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井岡山最高軍事負責人,因想投敵被槍決,後破例蓋上軍旗

2020-12-27 歷史大爆炸

秋收起義雖然以失敗收場,但是也讓毛主席看清了中國革命的未來,最後帶著秋收起義部隊來到了井岡山。不過因為部隊損失比較大,所以之前的三個團就整編成了一個團,這就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而當時擔任團長的人名叫陳皓。

陳皓是黃埔第一期的學生,正是因為他接受過正規且專業的軍事訓練,才讓其擔任第一團的團長。而在朱老總和彭老總來到井岡山之前,陳皓就是井岡山根據地的最高軍事負責人,這時候的陳皓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然後當了大官的陳皓卻越來越浮躁,他的心思完全沒有放在訓練部隊上,而是整天琢磨自己怎麼享樂,還經常抱怨日子苦,說在山溝裡和土匪沒有區別。毛主席也因為陳皓的態度幾次找他談話,希望他能端正態度好好訓練,保護好井岡山根據地的安全,但是陳皓根本沒把毛主席放在眼裡,繼續我行我素。

尤其是在他得知同樣是黃埔一期的學生,在蔣介石手底下就能吃香的喝辣的的時候,陳皓心中的不滿就越來越膨脹,甚至產生了投敵叛變的想法。在1927年的冬天,陳皓給自己昔日的老師方鼎英寫了一封信,大意就是自己想投靠蔣介石,方鼎英給了他肯定的回覆。

在陳皓之前,其實有一個紅軍的高級將領已經叛變過,他就是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餘灑度,不過因為餘灑度是自己一個人叛逃,所以毛主席沒有追究。但是此時的陳皓卻想把井岡山的部隊全部帶走,這就意味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即將沒有一兵一卒,這自然是毛主席怎樣都不能容忍的。

所以毛主席在得知了陳皓的所作所為之後,第一時間就把陳皓給抓了起來。毛主席明說了煽動大夥一起投敵是決不能饒恕的事情。不過鑑於陳皓當時的地位,還是有不少人為陳皓求情。毛主席深思了片刻之後,拿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表明了自己的決心,然後下令將陳皓槍決。

於是陳皓就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最高軍事負責人的身份成為了工農紅軍第一個被槍斃的叛將。在陳皓被槍斃之後,毛主席破例給他的遺體蓋上了一面工農革命軍的軍旗。

