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韓戰爆發,第38軍隨13兵團,首批進入朝鮮參戰,然而,在第一次戰役中,第38軍因為行動遲緩,貽誤戰機,軍長梁興初被彭老總狠狠罵了一頓,甚至放言:「再貽誤戰機,我要送你上軍事法庭」。
被彭老總罵後,梁興初知恥後勇,在第二次戰役中,切斷美軍第8集團軍南撤退路,殲敵1.1萬,繳獲坦克14輛,大炮200餘門,汽車300餘輛,這一戰之後,彭老總在嘉獎電的最後,親筆寫下「第38軍萬歲!」,因為此事,第38軍獲得「萬歲軍」稱號!
在朝鮮戰場上,「萬歲軍」聲名赫赫,也讓上級對這支軍隊青睞有加,然而,在1952年的白馬山戰役,萬歲軍投入4個兵團兵力,激戰9個晝夜,死傷6700餘人,卻無奈退出陣地,原因只要一個,軍中出現了叛徒。
白馬山東面是鐵原平原,南面直通漢城,只要佔據白馬山,就能進一步向聯合國軍防禦縱深滲透和發展,因此,白馬山成了敵我雙方爭奪的焦點。
除此之外,我軍第42軍在白馬山「栽了跟頭」,也需要一場大勝,來找回面子,因此,萬歲軍很看重這場戰役,當時,萬歲軍的軍長,是年僅35歲的常勝將軍江擁輝,為了能穩穩拿下白馬山,提前6周,江擁輝便開始練兵。
然而,1952年10月2日,在距突襲白馬山還有4天的時候出事情了,第340團第7連文化教員谷中蛟趁著幹部查看道路之機,偷偷的跑到了敵方陣營,投敵叛變了。
為何谷中蛟要投敵呢?原因很簡單,谷中蛟所在的第7連,是突襲連,如果去打白馬山,第7連首當其衝,傷亡必定慘重,谷中蛟膽小怕死,這才投敵叛變。
谷中蛟的投敵,讓38軍軍長江擁輝措手不及,準備了這麼長時間,不打,不甘心,打,韓軍又早有準備,思來想去,江擁輝決定,提前打或者推後十天半月,等敵人放鬆再打。
然而就在這時,上級突然下命令,第二階段反擊戰,統一6日開始,於是,江擁輝決定,就算突襲不成,就算是強攻,也一定要把白馬山給攻下來。
10月6日,38軍按約定對白馬山發動攻擊,令38軍沒想到的是,為了活命,谷中蛟竟然將自己所知道的,和盤託出,白馬山上的韓軍,也因此做出相應調整,並且得到美國空軍和炮兵的支援,在白馬山韓軍的拼死反擊下,萬歲軍不得不加大兵力投入。
在長達九晝夜的戰鬥中,萬歲軍先後投入4個兵團,共計1500餘人,24次奪得陣地,但可惜的是,最終因久戰不決,無奈撤出陣地。
這一戰,萬歲軍傷亡6700餘人,而造成這一切的,都是因為谷中蛟這個叛徒。
然而,投靠韓軍的谷中蛟,並未得到想像中的高官厚祿,叛變之後,谷中蛟一直想成為韓國人,但可惜的是,人家根本不鳥他,而是被以戰俘的身份,遣送到了臺灣。
本來,這谷中蛟就是個小角色,到臺灣後,根本沒有利用價值,也無人問津,1973年,谷中蛟在病痛中離世,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