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第1任團長是誰?後來怎樣了?

2020-12-14 留名講史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根據當時軍委改編命令,原紅75師,迅速改編為688團,率屬於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徐海東擔任344旅的旅長

抗戰初期,參加平型關戰役,配合友軍保衛山西太原,在晉西北一帶開展遊擊戰爭,有力地牽制了日本對山西的進攻。

688團是一支戰功赫赫的部隊,很多開國將領都來自這支部隊,開國上將韓先楚就是其中之一,韓先楚是八路軍一名戰功卓著的軍事指揮官,1937年688團組建之初,韓先楚擔任了688團的副團長。那麼688團隊第1任團長是誰呢?

688團組建後,他的第一任團長其實是陳錦繡,陳錦繡是河南人,1911年出生,1930年陳錦繡就加入了紅軍,參加了很多反圍剿的戰爭,經驗豐富,到了陝北後,為了鞏固根據的安全,又先後參加了很多次的的保衛戰役,通過實戰的洗禮,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事指揮官,先後擔任團長、師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領導的紅75師,迅速改編為344旅688團,他出任688團的團長

抗戰初期,688團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友軍,保衛山西,在晉西北一代,採取靈活機動的遊擊戰爭,消滅猖狂的日軍,牽制日軍對山西的進攻。

為了進一步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八路軍為了協助第二戰區的友軍,阻止日軍瘋狂的進攻,準備對日軍進行一場大規模的伏擊,充分利用了八路軍在山地作戰的優勢,準備在平型關進行伏擊。344旅688團成為了這次戰役的預備部隊

最後八路軍成功在平型關伏擊了號稱「鋼軍」的板垣師團。這次戰役的成功有力地配合了第二戰區的防禦壓力,延緩了日軍對山西的戰略進攻。

然而因為天氣的原因,山體滑坡。導致了688團無法及時趕到指定戰鬥區域,錯過了平型關戰役。

為了擴大敵後抗日戰爭,八路軍建立了很多敵後抗日根據地,根據地的存在,讓日本感受到了壓力,於是準備派出大量部隊,對根據地進行掃蕩。

為了阻擊日軍對根據地的掃蕩。上級命令688團作為主力,在日軍的必經之路洪子店設下埋伏,眼看日軍進入包圍圈之後,陳錦繡命令快速出擊,機槍 、手榴彈蜂擁投向了日軍。

日軍面對這樣的狀況,也開始阻擊反擊,由於日軍事先沒有察覺,面對我軍的突然襲擊,損失慘重,準備組織人員進行突圍,並尋求支援。日軍經過猛烈的反擊,還是無法突破我軍的包圍,沒辦法,只能等待援軍的到來。

經過我軍的猛烈攻擊,日軍幾乎快被殲滅了,然而此時他們的增援部隊趕到了,開始對我軍的陣地進行猛烈的炮擊

鬥爭非常激烈,陳錦繡為了鼓舞士氣,帶著警衛營一起參加了戰鬥,此時日軍的火力非常強,用炮火覆蓋了我軍陣地,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團長不幸中彈犧牲,警衛營長也在戰鬥中犧牲。由於日軍的猛烈轟炸,最後團長的遺體都沒有找到。

