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國共雙方打得最明白的一仗,莫過於孟良崮戰役。
戰役正式打響前,孟良崮戰場上的態勢異常詭異,華野以五個縱隊完成對國民黨整編第七十四師合圍後,國民黨又以10個整編師完成了對華野的包圍。
華東野戰軍的戰略意圖非常明確,即徹底消滅敵整編七十四師;國民黨的戰略意圖同樣非常明確,以整編74師為誘餌,企圖內外夾擊,同華東野戰軍決戰。
所以,在命令整編七十四師固守孟良崮,吸引華野主力的同時,國民黨緊急調集第五軍、整編第十五師、整編第六十五師、整編第二十五師、整編第八十三師、第七軍、整編第四十八師各部火速向整編第七十四師靠攏。
同時,國民黨又命整編第六十四師、整編第二十師、整編第九師趕赴垛莊、青駝寺、蒙陰增援。
簡單來說,此時孟良崮戰場上的態勢就是「包圍與反包圍」,如果稍有不慎,華野不僅無法實現吃掉敵整編七十四師的戰略目標,而且還有被敵人吃掉的危險。華野取勝的關鍵問題有兩個,一是能否迅速解決圍殲整編第七十四師的戰鬥;二是能否阻擋住敵人的援軍。
針對當時的戰場態勢,華東野戰軍二號首長對各級指戰員提出了兩個非常明確的要求,「一是各級指揮員到第一線督戰;二是作戰形式主要轉入陣地戰。」
1947年5月15日,華東野戰軍打響了進攻的槍聲,經過我軍參戰部隊浴血奮戰,當日晚敵整編七十四師便被壓縮到了東西三公裡、南北二公裡的狹窄山區內。
第二天,即5月16日,雙方又戰一天,華東野戰軍又攻佔了敵人佔據的所有高地。
華野進攻部隊在與敵整編七十四師這支王牌軍激烈交戰的同時。華東野戰軍阻援部隊也拉開了艱苦的陣地防禦戰,堅強地頂住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猛烈的進攻,始終把敵人的各路援軍阻止、鉗制在華野對敵整編七十四師的包圍圈之外。
當時的戰場形勢有多險惡?敵軍整編二十五師、整編第八十三師雖同整編第七十四師相隔僅五公裡左右,其餘援軍八個整編師(軍)距孟良崮也只剩下一日至二日的行程。
縱然如此,敵人的這些援助部隊始終沒有突破華野的阻擊防線,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敵整編七十四師被華野一口一口地吃掉。
在華野參戰部隊的英勇奮戰下,最終成功會師孟良崮、蘆山頂峰,華野第六縱特務團副團長何鳳山帶領突擊隊一舉殲滅隱藏在山洞裡的敵整編七十四師指揮所,專橫跋扈、不可一世的張靈甫的生命終於落下了帷幕。
截止5月16日下午,猛烈而密集的槍炮聲忽然變的稀疏,戰役已接近尾聲,部隊已進入打掃戰場和收攏部隊階段。
各部的戰果統計,與七十四師編制數字相比,還差7000人左右。華東野戰軍二號首長陷入沉思。就在此時,軍情報處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通過技術手段偵察發現,敵人還有電臺呼叫。」
華東野戰軍二號首長立馬下令,「各部隊繼續搜查,不可放鬆警惕,特別是比較隱蔽的山溝更要仔細搜查。沒有命令,不許停止!」
不是已經取得勝利了嗎?為什麼還要大費周章地折騰呢?不僅許多士兵不解,就連許多高級指戰員也有思想疙瘩。
華東野戰軍二號首長耐心地動員部隊,「兵法說窮寇勿追,是說狗急了要跳牆,弄不好會被反咬一口。」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繼續說道,「我們主張打殲滅戰,硬是要追窮寇,不論這隻狗發瘋也好,跳牆也好,都必須把它確確實實地打死才行!」
最後,他又說道,「我把各部隊上報的殲敵數字與七十四師編制數字反覆核對,還差7000人左右。7000人不是個小數目,弄不好會給我們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首長的意圖已經說的這麼清楚了,哪還有什麼說的?部隊立即開始地毯式搜查,您猜結果怎麼著?在孟良崮、雕窩之間的山谷內,還真發現了正準備突圍的7000餘敵人。
在華東野戰軍二號首長的命令下,第七、第八、第九三個縱隊實行兜剿,全殲殘敵,無一漏網。至此,國民黨「王牌軍」整編第七十四師被全部、乾淨、徹底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