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人間失格》
閱讀時間:2019/8/26-2019/9/1
作者:[日] 太宰治
譯者: 楊偉
出版年: 2015-8
書籍背景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
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該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本書收錄《人間失格》《維庸之妻》《Good-bye》《燈籠》《滿願》《美男子與香菸》《皮膚與心》《蟋蟀》《櫻桃》
讀後感
這本書把我看「煩」了,首先是本書的譯序,寫的是又臭又長,而且不知所云,然後是作者大量的心理描寫,神神叨叨的,看著甚是反感。能看完也真的是夠可以的,可能作者描繪的那種無恥、無所謂、愛咋咋滴的生活態度還有點新鮮感吧。網上翻看了一些介紹,他們竟將這種文風稱之為「無賴派」,作者太宰治被冠以「無奈派大師」。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最有名的小說,也是本書的開篇文章。也許這種太哲學的文章很難看懂其深意吧。我只看到了一個渣男,如何一步一步毀了自己還禍害了別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說自話,如同一個精神病患者,自怨自艾,懼怕他人,甚至懼怕幸福感。難怪他會被親友騙去精神病療養了一段時間。他在經歷種種痛苦後,將人生的種種不幸歸結於女人(每個被他禍害的女人),他竟成了受害者。第二次大命不死,醒來的第一句話是央求周圍的人把他送到沒有女人的地方。呵呵,真的是夠無賴的,那無恥樣躍然紙上。
本書唯一算得上共鳴的地方,便是葉藏小時候那作怪搞笑取悅他人的做法。很多人說自卑的人喜歡取悅他人,甚至把這種說法上升到心理學說,不知道真假,也懶得去考證。總之私以為在這個世界,「有人玩,就得有人被玩」,更多人稱之為「丑角精神」,「利他主義」。其實就像小說裡說的,真的願意去扮醜取悅他人的人,都是自認高人一等,或者說自命不凡的。他們看透了這個世界,他們根本不在乎別人如何評價自己,如果大家能因自己的扮醜而開心,而且自己也因此快樂的話,成為那個小丑,又何不可。最終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別人開心,是為了自己得逞的喜悅。
這個世界上兩大樂趣的源泉,一個是創造,一個是毀滅。《人間失格》裡的葉藏真的是把毀滅的樂趣做到了極致,而這小說被稱之為太宰治的半自傳,可見太宰治真的是用生命去取悅了整個文學界,也許這也是太宰治得到世間如此多的褒獎。
沒有羈絆的人不能稱之為人。葉藏從幼年便開始自我毀滅的旅程,一步一步走來,表面仿佛越來越沮喪,痛苦不已。可其實能看見一張喪心病狂的快樂面容四處遊蕩,破壞力無限擴張,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人而不人,無所眷念,沒有任何想保護的東西,沒有任何為之留念的事物。斷了七情六慾的,不是人,是怪物。
之後的《維庸之妻》,《Good-bye》也都是「渣男」的,渣的是又可憐又可恨。太宰治筆下的渣男和當今我們認知裡玩弄女人的混蛋不一樣,但依舊混的不行。他們不玩弄,但他們不為之人,但偏偏都還有吸引女人的魅力,那些被吸引的女人,如同撲火的飛蛾,可憐的讓人心疼。
所以吧,這「破」書還是別看的好,太喪氣。還把喪氣寫的那麼理所當然,好書是好書,但是真心看了難受,太消極了。人生苦短,還是開心積極點好。如果看清世間本質就是讓你去死的話,不如做個糊塗的傻子,糊塗是福。
生而為人,對不起?對不起!你得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