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8日,孟良崮戰役爆發,華東野戰軍將張靈甫的整編74師包圍在孟良崮一帶,經過八天的戰鬥,整編74師幾乎被全殲,師長張靈甫戰死沙場。關於張靈甫的死因,歷來有多種說法,有人說他被擊斃,也有人說他「自殺成仁」。不管哪種說法,他的最終結果總歸是戰死沙場。
整編74師的前身是國民革命軍第74軍,這支部隊是抗日戰爭中國軍戰績最輝煌的部隊,又被稱為抗日鐵軍,同時也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1946年,國民政府整編軍事番號,74軍被編為整編74師。
解放戰爭中,整編74師充當了蔣介石發動內戰的急先鋒。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平時為人比較驕悍,所以整編74師被包圍初期,附近的友軍能避則避,導致整編74師孤軍無援,後期友軍想救時已經回天無力。最終,整編74師在孟良崮被全殲,師長張靈甫與副師長蔡仁傑戰死沙場。
整編74師下轄三個旅,分別是51旅、57旅與58旅。這三個旅的旅長分別是陳傳鈞、陳噓雲與盧醒。1947年,張靈甫戰死沙場後,整編74師的這三位旅長結局如何?
第一,51旅旅長陳傳鈞
51旅旅長陳傳鈞是黃埔五期畢業生,山東藤縣人。抗日戰爭時期,陳傳鈞追隨王耀武的74軍參加了萬家嶺戰役等一系列戰役,官至51師副師長。1946年5月,陳傳鈞接替邱維達成為51旅旅長(整編後番號)。
1947年5月,陳傳鈞追隨師長張靈甫參加了孟良崮戰役,在孟良崮戰役的最後階段,陳傳鈞被解放軍俘虜,之後被關進佳木斯第一監獄接受改造。陳傳鈞的結局比較隱晦,有人說他被無罪釋放,也有人說他被鎮反,他的結局成了一個謎。
第二,57旅旅長陳噓雲
陳噓雲是黃埔四期學生,出生於1904年,江西萍鄉人,歷任74軍57師副師長、師長等職務。整編番號後,陳噓雲順理成章成為57旅旅長,並於1947年5月跟隨師長張靈甫參加了孟良崮戰役。
孟良崮戰役以整編74師戰敗結束,57旅旅長陳噓雲被解放軍俘虜,之後被關進佳木斯第一監獄接受改造。1975年,特赦最後一批戰犯時陳噓雲被特赦。被特赦後的陳噓雲定居南京,先後擔任南京政協委員以及政協副主席等職務。1983年,陳噓雲因病去世,終年79歲。
第三,58旅旅長盧醒
整編74師的三個旅中,58旅旅長盧醒是唯一戰死的一位旅長。當然,他的死因也與張靈甫一樣有多種說法,有人說他是被擊斃的,也有人說他是「自殺成仁」。盧醒出生於1911年,湖北天門人,早年曾追隨74軍第一任軍長俞濟時參加過淞滬會戰等硬仗,抗日戰爭中也追隨王耀武參加過雪峰山戰役等經典戰役,是一位抗日名將。
74軍改編為整編74師後盧醒成為58旅旅長。1947年5月,盧醒追隨師長張靈甫參加了孟良崮戰役。在戰鬥的最後階段,整編74師幾乎全軍覆沒,58旅旅長盧醒戰死沙場,終年36歲。盧醒陣亡之前的軍銜是少將,陣亡之後,蔣介石特意把他追晉為中將。
參考資料:
《 從「抗戰王牌」到灰飛煙滅——國民黨整編74師的興衰給我們的啟示》孫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