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全殲整編七十四師,粟裕靠什麼贏得勝利

2021-01-09 山峰讀史

軍人的天職是打仗,而打仗贏得勝利的人才能稱之為英雄。孟良崮戰役是粟裕指揮的經典戰役,全殲國民黨王牌軍整編七十四師,擊斃中將師長張靈甫,讓老蔣潸然淚下。那一年,粟裕剛剛走近不惑之年,不惑之年真沒困惑了,怎麼打怎麼贏,怎麼打怎麼有,粟裕將軍憑什麼贏得勝利?今天這篇文章為大家解密。

孟良崮戰役圖

一是主帥優秀的指揮能力。陳毅兩次電話指揮,一次是給葉飛打電話,一次是給許世友。告葉飛,蔣介石以10個整編師把我5個縱隊反包圍了,情況十分嚴重。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孟良崮。哪怕三個縱隊打光了,只要把敵人消滅,也在所不惜。如果部隊打光了,我給你們補充,恢復你們的番號。給擔任主攻的九縱司令員許世友打電話,現在要不惜一切代價,把孟良崮拿下來。部隊損失1000,我給你們補充1000,部隊損失2000,我給你們補充2000,誰攻上孟良崮誰就是英雄。目的只有一個,務必要把敵人全部幹掉。陳毅作為總帥,堅定了信心,鼓足了勇氣。

粟裕指揮戰役

粟裕幾次電話指揮,體現了細節決定成敗。一個是總攻的時間。選擇在晚上凌晨一時,發起總攻,作戰意義非凡。我們打仗從來不循規蹈矩,而是靈活創新,我想選擇晚上,就是要讓國民黨的空中優勢無從下手。一個是要求16日佛曉前攻上孟良崮。規定時間必須把敵人全部消滅完。這樣徹底切斷了敵人增援的後路,保障主攻部隊全力以赴打攻堅戰。一個是給一、四、六、八、九縱隊指揮員打電話。殲滅七十四師,成敗在此一舉,望各縱同心協力,浴血參戰,那些孟良崮。大家合力攻堅,同舟共濟,把敵人給徹底消滅掉。即使敵人救兵到了,也於事無補。在戰場上,情況瞬息萬變,必須抓住關鍵時間節點,而粟裕就是充分掌握時間的人,時間是保障,有時候,幾分鐘就是成敗的關鍵。

二是大戰前周密的戰術部署。在敵軍進入我軍進攻區域時,粟裕指揮5個縱隊負責圍殲敵軍,4個縱隊負責掩護並阻擊敵軍的支援,從後路上徹底斷開,讓敵軍即使插翅也難以飛出我們的包圍圈。而5個圍殲的縱隊都是敢於啃硬骨頭之人,作戰勇猛,不怕犧牲。許世友,王建安,葉飛,陶勇,王必成,幾個將軍,個個都是打仗的好手。許世友作戰中命令自己的師長蕭靜海,要帶頭往前衝。師長當團長,團長當營長,營長當連長,只為一個目的,就是打勝仗。而王必成則命令自己的特務團插向敵人的心臟,特務團戰鬥力極強,以猛虎一樣衝向敵人,以必死之信念幹掉頑敵。

三是黨中央毛主席高度信任和支持。黨中央完全讓陳毅、粟裕放手去打仗,不需要事事都去匯報,減少了不必要的幹擾,最大效率提升了作戰水平和效率,彰顯黨中央的大局意識。對比國民黨作戰,蔣介石空中遙控,直接指揮到師旅一部,主帥不像主帥,給下級管理造成很多麻煩。而我們是下級服從上級,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

