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74師共有三個旅六個團,旅長和團長都是誰?後來是啥結局?

2020-12-23 騰訊網

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整編師是重慶談判的產物,也是老蔣以裁軍為幌子掩蓋密謀發動內戰的手段。曾號稱國軍五大王牌軍之一的第74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編為整編第74師的,擔任師長的就是後來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兵敗身死的黃埔四期將領張靈甫。

張靈甫整編第74師雖然番號是師,但實際上和之前的第74軍沒有什麼變化,甚至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擴充。當時,張靈甫整編第74師一共有三個旅六個團的建制,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張靈甫整編第74師三個旅長和六個團長都是誰?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都怎麼樣了?

一、整編第51旅的旅長是陳傳鈞,他是山東曹縣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整編第51旅的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兩個團,分別是第151團和第152團。第151團的團長是王奎昌,他是遼寧遼陽人,先後畢業於東北陸軍講武堂、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二期;第152團的團長是謝愷棠,他是江西龍南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八期。

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整編第51旅的旅長陳傳鈞在戰場上兵敗被俘虜,後來的下落不明,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對抗改造而被鎮壓了。第151團的團長王奎昌在戰場上逃脫,不久又在重建的第74軍任職,後來跟隨老蔣逃到了臺灣。第152團的團長謝愷棠也在戰場上逃脫,不久又在重建的第74軍任職,後來也逃到了臺灣。

二、整編第57旅旅長陳噓雲,他是江西萍鄉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整編第57旅的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兩個團,分別是第170團和第171團。第170團的團長是馮繼異,他是山東泰安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八期;第171團的團長是周少賓,他是湖北沔陽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八期。

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整編第57旅的旅長陳噓雲在戰場上兵敗被俘虜,後來經過改造獲得了釋放,還曾擔任過南京政協委員、政協副主席,於1983年在江蘇南京病逝,享年79歲。第170團的團長馮繼異在戰場之上逃脫,曾在重建的第74軍任職,後來在浙江麗水一帶被俘虜,最終的下落不明。第171團的團長周少賓在戰場之上兵敗自殺身亡,享年34歲。

三、整編第58旅旅長盧醒,他是湖北天門人,畢業於國民黨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九期。整編第58旅的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兩個團,分別是第172團和第173團。第172團的團長是李仁俊,他是湖南長沙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八期。第173團的團長是雷勵群,他是湖南邵陽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八期。

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整編第58旅的旅長盧醒在戰場上兵敗自殺身亡,享年36歲。第172團的團長李仁俊在戰場上逃脫,不久又在重建的第74軍任職,後來跟隨老蔣逃到了臺灣。第173團的團長雷勵群在戰場之上兵敗被俘虜,後來的下落不明,有一種說法是雷勵群回家務農了。