團長犧牲後,劉震和韓先楚等人,繼續帶領部隊,和日軍進行頑強鬥爭,立下了赫赫戰功

陳錦繡犧牲時,年僅27歲,讓我們向這位抗日英烈致敬,珍惜當下的和平生活

相關焦點

  • 八路軍3個師6個旅,344旅出2大將,343旅打仗強,但386旅才最牛
    哪個旅戰鬥力最強?八路軍每個師下面都是兩個旅的編制,115師林帥是師長,聶帥是副師長,羅帥是政訓處主任,下轄343旅和344旅。其中343旅的旅長是陳光,副旅長周建屏;344旅旅長徐海東,黃克誠是政委,有意思的是344旅下轄的519團副團長和現在央視一個女主持都叫董卿。120師賀總是師長,肖克是副師長,下轄358和359旅。
  • 賀龍元帥解放大西南,統帥5個軍,軍長都是誰?後來授予什麼軍銜
    後來授予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第十八兵團60軍軍長張祖諒張祖諒,河南人,土地革命時期,擔任特務科連長,軍政治部保衛科科長參加了開闢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386旅772團擔任鋤奸科科長,參加了百團大戰,神頭嶺戰役。
  • 129師771團,首任團長授中將營長授少將,一個曾因強行扣車被處分
    八路軍下轄第115師、第120和第129師。 771團由原紅四方面軍第31軍第91師改編,首任團長為徐深吉,第1營首任營長徐其海,第2營首任營長鄒國厚,第3營首任營長吳宗先。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1營長,後任八路軍留守兵團綏德警備司令部科長,
  • 延安保衛戰中西北野戰軍有幾個旅參戰,旅長是誰後來的軍銜是什麼
    抗戰時期羅元發歷任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政治處主任,獨立第一師政治部主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雁北支隊政治委員兼中共雁北地委書記,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二旅政治委員等職務,延安保衛戰的時候擔任教導旅旅長,指揮部隊給胡宗南以痛擊,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 他用兩年時間從團長升任旅長,正準備大幹一場,為何戛然而止離開前線
    用2年時間從團長升任旅長,正準備在前線大顯身手大幹一場時,他卻戛然而止離開前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他就是韓先楚。抗戰時期,平型關大戰是八路軍的首秀,當時的韓先楚在115師擔任344旅688團的副團長,根據師長的部署,由343旅擔任主攻,而344旅只用了687團,韓先楚所在的688團擔任預備隊沒被用上,所以韓先楚也就成了平型關之戰的看客。
  • 四大野戰軍成立,115師120師和129師師長都是誰,什麼軍銜
    說起115師120師和129師,那真是威震天下。抗日戰爭時期,這是八路軍僅有的三個主力師番號。很遺憾,這三個師都是當時中國最王牌的師,卻都是國民黨部隊的番號。那麼,我軍有自己番號的115師120師和129師嗎?當然有了。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八路軍成立之後就開赴了抗日前線,在和日偽軍作戰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45年夏天的時候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一百萬。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
  • 八路軍成立前,紅一方面軍六大師長有四人後成上將,還有一人叛逃
    在成為八路軍前,紅一方面軍下轄兩個軍團: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當時紅三軍團已經併入了紅一軍團),這兩個軍團又下轄了三個師,所以一共是六個師,那你知道這六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嗎?
  • 張靈甫74師共有三個旅六個團,旅長和團長都是誰?後來是啥結局?
    當時,張靈甫整編第74師一共有三個旅六個團的建制,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張靈甫整編第74師三個旅長和六個團長都是誰?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都怎麼樣了? 第151團的團長是王奎昌,他是遼寧遼陽人,先後畢業於東北陸軍講武堂、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二期;第152團的團長是謝愷棠,他是江西龍南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八期。 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整編第51旅的旅長陳傳鈞在戰場上兵敗被俘虜,後來的下落不明,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對抗改造而被鎮壓了。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386旅剛成立時兵力只有7000多人,第129師東渡黃河,參與山西抗戰,遵照軍委放手發動群眾,充實人民武裝的指示,八路軍第386旅在戰鬥中成長。在長生口、七亙村、神頭嶺、響堂鋪、長樂村、香城固、黃崖底等八路軍軍史上著名的戰鬥中,第386旅給予了侵華日軍以沉重的打擊,美大使館武官卡爾遜來到第386旅考察時,稱讚說「386旅是中國最好的一個旅」,這個評價是相當高的。按照當時的編制,386旅下轄兩個主力團,分別是771團和772團,每個團下轄3個營,一共6個營。
  • 八路軍三個師中129師最能打,為啥115師發展的卻最好?
    1942年,彭德懷發動百團大戰,由於此時115師已經不在華北,所以參戰主力是以120師和129師為主的,129師作戰勇敢,殲滅敵人還有碉堡數量最多,此戰中,暴露出120師賀龍部隊的戰鬥力弱,部隊打不了大戰的這個毛病。 之後將賀龍部隊王震旅調入延安,南泥灣開墾荒地。
  • 除了三個主力師,八路軍還有一個師,師長還是開國上將
    八路軍到底有多少個師?很多人以為,三個主力師,115師、120師和129師。真的是這樣嗎?非也。八路軍至少還有一個師,這就是獨立第一師,師長楊成武后來是開國上將。 楊成武應該是第一位當上八路軍師長的開國上將。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第1號公告!烙鋼!平定籍
    -1937) 國民革命軍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1旅第1團團長 柴陰軒(1903-1937) 東北抗日聯軍第8軍第4師政治部主任 欒天林(1899-1937) 抗日滅滿救國軍司令 隋相生(1880-1937) 東北抗日聯軍第1軍第1師第4團團長 韓榮九(1900-
  • 八路軍第一戰,115師打伏擊,120師打後勤,而129師竟然打飛機
    這時,八路軍作為第八集團軍也是歸閻錫山管轄的,所以八路軍各部隊也是想盡一切辦法,支援忻口會戰。並且面對日本的咄咄逼人,華夏面臨著亡國的危險,共產黨各部隊早都想給日本人一個教訓。 因為蔣介石擔心共產黨實力強大,所以就只給了共產黨一個軍的兵員配置,也就是第八路軍。八路軍下轄三個師,為115師,120師和129師。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作為一師之長,西方各國師長的軍銜通常是少將,而日軍師團長的軍銜則是中將,那麼在抗日戰爭之中,誰才是陣亡中國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沼田德重:沼田德重為"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1939年3月晉升為中將、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十二軍第114師團師團長,率日軍第114師團駐紮於濟南、兗州。
  • 解放軍中大名鼎鼎的三楊、三陳、三梁,你知道是誰嗎?
    在第一批授銜的將軍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在開國將帥中流傳著三陳、三楊和三梁,他們分別是誰呢? 三陳中要說誰最出名莫過於這位陳賡大將了,早年入黃埔軍校並且加入了中共,是著名的黃埔三傑之一,全面抗戰爆發後,解放戰爭中陳賡指揮部隊殲滅天下第一旅,豫西拖垮李鐵軍,後來擔任二野第四兵團的司令員
  • 八路軍3位師長都是元帥,6位旅長為何只評了2位大將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紅軍被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八路軍下轄3個師,即115師,120師,129師。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這3個師的師長全都是元帥。甚至3個副師長,有2個也都是元帥。3個師下轄6個旅。按照正常的邏輯推斷,師長是元帥,那麼旅長該是大將才對吧。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按照日本軍隊的編制,一個甲級師團能夠下轄了8個聯隊,分為4個步兵聯隊和騎兵、炮兵、工兵、運輸聯隊各1個。甲級師團的總兵力在27000人到30000人之間,一般來說,甲級師團的師團長由中將擔任。兩個步兵聯隊和一些直屬部隊,又能組成一個步兵旅團。旅團長一般有少將擔任,一個步兵旅團的兵力,大約有8000人左右。
  • 八路軍第115師先後有3位師長,兩位成開國元帥,一位卻自焚身亡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被稱為工農紅軍,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張學良,楊虎城等人面對蔣介石的不抵抗發動了西安事變,隨之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建立;1937年,中央軍事委員會對工農紅軍做出了改變,將長徵後的1、2、4方面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出自習慣,人們對改變後的工農紅軍還是稱為八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