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為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繆可馨(2009-2020)《大聖三打白骨精讀後感》
這段時間,「繆可馨」變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字。
這個來自江蘇常州的11歲女孩,原本應該和其他孩子一樣,過著平淡快樂的小學生活。
她可能也曾幻想未來的模樣,渴望長大
據繆可馨身邊的大人回憶,可馨是一個活潑開朗、成績優異的孩子
她很愛看書,對事情有自己的思考,並且善於表達
這樣一個思維活躍又有趣的孩子
將來有著無限可能
可惜
沒有機會了
2020年6月4日下午3點
11歲的繆可馨從教學樓上一躍而下
在一聲悶響中,結束了短短的一生
在生命的最後一小時裡
可馨因為寫下了一篇被老師定性為「傳播負能量」的作文
當眾受到侮辱
語文老師在課堂裡讓她下跪訂正,還扇了她一耳光
我們很難想像
是怎樣的委屈和煎熬
逼得一個五年級的孩子,選擇為自己的生命劃上句號
這就是那篇「傳播負能量」的讀後感
繆可馨讀完《大聖三打白骨精》課文,作出了如下反思:
「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個11歲的孩子,看完課文能得出這樣的結論,說明可馨的觀察能力很強,頗具社會敏感性。
整篇文章工整不失童稚,觀點鮮明
作為一名五年級學生,有這樣的作品實在稱得上是優秀了
然而她的作文被老師圈圈改改,那些有靈性的形容詞和短句子都被劃掉,剩下一片空洞的、框架式的流水帳
這就是老師想要的「正能量」?
試問,正能量到底是什麼?
是老師兇狠的語氣和表情?
還是是對一個孩子無情的羞辱?
讓孩子自由想像,鼓勵他們獨立思考,這才是正能量!
在另一座南方城市,有另一名13歲的女孩姜二嫚
這位同樣就讀小學、同樣愛思考的深圳女孩
與繆可馨有著大不同的境遇
如果你對姜二嫚這個名字不熟悉
你對她的詩一定有所耳聞
晚上/我打著手電筒散步/累了就拿它當拐杖/我拄著一束光 ——《光》
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 ——《燈》
如果有誰對我說/我愛你/這絕對絕對不是原創/原創在媽媽那裡 ——《原創》
讀她的詩,就像是翻開了一個充滿童趣的世界
在姜二嫚的筆下,生活處處是天馬行空的想像,浪漫得不可收拾
從6歲到11歲,姜二嫚創作了一千多首詩
其中的141首,被收錄在了《姜二嫚的詩》中
姜二嫚是幸運的
在她還不會寫字的時候,她的童言童語就被爸爸細心記錄下來
上小學後,她稚嫩的思考得到了老師的鼓勵和保護
姜二嫚是幸運的
身邊大人對她的認同和支持,讓她充滿自信,更加願意對周遭事物進行深入的觀察和解讀
她在《放學別走》這檔節目中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現在的語文特別格式化,有很多課文都離開了對『人』的關心。總覺得跟我們沒有關係。比如寫月亮,就是月亮婆婆;寫風,就是風兒姐姐;寫夜空,就是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眨眼睛…我們小孩子,根本就不像他們想像的那麼幼稚、那麼好哄」
後生可畏
姜二嫚當時只有11歲,就能夠把模版式教育帶來的乏味感慨得如此鮮活
試想如果她遇上的是繆可馨的老師
姜二嫚還會成為姜二嫚嗎?
可能不會了吧
跳樓自殺的繆可馨和年少成名的姜二嫚
相差的只是一點運氣
一點遇見良師的運氣
繆可馨的老師袁某,從表面上看,算是個優秀教師了
據該小學校長介紹,袁某業務能力很強,經常代表學校參加教研活動比賽,被評為常州市學科帶頭人,還曾獲得過常州市十佳輔導員稱號
發生了學生跳樓的惡性事件,袁某連停職處分都沒有,第二天照常上班
相信可馨的家長也曾慶幸孩子跟了這麼一位「優秀的老師」
然而,繆可馨跳樓事件發生後
網上湧出了不少袁某曾經的學生,紛紛道出當年受到袁某體罰和侮辱的經歷
可見,光鮮的履歷並不能代表一位教師的素質
但是作為家長,除了看履歷,還能有什麼途徑對一名教師作出判斷呢?
一切都猶如開盲盒
外表金玉滿盈,內裡裝的是什麼,只能讓孩子揭曉
你敢冒這個險嗎?
童話大王鄭淵潔不敢
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在上小學時,有天放學回家跟父親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班裡有一個同學遲到了,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他的文具盒扔在地上說:「你以後吃屎都接不到熱乎的。」
鄭亞旗問父親:「鄭淵潔,你覺得老師做的對嗎?」
鄭淵潔立馬作出決定
把兒子接回家中自己教育
鄭淵潔與兒子鄭亞旗
這個行為當時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大部分的聲音是指責鄭淵潔的家庭教育只會耽誤孩子
然而事實證明,鄭淵潔沒有耽誤兒子
從「家中私塾」畢業後,鄭亞旗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把爸爸的童話系列做成了中國迪士尼
鄭亞旗
家庭教育這個模式,在中國或許還比較陌生
但在美國,「Home School」是常見的選擇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能通過家庭式輔導獲得更良好的教育
在加州,一單家長遞交了「Home School」的申請,州政府會定期給孩子發放課本與教學工具的福利金
存在這樣的政策,是因為美國的教育系統十分重視和保護個體差異
即使是在公立學校
兒童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也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為了防止限制孩子的想像力,美國的幼兒園會有意識地選擇不帶任何品牌形象及特徵的玩具,比如角色扮演遊戲的道具服不會出現迪士尼公主的裙子、玩具車不能是汽車總動員成員等;教師也不能要求孩子「整齊劃一」,加州幼兒教育法令明確規定,在沒有火災、地震等緊急情況時,不能以任何理由把一個正在睡覺的孩子強行喚醒
父母之愛子,當為其計深遠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準父母計劃著赴美生子
就是希望寶寶出生在美國,能夠享受美國的教育、快樂成長
我是培恩的媽媽,一個試管嬰兒的母親。
楊麗萍的熱搜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翻出了我最不希望看到的現象——女人還是被認為是生育機器。
作為一個新晉寶媽,我愛我的孩子,他如同我的生命一般珍貴。但生兒育女是我和丈夫結婚5年後,根據我們的經濟和家庭狀況作出的慎重決定。我們都不認為養育後代是我們這場婚姻的目的。
努力了三年都沒有接到好孕的我,最後求助於試管技術擁抱了我的培恩寶寶。培恩在加州出生,他將在國內度過快樂的童年❤我愛我的孩子,我也很感恩老公給予我的支持!我知道有很多準父母對這個領域是既陌生又好奇,我將把這一系列的過程都分享給大家!
請關注我,獲得更多育兒和試管相關的小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