相關焦點

  • 紅軍叛徒陳浩,帶團隊叛逃後被下令處決,為何還在他身上蓋軍旗?
    在他被首長下令處決之後,為什麼還要在他的身上蓋上軍旗呢?其實在革命組織最開始的建立時期,不管是兵力人數上還是軍用物資和醫用物資上,都沒有辦法跟國民黨政府做比較。那時候革命時期的物資和兵力還是比較衰弱的。但經過不斷的發展,很多的有志青年全部參加到革命隊伍當中。跟著組織一起去為國殺敵。
  • 此人曾是旅長和司令員,前途光明的他為何最後被槍決了?
    此人曾是旅長和司令員,前途光明的他為何最後被槍決了? 文/無計讀史 邢仁甫原先是八路軍115師的旅長和軍區的司令員,原本前途光明的他卻突然投敵了。 在人們為邢仁甫的操作感覺奇怪和驚異的時候,人們就會開始探索他。
  • 一個被槍決的新中國高考狀元, 今天的中國還有多少人知道他, 記得他?
    他也曾是高考狀元,以全國文科第一名考入北大,一個妥妥的學霸,青年史學權威,在全中國的研究領域曾掀起過不小的風浪。郭沫若、周予同、黎澍等著名學者,都對他不吝讚嘆之詞。他所發表的論文被稱讚過國學大師王國維,他在《人民日報》上創下整版被摘錄的記錄。
  • 軍旗背後的這些感人故事,也許你從不知道……
    圖為江西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收藏的人民軍隊第一面軍旗。八一南昌起義後,1927年8月中旬,通過深入調研,毛澤東發現人民群眾對國民黨的看法有了根本改變,認為秋收起義應「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9月初,毛澤東到達江西萍鄉安源,在張家灣召開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軍事會議,決定正式組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並對起義部隊的番號、旗幟做了統一規定。設計製作軍旗的工作定在江西九江修水縣進行。經過多次設計剪裁、反覆比較和推敲修改,設計方案最終被拿出。軍旗製作過程現場還原。
  • 中共「肅反專家」高敬亭1939年因「反黨」被槍決
    在3年遊擊戰爭中高敬亭指揮不足兩千人的部隊,牽制了國民黨數10個團,殲滅18個整營加15個整連,共計5000多人:紅二十八軍則發展到3000人,軍事素質和裝備都得到提高和充實。  抗戰爆發,高敬亭接到中共鄂皖區負責人何耀榜轉來的中共中央有關第二次國共合作精神的文件。他率先派人與老對手、國民黨鄂豫皖邊區督辦公署主任衛立煌聯絡。舉行「嶽西談判」。
  • 國防大學向4個軍級單位授予軍旗
    紅山腳下軍歌嘹亮,八一軍旗高高飄揚。12月25日,國防大學在國防大講堂隆重舉行授予軍旗儀式,向國家安全學院、軍事管理學院、國際防務學院、研究生院4個軍級單位授予軍旗。大學鄭和校長、吳傑明政委等領導、全校機關幹部、被授旗單位全體幹部及部分學員代表參加授予軍旗儀式。謝維寬副校長主持。
  • 一座舊址| 走進軍旗升起的地方
    這棟大樓是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前身為當時南昌城內最高也是最豪華的酒店——「江西大旅社」。1924年,南昌的三位大實業家包竺峰、李晉笙、羅和仲,一眼看中這塊寶地,集資40萬銀元打造了江西大旅社。旅社一建成,便成為當時南昌城內最高也是最豪華的酒店。
  • 滇西大反攻日軍2次被迫焚毀軍旗 中日傷亡6:1(圖)
    在收藏滇西抗戰文物之後,就很自然地萌生了想了解文物的主人和它曾發生過什麼故事的念頭。杜牧有詩云:『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由物及人、由物追事,不就是通過『磨洗』來重新認識那場抗戰的過程嗎?」於是,將家中陳列抗戰文物的書房命名為「磨洗堂」的餘戈,開始了研究滇西抗戰史的「徵程」。  「微觀戰史」,是餘戈對自己的戰史研究和寫作的定位。
  • 美國唯一被槍決2次的逃兵,7位總統都不願赦免他,他到底做了什麼
    許多國家都是認為「逃兵」是懦夫,為世人所不齒,如果在戰場上被發現逃跑,那麼極可能是被槍決,但美國對於逃兵還是較為寬容的,並且美國大兵在二戰期間會隨身攜帶投降書,尤其是空軍,投降書上印有13個國家的文字。
  • 白馬山戰役此人投敵,致6700人戰死,事後想當韓國人,卻被送臺灣
    1950年,韓戰爆發,第38軍隨13兵團,首批進入朝鮮參戰,然而,在第一次戰役中,第38軍因為行動遲緩,貽誤戰機,軍長梁興初被彭老總狠狠罵了一頓,甚至放言:「再貽誤戰機,我要送你上軍事法庭」。然而,1952年10月2日,在距突襲白馬山還有4天的時候出事情了,第340團第7連文化教員谷中蛟趁著幹部查看道路之機,偷偷的跑到了敵方陣營,投敵叛變了。為何谷中蛟要投敵呢?原因很簡單,谷中蛟所在的第7連,是突襲連,如果去打白馬山,第7連首當其衝,傷亡必定慘重,谷中蛟膽小怕死,這才投敵叛變。