相關焦點

  • 王牌第74師被全殲,該師三個旅長下場如何?一人身居高位
    王耀武晉升之後,第74軍換過幾位軍長,以及後來番號變為第74師,其部隊人數變化不大,不過在王耀武之後,第74師最有名的就是張靈甫了,不過在孟良崮一戰中,張靈甫被擊斃。在國民黨為張靈甫哀悼的時候,卻忘記了他手下的三個旅長,幾乎也沒人去關心一個個小小的旅長,筆者今天就特地為大家介紹一下張靈甫手下三個旅長的下場,其中有一人建國後身居高位。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也有很多部隊靠打仗一戰成名,其中國軍的「天下第一軍、第一師和第一旅」在抗戰和解放時期很出名。那麼這三個部隊的軍師旅的長官都是誰?他們的結局怎樣?標題所說的部隊也就是國軍非常著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不管是吹牛還是實力非常強,部隊能夠被稱為「天下第一」的,也有相當有作戰實力的。
  • 1947年,張靈甫戰死沙場後,整編74師的三位旅長結局如何?
    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平時為人比較驕悍,所以整編74師被包圍初期,附近的友軍能避則避,導致整編74師孤軍無援,後期友軍想救時已經回天無力。最終,整編74師在孟良崮被全殲,師長張靈甫與副師長蔡仁傑戰死沙場。整編74師下轄三個旅,分別是51旅、57旅與58旅。這三個旅的旅長分別是陳傳鈞、陳噓雲與盧醒。
  • 王牌74師被全殲後,正副師長均戰死,而一旅長在建國後卻身居高位
    整編74師前身是抗戰中的抗日鐵軍第74軍,1946年3月74軍改編為整編74師。當時全師三萬餘人和一個軍的兵力差不多,因是全副美械裝備,戰鬥力極為強悍。加上名將張靈甫帶領,且兵員經歷過八年抗戰,可以稱的上是天下第一師。
  • 孟良崮戰役後,整編74師的三位旅長的結局怎麼樣?
    張靈甫所率領的整編74師在抗日戰中堪稱常勝之師,整編74師的前身就是被稱為「抗日鐵軍」的74軍。74軍在王耀武的帶領下在抗日戰爭中為國家、為民族立下赫赫戰功。74軍戰績出眾,無論面對如何兇殘的日寇他們總能打出輝煌的戰績。
  • 延安保衛戰中西北野戰軍有幾個旅參戰,旅長是誰後來的軍銜是什麼
    當時西北野戰軍成立的時候一共有六個旅,他們全部都參加了延安保衛戰,那麼這六個旅的旅長都是誰,最後的軍銜是什麼?抗日戰爭時期,王尚榮歷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七一五團團長,獨立第一旅副旅長兼晉綏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陝甘寧邊區綏德警備區副司令員,獨立第一旅旅長,第二師師長等職務,延安保衛戰的時候擔任第一縱隊獨立第1旅旅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 整編74師有三團一營未上孟良崮,究竟算不算被全殲?三個硬性指標
    而反對者指出,整74師有三個建制團(第153、第169、第173)和師屬榴炮營並沒有參加戰役,只能算「基本被殲」,更重要的是,該整編師傷亡被俘總數遠遠未達到定員的90%,硬性指標不夠!關於90%這個量化標準,出自百度百科關於「全殲」的詞語解釋,即指「敵軍全部或90%以上被殲滅」的意思。
  • 國軍悍將胡璉,章逢集大戰,中野三個縱隊沒打過整編11師一個團
    張靈甫和他的整編74師是最出名的一支部隊,號稱是五大主力之首,戰鬥力十分強悍。但是在當時的國民黨軍中,還有一支戰鬥力絲毫不遜色於整編74師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胡璉的整編11師。整編11師是國軍傳統王牌部隊,背後所依靠的陳誠系,是國民黨軍中名將最多,威望最大的派系。
  •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中有一個著名的「天下第一旅」,它是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全部裝備美式武器,多年來以其無敵的戰鬥力被蔣介石、胡宗南吹噓為「天下第一旅」,它曾經當過蔣介石的警衛部隊,人稱「蔣家御林軍」。
  • 陳毅查張靈甫74師戰敗原因:士兵不想死戰解放軍
    近日,陝西省委為國民黨將領張靈甫在家鄉西安修建豪華陵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張靈甫,1903年生,解放戰爭時為國民黨整編74師師長。該師是國軍王牌部隊之一,在孟良崮一役中為華東野戰軍所滅。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結束後,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就下令調查74師戰敗原因,並形成調研稿《將軍七十四師的調查研究》。
  • 孟良崮擊斃國軍悍將張靈甫,他四任妻子結局如何,六個子女今何在
