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麵包財經
中國證監會於12月4日核准了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大正元或「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公司擬於中小板上市,12月15日完成新股申購,網上發行中籤率為0.0249669184%。
公司本次公開發行4510萬股,擬募集資金總額為5.08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投資面向新業務應用的技術研究項目、新一代應用安全支撐平臺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及技術服務體系建設項目。
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的營收波動明顯,2018年同比下滑4.52%,2019年同比增長50%;歸母淨利潤持續增長,但2019年以來增速明顯放緩。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應收帳款佔比較高。
營收波動明顯 歸母淨利潤增速放緩
吉大正元是一家信息安全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電子認證產品、信息安全服務和安全集成,客戶集中於政府、軍隊、軍工、能源、金融、電信等行業和領域。
吉大正元的實際控制人是於逢良和劉海濤,二人合計持有公司發行前總股本28.50%的股份。此外,吉林省英才投資有限公司、趙展嶽、北京中軟聯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博維實業、於逢良籤署了《一致行動協議》。截至招股意向書籤署日,於逢良、劉海濤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46.97%的股份。
從業績上看,公司近幾年的營收波動明顯。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19億元、4.00億元、6.00億元和1.8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吉大正元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892萬元,增速同比下滑4.52%。而同期其他可比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增速的平均值為4.35%,高于吉大正元約8個百分點。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將業務重點放在電子認證產品和信息安全服務上,安全集成收入較2017年降低了0.72億元,從而使公司整體營業收入較上一年有所降低。2020年第三季度,吉大正元實現營收9746.98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大正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55億元、0.87億元、0.89億元和0.19億元。2017年至2019年,公司歸母淨利潤整體保持增長,但2019年增速明顯放緩,其主要原因是主營業務毛利率的下降。
圖1: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大正元營業收入及歸母淨利潤
2020年第三季度,吉大正元的歸母淨利潤為922.63萬元,同比減少了18.21%。對此,吉大正元解釋是2020年第三季度營業外支出中公益性捐贈支出300萬元以及母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應納稅所得額增加。
招股書顯示,2019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較2018年下降了3.11個百分點,主要原因為信息安全服務業務毛利率下降及營收佔比上升。數據顯示,公司信息安全服務的毛利率由2018年的52.39%下降到2019年的44.44%。信息安全服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則由2018年的23.87%上升到2019年的34.61%。
圖2:吉大正元主營業務收入結構變化
研發投入逐年增長 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
對於信息安全行業,研發費用率是一項重要指標。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大正元研發費用分別為2139.24萬元、3192.84萬元、4889.94萬元和3065.44萬元,研發投入逐年增長;報告期內各期,其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10%、7.98%、8.15%和16.49%,亦呈逐年增長態勢。不過,吉大正元的研發費用率仍低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圖3:吉大正元與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吉大正元研發人員的薪酬較低。招股書顯示,截止2020年上半年,吉大正元的研發人員數量為560名,相應的研發人員職工薪酬為1994.69萬元,平均計算下來,每位研發人員月均薪酬是0.59萬元。
應收帳款佔總資產比例較高 需留意壞帳風險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大正元的應收帳款金額較大,分別為2.01億元、1.77億元、2.42億元和2.87億元。
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的應收帳款為2.87億元,總資產佔比達28.32%。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林正元的應收帳款和應收佔比都在逐年上升。
圖4:吉大正元應收帳款和應收佔比
報告期內,公司帳齡1年以上的應收帳款佔各期末應收帳款帳面餘額的平均比重為40%左右,佔比較高,未來或需留意壞帳風險。
還需留意的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42號)等相關政策的要求,各高校應脫鉤剝離其所屬企業中與教學科研無關的企業。
吉大正元的公司名稱中含有「吉大」名號,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籤署日,吉林大學尚未作出關於轉讓發行人全部股份的相關安排。若未來吉大正元股東吉大控股將其持有的發行人股份進行轉讓,致使吉林大學不再持有發行人股份,公司將根據相關政策要求變更公司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