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爾君:
俗話說,教育是什麼樣子,明天就是什麼樣子。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這個職業,光榮神聖而又責任重大。
據統計,教師資格證報考人數逐年增長(2017 年 310 萬、2018 年 650 萬、2019 年 900 萬)。據安信證券的數據顯示,教師招錄培訓今年的市場規模約為 211 億,到 2022 年會增長到 320 億。
本期求爾創客我們邀請到線上教師培訓平臺——「當老師」創始人宋詞,請他聊聊中國教育的百年大計。
一
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這是對中國教育的寄語。同時也是對我們的教育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正式實施,打破教師終身制且五年一審,改革後將實行國考,考試內容增加、難度加大。在校專科,本科能報考。成考,自考,網絡教育學歷,需要畢業才能報考,改革後將不再分師範生和非師範生的區別,想要成為教師都必須參加國家統一考試,方可申請教師資格證。
2018年9月,教育部宣布教師資格證書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印製,社會各類培訓機構頒發的培訓證書、證明不能作為教師資格證書使用。
隨著教育改革深入,優秀教師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6月18日,教育部發布《希望是你》2020全國教師招聘宣傳片,2020年全國將招聘40多萬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
「一方面是教師職業被更加關注,吸引眾多畢業生加入到教師行列;一方面由於師範學校不再發證以及統考更加嚴格,通過率降低。在這樣的條件下,教育資格證的通過率從改革前的70%,降低到如今的30%。」
宋詞告訴求爾君:「以前70%的通過率,對於教師培訓來講,是沒有空間的。而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後,師範生、非師範生、社會培訓機構教師等等都有考試需求,「當老師」也在此前提下誕生的。」
二
2,323,404,進入當老師辦公區域,掛在一面牆上的顯示屏上顯示這「當老師」APP實時的累計用戶數據。從2015年成立,如今「當老師」APP已經擁有兩百三十多萬的用戶數。
求爾君問道,當老師用戶增長的秘訣是什麼?
「我們沒有做個大面積的廣告投放,我們的秘訣就是持續的優質內容輸出。」
通過持續的優質內容輸出,宋詞的微博帳號已經積累兩百多萬粉絲,他已經把自己練就成了教師考試領域的「大IP」,「當老師」APP的其他自媒體平臺也都是百萬級粉絲量。
宋詞提到的優質內容,指的是「當老師」多年積累的海量訓練考題,以及各種趣聞考題闖關遊戲。這些內容是宋詞十多年成人教育培訓積累的經驗秘籍。
「我是完整的經歷了成人教育培訓從PC時代向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變遷,在線教育也從原來的大屏錄播演變為直播授課。當時大屏錄播時的完課率只有5%,而現在直播的到課率已經達到20%,算是回看直播的用戶完課率可以提升到40%,極大的提升了在線教育的培訓效果。在技術平臺、政策紅利的雙重變革下,成人教育的在線直播具有強勁的增長性。」
宋詞總結「當老師」的商業模式時,總是顯得非常興奮。
「我們其實不是單純去做教師培訓這一塊,我們是專注教師的整個職業成長路徑的,從入門的教師資格證,到教師的就業,再到教師整個職業生涯的成長規劃,我們更關注用戶的LTV(用戶生命周期價值),這是我們與企業機構最大的不同。」
在宋詞的想法中,當老師不僅僅是一個培訓機構,更是推動的中國素質教育的推手。
「我們是想做教師培養的黃埔軍校!我們希望更多的老師是通過我們的培養而走上這份光榮的職業。國家一直在提素質教育,但現在所有的學習都沒有素質教育,這並不是一個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問題。通過對教師的素質教育觀念的輸出,當這些教師成為學校、教育系統的中堅力量時,他們可能就是推動素質教育的變革者。」
三
曾經有投資者表示,西安出不了好的網際網路項目。2019年12月,「當老師」對外宣布完成近2000萬元Pre-A 輪融資,投資方為58 產業基金。
宋詞認為,西安的網際網路項目不應該關注別人怎麼看,關鍵還是在於項目做的好不好。一年前宋詞也曾經計劃將當老師的運營中心搬到北京,因為在西安要招一個運營過百萬級APP的運營人才實在太難,但最後因為溝通成本等原因而放棄,選擇自己培養運營人才。
近年來,學而思網校、猿輔導、作業幫,這些頭部的在線教育平臺都在西安設有運營中心;同時也不斷湧現出蟬鳴科技、導學教育、海綿MBA等西安本地網際網路教育企業。宋詞告訴求爾君,他堅信西安將會成為在線教育產業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