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中發生何事?全殲敵整編74師的目標差點沒能實現!

2020-12-13 騰訊網

解放戰爭時期,國共雙方打得最明白的一仗,莫過於孟良崮戰役。

戰役正式打響前,孟良崮戰場上的態勢異常詭異,華野以五個縱隊完成對國民黨整編第七十四師合圍後,國民黨又以10個整編師完成了對華野的包圍。

華東野戰軍的戰略意圖非常明確,即徹底消滅敵整編七十四師;國民黨的戰略意圖同樣非常明確,以整編74師為誘餌,企圖內外夾擊,同華東野戰軍決戰。

所以,在命令整編七十四師固守孟良崮,吸引華野主力的同時,國民黨緊急調集第五軍、整編第十五師、整編第六十五師、整編第二十五師、整編第八十三師、第七軍、整編第四十八師各部火速向整編第七十四師靠攏。

同時,國民黨又命整編第六十四師、整編第二十師、整編第九師趕赴垛莊、青駝寺、蒙陰增援。

簡單來說,此時孟良崮戰場上的態勢就是「包圍與反包圍」,如果稍有不慎,華野不僅無法實現吃掉敵整編七十四師的戰略目標,而且還有被敵人吃掉的危險。華野取勝的關鍵問題有兩個,一是能否迅速解決圍殲整編第七十四師的戰鬥;二是能否阻擋住敵人的援軍。

針對當時的戰場態勢,華東野戰軍二號首長對各級指戰員提出了兩個非常明確的要求,「一是各級指揮員到第一線督戰;二是作戰形式主要轉入陣地戰。」

1947年5月15日,華東野戰軍打響了進攻的槍聲,經過我軍參戰部隊浴血奮戰,當日晚敵整編七十四師便被壓縮到了東西三公裡、南北二公裡的狹窄山區內。

第二天,即5月16日,雙方又戰一天,華東野戰軍又攻佔了敵人佔據的所有高地。

華野進攻部隊在與敵整編七十四師這支王牌軍激烈交戰的同時。華東野戰軍阻援部隊也拉開了艱苦的陣地防禦戰,堅強地頂住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猛烈的進攻,始終把敵人的各路援軍阻止、鉗制在華野對敵整編七十四師的包圍圈之外。

當時的戰場形勢有多險惡?敵軍整編二十五師、整編第八十三師雖同整編第七十四師相隔僅五公裡左右,其餘援軍八個整編師(軍)距孟良崮也只剩下一日至二日的行程。

縱然如此,敵人的這些援助部隊始終沒有突破華野的阻擊防線,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敵整編七十四師被華野一口一口地吃掉。

在華野參戰部隊的英勇奮戰下,最終成功會師孟良崮、蘆山頂峰,華野第六縱特務團副團長何鳳山帶領突擊隊一舉殲滅隱藏在山洞裡的敵整編七十四師指揮所,專橫跋扈、不可一世的張靈甫的生命終於落下了帷幕。

截止5月16日下午,猛烈而密集的槍炮聲忽然變的稀疏,戰役已接近尾聲,部隊已進入打掃戰場和收攏部隊階段。

各部的戰果統計,與七十四師編制數字相比,還差7000人左右。華東野戰軍二號首長陷入沉思。就在此時,軍情報處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通過技術手段偵察發現,敵人還有電臺呼叫。」

華東野戰軍二號首長立馬下令,「各部隊繼續搜查,不可放鬆警惕,特別是比較隱蔽的山溝更要仔細搜查。沒有命令,不許停止!」

不是已經取得勝利了嗎?為什麼還要大費周章地折騰呢?不僅許多士兵不解,就連許多高級指戰員也有思想疙瘩。

華東野戰軍二號首長耐心地動員部隊,「兵法說窮寇勿追,是說狗急了要跳牆,弄不好會被反咬一口。」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繼續說道,「我們主張打殲滅戰,硬是要追窮寇,不論這隻狗發瘋也好,跳牆也好,都必須把它確確實實地打死才行!」

最後,他又說道,「我把各部隊上報的殲敵數字與七十四師編制數字反覆核對,還差7000人左右。7000人不是個小數目,弄不好會給我們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首長的意圖已經說的這麼清楚了,哪還有什麼說的?部隊立即開始地毯式搜查,您猜結果怎麼著?在孟良崮、雕窩之間的山谷內,還真發現了正準備突圍的7000餘敵人。

