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為何一生都在尋死?

2020-12-11 阿文看娛樂

今日好書推薦:《人間失格》#人間失格#

豆瓣評分:8.3

知乎評分:8.7

《人間失格》書成當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盡。

這部遺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認為是作家一生遭遇與心路歷程的映射。史鐵生曾說過:「寫作者,未必能塑造出真實的他人,寫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實的自己。」這話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謂恰如其分,縱觀他的各部作品中那諸多角色,不啻為他自己的無數分身。

而在《人間失格》裡,這種自我寫照實在過於明顯,以至於對太宰治略有了解的讀者根本無需分析,就可以看出書中主角「大庭葉藏」其實就是「津島修治」,亦即作者本人的化身。書中以葉藏獨白道出的經歷,與作者本人的人生重合度之高,令這部作品也被冠以「自傳體小說」之名。鑑於其「遺作」的特殊地位,本書可看作是太宰治本人對自己人生的某種「總結」,窺探其內心世界的最後機會。在本書中,作者依舊一如既往地描寫了一個被社會排斥的「邊緣人」角色的掙扎與沉淪。而若要問本書與太宰其它作品相比最顯著的特點,或者「相同之中的些許不同」是什麼的話,恐怕只能說,本作是刻畫太宰治「丑角精神」最深入、最全面也最徹底的一部作品。

有個說法叫『錢斷情亦斷』,世人對此解釋反了。不是說男人把錢用光了,就會遭到女人的拋棄,而是說男人一旦沒有錢,就會自然而然地意氣消沉,變得窩囊,連笑聲也軟弱無力,而且變得非常乖僻,最終自暴自棄,主動把女人拋棄了。也就是在半癲狂的狀態下徹底甩掉女人的意思。——《人間失格》

主人公大庭葉藏極其卑微而悽涼的命運是從一個舊式大家庭裡開始的。有人說性格是天生的。

可我想不出一個處心積慮地扮演小丑角色的討好型人格與天生能夠沾上一丁半點的關係。十幾口人在昏暗的餐廳用餐不能說話,這種家庭氛圍論誰都容易被壓抑。

敏感是可以天生的,這一悲劇性因素成為大庭葉藏性格的一部分。

我想了很久一直不是很明白,主人公反覆念叨自己對人的恐懼,這恐懼的由來是什麼?我只能粗淺地認為這也許是來自父親的威嚴、家教的嚴苛,那是一種視人為物的觀念。以至於主人公在孩提時代就以小丑的方式定義自己的存在,為別人提供笑料,成了自身唯一的價值。然而這並不是人真正的價值,那孩子感覺到了一絲荒誕,卻因怯弱而逃避現實。

我表面上笑得很開朗,並且給別人帶來歡笑,內心其實非常陰鬱,我心裡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表面上我總是笑臉迎人,暗中則是拼了死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般才艱難萬分做出這樣的奉侍。——《人間失格》

他寧可躲藏在小丑的面具下獲得暫時的安穩和平靜。有時,他甚至忍不住自內心爆發出陣陣譏笑,譏笑那些被他以絕妙的手段所欺瞞的人們。誰是傻瓜?真正的傻瓜絕不能意識自己是傻瓜。對人格面具的依賴也似中毒,其危害性絕不亞於酗酒、吸食品毒。

在真我與假我之間的分裂,是一條越來越無法彌合的傷痕。越是倍感無助,越是緊緊抓住小丑面具,而面具所帶來的懾人窒息,已經讓大庭葉藏處於死亡的邊緣。

「世間,不就是你嗎?」大庭葉藏反問道掘木正雄,這個一直以來從未打心眼裡看得起他的所謂朋友。

小慄旬主演的電影《人間失格》

世間所不能容忍的,大庭葉藏都做了,酗酒、墮落、靠女人救濟。他覺得自己無立錐之地,世間早已沒有了他的容身之處。當掘木正雄輕佻的一句評價脫口而出,惹來大庭葉藏的反唇相譏。

「世間,不就是你嗎?」

我確信結局一定是不公的。——《人間失格》

無數次去死的念頭燃起,又被掐滅。渾渾噩噩中直到有一天大庭葉藏遇上了良子,那個露出一顆虎牙稚嫩而善良的雜貨店姑娘。她白皙的臉上有最溫熱的紅暈,她清澈的眸子有最真誠的星光。一度以為和良子的婚姻是他生命中的轉折,是徹底拋棄自身醜陋的改變。良子有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純善,她對任何人都毫無戒備之心。無緣無故地信賴是完美的品質,在大庭葉藏的生命裡幾乎不曾有過這一品質。

良子於他,無異於是希望的曙光,神的救贖。可是直接把他拖入地獄的也是良子。稀缺的美德被利用,無辜的信賴被玷汙,人妻成為髒婦,作為丈夫的尊嚴毫無徵兆地被剝奪了。更令人無法容忍的恰是大庭葉藏的軟弱本性,沒有任何阻止和抗議,他萎縮在自己的房間裡等待他的靈魂逐步被恥辱感吞沒。

