熟和完善。學習理論說明了人和動物學習的性質,過程和影響學習的因素,是構成教育心理學的支柱之一。

一個世紀以來人們用各種方式研究學習的本質,如艾賓浩斯最早對學習進行實驗研究;桑代克最早對動物進行學習實驗研究。

人們對學習理論作了大量的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聯通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又稱刺激—反應學習理論,這一理論的支持者把環境看作是刺激,把伴隨而來的有機體行為看作是反應。因而他們關注的是環境在個體學習中的重要性。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認知心理學家探討學習的角度與行為主義者相反。他們認為是個體作用於環境,而非環境引起人的行為。他們試圖揭示學習者內部的心理結構性質以及是如何變化的。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認為心理學應該探討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對人的各個從屬方面,例如行為和認知進行分割的分析。人本主義認為:每一個人都有發展自己潛力的能力和動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是個體在一定的情景下,藉助他人(例如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

聯通主義學習理論

聯通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以節點的形式存在,將學習定義為連接和形成網絡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其目的是實現知識的流通。

學習理論的分歧和共性

各學習理論的觀點不同是由於他們所依據的實驗情景不同,學習任務的難度不同,學習材料組織程度不同等方面因素引起的。它們往往把重點放在學習的某些特徵上。分歧存在是必然的,一方面各種學習觀點的分歧是客觀存在的,沒有分歧就沒有發展;另一方面分歧在於研究對象、研究手段、學習任務不同引起的,這恰恰不同的學習理論為我們提供了探討學習的視野。

學習理論與學習科學

學習科學來自認知科學,後來由於多種學科的介入,逐漸成為涉及認知科學、教育心理學、計算機科學、人類學、社會學、信息科學、神經科學等橫跨多種學科的科學。

學習研究實質是對於人的研究,人既是一個自然生物體,也是一個複雜的社會成分。任何單一維度的理論模型都難以科學解釋真實情境中複雜的學習現象。

學習科學作為一個學習研究共同體,吸收多學科的思想模式和方法,來建構學習理論體系,研究人們在不同場景下的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如何學習,而且要關注學生如何深入持久地學習。這是對傳統學習理論的發展和超越。

