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書法家協會劉玉龍——與墨結緣改變命運

2020-12-13 哈爾濱新聞網

 

   主筆 哈爾濱新聞網記者 於秋瑩 攝影 哈爾濱新聞網記者 範子龍

    嘉賓 哈爾濱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 劉玉龍

    本周,《北方書道論譚》在市文聯書法家協會的組織下,召集了全國十餘名知名書法家在我市召開論壇,探討如何在電腦化的資訊時代,堅持練習書法,並把這門藝術傳承下去。論壇後,本刊記者專訪了哈爾濱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劉玉龍,劉玉龍的故事很勵志———用書法這個專長改變了命運,並用此影響更多人也熱愛書法。

    電腦化讓書寫漢字變得越來越陌生,甚至已經到了提筆忘字的程度。

    印象中,寫書法的人,要麼就是頭髮「打柳」的老學究,要麼就是卡著酒瓶底兒那麼厚的深度近視眼鏡的。

    在提到書法作品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曼哈頓有的賣。

    「我把報紙疊成一格一格的,每個小格裡寫完字後,在滿是字的報紙上再寫幾個大大的字,直到報紙上看不見白,才會扔掉。」

    著魔書法緣於骨子裡的愛

    1967年,劉玉龍出生在雙城市臨江鄉葛家崴子一戶普通家庭裡,父親是鄉裡電影院的一名職工,家裡兄弟5人,劉玉龍排名老二。在幼年記憶中,只要父親拿起毛筆蘸上墨汁,把黑黑的「圖畫」寫在紅紅的紙上,就證明明天會有餃子吃,多年後,劉玉龍才知道,那是父親正在寫春聯。

    劉玉龍祖籍河北,爺爺「闖關東」來到東北,父親在小學時曾學過書法,是村裡的「文化人」。雖算不上書香門第,但劉玉龍從小看見父親寫字也會跟著模仿。4歲時,他就開始拿著粉筆在家裡的一塊小黑板上寫寫畫畫。在村頭的牆上常印著大大的標語,還不識字的劉玉龍總是跑到有字的牆根下,拿著粉筆一筆一筆地在大大標語下寫下他小小模仿字體。劉玉龍仍然記得5歲時的春節,父親如往年一樣拿出了紅紙和毛筆準備寫春聯,鄰居把父親叫出門,5歲的劉玉龍爬到凳子上踮著腳拿起桌上的毛筆,模仿父親的樣子在紅紙上畫上不知所謂的「字」。父親回來後並沒有責罵劉玉龍,他把劉玉龍「攆」下了桌,自己拿起毛筆開始寫春聯,而劉玉龍又「死皮懶臉」地爬到桌邊看著父親寫著字。

    「從這次以後,父親發現我有在這方面很有悟性,天賦談不上,但是我確實很喜歡寫字,很喜歡模仿。那時報紙並不普及,每家每戶都攢著報紙準備糊牆用,父親與郵局關係不錯,常常從郵局拿回廢舊報紙,讓我練習寫字。我把報紙疊成一格一格的,每個小格裡寫完字後,在滿是字的報紙上再寫幾個大大的字,直到報紙上看不見白,才捨得扔掉。」劉玉龍說。

    「我的啟蒙老師是名日語老師,他是第一個肯定我書法的人。當多年後我回到家鄉,老師看到我如今的成績很欣慰。」

    無師自通支撐書法家的夢

    「因為練習書法,我把古詩詞都背了下來,在那個年代,字帖對於我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還記得那是初中時的事了,哥哥的同學在北京讀書,我就央求他能不能給我買兩本字帖。沒想到,半個月後就給我郵過來字帖了,對我來說真的是如獲至寶。」劉玉龍說。

    從得到字帖後,劉玉龍每天規定自己練習500個毛筆字,父親偶爾會指導他練習,這個時期劉玉龍的書法突飛猛進。他對這兩本字帖仿佛著了魔似地愛,上學也帶著字帖,老師在課上講課他就在課桌下面偷偷地練習書法。在語文課上老師當場「抓住」他練習書法,被老師揪到班級後排罰站。

