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帳款佔比持續增長 看是餡餅卻可能是陷阱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紅刊財經

紅刊財經 王宗耀

上市公司財報數據顯示,很多公司的營收增長是通過大量應收帳款體現的,並未真正體現在現金流中,在下遊客戶或關聯公司出現經營困難後,大量壞帳的計提往往導致相關公司當期業績出現變臉。因此,在日常財務管理中,應隨時關註上市公司應收帳款的帳齡情況,對於應收而未收且帳齡超過一年以上的應收帳款就應提高警惕,而應收帳款帳期超過兩年以上的,則很可能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

2019年三季報已披露完畢,從上市公司應收帳款和營業收入變化對比情況看,3700多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共形成應收帳款5.543萬億,相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16.4%;實現營業收入35.73萬億元,同比增長9.53%,應收帳款的整體增速明顯超過營業收入增速。表面上,應收帳款的大幅增長提升了企業營收規模,使得企業經營規模得到同步增長,但實際上這很可能是企業賒銷增長帶來的暫時繁榮。

受應收帳款持續提升影響下,很多公司的營收在表面上出現了持續高增長,這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企業營收出現持續增長就像是一個持續長大的餡餅,是具有成長性的,這樣的公司往往會被買入或增持,但實際上其背後卻隱含了一定風險。在應收帳款增速明顯高於營收增速下,上市公司只是獲得了表面富貴,因為應收帳款的激增意味著有大量資金被客戶或關聯企業佔用,一旦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客戶或關聯方出現資金面緊張,或還款不及時,則會直接導致企業的應收帳款逾期,而壞帳的大幅計提極可能會導致當期業績虧損。

典型的案例如航天通信,該公司在今年10月31日發布的三季報披露,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32.34億元,同比下滑了63.88%;淨利潤方面,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出現2.52億元虧損,同比下滑幅度高達303.55%。對於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公司在公告稱,因子公司應收帳款逾期等引起的資產減值所致。公告顯示,下屬子公司智慧海派出現了應收款項大額逾期、銀行債務違約、資金鍊斷裂等重大風險事項,原材料投入不足、開工率低、智慧海派營業收入等主要財務指標出現大幅下滑,導致其合併報表的營業收入大幅下降;此外,根據該公司的會計政策,智慧海派對相關應收帳款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致使公司出現大額度虧損。

其實,航天通信身上所發生的問題並不是孤案,目前A股上市公司出現應收帳款逾期的公司並不在少數,很多公司因應收帳款風險爆發,不得不計提較大金額的應收帳款壞帳損失,進而導致公司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如2018年中的科融環境、*st瑞德、*ST中絨、江泉實業、華映科技、雪萊特、*ST歐普、恆康醫療等公司皆是如此。這些公司均因應收帳款逾期而導致風險爆發,最終使得業績爆雷,股價被明顯拖累,讓很多投資者深深套牢。因此,對於應收帳款增速明顯高於營收增速的企業,投資者還是需要提高警惕的。

風險之一:應收帳款佔比持續提高

華映科技2018年年報顯示,當期實現營業收入45.18億元,相比2017年營業收入下降了7.59%,在營收小幅下降同時,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該公司20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竟然出現了巨額虧損,金額高達49.66億元,遠遠超過了當年營業收入金額,同比下滑幅度達2522.80%,如此巨額的虧損數據讓市場一片譁然。

分析華映科技巨額虧損原因,與其巨額的應收帳款有著莫大的關係。根據該公司年報介紹,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應收帳款中應收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映管」)帳款餘額31.31億元,其他應收款餘額705.44萬元,扣減應付中華映管2.39億元及公司全資子公司福建華佳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佳彩」)按合同約定將需要支付中華映管的1.08億元專利費後,其應收帳款及其他應收款餘額合計27.91億元。2018年12月13日,中華映管向臺灣地區法院申請重整及緊急處分,法院於2019年1月31日準予中華映管緊急處分、駁回中華映管重整申請。中華映管針對重整的申請遭到駁回一事,於2019年2月11日依照臺灣地區法規提出抗告。然而截至目前,中華映管重整事項並無新的進展,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鑑於中華映管的重整方案(計劃)尚不明確,根據中華映管已披露的財務報告暨會計師查核報告,以及中華映管相關公告及媒體報導、公司與中華映管的溝通情況,以及公司徵求的法律顧問意見,經公司對中華映管還款能力模擬分析後,判斷應收中華映管款項獲得清償的可能性小。基于謹慎性原則,對應收中華映管款項27.91億元全額計提壞帳準備。

