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第一戰,115師打伏擊,120師打後勤,而129師竟然打飛機

2020-12-22 騰訊網

八路軍成立之後,面對日軍的大舉侵華,八路軍義憤填膺都想給日軍一個教訓。此時北平天津淪陷,華北大片領土喪失,而日本又開始了它的新一輪進攻。這時日軍的主要戰略目標是把華北重鎮太原給攻下來。但是太原地處三晉大地,此地號稱表裡山河易守難攻,歷史上春秋時期的晉國,戰國時期的趙國,以及五代十國時期的王朝都是通過這裡建立的霸業。

而且太原在民國也很有名氣,它是民國赫赫有名的軍閥閻錫山的地盤。他在這裡養精蓄銳十幾年,在北伐戰爭時期曾經憑藉山西一地稱霸華北,之後更是掀起了中原大戰和蔣介石爭奪天下。雖然失敗實力大損,但是現今也是第二戰區總司令,麾下軍隊三十萬。

山西是閻錫山的大本營,更被他看成自己的地盤和王國,閻錫山不甘心這麼失去,所以閻錫山打算在太原北部的忻口阻擊日軍,大名鼎鼎的忻口會戰就開始了。這時,八路軍作為第八集團軍也是歸閻錫山管轄的,所以八路軍各部隊也是想盡一切辦法,支援忻口會戰。並且面對日本的咄咄逼人,華夏面臨著亡國的危險,共產黨各部隊早都想給日本人一個教訓。

因為蔣介石擔心共產黨實力強大,所以就只給了共產黨一個軍的兵員配置,也就是第八路軍。八路軍下轄三個師,為115師,120師和129師。這時115師已經打完了震驚中外的平型關戰役,而120師正在打雁門關戰役幹擾日軍的補給線,這時129師也有了一個大動作。

這場戰爭的主角是129師第769團,而指揮官就是以後的共和國上將,大名鼎鼎的陳錫聯將軍。這時的陳錫聯才剛滿22歲,在現在這個時代都還是年輕人還在上大學。但是陳錫聯20歲就當上了紅軍師長,指揮千軍萬馬,擔得起少年英才。後來因為蔣介石太摳門,才給了三個師,所以陳錫聯只能當團長了,但是當團長也比國民黨的師長強。

因為這回陳錫聯將有個大動作,這件事情將震驚全國,同時對數十萬軍隊參加的忻口會戰產生很大的積極作用。那就是它竟然把日軍轟炸太原的24架飛機給給炸毀了,這簡直讓人不可相信。蔣介石剛聽到這個消息都不相信這是真的,直到飛機十幾天沒有轟炸太原,派飛機查看之後,才證實這是真的。

這產生的價值是非常巨大的,因為我國的飛機很少,所以戰爭時期制空權基本都在日軍手裡。那時的戰爭都是陸空協同作戰,掌握了制空權很大程度上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所以這一次對日軍短時間在太原的制空權將是很大的打擊。連蔣介石對我八路軍這麼摳門的人,都嘉獎了兩萬大洋,證明陳錫聯的功勞真的很大。

當地群眾還專門編了一首詩「萬裡長城萬裡長,雁門關下古戰場,陽明堡裡一把火,日寇飛機一掃光。」

陳錫練將軍14歲從軍,八年之後成為民族英雄,他還將為中華民族的自由和解放繼續浴血奮戰12年,為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和蔣介石頑固派立下赫赫功勳。之後他年紀輕輕不滿40將成為共和國的開國上將,繼續為共和國的建設發光發熱。我輩之人將銘記陳錫聯將軍的功績,感謝他為新中國建立浴血奮戰20年,同時以他為榜樣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