在華東野戰軍二號首長的命令下,第七、第八、第九三個縱隊實行兜剿,全殲殘敵,無一漏網。至此,國民黨「王牌軍」整編第七十四師被全部、乾淨、徹底消滅。

相關焦點

  • 孟良崮戰役後,整編74師的三位旅長的結局怎麼樣?
    張靈甫所率領的整編74師在抗日戰中堪稱常勝之師,整編74師的前身就是被稱為「抗日鐵軍」的74軍。74軍在王耀武的帶領下在抗日戰爭中為國家、為民族立下赫赫戰功。74軍戰績出眾,無論面對如何兇殘的日寇他們總能打出輝煌的戰績。
  • 孟良崮戰役全殲整編七十四師,粟裕靠什麼贏得勝利
    孟良崮戰役是粟裕指揮的經典戰役,全殲國民黨王牌軍整編七十四師,擊斃中將師長張靈甫,讓老蔣潸然淚下。那一年,粟裕剛剛走近不惑之年,不惑之年真沒困惑了,怎麼打怎麼贏,怎麼打怎麼有,粟裕將軍憑什麼贏得勝利?今天這篇文章為大家解密。
  • 孟良崮戰役,發生了兩件怪事促成華野全殲國軍第74師,發生了什麼
    解放戰爭時期,敵我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正在悄然發生變化。蔣介石不得不改變戰鬥策略由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1947年,國民黨集結了3個兵團24個整編師約45萬人,從山東臨沂至泰安一帶向北進犯,企圖蔣華東野戰軍消滅在沂蒙山山區。
  • 整編74師5千餘人沒去孟良崮:濟南戰役時,華野一位師長因此陣亡
    1947年5月,國民黨中央軍第一王牌整編74師被全殲於孟良崮。但是全殲指的是敵人主要作戰兵力被我軍消滅,而不一定是全部兵力。孟良崮戰役華野五個縱隊一共殲敵、俘虜32000餘人,但其中包含了國民黨軍一部分支援74師的友鄰部隊,實際上74師真正被殲滅人數不足3萬人。
  • 整編74師有三團一營未上孟良崮,究竟算不算被全殲?三個硬性指標
    整編第74師在孟良崮戰役中究竟算不算被「全殲」?軍史學者家和愛好者們始終存在爭論,支持者認為該整編師兩級軍事主官非死即俘,也沒有出現成建制戰場突圍成功的情況,那就應該是全殲!孟良崮戰役華野共斃傷俘敵32676人(斃傷13000餘人),其中包括了順帶消滅的整編第83師的一個團,按該團2000人左右計算,實際消滅整74師的兵力數字應為30600餘人。以該師參戰兵力32000人核算,華野消滅敵人的比例高達96%,其實已經超過了90%的標準。
  • 王牌悍將張靈甫有勇有謀整編74師,孟良崮戰役成解放軍最大麻煩!
    王牌悍將張靈甫有勇有謀整編74師,孟良崮戰役成解放軍最大麻煩!1947年5月16日,在孟良崮戰役中,一位國民黨將領的遺體被致以了最高軍禮,前來致敬的有粟裕、陳毅、劉伯承等解放軍高級將領。並且隨後還以最高規格的禮節將這個國民黨將領厚葬,這個戰死的將領就是張靈甫。
  • 1947年,張靈甫戰死沙場後,整編74師的三位旅長結局如何?
    1947年5月8日,孟良崮戰役爆發,華東野戰軍將張靈甫的整編74師包圍在孟良崮一帶,經過八天的戰鬥,整編74師幾乎被全殲,師長張靈甫戰死沙場。關於張靈甫的死因,歷來有多種說法,有人說他被擊斃,也有人說他「自殺成仁」。不管哪種說法,他的最終結果總歸是戰死沙場。
  • 孟良崮戰役有多慘烈?馬克沁因沒水啞火,解放軍屍體鋪七層
    孟良崮戰役有多慘烈?馬克沁因沒水啞火,解放軍屍體鋪七層解放戰爭中最硬碰硬的戰役,應該是孟良崮戰役,當時我軍就有「砸碎珍珠換瑪瑙」和「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說法,足見當時戰鬥的兇險和慘烈。孟良崮上被全殲的74師有多厲害?我們可以從他們以往的戰績中看得出來。
  • 孟良崮戰役勝利後,被俘74師副旅長說:很想聽粟裕的教誨
    孟良崮戰役後,被俘的74師副旅長說,很想領教粟裕的教誨解放戰爭為期3年,擁有幾百萬精銳部隊的國民黨反動派,瞬間土崩瓦解。在孟良崮戰役中,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兵敗身亡,副旅長不幸被俘。孟良崮戰役,我軍以兵力優勢將國軍精銳之師整編74師圍殲。此戰,我軍共斃傷國民黨軍13000人,俘虜19676人,合計殲敵32676人。在這場戰鬥中,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兵敗身亡,隕落在冷冰冰的山洞裡。
  • 張靈甫不顧勸阻,把74師帶上孟良崮,結果工事難修、重武器全廢
    第74師嚴重依賴現代交通 王牌部隊善於平原作戰,卻害怕進入山區 華東野戰軍先後發動泰安等戰役,消滅國民黨軍整編
  • 華野為何能夠殲滅整編第74師,軍史專家:蔣介石給華野創造了機會
