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的課外輔導市場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有著巨大市場規模的領域,2009-2015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規模從6800億元增長至1660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為16.04%。而教育巨頭新東方7月底公布的財報更是顯示培訓市場熱度的持續走高,淨收入增幅達21.7%。
但在三四線城市,培訓機構資源無法完全匹配補習需求。一方面,三四線城市的學生補習更傾向於在家附近尋找優質的個人教師資源,而三四線城市的輔導機構還未布局完善,無法滿足社區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因為機構抽成費用高、管理自由度較低等原因,到第三年機構的教師流失率明顯增加,線下教學的個體老師越來越多,苦於場地成本和組織成本較高,能獨立經營的寥寥,學生線下就近獲取優質教學資源困難。
為解決教師獨立創業的痛點,「樂享教室」以分時租賃模式切入教育資源,整合線下閒置空間,對接有線下培訓需求的學生資源及附近的老師,幫助採用小班制教學的老師降低授課成本。
「樂享教室」於今年8月份開始運作,獲當地政府資源支持,目前主要在安徽蕪湖社區中心試點。前期場地零成本運作,根據老師的帶班人數配置不同規模的社區活動中心,統一裝修、採購教具將其改造為教學場地,採用課時租賃的方式降低教學成本。
小規模輔導班老師前期招生主要依賴口碑,後續拉新較難,「樂享教室」搭建線上平臺,提供課程信息入口,同時搭建教師評價體系,幫助教師推廣宣傳招攬生源,待後續累計到一定用戶量時,平臺將通過對學生的成績及住址分析主動匹配生源,解決招生問題。
此外,平臺還提供上課籤到及學費充值、在線支付功能,方便老師和家長對帳。後續還將引入教材採買、出行保險購買等選項,解決管理問題。
創始人李健表示,「樂享教室」的初衷是為想要創業或獨立運營的體制外教師提供線下教育資源,相較大的培訓機構,平臺從中抽成較少,目前一堂課的收費標準是20元,反應到課程價格上,比市場價格平均低30%以上。平臺現已有20位老師入駐和130位註冊用戶。
盈利模式上,初期主要有場地使用抽成及生源推送服務費兩條變現渠道。老師的小班制輔導時間多安排在周末或節假日,空閒時間平臺按時長收費將場地出租給有企業培訓或場地活動需求的機構,以提高場地利用率。
現階段,該項目仍在試運營期,主要依託政府提供的社區資源運作,由於該模式較重,場地運營成本較高,後期平臺將展開共享眾籌計劃,擴大共享教室選址場地範圍。
李健表示,「樂享教室」主打三四線城市的中低端市場,刨除培訓機構的中間環節,儘量壓縮價格,滿足中低層家庭的孩童教育需求。在某種程度上,該平臺還帶有一定的公益屬性,後期平臺計劃成立公益基金減免貧困生補習費用。
相比推崇K12在線教育的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線下教育需求更盛,更適合該模式的推廣,同時一二線城市豐富的規模化培訓機構資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該模式在一二線城市的複製難度,具有較明顯的地域發展屬性。
而推廣階段,能否找到合適的場地資源,如何獲取師生資源、合理安排租賃時間、平衡運營成本等都是平臺需考慮的問題。共享教室這一商業模式是否能走通還有待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