相關焦點

  • 八路軍三個師中129師最能打,為啥115師發展的卻最好?
    紅軍改編為三個師,115師駐軍山西,120師駐軍綏遠,129師駐軍河北,三個師獨自發展,以遊擊戰為主,配合小規模的運動戰。三個師分兵115師有24000人之眾,120師和129師基本都在一萬人左右。三個師渡過黃河前往各地的根據地發展隊伍。 115師首戰平型關,殲滅1000多日軍,大大的振奮了國人的自信心,在此之前,國軍,地方軍閥,中央軍一路潰退,一路逃竄,基本上100多個日軍追趕十幾萬軍隊的現象常有,在中國人的眼裡,日本人仿佛和妖魔鬼怪一樣,殺不死,所以接觸之即潰敗。
  • 四大野戰軍成立,115師120師和129師師長都是誰,什麼軍銜
    說起115師120師和129師,那真是威震天下。抗日戰爭時期,這是八路軍僅有的三個主力師番號。很遺憾,這三個師都是當時中國最王牌的師,卻都是國民黨部隊的番號。那麼,我軍有自己番號的115師120師和129師嗎?當然有了。
  • 八路軍3個師6個旅,344旅出2大將,343旅打仗強,但386旅才最牛
    圖片來自網絡八路軍三大主力師那支部隊更厲害?其實各有各的強處,這3大主力師裡殲敵最多的是129師,授銜將帥最多的是115師,防禦無雙的是120師。那麼,這3個師下轄哪6個旅?八路軍每個師下面都是兩個旅的編制,115師林帥是師長,聶帥是副師長,羅帥是政訓處主任,下轄343旅和344旅。其中343旅的旅長是陳光,副旅長周建屏;344旅旅長徐海東,黃克誠是政委,有意思的是344旅下轄的519團副團長和現在央視一個女主持都叫董卿。120師賀總是師長,肖克是副師長,下轄358和359旅。
  • 八路軍3個師,為何129師武器墊底?兩人一支槍,步槍10發彈
    作者:忘情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成八路軍,下轄115、120、129師,分別由紅1、2、4方面軍主力編成。
  • 抗戰中八路軍129師最能打,軍神劉伯承麾下10位猛將有多牛!
    抗戰中最勇猛的八路軍部隊:129師猛將如雲,軍神劉伯承指揮有方!推薦語: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們替這些英雄烈士們領略了,這個美好的國度,我們也替他們一一感受到了。中國的近代史發展可以說是那麼的多災多難,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也開始了中國現代史的發展。
  • 板垣徵四郎叫囂半個師團可拿下太原,林彪:這一仗我115師打定了
    ,集結了晉綏軍33軍、34軍、35軍、中央軍第17軍等十餘萬人,為了配合國軍作戰,毛澤東立即命令林彪帶領115師開赴平型關一帶的南部區域,120師開赴晉西北雁門關一帶。同時毛澤東對彭德懷說,你一定要讓國民黨當局了解八路軍的戰略方針,著重解釋我軍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原則。彭德懷知道我們八路軍更加適合打靈活的遊擊戰和埋伏,如果把八路軍放在陣地上這樣發揮不出我們的優勢,而且與國民黨軍不能更好配合。
  • 除了三個主力師,八路軍還有一個師,師長還是開國上將
    八路軍到底有多少個師?很多人以為,三個主力師,115師、120師和129師。真的是這樣嗎?非也。八路軍至少還有一個師,這就是獨立第一師,師長楊成武后來是開國上將。 楊成武應該是第一位當上八路軍師長的開國上將。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對越反擊戰的29個師中,這個師打得最艱苦,傷亡團級軍官最多
    在整個對越反擊中,打得最艱苦的是高平方向,而在高平方向打得最辛苦則是121師,說起來真的挺心酸。2月18日晚,121師後勤部隊先是走錯了路,後來到達魁剝山谷時又遭遇了伏擊,越軍的精銳特工早早就埋伏在此,後勤部隊反應能力本來就不如作戰序列快,加上還有一些特工潛伏進了我軍部隊當中,導致一片混亂,根本沒辦法阻止反擊。
  • 平型關戰役,八路軍兩樣東西意外起作用:一是草鞋,二是鍘刀
    1937年8月,紅軍4萬多主力部隊改編為八路軍,下轄3個師:115師、120師和129師。在著名的「林氏三兄弟」中,林育南已犧牲,林彪和林育英都在八路軍中任職。林彪任115師師長,林育英任129師政委。毛主席開玩笑說:假如林育南還在,乾脆八路軍這三個師就讓你們林家包了吧。
  •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分別是什麼軍銜?
    1937年8月1日,八路軍、新四軍在師以及獨立行動的部隊中設立不公開的軍政委員會(後邊稱為軍委會),作為中共在該部隊的最高軍政領導機構,分別受前方軍分會和新四軍軍分會領導,向上級軍委會和中共中央負責。抗戰時期,八路軍3個師中均設立軍委會。那麼,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