他是崩潰了,又一次沒死成。接著借用酒精維持生命,隨後又是嗎啡的攝入,慢慢地他成為這種藥品的中毒者,無法自拔。

讀到結尾,食不甘味。

小編想你們也是一樣的感受。沒有誰會若無其事地讀完一個悲劇人物,又若無其事地實踐自己的生活。

大庭葉藏的命運是個極致,可在我們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幸、低潮、失落乃至喪失生活的勇氣,與大庭葉藏相比,只是個程度差別。我沒有經歷過極致的絕境,回顧往日一段晦暗的人生也不覺那便是末日。

身無分文的日子、沒有朋友的日子、無人問津渾渾噩噩的日子,這些日子我都曾度過了。現在抓在手上的哪怕是一點點的小幸福,都會感到這是莫大的恩惠。我還有什麼理由認為,未來是沒有光明的?

當光照進黑暗,我們會不會接受光?我想大多數人不會拒絕光明。

當光離開黑暗,我們會不會感到絕望?也許吧,但有人會想辦法突破黑暗,而有的人走不出這樣的困境。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故事中葉藏的每一次思索和旁白都帶自嘲和理解後的不解,也許人性的複雜也在於此,所以對於世人來說最珍貴的反而是放浪形骸後的彬彬有禮,惡貫滿盈中那一絲絲仁慈。就像葉藏不論在墮落還是混沌中都帶著一絲神性的喪氣。喪的理直氣壯,喪的明明白白,喪的痛不欲生。他把對這個世界所有的愛和不滿都放在了最後的那句我很抱歉。

他的文字是現實又溫柔的,氣力總是被包裹在胸腔裡暗自發力。

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一切都會過去的。 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 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 一切都會過去的。——

《人間失格》做為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丑角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但同時在太宰治的性格中又是十分矛盾的體現,從兒時到學生時代末期優渥的家庭環境,貴族血統都讓他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尊貴和優越在血液中流淌,即使他是一個會靈活使用面具應對生活的人,但依舊可以感受到他在與人不同這一方面的執著和強調,這也是作品帶來不同評價的原因。

好啦,今日好書推薦到此結束,想要了解更多好書,就趕快關注小編喲!

