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捐款美國,刺痛了國人的哪些敏感神經?

2020-12-15 囉裡囉嗦愛國的事兒

據報導,「面對美國當下的新冠疫情,北京大學80級的200多名校友在24小時之內就籌集了19萬元人民幣和3500梅園的資金捐助了美國。」

這條短短的新聞一放出來,猶如一塊巨石砸進了深潭,讓平靜了不太久的疫情話題,引爆網絡熱點,一時間各類聲討和譴責的聲音遍布網絡,由「北大捐款美國」引起的輿情在不斷持續發酵。「崇洋」「媚外」「懷疑智商」……各種指責文章帖子猶如潮水一般地湧來。

一、是否是「黑」料?

我的觀點,要對一件事進行是非評判,需要對此事進行全面的了解。事情原由是什麼?我費了好大的勁都沒能找到新聞源頭,頓時感覺近十年的新聞從業是白費了。

我先是通過關鍵詞搜索,全網撲面而來的是關於北大此次事件的責罵聲。我皺著眉頭變換著關鍵詞去搜索,結果還是沒找到。我想,新聞媒體沒有權威信息源,那麼一定是在北京大學的官網。我便去官網查看了,但查找了半天,依然沒找到此次信息的蹤影。

我開始懷疑,是不是有人在故意「黑」北京大學。但立馬就推翻了這個想法,因為一想到該校的實力,如果真的是污衊,估計早就淨網了。

一番苦苦搜索,並不是沒有所獲,我大體知道了,內容大致是:隨著美國的新冠疫情持續惡化,日前有北大80級的校友從美國向同學發來求助信,期間談到目前美國不少醫院的醫用物資奇缺,正在裸奔的一線醫護人員急需防護用品。聽到消息後,北大80級校友200餘位同學開始行動,僅用24小時就捐款人民幣19萬多元,美元3500元。

這是一條再普通不過的即時消息,在疫情期間,我們的朋友圈裡常常會受到類似好人好事的新聞。但緣何這條新聞會引起網絡輿情的軒然大波?

二、熱議焦點在哪兒?

任何熱點新聞都有其爆點。北大此次輿情的爆點在於,捐款對象是「美國」,捐款人是「北大」,而且,新聞還覺得自以為豪地提到了「僅用24小時」……這短短的消息,無一不是如刀子如鋼針扎在國人的痛楚!

因為新冠病毒,國人對美國的憤怒可謂是集體爆發。先是美國大兵一事,之後便是美國的胡攪蠻纏,對我們國家的各種污衊,各種誹謗。美國一次次種種流氓式操作,讓我們國人的怒火達到了頂點。

當大伙兒團結一心,一致對外,劍拔弩張的時候,偏偏有人在我們屁股後面,替美國搖旗吶喊,大伙兒自然是橫眉冷對,怒髮衝冠。後院著火,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事,偏偏燃起這把火的是我們的高等學府,自然是讓我們怒火中燒,氣不打一處來。

「怎麼會這樣!你是國內頂尖的高等學府啊,你的行為代表的可是高等知識分子,你們就這覺悟?」「人家這麼欺負我們,隔岸觀火就算了,你們偏要跑去幫忙,愛憎不分明,丟的不是你們北大的人,丟的是我們國人的人!」「美國如此對我們,北大的學生卻還積極為美國奔走捐款,實在是教育的悲哀!」……

「他們是不是覺得幫助美國很榮幸?育人首先要教育『德』,即使再優秀的人才,心裡沒有祖國有何用處?」

甚至有人聯想到了北大這樣「神速」態度是否也有過針對武漢呢?「武漢疫情時,北大是否有捐款,又捐了多少?完全不懂這些學生北大學生在想什麼?」

其實,當大伙兒在各種抨擊的時候,只是抓住了一個朦朧的信息點,不外乎「北大」「捐款」「美國」。人們在群情激憤的時候是否想過,在中美激烈輿論戰之際,這麼一個高智商的群體會犯如此「大逆不道」的錯誤,甘願成為眾矢之的嗎?

三、我們錯怪了誰?

起初我也以為80級的北大校友是在為美國人著急,是在為美國人募捐。但看到了80級北大校友的公開信,才知道錯怪了他們。

首先,捐助人不是學生,是80級北大校友會成員,算一下年齡,大約60歲上下。

其次,捐助的動機,是校友求助,40年前北大同窗,疫情困在美國,求助國內校友,校友會發動捐助。

再次,捐款屬於民間對口捐助,跟北大基本上沒關係。

另外,北大80級校友的行為屬於禮尚往來。在北大80級校友的公開信中,已經說明了情況。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遠在大洋彼岸的北大校友籌集了幾十噸的醫療物資,寄回了國內。僅僅憑藉北大校友,當然無法籌集這麼多醫療物資,必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踴躍捐款捐物。

真相終於水落石出。我們才知道不恰當的新聞表達鬧了一個大誤會。

的確,其實,細細拼一拼新聞點,「200餘位同學,一下子給美國捐了19萬元」。平均到人頭上,每個人大概一千元的標準。對於60歲上下的人們來說,千元捐資應該是很平常的禮節習慣。按北京的消費標準,可能也就是同學聚會的基本分攤費用。所以,也沒必要大驚小怪了。

新聞有點兒帶偏節奏。

四、「北大捐款事件」折射了什麼?