    1947年,蔣介石所謂全面進攻戰略打破,遂改成以優勢兵力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企圖以鉗形攻勢聚殲解放軍主力,特別在山東戰場調集24個整編師、60個旅約45萬人,以其精銳主力整編第74師、第5軍、整編第11師為骨幹,分別編成三個機動兵團,擔任主要突擊任務。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在長生口、七亙村、神頭嶺、響堂鋪、長樂村、香城固、黃崖底等八路軍軍史上著名的戰鬥中,第386旅給予了侵華日軍以沉重的打擊,美大使館武官卡爾遜來到第386旅考察時,稱讚說「386旅是中國最好的一個旅」,這個評價是相當高的。按照當時的編制,386旅下轄兩個主力團,分別是771團和772團,每個團下轄3個營,一共6個營。
  • 華野全殲74師,半年後74師重建,中野六個縱隊卻沒殲滅其一個旅
    抗戰勝利之後,74軍被整編為74師,但仍然是軍的編制,全師三萬多人,全副美械裝備,戰鬥力十分強悍。根據1946年軍委會對各部隊在抗戰時的表現,評出了五支戰鬥力最強悍的部隊,分別是74軍,18軍,第五軍,新一軍,新六軍,這五支部隊也被稱之為是國軍五大主力,其中74軍由於戰鬥力強悍,被譽為五大主力之首。
  • 著名的386旅,歷任旅長都是誰,最後結局如何
    說起386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抗日劇《亮劍》中,抗日戰爭晉西北鐵三角李雲龍、丁偉,孔捷所屬的旅部就是386旅。雖說只是電視劇,但是真的存在386旅,而且旅長就是我們的陳賡將軍。陳賡將軍抗戰時期的八路軍一共有3個師,6個旅,其中386旅的名頭是最響的,當時在旅長陳賡的率領下,下轄的771團和772團在七亙村、神頭嶺、響堂口都給日軍迎頭痛擊,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
  • 張靈甫必須死
    張靈甫的戰功儘管這些年有些被誇大其詞,不過他確實是從拼了命一步一步打出來的。抗戰結束後,74軍被壓縮編制,成了74師,不過裝備配置依舊是「軍級」,一般一個師有一萬人,但是74師竟然有三萬多人,跟一個軍也沒啥差別。此時的師長是王耀武,不過老王要高升了,於是就空出來一個師長的職位,讓誰擔當呢?此時老王手底下有三個師長,他們都想上位。
  • 359旅前後共有幾位旅長,他們都是什麼軍銜,有上將也有中將
    359旅是八路軍最初的六個旅之一,是一個光榮的番號,是一支英雄的部隊。359旅名將輩出,戰功赫赫,那麼,它前後共有幾位旅長呢?他們都是什麼軍銜?先說第一位旅長,有人說了王震,非也。359旅成立之初的旅長並不是王震,而是陳伯鈞。
  • 解謎張靈甫:自殺還是被斃?為何殺妻?究竟埋骨何地?
    文中寫道,「哪怕在1938年10月,張靈甫在斃傷日軍近萬人的萬家嶺戰役中發揮極為出色,他當時的職位是:51師153旅的副旅長。」       在血戰南京中,張靈甫是作為第74軍第51師第305團一名團長參戰的。當時,第74軍據守堡壘與日軍激戰三天,但只能被動挨打。張靈甫親自組織敢死隊反擊,也被日軍打成重傷。但張靈甫所部305團並未撤退,而是成為南京中華門的屏障。最後,305團因損失嚴重,被撤下與友軍匯合。       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大戰,使得張靈甫一戰成名。
  • 志願軍180師作戰失利,三個團的團長都是誰?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如果有人說第180師全軍覆沒,這就有點誇張了,這種說法是不負責任的譁眾取寵行為。當時,第180師的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三個團,分別是第538團、第539團和第540團。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第180師的三個團長都是誰?在作戰失利之後他們都怎麼樣了?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著名的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第1任團長是誰?後來怎樣了?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根據當時軍委改編命令,原紅75師,迅速改編為688團,率屬於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徐海東擔任344旅的旅長抗戰初期,參加平型關戰役,配合友軍保衛山西太原,在晉西北一帶開展遊擊戰爭,有力地牽制了日本對山西的進攻
  • 直屬二野司令部的2個軍轄有5個師,師長都是誰?後結局如何?
    上回我們說過了直屬第二野戰軍的2個軍的軍長政委都是誰,今天接下來和大家說說這2個軍下轄師的師長都是誰?後結局如何?司令部直屬的58軍下轄有3個師,第172師、第173師和第174師。抗戰時期任129師385旅769團營教導員,385旅獨立支隊政委,東進縱隊第8支隊政委,第1團團長,冀南軍區第3軍分區政委,第2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後任晉冀魯豫軍區第10縱隊29旅旅長,桐柏軍區第3軍分區政委、司令員,第四野戰軍58軍173師師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將。1987年9月5日去世,享年73歲。第174師師長是何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