相關焦點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這本書寫成的當年,太宰治就投水自盡了。
  •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感到抱歉
    說起人間失格這四字,大家總會自然而然地想起由太宰治在接近70年前所創作的長篇小說。在小說開首,就以一句「一直以來,我過著羞恥的生活」作為開頭,撼動著無數讀者的心房。《人間失格》這部小說,就像是作者太宰治的自傳一樣,描繪他一生經歷的苦難,也帶出了二戰後人文價值崩潰和日本人心靈的空虛。
  • 《人間失格》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就是喪失做人的資格。要讀懂《人間失格》,必須讀懂太宰治這個人,因為人間失格的主人公葉藏就是他本身,用毀滅式的絕筆,終結了他憂鬱頹廢的一生。我終於憑著滑稽這一條線與人扯上了關係。表面上,我強顏作笑;內心裡,卻懷著某種也許能夠撞大運的千鈞一髮的緊張感——為了討好他人,我總是擠出一身黏。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人間失格》如此頹廢為何備受追捧?『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以死為志的一生說到《人間失格》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作者太宰治,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他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一起並列為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太宰治和三島由紀夫都是自殺而死的。太宰治的唯一目的是儘快死掉,選擇怎麼死他是不在乎。
  • 「生而為人 我很抱歉」 太宰治對世界的深情告白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當今喪句之首的句子出自日本厭世之人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這是一個一生中多次自殺,到了第五次才得償所願。但毋庸置疑《人間失格》是一本好書,是太宰治先生把自己所有的陰暗面撕碎了記錄下來的書,這本書最難受的不是讀者,而是太宰治自己,要把自己撕得支離破碎然後展現在所有人火辣辣的眼神之中。『人間』即人的意思,『格』是資格,人間失格即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
    這是第一次接觸作者太宰治的作品。讀這本書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書名,僅僅看書名心裡就會有種莫名的傷感。但確不知道從何而來,當我第一次嘗試讀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手札都沒看完就完全沒有了興趣,感覺枯燥。我不知道一個人要經歷些什麼,才可以對這個世界如此失望。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很多人喜歡把這本書歸為沒有勇氣看第二遍的書,我很同意這種說法,讀完這本書的傷感不同於餘華先生的《活著》一樣。我讀完這本書找朋友聊過,我說看完之後很難過,但我自己也說不出來到底是什麼讓我如此感傷。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應該很多人都不陌生吧。這是一個憂鬱而頹廢的故事。人們常常抱怨生活不容易,但如果要把它與生活中的失望相提並論,恐怕沒有人能與首相相提並論。太宰治也許沒想到,很多年後,困擾他的痛苦會變成一種「正能量」。這部作品在精緻的自傳中流露出獨特的頹廢,是一部毀滅性的傑作。雖然太宰治在其不同的作品中,傳達了不同的人生態度。但只有「人間失格」才是他對人性描寫最徹底、最全面、最徹底的作品。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筆下的《人間失格》你讀懂了嗎?
    初讀太宰治的作品,心中萌發出悲涼之意,人性中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他的筆下展現的淋漓盡致,懦弱,膽怯,自私,始終如影隨形的交織在他的筆下,他的文字始終在叫囂著,可其中的無力感,讓人感到絕望。他擅長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雲淡風輕的描寫著生活的破碎和蕭索,不動聲色,而凜冽之際,這是他的文字帶給我的最直接感受。沒有醉意的文字,卻總能讓人微醺,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一塊可以被他無聲侵襲,卻又無從迴避的地方。
  • 致鬱遺作《人間失格》再影視化,「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虐心來襲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最早是詩人寺內壽太郎原創的,而後太宰治在《二十世紀旗手》中作為副標題用了一次。《人間失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的自傳體小說,早前有過堺雅人配音的動畫版本,也曾被改編過真人電影(生田鬥真主演)。而這部致鬱神作,即將再次改編成電影。根據電影《人間失格》的官方消息,小慄旬將出演太宰治一役,導演為蜷川實花,蜷川實花是十分擅長展現女性情愛故事的導演,代表作有《惡女花魁》。
  • 《人間失格》10句經典唯美語錄,令人深思: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他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從這句話中看出來濃濃的自卑感,當時我在想一個人究竟要怎樣的低微,才會如此的道歉,直到我了解了太宰治才明白,他所有經典的語錄,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人生經歷。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適不適合讀
    其中,太宰治即喪又帥像個貴公子,刷了一波粉絲,其作品《人間失格》也被更多人知曉,那麼,這本出了名喪的書適不適合看。事實上,『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並不出自於《人間失格》一書,也不是出自太宰治,而是出自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的作品《遺書》,太宰治借用於《二十世紀旗手》的副標題,但是這句話確確實實的是《人間失格》主人公,又或者說是太宰治本人的真實寫照。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要是論起喪文化,日本的太宰治才是真正的喪文化鼻祖,因為他的一生都是個悲劇。李誕不過是一個販賣喪文化的商人罷了。太宰治喪文化的代表作便是《人間失格》,意思就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這本書是太宰治的半自傳體小說,在日本文壇頗有地位,近幾年在國內社交媒體上也十分流行。
  • 《人間失格》極致唯美的30個金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它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在題材上屬於半自傳體小說,發表於1948年。說起《人間失格》中的金句,大家也許首先想到的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最早是由詩人寺內壽太郎提出來的,後來被太宰治引用在了《二十世紀旗手》中,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裡。「生命,夢幻與死亡」這個主題,貫穿了太宰治一生的創作。
  • 日本作家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太宰治是日本傑出的作家。在短暫的生涯中,他創作了許多名作,給讀者強烈的精神影響。其中,《人間失格》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很多讀者認為其中主人公葉藏的形象來源於太宰治本人,而小說也體現了太宰治代表性的思想和審美風格。偶像當道的大時代,太宰治同樣炙手可熱。
  • 《人間失格》與一生都在求死的太宰治
    太宰治一怒之下寫了恐嚇信給川端:「養小鳥、唱歌和跳舞就比較高尚嗎?我捅死你!」雖然不乏臆測,但這個小故事的確談到了三位日本文壇頂尖作家的寫作風格與性格特點:以《羅生門》等作品成為文壇巨擘的芥川龍之介;喜歡寫物哀、以充滿意蘊的風物與人寫生命的悲涼的新感覺派作家川端康成,以及留下無數名言如「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等等,因為自殺的次數太多,幾乎都把自殺這事「盤」出光澤的、頹喪了一生的太宰治。
  • 《人間失格》中10句經典語錄,直擊人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但看完太宰治的也《人間失格》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抑。我告訴朋友說,看完這本書,覺得自己好像表達不出具體的感受。不是看完餘華先生的《活著》的那種惋惜和悲痛。但就是感覺整個人都處於一種低迷的狀態。當我期待著「Goodbye 」的後續時,我發現它已經悄然結束了,這也代表著太宰治已然驟然離場。
  • 《人間失格》:太宰治之後,你我都是厚顏無恥的騙子
    他的死,是我所見過的,對文明社會最大的嘲笑。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個社會充斥著對正能量的吶喊,其振聾發聵之勢仿佛負能量是生而為人的原罪。很多人常常會對自己說,天吶,我不能再向朋友們抱怨下去了,我可千萬不能變成別人眼裡的負能量傳播者。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今天想先和大家聊一聊《人間失格》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人間失格》由序言、後記和三個手札組成。主角大庭葉藏在手札中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自己從少年到青年的人生。序言和後記則是太宰治以一個好奇的陌生人的視角,對葉藏進行探索。
  • 《人間失格》:21句極盡唯美的語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埃裡希·弗洛姆《人間失格》書成當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盡。這部遺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認為是作家一生遭遇與心路歷程的映射。在本書中,作者依舊一如既往地描寫了一個被社會排斥的「邊緣人」角色的掙扎與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