這幾十億元的巨額壞帳準備計提,就成了華映科技當期業績虧損的最大影響因素。雖然該公司因突然計提應收帳款壞帳準備導致其業績的巨額虧損,但實際上,在其背後也並非是無跡可尋的,在公司應收帳款風險爆發之前的2015年到2017年間,華映科技應收帳款金額不但相當巨大,且金額也在持續增加中。如在2016年營收同比大幅下降18.37%的情況下,應收帳款卻同比增加了4.30%,這種異常情況說明該公司當年雖然加大了賒銷金額,卻並未能拉動收入的增長,相反卻因銷售政策的變化導致應收帳款回收的風險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這一點從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上已經鮮明體現,佔比由2015年的33.55%提升至2017年的44.06%。正是應收款項佔營業收入比例的持續居高不下,風險終於在2018年爆發,大額計提壞帳準備使得公司業績出現了巨虧,股價也因此一落千丈,投資者慘遭踐踏。

時至今年三季報,華映科技業績依舊未能得到有效改觀,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僅實現了11.5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68.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高達14.93億元。

神霧環保與華映科技猶如一對難兄難弟,該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5125萬元,同比大幅下滑98.1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4.94億元,虧損金額遠遠超過當年的營業收入。同期,該公司當年單項金額重大並單項計提壞帳準備的金額高達6.21億元,還有1.84億元按信用風險特徵組合計提的壞帳準備,合計達8.06億元;此外神霧環保還對其他應收帳款計提了近8900萬元的壞帳準備。正是存在著大量的壞帳準備計提,使得神霧環保當期業績出現了大幅虧損。

分析神霧環保應收帳款問題,可以發現其在2018年應收帳款大幅計提壞帳之前的2017年,在營業收入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同時,應收帳款金額卻幾乎上升了一番,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由2016年年末的33.82%飆升至2017年末的72.55%。2018年,雖然該公司已經計提了大量壞帳準備,但是其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仍達到了2709.80%的新高度,這樣的應收帳款佔比,顯然是令人大跌眼鏡的。

今年三季報數據顯示,神霧環保當期僅實現營業收入3800多萬元,而應收帳款金額仍高達12.49億元,如此地鮮明的數據對比,說明該公司應收帳款風險依然巨大。

除了上述兩家典型公司外,《紅周刊》記者還發現,唐德影視、*ST神城、雪萊特等諸多公司的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也有不斷增加的趨勢,而在這些應收帳款不斷提升的公司背後,隱含的應收帳款風險是需要投資者高度警惕的,很難排除這其中不會出現類似上述兩家公司情況。

風險警示之二:「造血」能力持續惡化

天海防務於10月30日發布了三季報,根據三季報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天海防務共實現營業收入4.89億元,營業收入相比2018年同期下滑了40.56%,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了7455萬元。雖然收入在大幅下滑、利潤在虧損,但是該公司的應收帳款金額卻居高不下,達7.64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156.24%,凸顯出公司應收帳款風險之大,要知道,其2018年因應收帳款壞帳的大幅計提已經對其業績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了。

天海防務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 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0.29億元,同比下滑30.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8.78億元,同比下滑1244.40%。與上文神霧環保與華映科技一樣,其虧損金額遠遠超過當年的營業收入,而業績之所以大幅下滑,同樣與其應收帳款壞帳計提有著很大關係。