相關焦點

  • 學習理論之四大理論流派的關係
    這部分一直是我們在學習中存在困難的章節,接下來我們詳細來看一下各個理論流派所側重的研究內容及其關係。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對學習的解釋是強調可觀察行為的獲得,個體學到什麼、怎麼學習都是環境刺激決定的。
  • 教師招聘各學習理論流派的主要特點
    在教育心理學常考的學習理論流派有四個,分別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聯結主義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行為主義是出現相對較早的一個,常考的有桑代克的試誤說、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四個。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學習理論不同流派思想集錦
    一、學習理論的四大流派我們首先要明確學習理論中涉及的四大流派的主要觀點及之間的關係。在考綱中,我們主要學習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與人本主義這四大流派。行為主義關注人們的行為,認為人的行為發生了變化,那麼學習就產生了。
  • 典型課程理論流派
    一、考查形式典型課程理論流派為教育學課程章節課程理論模塊的高頻考點之一。主要是客觀題的考察,其形式為理論流派名稱+代表人物+觀點+特點的對應。因此,在備考時我們需要梳理高頻的人物代表,梳理總結觀點。二、考點指導典型的課程理論流派主要涉及以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學習者中心課程理論、社會中心課程理論、後現代課程理論。本次主要呈現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和學習者中心課程理論。
  • 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理論流派的主要特點_北京中公教育
    本文介紹教育心理學中常見的學習理論流派。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教育心理學常考的學習理論流派有四個,分別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聯結主義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 課程理論流派
    課程理論這部分的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裡面考試頻率不是特別高,但是對於這部分的內容,大家在整體上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識記背誦,並不是很深刻的理解,因為這部分的知識需要我們把教育學整個知識體系進行理解才能進行把握的,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課程理論流派的相關知識點吧。
  • 課程理論流派的區分
    在教師招聘考試與教師資格考試中,課程理論流派這一部分內容是常常會讓學員陷入恐慌與迷茫,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各個課程理論流派的具體內容。課程理論流派主要分為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學習者中心課程理論、社會中心課程理論和後現代課程理論四個部分。1.學科課程理論流派中主要包括三個流派:結構主義課程理論、要素主義課程理論以及永恆主義課程理論。
  • 學習理論辯析
    教育心理學的學習中我們逃避不了的一個知識點就是:學習理論,理論也可以更好地指導我們的實踐。學習理論共包含四大流派,分別是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與人本主義,而四大流派之間的區別,則常以單選題、多選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其中,最容易混淆的是認知主義與建構主義。
  •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簡介
    主要流派有格式塔完型學習理論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各流派的在探討學習時側重點不一樣,格式塔完型學習理論,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強調的有機體的全域學習,而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和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則是強調在校生的學習。
  • 教育心理學理論流派之認知主義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對教育心理學中很多教育理論流派有太多的不理解,這也造成了學生學習的障礙。其實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把每種理論都要分清楚,弄明白,知道每種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他們的核心內容。
  • 課程理論流派重要考點
    課程理論流派在我們考試中考的頻率較高,難度略大,但是各位考生不用過於擔心,課程理論流派一般多考查客觀性選擇題,並且主要考查的是人物與觀點匹配,所以我們接下來將圍繞主要的課程理論流派人物及核心觀點展開此知識點。
  • 學前教育代表理論流派詳解
    在學前教育的發展史上有過許多教育學家和理論,其中較為代表和突出的為以下兩位,而從福祿貝爾開始學前教育才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從普通教育學中分化出來。那下面就一起走進他們,來了解下主流學派中的代表人物福祿貝爾和蒙臺梭利的代表理論。
  • 課程理論及主要流派
    課程理論及主要流派1.知識中心課程理論知識中心課程理論也被稱之為學科中心課程理論,以英國斯賓塞、德國赫爾巴特、美國布魯納為代表,這一理論主張學校課程應以學科的分類為基礎,以學科教學為核心,以掌握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和相應的技能為目標。
  • 學習理論備考指導
    學習理論備考指導學習理論是探究人類學習本質及其形成機制的心理學理論。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習理論這一章節既是難點也是重點。學習理論主要有: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聯結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簡介
    20世紀上半葉行為主義心理學在學習理論中一直佔據統治地位。基本觀點以動物試驗為基礎,以可以觀察的行為為研究對象。把環境看作是刺激,把伴隨而來的有機體行為看作是反應。強調學習是某種刺激與某種反應之間建立連接的過程。用刺激和反應的連結來解釋學習的過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關注環境在個體學習中重要性,個體學到什麼由環境決定的,而不受個體決定。學習者的行為是根據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所有的行為都是習得的,都是刺激與反應間連接的建立。強調學習的發生原因在於外部的刺激,外部的反應和外部的強化。
  • 典型的課程理論流派
    課程理論流派是教育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考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對於其觀點的內容往往會通過觀點反選、人物反選和多選題等形式來進行考查,需要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對課程理論流派加以理解和區分。(一)學科中心課程理論1.布魯納——結構主義課程理論(1)反對:進步教育思想。
  • 2016考研教育學要點:課程理論的五大流派
    下面就來學習一下關於課程理論及五大流派的內容都有哪些。該課程流派的主要觀點是:知識是課程的核心;學校課程應以學科分類為基礎;學校教學以分科教學為核心;以學科基本結構的掌握為目標;學科專家在課程開發中起重要作用。   社會中心課程理論   社會中心課程理論又被稱為社會改造主義課程理論,是從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中分化出來的,其代表人物早期有康茈、拉格,後期有布拉姆爾德和弗萊雷。
  • 一般學習理論
    其中,比較簡單的考察是直接考察每個理論對應的人物,深層次的考察是對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這四大學習理論流派異同的考察。所以各位考生在備考這一塊的知識點的過程中要做到記憶、理解兩手抓。 認知主義 認知心理學被稱為心理學「第二次革命」。
  • 心理學的理論流派之爭
    心理學及教育心理學部分,百年來存在著各家各派的理論爭辯,對心理學的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和批判的繼承。本文將對心理學主要理論流派進行梳理,幫助各位考生完善知識結構。馮特在1879年,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由此標誌著心理學的誕生,在心理學獨立初期,馮特、鐵欽納等人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人的思想內部,即研究「意識」,同時主張採用內省法。
  • 【紮根理論】紮根理論的起源、流派與一般性方法
    五、紮根理論的程序及方法相較於其他質性研究,紮根理論研究有一個相對規範研究流程,與Strauss將這種流程進行了結構化與程序化不同,Charmaz認為,流程應該是原則性的指導方案,而不應該成為一種「公式」或「處方」。研究者使用紮根理論的準則,就像使用什麼東西都可以容納的容器一樣,至於如何容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