    劉玉龍說:「我仍然記得,我的日語老師送過我一幅他的書法作品,寫著『劉玉龍會成為未來的書法家』。他是第一個肯定我書法的人,也是第一個告訴我練習楷體要學習王羲之的人。」他的啟蒙老師是名日語老師,叫葛秀功。一次偶然的機會,葛老師翻開劉玉龍的日語書,書的第一頁上劉玉龍用毛筆字寫了一首詩。在得知這首詩是劉玉龍寫的後,老師便誇他很有天賦,並時常義務指導他書法。當時劉玉龍的字已經被葛老師掛到班級裡展示了,他也因此在學校小有名氣。看見自己的作品被掛到班級的牆上,劉玉龍說,那種感覺比現在參「國展」還讓他興奮和驕傲。而老師的一席話,讓劉玉龍在日後遇到挫折的日子裡,得到一絲慰藉和鼓勵。

    村裡人知道劉玉龍寫書法寫得好,所以從15歲開始,每年過年,劉玉龍就開始幫鄉親們寫春聯。雖然他對書法著魔似地愛,但卻沒有因此斷送學業,19歲的他已經開始給報社投稿,寫一些農村的故事。劉玉龍看見黑龍江日報當時有個「學友」欄目,上面有書法家的題字,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劉玉龍揣著他寫的字來到哈爾濱想要投稿。編輯看他寫得不錯,兩周後在報紙上發表了他的字,還在字旁標上「雙城市農村19歲小夥劉玉龍字」,劉玉龍一下在雙城出了名。

    高中畢業後,劉玉龍來到雙城市青年電影院工作,本以為能從事電臺編導的活,卻被安排為拿著手電在電影院清場的工作。後來,領導賞識他的書法功底,讓他幫忙抄材料和寫電影介紹的海報。

    「我的啟蒙老師是名日語老師,他是第一個肯定我書法的人。當多年後我回到家鄉,老師看到我如今的成績很欣慰。」

    無師自通支撐書法家的夢

    「因為練習書法,我把古詩詞都背了下來,在那個年代,字帖對於我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還記得那是初中時的事了,哥哥的同學在北京讀書,我就央求他能不能給我買兩本字帖。沒想到,半個月後就給我郵過來字帖了,對我來說真的是如獲至寶。」劉玉龍說。

    從得到字帖後,劉玉龍每天規定自己練習500個毛筆字,父親偶爾會指導他練習,這個時期劉玉龍的書法突飛猛進。他對這兩本字帖仿佛著了魔似地愛,上學也帶著字帖,老師在課上講課他就在課桌下面偷偷地練習書法。在語文課上老師當場「抓住」他練習書法,被老師揪到班級後排罰站。

    劉玉龍說:「我仍然記得,我的日語老師送過我一幅他的書法作品,寫著『劉玉龍會成為未來的書法家』。他是第一個肯定我書法的人,也是第一個告訴我練習楷體要學習王羲之的人。」他的啟蒙老師是名日語老師,叫葛秀功。一次偶然的機會,葛老師翻開劉玉龍的日語書,書的第一頁上劉玉龍用毛筆字寫了一首詩。在得知這首詩是劉玉龍寫的後,老師便誇他很有天賦,並時常義務指導他書法。當時劉玉龍的字已經被葛老師掛到班級裡展示了,他也因此在學校小有名氣。看見自己的作品被掛到班級的牆上,劉玉龍說,那種感覺比現在參「國展」還讓他興奮和驕傲。而老師的一席話,讓劉玉龍在日後遇到挫折的日子裡,得到一絲慰藉和鼓勵。

    村裡人知道劉玉龍寫書法寫得好,所以從15歲開始,每年過年,劉玉龍就開始幫鄉親們寫春聯。雖然他對書法著魔似地愛,但卻沒有因此斷送學業,19歲的他已經開始給報社投稿,寫一些農村的故事。劉玉龍看見黑龍江日報當時有個「學友」欄目,上面有書法家的題字,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劉玉龍揣著他寫的字來到哈爾濱想要投稿。編輯看他寫得不錯,兩周後在報紙上發表了他的字,還在字旁標上「雙城市農村19歲小夥劉玉龍字」,劉玉龍一下在雙城出了名。