財報數據顯示,天海防務2018年應收帳款金額從前一年度的3.65億元增加到了7.99億元,對這一數據的巨大變化,天海防務表示,「應收帳款期末餘額較上年同期增加118.70%,主要系8008、8009船完成交付確認應收帳款所致」。可實際上,天海防務當年如此巨大的應收帳款金額也是計提壞帳損失後的金額。根據天海防務年報數據,其2013~2015年籤訂了部分重大合同在本報告期內陸續出現了重大變化,其DJHC8008和DJHC8009收款條款發生變更,因此其不得不對應收帳款計提了1.72億元的壞帳準備;而其28000LNG船,則因船東大連因泰融資問題未能交船,其作為總承包方與船廠之間存在違約風險,早在2018年三季報就該項目的應收帳款和存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分別為2800萬元和1.40億元,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68億元。再加上其收購的公司業績未能完成預測數,進行了巨額商譽減值,眾因素合力使得公司業績出現巨虧。

如果說,天海防務2018年通過巨額計提商譽減值,已經將虧損因素剔除了一大部分,那麼其未來的風險很可能還會體現在應收帳款之上。正如前文所述,其今年三季報應收帳款金額仍然高達7.64億元,如此巨額的應收帳款,佔用了上市公司大量的資金,嚴重影響著公司流動性,要知道自2014年以來,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就持續為淨流出狀態,也就是說,該公司已經5年多沒有經營現金流入,失去「造血」能力已經很久了。收入大幅下降、利潤瘋狂虧損,又持續缺乏「造血」能力,在這種情況之下,居高不下的應收帳款很可能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除了天海防務之外,越博動力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越博動力是於2018年5月才正式上市,根據公司公開披露的數據,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4.93億元和2.45億元,然而其同期的應收帳款金額卻分別高達11.39億元和10.41億元,應收帳款金額遠遠超過了營業收入。財報數據還顯示,自2014年以來,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一直為負值,經營活動並沒有為企業創造出現金流入。巨額的應收帳款長期佔用著公司經營資金,導致公司資金使用成本明顯加大,在這種狀況之下,企業創造不出現金,依靠借款籌資度日,一旦應收帳款出現壞帳,企業出現大幅虧損,籌資能力下降,很可能會導致公司的資金鍊出現斷裂。

因此,對於應收帳款高企,「造血」能力又很弱的公司,同樣是需要投資者謹慎對待的。就《紅周刊》記者所整理的數據來看,*ST剛泰、唐德影視等A股公司的「造血」能力都是十分令人擔心的,而與之對應的是,這些公司的應收帳款金額同樣都是不低的。

風險警示之三:壞帳計提比例過低

應收帳款金額高,增速快,在正常情況下為了控制應收帳款風險,上市公司應該提高應收帳款壞帳計提比例,以對衝未來可能產生的風險,然而,如果採用較為謹慎的計提方式,採用較高計提比例計提壞帳準備,則會影響到很多企業的當期利潤,因此,一些盈利能力較弱的公司為了讓當期利潤更好看,往往會採用較為激進的方式,以較低的計提比例計提應收帳款壞帳準備,這種做法的結果是將風險延後了,未來不排除有集中計提的可能。

以唐德影視為例,今年三季報的營業收入罕見的出現了5.79億元的負值,這也算是上市公司財務歷史上的一大「奇葩」現象了,意味著其在前三個季度不但沒有創造收入,相反還將此前結算的收入「吐」了出來。出現如此奇怪現象的原因,公司解釋稱「本期唐德影視就電視劇《巴清傳》版權轉讓事宜與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籤署補充協議,電視劇《巴清傳》銷售情況發生變化,對前期確認的收入和成本予以衝回。」雖然唐德影視三季報的營業收入變成了負值,但是其他收入使得其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有3400多萬元。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唐德影視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了7.88億元、11.80億元和3.72億元,而與此同時,唐德影視的應收帳款金額也分別達到了4.24億元、12.55億元和5.88億元,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高達53.80%、106.31%和158.19%。由此不難看出,唐德影視的應收帳款金額不但巨大,而且其應收帳款佔收入的比例還在快速增加,這意味著其應收帳款壞帳風險巨大。實際上,唐德影視在2018年就已經爆發過應收帳款逾期的風險。