四是民心所向,正義無敵。從抗日戰爭以後國民黨接受日本投降就可以看到,國民黨是一部分奴才在做官,他們對日本帝國主義友好的態度令人作嘔,代表國家去接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投降,比日本人還謙卑。這樣的政府能代表國家利益嗎?對外,不能樹立一個強大國家的形象,體現不了一個國家的尊嚴和意志,對內欺壓百姓,魚肉人民。張靈甫在戰場上被擊斃,這個不可一世的狂妄之徒,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就成為必然。但陳毅元帥不僅要求厚葬死者,還給張靈甫買了棺材,體現我們的厚道與仁愛。連對死者都是如此尊重,尊重對手勝過尊重自己,更別說是厚待俘虜政策。我們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五是張靈甫大戰前的驕縱蠻橫。作為蔣介石的嫡系王牌七十四師,士兵是精挑細選的士兵,裝備全部是美國先進裝備,蔣介石的百般欣賞與厚愛,再加上七十四師的歷史傳統,從來沒打過敗仗,這些都為張靈甫的驕橫埋下伏筆。1945年4月,在湘西雪峰山戰役,張靈甫指揮74軍58師在鐵山與日軍主力血戰獲勝,獲三等寶鼎勳章、勝利勳章、忠勤勳章、美國金棕自由勳章。之後,74軍奉命衛戍南京,張靈甫升任74軍中將軍長兼南京衛戍司令,被稱為御林軍統領,成為蔣介石的心腹愛將。之後,第74軍改編為整編74師(軍),轄整編51旅、57旅、58旅共3萬餘人。張靈甫作為這支部隊的統帥,一般人他根本看不上,也不把粟裕等將領放在眼裡。驕兵必敗,張靈甫為他的驕傲付出了代價。

張靈甫

六是國民黨內部矛盾重重。整編74師周邊兩個師,一個黃百韜的二十五師,一個李天霞的整編八十三師,兩個救援部隊行動遲緩,不肯救援。該火速前進去救援,卻躲在一邊怕被消滅。最後在老蔣的親自電話遙控下,想要去救援時,發現為時已晚。十縱隊宋時輪鉗制了第五軍的增援,三縱隊何以祥阻止了第十一師前進,二縱韋國清、張震等阻敵第七軍第四十八師。打勝仗就必須精誠團結,同心協力。國民黨內部向來是矛盾重重,加上老蔣這個人比較江湖,喜歡的人就是嫡系部隊,配備精美武器,而不喜歡的人就送上戰場,慢慢消耗,長此下去必然導致失敗。湯恩伯作為第一兵團司令,指揮下面人也是很費勁,師長不聽司令的,只聽命於老蔣,將不識兵,兵不是將,如何打了勝仗。

戰爭造就將軍,將軍成就偉大戰役。粟裕將軍就是為戰爭而生的人,全殲整編七十四師一定是他記憶深處最難忘的一場戰役,將軍從百萬軍中取上級首級,打出了軍威,贏得了士氣。也感謝湯恩伯送來的這份厚禮,張靈甫,什麼王靈甫,統統拿來,笑納,謝謝。