    高中畢業後,劉玉龍來到雙城市青年電影院工作,本以為能從事電臺編導的活,卻被安排為拿著手電在電影院清場的工作。後來,領導賞識他的書法功底,讓他幫忙抄材料和寫電影介紹的海報。

    要把書法寫進生命中

    在電影院工作不到半年,劉玉龍的書法得到雙城市領導賞識,被調轉到雙城市委宣傳部從事新聞工作。高考恢復後,劉玉龍放棄了工作考進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大學畢業後,劉玉龍來到雙城市政府從事文秘工作。1992年全國開展書畫展覽,雙城市共選送了6幅作品,其中就有劉玉龍的字。同年劉玉龍調轉到松花江地區臺灣工作辦公室工作,每晚住在單位的他,依舊沒改掉拿著報紙練字的習慣。

    在松花江「臺辦」的日子,劉玉龍至今想起來還是很難忘,從小在讚揚聲中長大的劉玉龍第一次嘗到了不被人認可的滋味。每晚,劉玉龍在同事下班後,都會在桌子上鋪滿報紙練習寫字,偶爾單位的「高人」路過他的屋子,看見他正在練習,會指點一二。慢慢地與同事熟絡起來,「懂行」的同事建議他向正規的、有名氣的書法老師請教。劉玉龍帶著他的作品找到哈市某著名書法家,劉玉龍說:「那位老師看過我的字後,就跟我說我的基本功不行,讓我多多練習,並未多說其他。我聽後很受打擊,曾經幾次想要放棄書法。」回到單位的劉玉龍越寫越不對,橫看豎看自己的字都不順眼,近半年他沒碰過毛筆。「我發現,我怎麼寫都不行,那就暫時放下吧。我看了大量的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歷史書籍,也許藝術也是需要沉澱的。」劉玉龍說。

    1995年,劉玉龍以「扇面」毛筆字參加「國家字畫」展覽,取得優異的成績。2001年,劉玉龍獲得書法界的最高榮譽———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靠一個老師就等同於傍一個大款」,劉玉龍一直堅信,藝術是學不來的,如果只是模仿名家名字的書法,肯定不會成功,只要自己努力終究會得到回報。2001年,劉玉龍申請調轉至哈爾濱書法家協會,他終於實現了把興趣愛好與工作合二為一。而在此後的工作中,他每年都會組織書法論壇,到老年大學、青少年宮的書法課堂進行書法教學指導,開辦書法報紙及雜誌,2011年他舉辦首屆《北方書道論譚》面向書法界徵集與書法相關的論文,並準備整理出版。他用他的質樸和努力,向每一個中國人傳播書法的博大精深。

    劉玉龍2歲的兒子在劉玉龍每天練字時也會拿起毛筆在一旁寫寫畫畫,劉玉龍說,墨香伴著他走了30多年,他不會強制兒子學習書法,但是兒子與年幼時的劉玉龍一樣對漢字充滿好奇,相信這份墨香也會伴著年幼的兒子成長。