根據唐德影視年報數據,其2018年因電視劇《巴清傳》未能順利播出,對相關的應收帳款5.99億元單獨進行減值測試,計提壞帳準備4.96億元。再加上其他應收帳款組合計提的1億多元的壞帳準備,當期共計提的壞帳準備高達6.44億元,這一次性巨額計提,致使公司當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了9.27億元。在該公司2018年年報一經發布後,股票價格出現大幅跳水,從當月股價最高時的每股9.37元一路下跌到每股6.20元的最低價。

財報還顯示,唐德影視的應收帳款金額一直以來都很高,正常情況下,唐德影視理應採取謹慎的應收帳款計提政策,控制應收帳款風險,然而從其應收帳款帳齡組合計提比例情況來看,顯然與其高企的應收帳款金額明顯「不搭」的。

對於帳齡在1年以內的應收帳款,唐德影視採用計提比例僅為1%,而1~2年的應收帳款壞帳計提比例也僅為5%,而《紅周刊》記者依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發現同行業上市公司金逸影視、上海電影、中國電影、美盛文化等公司對1年以內的應收帳款壞帳準備計提比例均為5%,光線傳媒雖然略低,也有3%,而對於1~2年的應收帳款,上述幾家公司採用的計提比例均為10%。從數據對比來看,唐德影視計提政策顯然是過於激進的,而回頭審視其2017年以前每年不錯的利潤數據,讓人懷疑其一直存在利用應收帳款計提比例的技巧粉飾業績的可能。

更為重要的是,唐德影視2018年雖然一次性計提了巨額的應收帳款壞帳準備,但是2019年三季度仍然有4.57億元的應收帳款,如果影視業經營環境不出現質的變化,不排除其在2019年年末仍會出現應收帳款計提壞帳風險的可能,而屆時,在營業收入為負值的情況下,即使採用較低的壞帳計提比例,其能否還能夠盈利就很讓人懷疑了。

*ST廈工也是深受應收帳款拖累的公司。單就2018年來看,*ST廈工實現營業收入28.38億元,同比下滑幅度達36.21%,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7.31億元。有意思的是,該公司當年期末的應收帳款餘額合計高達45.68億元,僅壞帳準備就計提掉了28.18億元,應收帳額淨額僅剩下17.5億元。也就是說,其應收帳款的大部分都變成了壞帳準備。

即使如此,*ST廈工對於帳齡在1年內的應收帳款,依然只按照1%的比例計提壞帳準備,對於帳齡在1~2年的,也僅以5%的比例計提壞帳準備。而對比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山推股份、寧波東力,他們對於帳齡一年以內的應收帳款則按照5%的比例進行計提,即使相對計提比例較低的柳工,對自己1年內的應收帳款也是按照2%的比例去計提的,而對於帳齡在1~2年的應收帳款,多數公司是按照10%的比例進行計提的,山推股份更是按照15%的比例進行計提,而*ST廈工5%的應收帳款計提比例是明顯偏低的。

對於一家應收帳款金額巨大,風險已經很高的公司,這樣低的計提比例顯然是過於激進的,並不利於其應收帳款風險的防範。

實際上,應收帳款增長速度過快,如果遠超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企業的應收帳款周轉情況就會越來越差。與此同時,企業流動資金以應收帳款的形式,逐步被客戶大量、長期佔用,使得企業流動性變差,那麼企業就不得不依靠融資來維繫經營,這就會使得企業資產負債率越來越高,資金鍊繃緊,風險很容易爆發。因此觀察應收帳款周轉率和資產負債率的變化情況,也能預警上市公司的應收帳款風險高低。據此,《紅周刊》記者依據wind數據統計後發現,千山藥機、*ST中絨、堅瑞沃能、天翔環境等公司在這方面的風險都是不容忽視的。

(本文發表於11月16日《紅周刊》)