相關焦點

  • 孟良崮戰役中發生何事?全殲敵整編74師的目標差點沒能實現!
    解放戰爭時期,國共雙方打得最明白的一仗,莫過於孟良崮戰役。 戰役正式打響前,孟良崮戰場上的態勢異常詭異,華野以五個縱隊完成對國民黨整編第七十四師合圍後,國民黨又以10個整編師完成了對華野的包圍。
  • 孟良崮戰役勝利後,被俘74師副旅長說:很想聽粟裕的教誨
    孟良崮戰役後,被俘的74師副旅長說,很想領教粟裕的教誨解放戰爭為期3年,擁有幾百萬精銳部隊的國民黨反動派,瞬間土崩瓦解。在孟良崮戰役中,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兵敗身亡,副旅長不幸被俘。副旅長被俘以後,為何直呼很想聽粟裕教誨?1947年5月13日至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巧妙運用以我之中央突破對付敵人之中央突破的強硬戰法,從國民黨重兵集團中將其頭號主力,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分裂出來,進而將其徹底圍殲於沂蒙山區蒙陰東南的孟良崮、蘆山地區。
  • 孟良崮戰役,發生了兩件怪事促成華野全殲國軍第74師,發生了什麼
    1947年,國民黨集結了3個兵團24個整編師約45萬人,從山東臨沂至泰安一帶向北進犯,企圖蔣華東野戰軍消滅在沂蒙山山區。為了取得戰役的勝利,陳毅、粟裕根據中央指示,發動了孟良崮戰役。全殲蔣介石王牌部隊整編74師。大大提升了人民解放軍解放全國的信心。
  • 整編74師有三團一營未上孟良崮,究竟算不算被全殲?三個硬性指標
    整編第74師在孟良崮戰役中究竟算不算被「全殲」?軍史學者家和愛好者們始終存在爭論,支持者認為該整編師兩級軍事主官非死即俘,也沒有出現成建制戰場突圍成功的情況,那就應該是全殲!孟良崮戰役華野共斃傷俘敵32676人(斃傷13000餘人),其中包括了順帶消滅的整編第83師的一個團,按該團2000人左右計算,實際消滅整74師的兵力數字應為30600餘人。以該師參戰兵力32000人核算,華野消滅敵人的比例高達96%,其實已經超過了90%的標準。
  • 孟良崮戰役後,整編74師的三位旅長的結局怎麼樣?
    張靈甫所率領的整編74師在抗日戰中堪稱常勝之師,整編74師的前身就是被稱為「抗日鐵軍」的74軍。74軍在王耀武的帶領下在抗日戰爭中為國家、為民族立下赫赫戰功。74軍戰績出眾,無論面對如何兇殘的日寇他們總能打出輝煌的戰績。
  • 解說孟良崮戰役歷史之疑
    ——國民黨整編七十四師為何敗得這樣慘湯向進當年蔣軍王牌的整編七十四師兵敗孟良崮,張靈甫殞命沙場,震驚了交戰雙方,其喪命過程雖然始終蒙著一層雲霧,但更令人困惑的應該是七十四師此役三萬多人、擁有全付美式裝備、戰鬥力相當強悍,怎麼會讓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一戰全殲。
  • 王牌悍將張靈甫有勇有謀整編74師,孟良崮戰役成解放軍最大麻煩!
    王牌悍將張靈甫有勇有謀整編74師,孟良崮戰役成解放軍最大麻煩!1947年5月16日,在孟良崮戰役中,一位國民黨將領的遺體被致以了最高軍禮,前來致敬的有粟裕、陳毅、劉伯承等解放軍高級將領。並且隨後還以最高規格的禮節將這個國民黨將領厚葬,這個戰死的將領就是張靈甫。
  • 孟良崮戰役有多慘烈?馬克沁因沒水啞火,解放軍屍體鋪七層
    孟良崮戰役有多慘烈?馬克沁因沒水啞火,解放軍屍體鋪七層解放戰爭中最硬碰硬的戰役,應該是孟良崮戰役,當時我軍就有「砸碎珍珠換瑪瑙」和「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說法,足見當時戰鬥的兇險和慘烈。孟良崮上被全殲的74師有多厲害?我們可以從他們以往的戰績中看得出來。
  • 整編74師5千餘人沒去孟良崮:濟南戰役時,華野一位師長因此陣亡
    1947年5月,國民黨中央軍第一王牌整編74師被全殲於孟良崮。但是全殲指的是敵人主要作戰兵力被我軍消滅,而不一定是全部兵力。孟良崮戰役華野五個縱隊一共殲敵、俘虜32000餘人,但其中包含了國民黨軍一部分支援74師的友鄰部隊,實際上74師真正被殲滅人數不足3萬人。