相關焦點

  • 南陽市臥龍區硬筆書法家協會成立
    墨沁清香傳雅韻,筆耕臥龍譜新篇。12月15日上午,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臥龍區硬筆書法家協會成立大會現場出席此次成立大會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事、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傅波,中共臥龍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中華,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事
  • 當代著名風水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萬富永
    萬富永,字,博雅,號,海右軒。生於1971年,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濟南市法家協會副主席濟南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山東省企業家書法協會副院長山東省書法家職業等級評審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工商聯書畫院常務副院長觀其書,深厚的功力其自不必說,線條處處見力道,墨韻點點顯精神,結構謹嚴,意態姿肆,筆力千鈞而又靈動雅致,顯示出他那精深的書學素養!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萬富永書法作品欣賞:
  • 遒美秀逸,健挺灑脫——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闞景榮
    闞景榮,別署煮隱齋主、博衍堂主人,現為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考級註冊教師,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書畫院籤約藝術家,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美術書法研究院專業書法創作員
  • 畢業生說 | 劉玉龍:想對18歲的自己說,感謝你一直沒有放棄
    傳智2017級Java應用開發方向的劉玉龍表示自己寧願當一個「反面」教材,也要堅持自己的選擇出發。」遵從內心,人生第一次抗爭劉玉龍出身在山西呂梁的一個普通家庭裡,順其自然的,父母希望他將來可以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高考成績出來後,一向「聽話」的劉玉龍對人生的第一次「反抗」。
  •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齊振家書法鑑賞
    書法家齊振家主要傾向於前者——行書的草化。齊振家,字白丁,號墨農,1940年生,自幼酷愛書畫,勤習書畫60餘年,習古人碑帖,顏柳歐趙多家書體,臨池不輟,取眾家之長,歸為己有,多次參加全國大賽獲獎榮獲「中國當代百名傑出書畫家」、「新世紀百名書聖藝術家」稱號。
  • 第十一期「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註冊教師資格證」報名開始啦!
    為了推進教育部「書法進課堂」的順利實施,儘快緩解書法教師嚴重不足的問題,中國書法家協會河北省書法考級中心於11月份舉辦第十一期「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註冊教師資格證」的培訓和認證。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報名條件:  凡有意從事書法教學工作的在職教師、培訓機構書法教師、幼師等學校的在校生和畢業生,以及社會各界有一定書法基礎者,均可報名參加培訓。
  • 書法家王羲之與墨的不解之緣,廷珪墨,南唐的「文房四寶」之一
    書法家王羲之與墨的不解之緣,廷珪墨 ,南唐的「文房四寶」之一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喜歡的話可以關注小編哦。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從小勤學苦練,與筆墨結下不解之緣。奚家是易州的制墨世家,奚超父子都是易州的制墨高手。只因北方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奚超父子便逃到江南相對穩定的南唐屬地——皖南。經過細細察訪,他們發現歙州一帶經濟作物豐富,交通較為便利,而且滿山遍野長有適宜煉煙制墨的松林,決定落腳於此,重操舊業。父子倆覓地造屋,安頓好生活,便動手煉煙造墨。
  • 書法家張國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國強書法作品賞析
    書法家張國強草書書法家張國強草書 《醉太平·寒食》生叫破韶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國強書法作品賞析書法家張國強草書書法家張國強 《七律·登廬山》躍上蔥蘢四百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國強書法作品賞析書法家張國強草書書法家張國強草書 舞者不語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國強書法作品賞析
  • 社團之星: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墨緣書法協會會長楊瑾
    本期社團之星是西安交通工程學院的墨緣書法協會負責人楊瑾。校園記者/馮寶輝墨緣書法協會成立於2008年,是由西安交通工程學院眾多書法愛好者共同組成的學生社團組織。2017年9月,她考入西安交通工程學院,楊瑾說她與墨緣書法協會結緣,是在她進入大學後的第一個月,在加入學校的迎新群後,便從中得知墨緣書法協會這個社團,後來憑藉著對書法的一腔熱愛,走進了當時的墨緣書法協會。初任墨緣書法協會會長時,社團發展比較艱難,後來在大家以及校領導的指導和社聯的幫助下,社團活動逐漸步入正軌。
  • 甘肅省著名書法家翟萬益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12月15日訊(記者 馬霞)日前結束的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我省著名書法家翟萬益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翟萬益,1955年12月生於甘肅平涼,祖籍陝西三原,國家一級美術師,畢業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進修於北京大學考古系。現為甘肅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 無錫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王建源