其實,此次事件的背後映射的是國人對人才流失的擔憂和憤恨。「半國精英在北大」民間的說法是國家的精英一半在北大,就算是誇張的說法,但有一個數據不容忽視:2019年北大畢業生高達2726人,出國留學人數為30.01%。

更有消息分析到,「當年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的四大天才,現在早已留在美國;80後畢業於北大,留在美國擔任教授的人已經有8位;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吳皓和丹楊,都是來自北大……」

人才的流失無疑是個巨大的損失。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人才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發展之源。當今時代,人才資源已成為關係國家竟爭力強弱的基礎性、核心性、戰略性資源。人才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拿此次疫情來說吧,如果沒有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和73歲的李蘭娟院士臨危受命,擔當救國民於危難的重任,及時傳遞最真實的信息,創造解決疫情困境的「中國方案」,恐怕我國的疫情不會在短短的60日內日漸轉好。

雖然,抗擊疫情是國人全體努力的結果,也是數不清的院士,還有數不清的醫護人員和義務志願者們辛勤努力的結果,但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當屬國之英雄中的英雄!

出國留學究竟是為了什麼?因為如今是一個崇拜知識的時代,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助你實現夢想。向我們的遠親近鄰學習,這不是錯;回國與否,這也是個人選擇。但中國有句古話,「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忘本之人,良心已喪。

鍾南山院士也有過留學的經歷。1979年至1981年,鍾南山院士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及倫敦大學呼吸系進修。就在剛剛,鍾南山院士還獲得了2020年愛丁堡大學傑出校友獎。

「首個獎項」,愛丁堡大學以此形式來致敬這位抗疫英雄,此外還提到了他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作出的貢獻。

此次獎項是今年2月24日至3月4日進行線上投票所得,並非其他意義的奉承或者蹭熱度,而是民之所向,眾望所歸。

該獎項評選委員會成員尼亞姆·馬丁(Niamh Martin-McGarrigle)評價道:「在這個國際面臨疫情的時刻,愛丁堡傑出校友獎讓我們在全球校友群體中發出積極正面的消息。鍾博士對學生、教職員工和校友都是一種激勵,他的事跡體現了學校的重要價值觀:動力、激情和持續努力。他的勝利是當之無愧的,我們祝鍾南山博士關於新冠肺炎的研究能夠順利。」

愛丁堡大學東亞地區總監表示,鍾老的獲獎讓許多中國校友無比自豪,還團結了世界各地的校友和學生。「這次獲獎對我們現在的中國學生、校友和將來的學生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鍾博士不僅代表著學術和專業上的卓越,也代表著奉獻和正直,這在我們共同努力應對今後挑戰時是至關重要的。」

「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當國外的疫情肆虐之時,國家敞開懷抱迎接海外學子歸來,這樣溫暖的背後是十幾億人又多增加了數月的疫情留觀期。

國家需要時,你挺身而出。這是對時代英雄的召喚。

但如果不挺身而出,只是心懷一顆愛國之心,也足矣。

可千萬別「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精英們,你們別忘了沒有強大的國家做後盾,哪有你們今日的「精英」。(媒體評論人 孝孝)