相關焦點

  • 金百澤:現金及等價物甚至出現負值,應收帳款持續走高為哪般
    2017-2020H1,金百澤應收帳款帳面淨值分別為13,507.01萬元、14,680.60萬元、17,101.43萬元、20,282.07萬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6.27%、46.82%、49.50%、52.99%,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9.16%、27.51%、32.63%、75.55%。
  • 業績增長「慢如牛」,應收帳款多,金百澤被深交所質疑……
    或許是因為金百澤近10年業績增長的「不給力」,深交所對於金百澤的成長性進行了重點問詢。另外,金百澤小而分散的客戶背後,逐年增高的應收帳款佔比也值得關注。四輪問詢據了解,金百澤成立於1997年,註冊地址位於電子產業聚集的深圳市福田區,主營印製電路板、電子製造服務和電子設計服務,主要產品為定製化產品。
  • 應收帳款佔比營收超六成 嘉和美康賒銷「兇猛」
    從招股書可以看到,嘉和美康目前仍處於快速成長期,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增長較快。但同時,其研發投入、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的高額投入也推高了成本,目前仍未實現盈利。2020年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其虧損幅度甚至進一步加大。  由於客戶多為大中型醫療機構,回款周期較長,嘉和美康對比客戶處於相對弱勢,公司應收帳款持續走高,賒銷情況嚴重,且已經出現了壞帳。
  • 鴻富瀚IPO:依賴富士康但應收帳款佔比與資產負債率反高於同行
    應收帳款帳面淨值較大 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鴻富瀚應收帳款帳面餘額分別為1.55億元、1.82億元、1.63億元和1.62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4.34%、52.54%、36.59%和77.69%。
  • 深交所中止明月鏡片創業板上市審核 應收帳款壞帳準備持續攀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2019年營收和淨利潤增長的同時,明月鏡片應收帳款壞帳準備也持續攀升。其中,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公司應收帳款壞帳準備佔當年淨利潤比重達到41.92%和24.68%。不僅如此,與同行依視路相比,公司2018和2019年壞帳準備佔應收帳款餘額的比重也明顯偏高。
  • 業績增長「慢如牛」 應收帳款越來越多!金百澤被深交所質疑成長性
    原標題:業績增長「慢如牛」,應收帳款越來越多,金百澤被深交所質疑成長性……   1月7日,PCB(印製電路板)廠商深圳市金百澤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百澤
  • 應收帳款周轉性分析
    應收帳款是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被購買單位佔用的資金。應收帳款周轉性的好壞關係到企業壞帳、經營狀況以及整個債權質量。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從應收帳款的帳齡、債務人的構成、周轉情況三個方面具體分析應收帳款的周轉性。
  • 吉大正元將在中小板上市: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 應收帳款佔比較高
    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的營收波動明顯,2018年同比下滑4.52%,2019年同比增長50%;歸母淨利潤持續增長,但2019年以來增速明顯放緩。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應收帳款佔比較高。
  • 怎樣判斷財務報表中的應收帳款?
    首先應該去看應收帳款的金額,如果一家公司的應收帳款佔比過高,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這家公司的產品或者服務不具有競爭力,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通常好的東西或者說有競爭力的產品都是供不應求的,比如說「老乾媽」辣醬,它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應收帳款的,而且不僅沒有應收帳款,還會受到很多的預付金,也就是預收帳款,這說明它的產品競爭力十分強悍。