    孟良崮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垛莊鄉境內,主峰大崮頂海拔575.2米,相傳宋朝楊家將將領孟良曾屯兵於此,故名孟良崮。而在解放戰爭中,震驚中外的孟良崮戰役就發生在這裡,是陳毅和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殲滅國民黨整編74師的主戰場。
  • 名軍對名軍,名將對名將,華野9縱一拳砸扁王牌74師!
    當日傍晚,許世友率9縱與華野其他兄弟縱隊奉命連夜東進,準備聚殲敵右翼第7軍及整編第48師於沂水、蘇村之間。不料,敵將湯恩伯驅使第一兵團北犯,整編第74師進展較快,兩翼出現較大空隙,形成孤軍突出之勢。陳毅立即改變戰役決心,急令東進各縱隊火速回師,迎殲74師於孟良崮地區。
  • 王牌74師被全殲後,正副師長均戰死,而一旅長在建國後卻身居高位
    整編74師前身是抗戰中的抗日鐵軍第74軍,1946年3月74軍改編為整編74師。當時全師三萬餘人和一個軍的兵力差不多,因是全副美械裝備,戰鬥力極為強悍。加上名將張靈甫帶領,且兵員經歷過八年抗戰,可以稱的上是天下第一師。
  • 解說孟良崮戰役歷史之疑
    ——國民黨整編七十四師為何敗得這樣慘湯向進當年蔣軍王牌的整編七十四師兵敗孟良崮,張靈甫殞命沙場,震驚了交戰雙方,其喪命過程雖然始終蒙著一層雲霧,但更令人困惑的應該是七十四師此役三萬多人、擁有全付美式裝備、戰鬥力相當強悍,怎麼會讓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一戰全殲。
  • 孟良崮擊斃國軍悍將張靈甫,他四任妻子結局如何,六個子女今何在
    1947年,蔣介石所謂全面進攻戰略打破,遂改成以優勢兵力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企圖以鉗形攻勢聚殲解放軍主力,特別在山東戰場調集24個整編師、60個旅約45萬人,以其精銳主力整編第74師、第5軍、整編第11師為骨幹,分別編成三個機動兵團,擔任主要突擊任務。
  • 位列國軍五大王牌之首的「御林軍」整74師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除此之外,為應對內戰局面,整編74師還收編了汪偽政府的一些軍隊,導致部隊的戰鬥力大不如前。到了孟良崮戰役開始前,整編74師又增加了3個團,即51旅的153團、57旅的169團、58旅的174團。但這3個團由於剛剛組建,戰鬥經驗不足,所以沒有參加孟良崮戰役。
  • 陳毅查張靈甫74師戰敗原因:士兵不想死戰解放軍
    張靈甫,1903年生,解放戰爭時為國民黨整編74師師長。該師是國軍王牌部隊之一,在孟良崮一役中為華東野戰軍所滅。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結束後,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就下令調查74師戰敗原因,並形成調研稿《將軍七十四師的調查研究》。觀察者網特此刊出夏繼誠根據該調查研究對七十四師戰敗的原因所做分析。
  • 他是74軍最後一任軍長,結局卻最好,雖被俘虜,但被任命為教員
    他是國軍王牌74軍的最後一任軍長,卻是結局最好的,安享了晚年蔣介石有5大王牌部隊,就是第五軍、第十八軍、第七十四軍、新一軍、新六軍,而第74軍更是王牌軍中的王牌,也被稱為是蔣介石的「御林軍」。第74軍的名氣大,還是因為它的戰鬥力很強,在抗日戰爭中,74軍的戰績最好,王耀武打出了七十四軍抗日鐵軍的稱號,還被稱為是「虎賁軍」,獲得了很多榮譽。能領導74軍的人,都不一般人,共有5個人做過74軍軍長,前4任軍長包括王耀武、張靈甫、俞濟時、施中誠,都比較有名,最後一任是誰呢?他就是邱維達。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1947年國共內戰已經打響,其中在四平德惠戰役中第一軍嶄露頭角,當時的6縱司令洪學智帶領著部隊圍攻德惠,但是因為不熟悉步炮協同作戰,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戰後,國軍大大吹噓傷亡情況,而孫立人直接升為了東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長官,新一軍軍長職務由第50師師長潘裕昆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