  • 抗戰時期八路軍及所屬三個師番號的由來
    「八路軍」原是粵軍部隊番號,被撤銷建制後授給了紅軍;第一一五、一二○、一二九師原屬東北軍部隊,被整編後建制消失,番號後授給了八路軍的三個師。
  • 八路軍129師東渡黃河抗日的革命故事
    八路軍129師東渡黃河抗日的革命故事。為了在我師主力到達前搞清敵、我、友三方的情況,師前方指揮所和七六九團一起組成了先遭隊,由劉師長親自率領,九月三十日從莊裡鎮出發。先造隊行軍四天,到了韓城縣的芝川鎮。這裡是黃河的一個渡口,河面寬,水流較緩。
  • 八路軍359旅不光會開荒,還打過一經典伏擊戰,受蔣介石通令嘉獎
    說到八路軍三五九旅,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其實該旅是120師主力旅之一,他們不光會開荒,還在抗日戰爭中打過一場經典的伏擊戰,受到蔣介石的通令嘉獎。
  • 著名的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第1任團長是誰?後來怎樣了?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根據當時軍委改編命令,原紅75師,迅速改編為688團,率屬於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徐海東擔任344旅的旅長抗戰初期,參加平型關戰役,配合友軍保衛山西太原,在晉西北一帶開展遊擊戰爭,有力地牽制了日本對山西的進攻
  • 129師771團,首任團長授中將營長授少將,一個曾因強行扣車被處分
    八路軍下轄第115師、第120和第129師。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1營長,後任八路軍留守兵團綏德警備司令部科長,
  • 八路軍第115師先後有3位師長,兩位成開國元帥,一位卻自焚身亡
    出自習慣,人們對改變後的工農紅軍還是稱為八路軍。稍微了解過段歷史或看過相關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八路軍在副總司令的領導下包括三個師,分別是林彪的115師,劉伯承的129師,賀龍的120師。在三個師中林彪的115師算是人數最多,其實林彪大家都有所了解,這是一位將才,他所領導的隊伍達到了1.5萬多人,是八路軍的拳頭力量,它的番號自1937年開始到1945年截止,歷時八年的時間,在這八年的時間裡,115師先後經歷了三位師長。
  • 山東大學生參觀八路軍115師沂蒙紀念館
    為增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弘揚傳承革命精神,7月30日上午,山東理工大學「聚力平邑,沂路同行」社會實踐團參觀臨沂市平邑縣八路軍115師沂蒙紀念館。此次活動由高晴老師進行線上指導,隊長朱曉慈領隊,團隊13人積極參與。
  • 周昆:八路軍115師參謀長,貪財捲走三萬軍餉,今去向至今未知
    115師作戰部隊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周昆不斷跟隨革命隊伍總思想方向發展,建立了一個個功績,從原先默默無聞的小班長晉升成為參謀長。1937年全國面臨全面抗戰時期,115師擔任進攻的主要角色,而周昆便是在此部隊擔任參謀長。115師當時在八路軍整個部隊中是實力最強的一個作戰部隊,裝備的精良如虎添翼。
  • 八路軍三大主力之一的120師存在感較弱,難道是賀龍指揮不行?
    120師卻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相對比較平凡,存在感較弱,這是為什麼呢?120師要駐守晉綏和晉西北這兩個地區,因此不能隨意主動出擊,戰果自然也就比較少,並且120師駐守的晉綏和晉西北地區十分貧瘠,人口也不多,因此根據地的發展也比較慢,所以120師想要在這片荒涼之地擴充部隊人數、發展壯大部隊是很困難的,所以一直以來120師的發展都十分緩慢,抗戰勝利後,120師的總兵力也不過10萬人,大大少於友軍部隊。
  • 一寸河山一寸血:抗戰初期,八路軍主力師兩個人才1支槍
    八路軍的部隊,除了配備少量的仿造湯姆遜衝鋒鎗外,所用的槍枝也大多是漢陽造等老式步槍。抗戰初期,根據129師上報的人員裝備情況,當時,全師裝備有3支「花機關」和72支衝鋒鎗,僅有的衝鋒鎗子彈只有310發。實際上,在戰場一線,這些衝鋒鎗在紅軍前線部隊很少裝備,因為每把衝鋒鎗分配不到5發子彈,僅具有象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