相關焦點

  • 外籍留學生屢屢刺痛國人神經,根本原因是「民不患寡而患不均」
    前段時間,外籍留學生頻頻「作妖」,屢屢刺痛國人神經,廣大網友痛心疾首的根本原因是「不公平」:外籍留學生以更差的成績,讀著中國最好的高校,拿著最高的獎學金,泡著最漂亮的中國學生妹,用最「下作」的行為「作賤」著中國和高校的善意,憑什麼?個別高校被打掉牙齒,和血吞進肚子裡,微笑著再把另半邊臉送上去,為什麼?
  • 刺痛!發燙!讓敏感肌不再敏感,速來get!
    刺痛!發燙!讓敏感肌不再敏感,速來get!刺痛!發燙!這到底是過敏還是敏感?pick這一篇,告別敏感肌,傾國傾城&陽光明媚!如何愛護你 我的敏感肌敏感肌(即敏感性皮膚),特指皮膚在生理或病理條件下發生的一種高反應狀態,主要發生於面部。
  • 刺痛!發燙!讓敏感肌不再敏感,速來get
    刺痛!發燙!這到底是過敏還是敏感?pick這一篇,告別敏感肌,傾國傾城&陽光明媚!敏感肌是由於皮膚屏障薄弱,容易對外界發生過敏反應,而過敏反應造成皮膚屏障的破壞,使肌膚更易成為敏感肌。(圖片來源於網絡)為什麼敏感肌「難伺候」敏感肌「難伺候」,歸根結底是因為皮膚屏障薄弱,這是一個累及皮膚屏障-神經血管-免疫炎症的複雜過程。
  • 刺痛!發燙!讓敏感肌不再敏感,速來get!
    刺痛!發燙!這到底是過敏還是敏感?pick這一篇,告別敏感肌,傾國傾城&陽光明媚!如何愛護你 我的敏感肌敏感肌(即敏感性皮膚),特指皮膚在生理或病理條件下發生的一種高反應狀態,主要發生於面部。(圖片來源於網絡)敏感和過敏不同:敏感是肌膚的一種狀態,而過敏是一種疾病,指自身對外界發生過敏反應。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但往往結伴出現,互為因果。敏感肌是由於皮膚屏障薄弱,容易對外界發生過敏反應,而過敏反應造成皮膚屏障的破壞,使肌膚更易成為敏感肌。
  • 【清華和北大為美國輸送多少人才讓國人痛心】
    清華北大的辦學初衷已不存在,必須引起警惕。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曾談到,我這屆的清華畢業生有2251人,大慨有一千六七選擇到美國留學,大部分現在還在美國。南開大學教授說;清華北大有多少人才,這些人才有多少出國,這就有多少恥辱,實在讓國人難以忍受,清北把全國的學習尖子全被他們壟斷了,財政撥款也是位居榜首,但完全變成了美國沒成本的人才培訓基地,清華北大源源不斷的挖空國內優秀學子,然後源源不斷的為美國輸送人才。
  • 清北本科落戶爭議 上海新政刺痛的不僅僅是復旦交大學子的神經
    爭議的焦點主要圍繞「北大」「清華」和「本科畢業生」這兩些字眼,而背後還涉及人們對於本碩博三個階段的教學水平與學生能力的討論,人為將高校劃分為三六九等,所謂綠色通道,讓人感覺有歧視嫌疑。尤其是「本科」字眼,戳中了很多顆敏感的心。乍一看以為北大清華的學生,再一看才發現是北大清華的本科生。
  • 皮膚緊繃、刺痛、發燙怎麼破?這幾招拯救你的敏感肌,速來get!
    皮膚緊繃、刺痛、發燙怎麼破?這幾招拯救你的敏感肌,速來get!刺痛!發燙!這到底是過敏還是敏感?pick這一篇,告別敏感肌!如何愛護你 我的敏感肌敏感肌(即敏感性皮膚),特指皮膚在生理或病理條件下發生的一種高反應狀態,主要發生於面部。
  • 「三分鐘了解敏感肌」什麼是敏感肌?敏感肌又是如何形成的?
    敏感肌都有哪些症狀? 如何判定自己的肌膚是不是敏感肌?敏感肌和過敏肌的區別是什麼? 導致肌膚敏感的原因有哪些?注意兩點,讓你遠離敏感肌!⑥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後皮膚容易泛紅、發熱,還容易起痘痘⑦使用含刺激性(如酒精、色素、香料)的護膚品時,面部會出現刺痛,泛紅的症狀如果以上7條你都有過,那可以肯定,你的肌膚已經是敏感肌或者已經在敏感肌的臨界點上了。
  • 為何美國大學捐款動輒上億,國內大學捐款卻無人問津?
    美國校友捐款太多,不勝枚舉   在美國,名校的校友捐贈率一般為30%~40%,哈佛大學的捐贈率為48%,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頓大學捐贈率更是高達68%,意味著每100
  • 班費:挑動家長神經,刺痛老師的心
    前幾年就開始著手孩子讀書相關準備,看見上海有所「120學校」上外附中,這所學校每年只招收120人,畢業班20%清華北大,其餘的往往是「哈弗」,「劍橋」或者國外名校。高考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是可有可無,據說18年只有3人參加高考。其餘的全部保送或出國,這學校被人們稱作「神仙學校」。
  • 武漢大學校友向北大校友「百萬口罩行動」捐款