    王建源,原江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現為江南大學書畫研究所所長,碩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無錫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蘇國畫院特聘書法家,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員。
  • 五色墨書畫藝術培訓中心骨幹教師簡介
    黃啟 五色墨書畫藝術培訓中心校長,大學專科學歷,資深書法教師,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 從事書法教學多年,針對兒童心理有很準確的把握。負責本中心的全面工作。 楊衛華 五色墨書畫藝術培訓中心翰林路校區校長,1974年生,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專業本科學歷、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教育部註冊高級硬筆書法培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認證書法教師。
  • 中國書法家協會換屆退會風波
    2014年6月23日,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鮑賢倫的書法展《我襟懷古》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是許多人的夢想。2015年12月9日晚上9點,原籍湖北的書法家曾翔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布《退會聲明》,表示,「從即日起本人退出中國書法家協會。」這一日,正值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退會聲明立即在書壇引起一場「地震」。一周之後的12月15日,曾翔刪除了退會聲明。一位書壇人士透露,目前「他承受了不少壓力」。
  • 湛江市女書法家協會「濃墨重彩處 殷殷家國情」書畫篆刻作品展
    湛江市女書法家協會「濃墨重彩處 殷殷家國情」書畫篆刻作品展 2020-10-01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行天下 廣結墨緣——書法家韓德廣作品欣賞
    個人簡介 韓德廣,1970年出生,河北清河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擔任邢臺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民族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工商銀行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邢臺毛體書法研究會副主席、邢臺九三書畫院名譽院長、橋西書畫研究會顧問。
  • 「篆寫燕趙·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篆書委員會委員作品展」開展
    12月4日,由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委員會、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石家莊市美術館主辦,河北聚雅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篆寫燕趙·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篆書委員會委員作品展」在石家莊正式開幕。燕趙大地,鍾靈毓秀,地理環境和人文積澱形成了獨有的燕趙墨韻和風骨:戰國時期的中山王厝器——鐵足銅鼎、夔龍飾刻銘銅方壺和胤嗣刻銘銅圓壺篆書銘文,搖曳多姿,秀麗典雅,無聲地訴說著神秘中山國的千年傳奇;東漢「繆篆之祖」元氏《祀三公山碑》,將秦篆漢隸圓融化一,書風錯落古勁,滋養了近現代巨擘吳昌碩、齊白石;正定古城的隋碑,開唐代尚「法」書風之先河;趙郡唐篆宗師李陽冰的傳世佳作《三墳記》《城隍廟碑》《謙卦銘》,
  • 陽春書法家協會年會,節目精彩紛呈氣氛熱烈
    近日,陽春市書法家協會在金鵬大酒店舉行年度表彰活動,表彰該協會優秀會員,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弘揚國學優秀文化。陽江市書法家協會、陽春市文聯以及各協會的負責人、陽春市老幹部書畫家協會等書法愛好者、企業家代表共200多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隆回縣書法家協會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 李向當選協會主席
    隆回新聞網訊(記者 王澤娟)1月12日,隆回縣書法家協會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會議選舉產生隆回縣書法家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及主席團成員。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奉錫樣出席會議。會議聽取並審議通過隆回縣書法家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審議通過了《隆回縣書法家協會章程(修訂案)》,並選舉產生了第三屆理事會及主席團成員。李向當選為隆回縣書法家協會主席,劉愛軍、肖平峰、胡昌龍、袁倫敏當選為副主席,蒲利國當選為秘書長。
  • 射墨書法家邵巖:多年後才你們才能讀懂《青山獨歸遠》
    射墨書法家邵巖:多年後才你們才能讀懂《青山獨歸遠》書法,是一種關於文字書寫的法則。它按照筆畫、章法、結構等一系列的規則,使書法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變成了一種極富藝術美感的藝術行為。中國有不少大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王羲之等等,他們的書法或是蒼勁有力,或是瀟灑俊逸,或是極具個性,這些大書法家在一筆一划間書寫著自己的人生,他們的作品也深受大家的喜愛和模仿。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劍走偏鋒」的書法家,他將墨水注入普通的針管,用射墨的方式創作出了不少作品,他個性化的書法方式通過錄製後被傳至網絡,網友紛紛表示:「這不是書法。」
  • 中益書法家協會個人會員入會條件
    中益書法家協會個人會員入會條件細則(試行)為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推動中國書法事業繁榮發展,根據《中益書法家協會章程》規定,結合會員發展工作實際,制定個人入會條件細則如下:一、在創作上有較高水平者,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