  • 崇達技術: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長導致應收帳款相應增長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9月17日訊,有投資者向崇達技術提問, 你好請問公司中報應收款項有較大增加,什麼原因,最近在建工程有所增加,是否準備擴大規模。但是現在疫情期間,請公司適度考慮一下資金壓力和其他風險,上家公司是否會因為疫情,還款能力出現不足,還不上款。
  • 央行醞釀應收帳款融資管理辦法
    今年2月,央行、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專門提及「大力發展應收帳款融資」,還提到「推動更多供應鏈加入應收帳款質押融資服務平臺」,「推動大企業和政府採購主體積極確認應收帳款,幫助中小企業供應商融資」等內容。
  • 邁拓股份創業板IPO之謎:研發費用率持續下 應收帳款大量逾期
    然而,從其新版招股書來看,邁拓股份產品收入結構更加趨於單一,公司智能水錶業務收入佔比已經超過 70%。此外,公司毛利率異常問題似乎仍然存在,研發費用率仍在繼續下降。與此同時,公司應收帳款逾期問題也變得更加嚴重。整體來看,邁拓儀器此番IPO之路恐怕並不輕鬆。
  • 凱迪電器應收帳款猛漲,專利侵權訴訟或影響IPO
    記者發現,近幾年公司營收高速增長的同時,應收帳款也在不斷增加。2016年-2018年和2019年1-6月,公司應收帳款分別為1.24億元、1.94億元、2.38億元和2.27億元,佔營收的比重分別為21.95%、23.29%、20.90%和39.69%。事實上,凱迪電器的應收帳款佔營收的比重並不低,且總體呈增長趨勢。
  • 應收帳款常用帳表
    (一)應收帳款登記表年度月 日    單位:元 (旬表)項 目戶 數金 額佔全部應收款年 月 日應收帳款核准:   覆核:   制表:(八)應收帳款控制表 年  月  日客戶名稱上月應收帳款本月出資本月減項本月底應收帳款回款退款折讓合計
  • 應收帳款內部控制芻議
    長虹的衰敗始自1998年的囤積彩管,產品大量積壓,與APEX家電進口公司的合作和巨額應收帳款的產生。截至2004年12月,長虹應收APEX帳款4.675億美元,而根據長虹對APEX公司資產的估算,可能收回的資金只有1.5億美元左右。儘管APEX公司是長虹在美國最大的合作夥伴,但是在確定信用政策時,長虹考慮壞帳風險的策略是令人難以理解的。
  • 濮耐股份應收帳款數十億 野蠻生長的帳齡如何管控
    截止2018年上半年,濮耐股份同期營收、淨利潤雙雙實現增長。高增長下資產中應收帳款、存貨、短期借款合計佔同期資產規模約67.76%,遠超50%。其中的同期的應收帳款更是高達16.76億元。而應收帳款約16.72億元,佔總資產32.55%;存貨約10.53億元,佔總資產20.51%;短期借款約7.55億元,佔總資產14.70%;此外資產權利受限情況,合計約1.39億元。  綜上可知,截止2018年6月30日,「應收帳款、存貨、短期借款」合計佔濮耐股份的資產規模約高達67.76%。
  • 應收帳款周轉率分析
    因為應收帳款直接與企業的現金流量相關,會影響到企業的償債能力和持續經營的進行,同時應收帳款作為企業的資產,有壞帳成本、機會成本和管理成本等,所以,除了按正常指標分析應收帳款(有關應收帳款的指標分析在本書的第8章8.5節)對企業營運能力的影響外,額外關注應收帳款也非常有必要。
  • 應收帳款及有息負債「三連跳」 新鄉化纖仍獲河南國資增持
    財聯社(鄭州,記者 張克瑤)訊,作為粘膠長絲和氨綸纖維行業龍頭,2019年新鄉化纖(000949.SZ)營收、淨利潤雙雙增長,但期末應收帳款和有息負債「三連跳」,也獲得了河南國資的增持。2019年,新鄉化纖粘膠長絲、氨綸纖維收入20.07億元、23.33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41.77%、48.56%,同比增長14.85%、20.25%。
  • 中小企業應收帳款管理問題的思考
    摘 要:目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小企業應收帳款比例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資金周轉和持續經營。本文列舉了中小企業應收帳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和風險,並針對如何進行中小企業應收帳款管理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 供應鏈金融應收帳款資產證券化分析與實務操作
    在成熟經濟體中,應收帳款是企業經營的一個重要環節,因而其規模受宏觀經濟影響明顯,在經濟上行期持續增長,而在經濟下行期明顯下降。同時,金融行業和非金融行業的變化趨勢也有所不同,金融企業由於其行業特殊性,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更大,應收帳款的變動幅度相對較大,而非金融企業的波動幅度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