    自2020年1月25日以來,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已代收近3萬名校友和北大之友的捐款近1000萬元。特別是2月8日北京大學校友會發起全球校友「百萬口罩行動」後,行動委員會、北大海內外各校友組織、校友個人已採購和即將向湖北捐贈的口罩數量達到140萬隻,在國內外引起了熱烈反響,各界人士紛紛為北大校友點讚。2月29日,武漢大學校友、在廣州工作的劉女士與「百萬口罩行動」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劉萌聯繫。
  • 紅血絲,乾燥,刺痛,該如何拯救敏感肌你?
    一到換季,不少敏感肌星人就開始發愁,每次換季必換護膚品......紅血絲,過敏,乾燥,刺痛,一個個字眼,每天圍繞著敏感肌星人轉,皮膚比心還脆弱,一碰就會碎一般,著實讓人著急哇。今天木木就和小可愛們聊聊敏感肌應該怎麼護膚!
  • 北大天才前往美國支教,臨走前留下三句話,引起國人深思
    清華、北大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最頂尖的學府,多少年來,千千萬萬的學子為了進入這兩所大學而埋頭苦讀,有多少學者希望從這兩所大學出去報效祖國。但有點遺憾的是,這兩所大學每年培養出來的人才有很大一部分出國留學而不願意回國效力。其中,北大天才許晨陽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 北大給公眾一個滿意的交代是責任也是義務
    倘是一所西方大學的校長,很難理解中國時下關於北大招生改革的種種喧鬧:不就是某大學自己選定了39所中學校長,有資格推薦學生參加自主招生面試嗎?何以招致公眾如此強烈的反彈和質疑?在人民網調查中,居然超過九成的網友擔憂北大此舉的公正性。  其實,這一招並不新鮮,北大借鑑的正是西方大學的招生路徑。
  • 北大清華財政撥款減少20億,國人為何拍手稱快?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清華北大最為國內最著名的學府,一直是國人心目中最神聖的象牙塔,是莘莘學子們夢寐以求的嚮往之地。然而這幾年尤其是今年以來,關於清華北大的輿論卻風波不斷,被國人批判。究其原由還是清華北大現在早已失去了當年建校先賢的初心,培養出來的學子們不願如前輩一樣報效祖國,北大清華也成為了大洋彼岸的人才加工基地。這些國家重金培養出來的精英未來,出國之後搖身一變,成為了恨國黨,奇葩言論令國人憤懣不已。
  • 如何區分過敏肌和敏感肌?敷面膜刺痛、面部發癢的人值得收藏
    一個是補水和保溼,另一個就是過敏和敏感。補水和保溼的程度較弱,我們後期再講,今天先來講講過敏和敏感的區別。過敏——偶然發生一兩次,在接觸了某些特定的東西,比如食物,空氣中的花粉時皮膚出現狀況。皮膚過敏了要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以後避免接觸過敏原,另外還可能需要服用抗過敏藥。
  • 最近渾身不得勁,是不是神經衰弱了?
    不過,隨著神經精神疾病的分類日益精細,原本被診斷為「神經衰弱」的許多病例都被重新審視為神經症的各個條目,如最常見的焦慮症、抑鬱症等。 神經衰弱目前仍是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的CCMD-3的一項診斷項目。但它不再包含於世界衛生組織的ICD-11及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DSM-V中。
  • YIRAN皮膚缺水擦護膚品刺痛什麼原因?
    屏障功能缺失,會讓神經感受輸入增加,從而讓神經敏感性增高,外在的刺激還會激活皮膚的免疫反應,增強血管活性,進而引發刺痛、發熱、灼熱、紅血絲等症狀。為什麼缺水的皮膚更容易刺痛?2臉部皮膚乾燥、脫皮,使用護膚品刺痛時,如果你跑去問"櫃姐",一般就會告訴你,你是因為缺水,要你忍著繼續使用,過段時間就好了!有些人,可能的確過段時間皮膚就自行修護,變健康了;但有些人,臉可能會越來越爛,敏感肌越來越嚴重!
  • 20年前,質問柯林頓的北大女孩,後來嫁美國人,如今過得怎麼樣?
    北大女孩質問柯林頓,成為反美戰士這個北大女孩兒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多人的熱議,是因為當年她質問了柯林頓。整個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在1998年6月末的時候,美國總統柯林頓來中國訪問,當時柯林頓在北京大學做了一場關於自由的演講。
  • 牙齒敏感用什麼牙膏?舒適達®牙膏專業抗敏感
    牙齒敏感用什麼牙膏? 牙齒敏感是最常見、最普遍的牙齒疾病。那麼,市面上琳琅滿目的牙膏品牌,牙齒敏感用什麼牙膏才好呢?創立於1961年的專業抗敏感牙膏品牌——舒適達®,憑藉有針對性的配方、確切的抗過敏效果和多年來積累下的市場信譽與口碑,成為最值得推薦的專業抗過敏的牙膏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