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2020-12-11 心靈導言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就是喪失做人的資格。

要讀懂《人間失格》,必須讀懂太宰治這個人,因為人間失格的主人公葉藏就是他本身,用毀滅式的絕筆,終結了他憂鬱頹廢的一生。

我終於憑著滑稽這一條線與人扯上了關係。表面上,我強顏作笑;內心裡,卻懷著某種也許能夠撞大運的千鈞一髮的緊張感——為了討好他人,我總是擠出一身黏。

太宰治的一生充滿了掙扎與痛苦,三十九年間,經歷了五次自殺未遂,與五個女人糾纏不清,他的一生追逐死亡,最後如願,也算是一種解脫。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

主角葉藏從小就畏懼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去維持,如何去不被傷害,無知的他只能當一個丑角去保護自己,在別人的笑聲中維持人際關係,去證明自己的存在。

於是在成人之後,再也無法做到真正的自己,也就放棄了做人的資格。吸毒,酗酒,周旋於多個女性之間,不斷麻痺著自己,假裝活著的樣子。本來有機會救贖的兩把鑰匙,一個被「比目魚」切斷了與家鄉的聯繫,另一個是良子被侮辱後,徹底陷入了絕望,再也無法拯救,只能回到家鄉,像一具行屍走肉一樣苟延殘喘。

但是葉藏的悲劇不在於那些,僅僅是因為沒有自我,多次自殺就是為了把自己從世間抹去,葉藏是個徹頭徹尾的混帳,他就是惡,那麼自殺就是他對自己的救贖。

大願,原是每個人都有的……一位是願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個好看的姑娘,還有一個賣大餅的;另一位是願秋天薄暮,吐半口血,兩個侍兒扶著,懨懨的到階前去看白海棠。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著宏達的願望,魯迅早已看透了這一點,也許他的願望是卑微的,渺小的,甚至是陰暗的,但那也是作為一個人的小小的祈願。

魯迅和太宰治都善於寫人間的惡,但是魯迅的文筆鋒利,通過自己塑造的人物,一點點剝離,露出自身的怯弱,叫醒了著火鐵屋中酣睡的人。而太宰治則用看似文弱的筆觸,剖析自己,把自己作為主角羞辱,引發出他人身上的癲狂,卻處處讓人絕望。

幸福的生活寫不出悲劇。

雖然全文寫的都是惡,但是太宰治卻毫無保留表達了對他人的愛。這份愛獻給了所有人,卻唯獨自己不能擁有,只有把自己擺在眾人面前,獨自承擔起罪孽與痛楚,哪怕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把希望傳遞給別人,把絕望留給自己,這是一個多麼溫柔的人啊。

每天都要被他人的看法眼光左右,每天都要在這種感情下戰戰兢兢的生活著,那不就是你我嗎?不會拒絕別人,一味地承受忍耐,當著社會的小丑,燃燒自己去實現他人的夢,最終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太宰治死了,葉藏也死了,但是他們不是為了訴說這個社會的悲劇,而是讓大家認清自己,不要重蹈覆轍。