  • 華野為何能夠殲滅整編第74師,軍史專家:蔣介石給華野創造了機會
    孟良崮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垛莊鄉境內,主峰大崮頂海拔575.2米,相傳宋朝楊家將將領孟良曾屯兵於此,故名孟良崮。而在解放戰爭中,震驚中外的孟良崮戰役就發生在這裡,是陳毅和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殲滅國民黨整編74師的主戰場。
  • 粟裕將軍的隨身「四寶」:手槍、地圖、指北針,還有一架……
    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資料圖 當時,敵我雙方投入兵力之比接近二比一,而我軍卻以少勝多,打敗了有著「御林軍」之稱的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
  • 1947年,張靈甫戰死沙場後,整編74師的三位旅長結局如何?
    1947年5月8日,孟良崮戰役爆發,華東野戰軍將張靈甫的整編74師包圍在孟良崮一帶,經過八天的戰鬥,整編74師幾乎被全殲,師長張靈甫戰死沙場。關於張靈甫的死因,歷來有多種說法,有人說他被擊斃,也有人說他「自殺成仁」。不管哪種說法,他的最終結果總歸是戰死沙場。
  • 孟良崮擊斃國軍悍將張靈甫,他四任妻子結局如何,六個子女今何在
    1947年,蔣介石所謂全面進攻戰略打破,遂改成以優勢兵力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企圖以鉗形攻勢聚殲解放軍主力,特別在山東戰場調集24個整編師、60個旅約45萬人,以其精銳主力整編第74師、第5軍、整編第11師為骨幹,分別編成三個機動兵團,擔任主要突擊任務。
  • 張靈甫不顧勸阻,把74師帶上孟良崮,結果工事難修、重武器全廢
    另一路則從各個戰區抽調整編74師、整編11師、第5軍等30萬部隊,分為3個兵團,到4月中旬,已經完全佔領魯西南,並打通津浦線上中段交通,對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形成了弧形包圍態勢。
  • 豫東戰役之第一階段——開封戰役
    引語:一代戰神粟裕將自己親自指揮的豫東戰役稱之為「最複雜、最劇烈、最艱苦」的戰役。城南平會議結束後,陳毅、粟裕陪同朱德總司令從河北阜平城南莊城南莊返回了濮陽城東孫王莊的華東野戰軍司令部。整編第五軍是國民黨的第一支現代化裝甲部隊,也是關內僅剩的兩個五大主力之一(整編七十四師己在孟良崮被殲滅),另兩個正在關外作戰的五大主力之新一軍和新六軍,都是抗戰時期從第五軍一個師衍生而來的。
  • 宿北戰役的「王牌師」有多兇狠?粟裕:看到胡璉的部隊渾身冒冷汗
    在四路大軍中,胡璉整編第11師和戴之奇整編第69師盤踞於宿遷。兩個整編師的「統帥」徐州晉綏公署副主任吳奇偉,在不顧協同作戰的情況下,命令胡璉整編第11師揮師東進兵犯沐陽,命令戴之奇整編69師北上攻擊宿遷以北的新安鎮,企圖搶奪「頭功」。吳奇偉是個十足昏庸的「統帥」。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也有很多部隊靠打仗一戰成名,其中國軍的「天下第一軍、第一師和第一旅」在抗戰和解放時期很出名。那麼這三個部隊的軍師旅的長官都是誰?他們的結局怎樣?標題所說的部隊也就是國軍非常著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不管是吹牛還是實力非常強,部隊能夠被稱為「天下第一」的,也有相當有作戰實力的。
  • 解放軍大將粟裕的名字是怎麼讀的 粟裕指揮的戰役都有哪些
    粟裕生於公元1907年,粟裕1984年,是國內著名傑出的軍事家和革命家,也是我國的開國將領之一,曾經參加過多次的重大戰役,所擅長的也是大規模戰役的指揮和作戰,曾經在1958年的時候受到了錯誤的批判,從此受到了許多不好的的對待,但是在1994年,國家政府已經替粟裕平反。「裕」的結構是左右結構,原來的本意是精神鬆弛,遇到什麼事情都不容易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