  • 他曾陪主席登上天安門城樓,見證新中國的成立,9年後卻投敵叛變
    1949年10月1日,是具備經曆紀念作用的日子,其時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揭露新中國的建立。可以或許伴隨主席見證這一巨大時候,除了我黨的緊張老闆人,另有很多其餘民主黨派年高德劭的大人物。這是他們的光彩,也彰顯他們分外的身份。但是有一人沒有將本人的餘生進獻給新中國的開展建設,卻在九年後選定投敵譁變,這片面即是楊虎。
  • 全時健身:已是破例
    對此,全時健身井岡山路館卻回應稱合同規定不能退費,給王女士退款已是破例,3000元不是手續費而是成本費用。只上一節課要扣3000元手續費?王女士告訴信網,全時健身井岡山路館一個月的私教課程套餐原價是3800元,購買時特惠一個月3000元,於是就一下子購買了兩個月的課程。
  • 民國十大漢奸,每個都是臭名昭著,第一非他莫屬
    大漢奸汪精衛,廣東佛山人,早年赴日本留學,回國後謀刺清攝政王載灃,被判處終身監禁。出獄後結識袁世凱,主張孫中山讓權,推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1919年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誌。孫中山病逝後,汪精衛被舉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抗日戰爭時期公開投降日本,成為遺臭萬年的大漢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病世。
  • 細數三軍儀仗隊「禮儀、禮服、軍旗、軍刀」
    第一次是1946年2月,在延安迎接美國五星上將馬歇爾來華「調解國共軍事衝突」。當時成立了500人的儀仗隊,禮儀任務完成後就解散了。第二次是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立即有25個國家承認我國,其中17個國家與我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互派大使。為了擔負外國大使呈遞國書時的儀仗任務。
  • 中統的一枝花,年僅26歲被槍決,行刑前提了一個要求,沒人搭理
    中統和軍統各有分工,軍統在戴笠的經營下名聲大震,風頭逐漸蓋過了中統。雖然表面看中統不如軍統,其實中統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都有過功勞很大的特工。比如軍統中有一枝花之稱的美女特工陳華,中統也有一枝花之稱的美女特工,她的名字是鄭蘋如,年僅26歲就被槍決了。
  • 「八一"軍旗分外紅 | 作者錢中豪
    在軍事訓練中,他手把手地教我練習射擊要領、投彈要領。記得在一次實彈射擊預考中,我因心情太緊張而導致手發抖,三發子彈只中了十環,有一發還脫靶,當時我難過得哭了起來。回營地後,班長並沒有批評我,耐心地幫我分析原因,指出我主要是心理問題,後又每天帶我加練。我也沒有辜負班長的教誨,正式實彈考核:中,10發子彈中85環,取得優秀成績,手榴彈實彈投擲也達標。
  • 我軍軍旗式樣的歷史演變
    1930年式工農紅軍軍旗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頒布《軍事工作大綱》,指示:在割據區域所建立之軍隊,可正式定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由工農革命軍改稱紅軍後,各部軍旗的樣式,除旗褲上所寫的部隊標識文字改變外,其他的變動不大。
  • 韓復榘被槍決後,他的老婆和後人結局如何?次子參加了援朝
    作為軍人,作為一省的最高軍事長官,唯一是難辭其咎。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滅,咫尺天涯"……此後將以最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以中華人民之眾,土地之廣,人人本必死之決心,繼續抗戰,必能達到維護國家民族生存獨立之目的,特此宣告,惟共勉之。
  • 一個洋顧問,是紅軍的最高指揮者,他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那個時候的德國希特勒正在逐漸崛起,德國也防備共產黨,年僅26歲的李德被德國政府逮捕,兩年後他從獄中逃脫,他逃到了蘇聯,在蘇聯他進入到了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這為他後來一段時間能夠指揮軍隊打下了基礎。從伏龍芝軍校畢業後,李德在共產國際東方部工作,在這裡他遇到改變他一生的人,王明,當時王明也在這裡,王明曾擔任中共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