想要成為一個人,就必須接受自己會犯錯,會讓人討厭的事實,不要在乎他人的眼光,這就是人生意義。

相關焦點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這本書寫成的當年,太宰治就投水自盡了。
  •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感到抱歉
    說起人間失格這四字,大家總會自然而然地想起由太宰治在接近70年前所創作的長篇小說。在小說開首,就以一句「一直以來,我過著羞恥的生活」作為開頭,撼動著無數讀者的心房。《人間失格》這部小說,就像是作者太宰治的自傳一樣,描繪他一生經歷的苦難,也帶出了二戰後人文價值崩潰和日本人心靈的空虛。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應該很多人都不陌生吧。這是一個憂鬱而頹廢的故事。人們常常抱怨生活不容易,但如果要把它與生活中的失望相提並論,恐怕沒有人能與首相相提並論。太宰治也許沒想到,很多年後,困擾他的痛苦會變成一種「正能量」。這部作品在精緻的自傳中流露出獨特的頹廢,是一部毀滅性的傑作。雖然太宰治在其不同的作品中,傳達了不同的人生態度。但只有「人間失格」才是他對人性描寫最徹底、最全面、最徹底的作品。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為何一生都在尋死?
    今日好書推薦:《人間失格》#豆瓣評分:8.3知乎評分:8.7《人間失格》書成當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盡。這話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謂恰如其分,縱觀他的各部作品中那諸多角色,不啻為他自己的無數分身。而在《人間失格》裡,這種自我寫照實在過於明顯,以至於對太宰治略有了解的讀者根本無需分析,就可以看出書中主角「大庭葉藏」其實就是「津島修治」,亦即作者本人的化身。
  • 「生而為人 我很抱歉」 太宰治對世界的深情告白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當今喪句之首的句子出自日本厭世之人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這是一個一生中多次自殺,到了第五次才得償所願。但毋庸置疑《人間失格》是一本好書,是太宰治先生把自己所有的陰暗面撕碎了記錄下來的書,這本書最難受的不是讀者,而是太宰治自己,要把自己撕得支離破碎然後展現在所有人火辣辣的眼神之中。『人間』即人的意思,『格』是資格,人間失格即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
    這是第一次接觸作者太宰治的作品。讀這本書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書名,僅僅看書名心裡就會有種莫名的傷感。但確不知道從何而來,當我第一次嘗試讀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手札都沒看完就完全沒有了興趣,感覺枯燥。我不知道一個人要經歷些什麼,才可以對這個世界如此失望。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很多人喜歡把這本書歸為沒有勇氣看第二遍的書,我很同意這種說法,讀完這本書的傷感不同於餘華先生的《活著》一樣。我讀完這本書找朋友聊過,我說看完之後很難過,但我自己也說不出來到底是什麼讓我如此感傷。
  • 致鬱遺作《人間失格》再影視化,「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虐心來襲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最早是詩人寺內壽太郎原創的,而後太宰治在《二十世紀旗手》中作為副標題用了一次。《人間失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的自傳體小說,早前有過堺雅人配音的動畫版本,也曾被改編過真人電影(生田鬥真主演)。而這部致鬱神作,即將再次改編成電影。根據電影《人間失格》的官方消息,小慄旬將出演太宰治一役,導演為蜷川實花,蜷川實花是十分擅長展現女性情愛故事的導演,代表作有《惡女花魁》。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適不適合讀
    其中,太宰治即喪又帥像個貴公子,刷了一波粉絲,其作品《人間失格》也被更多人知曉,那麼,這本出了名喪的書適不適合看。事實上,『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並不出自於《人間失格》一書,也不是出自太宰治,而是出自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的作品《遺書》,太宰治借用於《二十世紀旗手》的副標題,但是這句話確確實實的是《人間失格》主人公,又或者說是太宰治本人的真實寫照。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筆下的《人間失格》你讀懂了嗎?
    初讀太宰治的作品,心中萌發出悲涼之意,人性中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他的筆下展現的淋漓盡致,懦弱,膽怯,自私,始終如影隨形的交織在他的筆下,他的文字始終在叫囂著,可其中的無力感,讓人感到絕望。他擅長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雲淡風輕的描寫著生活的破碎和蕭索,不動聲色,而凜冽之際,這是他的文字帶給我的最直接感受。沒有醉意的文字,卻總能讓人微醺,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一塊可以被他無聲侵襲,卻又無從迴避的地方。
  • 《人間失格》極致唯美的30個金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它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在題材上屬於半自傳體小說,發表於1948年。說起《人間失格》中的金句,大家也許首先想到的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最早是由詩人寺內壽太郎提出來的,後來被太宰治引用在了《二十世紀旗手》中,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裡。「生命,夢幻與死亡」這個主題,貫穿了太宰治一生的創作。
  • 《人間失格》10句經典唯美語錄,令人深思: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他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從這句話中看出來濃濃的自卑感,當時我在想一個人究竟要怎樣的低微,才會如此的道歉,直到我了解了太宰治才明白,他所有經典的語錄,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人生經歷。
  • 《人間失格》中10句經典語錄,直擊人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僅一夜之間 我的心判若兩人,她自人山人海中來,原來只為我一場空歡喜,你來時攜風帶雨,我無處可避,你走時亂了四季 我久病難醫。這是《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我一直覺得,生活其實並沒有多難,只要你認真生活。但看完太宰治的也《人間失格》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抑。我告訴朋友說,看完這本書,覺得自己好像表達不出具體的感受。不是看完餘華先生的《活著》的那種惋惜和悲痛。但就是感覺整個人都處於一種低迷的狀態。當我期待著「Goodbye 」的後續時,我發現它已經悄然結束了,這也代表著太宰治已然驟然離場。
  • 《人間失格》如此頹廢為何備受追捧?『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以死為志的一生說到《人間失格》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作者太宰治,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他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一起並列為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太宰治和三島由紀夫都是自殺而死的。太宰治的唯一目的是儘快死掉,選擇怎麼死他是不在乎。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要是論起喪文化,日本的太宰治才是真正的喪文化鼻祖,因為他的一生都是個悲劇。李誕不過是一個販賣喪文化的商人罷了。太宰治喪文化的代表作便是《人間失格》,意思就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這本書是太宰治的半自傳體小說,在日本文壇頗有地位,近幾年在國內社交媒體上也十分流行。
  • 日本作家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太宰治是日本傑出的作家。在短暫的生涯中,他創作了許多名作,給讀者強烈的精神影響。其中,《人間失格》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很多讀者認為其中主人公葉藏的形象來源於太宰治本人,而小說也體現了太宰治代表性的思想和審美風格。偶像當道的大時代,太宰治同樣炙手可熱。
  • 最「膽小」的自殺者「文豪野犬」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是日本文豪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最真誠的「懺悔」,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大庭葉藏與太宰治本人的經歷有很多共通之處,因此也被認為是他的自傳小說。太宰治日語中,「人間」是人、人類的意思,《人間失格》直白一些說,便是:喪失做人的資格。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今天想先和大家聊一聊《人間失格》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人間失格》由序言、後記和三個手札組成。主角大庭葉藏在手札中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自己從少年到青年的人生。序言和後記則是太宰治以一個好奇的陌生人的視角,對葉藏進行探索。
  • 《人間失格》:21句極盡唯美的語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埃裡希·弗洛姆《人間失格》書成當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盡。這部遺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認為是作家一生遭遇與心路歷程的映射。在本書中,作者依舊一如既往地描寫了一個被社會排斥的「邊緣人」角色的掙扎與沉淪。
  • 生而為人——《人間失格》讀後感
    譯者: 楊偉 出版年: 2015-8書籍背景《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該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