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縫中流出「致富水」 ——子洲縣暖泉溝村純淨水廠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25 西部網

記者 趙波 通訊員 葉春瑞

「我們村的水源水質良好,口感甘甜,含有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請大家放心飲用。」9月5日一大早,子洲縣暖泉溝村黨支部書記呼文藝就向純淨水廠的參觀者介紹。

在距離子洲縣磚廟鎮約1.5公裡處,有一股清泉從山後的石縫中湧出,養育了一方人。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暖泉溝村依靠清泉建設扶貧純淨水廠,積極推行股份制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如何依託優質的水資源,為村裡建一個純淨水廠,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磚廟鎮駐村包片幹部李飛很早就思考這個問題。

「近幾年,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只有部分老年人在家務農。這麼好的水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李飛說,「去年,我們先後考察了許多純淨水生產廠家,詳細了解其運營、管理模式,並開始謀劃下一步的工作。」

2018年,暖泉溝村召開村民大會,明確水廠由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具體承辦,黨員帶頭入股,村民自願入股。水廠共吸納全村股份174股。其中,扶貧股有78股,村民股有96股。每股底線為1000元,最高不超過1萬元。

經過一年的準備,今年7月1日,投資121.6萬元的子洲縣暖泉溝村純淨水廠建設項目舉行投產儀式,「暖泉」牌純淨水正式面世。

「『暖泉』牌純淨水,寓意來源於村名。我們要做高品質的水,讓飲用純淨水的人感受到有一股暖流流向心田。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打造一個全新的暖泉溝名片,讓更多的人喝到高品質的純天然山泉水。」這是李飛的初心。

李飛說:「為了更好地管理純淨水廠,我們成立了由村黨支部書記為董事長的管理團隊,採取廠長負責制運營模式,並在全體股東中選舉出了監事會,負責日常監管、生產銷售,解決遇到的難題。」

8月28日,在暖泉溝村純淨水廠生產車間,全自動桶裝水生產線的機器高速運轉著。「我們引進了2噸雙極反滲透全自動化設備,是縣裡同類別中最先進的設備,每小時可生產80桶純淨水。」呼文藝介紹,「只要公司的生產線在運轉,村民就有收益,預計每年每戶可以增收1300元。」

暖泉溝村純淨水廠採用「黨建+村集體經濟+貧困戶+非貧困戶」的扶貧模式推進。在利益分配上,將盈利的60%作為分紅,30%用於村集體經濟公益事業,10%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在就業方面,優先聘用貧困戶作為水廠的生產工人,讓貧困戶既能拿到分紅,還能賺到工資。

貧困群眾呼新龍是純淨水廠生產一線工人。他說:「我父母都上了年紀,行動不方便,在家門口能找到月薪1500元的工作,還能照顧父母,我做夢都想不到。今後我一定努力工作,用實際行動為水廠作貢獻。」

「暖泉」牌純淨水,已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致富水」。

編輯:田珂

相關焦點

  • ...子洲縣政府縣長李超鯤等一行督辦老君殿鎮石畔溝村脫貧攻堅工作
    再動員、再部署迎接國家大普查 ——子洲縣政府縣長李超鯤等一行督辦老君殿鎮石畔溝村脫貧攻堅工作 2020-08-02 1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白縣十四道溝鎮「聯建強村」壯大集體經濟 富民產業拓寬致富渠道
    長白縣十四道溝鎮解放思想,著力創新農村黨組織建設,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通過村與村聯建,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採取多項措施積極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實現群眾增收致富。據介紹,安樂村有貧困戶15戶,21人,全村貧困戶中70歲以上15人,而且均屬因病致貧,很難實現「造血式」自主脫貧,必須轉變思想,通過入股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形式進行脫貧。2018年初,長白縣教育局幫扶安樂村實施珍珠草種植項目,使貧困戶每年每人分紅400元。2019年,帶動3戶貧困戶進行生產勞動和管理,實現人均增收3000元。
  • 再見貧困,你好小康——畔溝脫貧攻堅六年鏖戰交答卷!
    六年來,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過程中,我們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在中央和省、市、縣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頭號民生工程。
  • 脫貧攻堅 | 真情灑滿黃土地 ——記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第一書記...
    脫貧攻堅 | 真情灑滿黃土地 ——記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第一書記藺文淵 2020-05-09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為了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長效機制,擴大黨建聯盟結對共建成果,於9月24-25日在濱海縣開展省委省級機關工委聯合省人社廳、省政府扶貧辦「助農先鋒行」—省級機關黨組織與濱海縣省定經濟薄弱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以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脫貧攻堅中的陝煤力量
    產業扶貧 促進鄉村振興 「在脫貧攻堅中,要把握地區資源稟賦找到產業發展突破口,通過深加工發展二產、三產,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用大數據做決策,用工業化、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陝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在所屬單位陝北礦業檸條塔公司定點幫扶村,榆林市清澗縣曹家溝村調研指導工作時強調。 近年來,陝煤集團按照「項目化運作、消費扶貧助力、金融基金支持」的思路,在榆林地區積極開發涉農扶貧項目。榆林合力公司紅棗深加工項目、黃芪深加工項目等扶貧項目,突破主業,立足當地特色,不僅帶動了地方經濟,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相關產業發展。
  • 磨石溝村的脫貧路徑已在我腦中形成——來自基層的聲音系列報導之八
    磨石溝村的脫貧路徑已在我腦中形成——來自基層的聲音系列報導之八 作者:胡海林 2017-11-08 01:49  來源:遼寧日報
  • 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力賽」中跑出電力新成績
    習近平總書記在1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強調,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徹底改變了貧困地區的面貌。在脫貧攻堅實踐中,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把貧困群眾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一起過上好日子作為脫貧攻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大通奏響決勝脫貧攻堅奮進曲
    積極扶持易地扶貧搬遷,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生計問題;發展產業扶貧,因地制宜探索精準脫貧的有效路子,培育可持續發展產業,增強貧困群眾持續致富的動力;打通最後一公裡,讓群眾過上新生活、過上好日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踏著打贏深度貧困殲滅戰的號角,46.8萬大通各族兒女正全力衝刺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這裡正奏響一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奮進曲。
  • 好日子「水」到渠成——東鄉縣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紀實
    70歲的東鄉縣村民張咱黑回憶起曾經吃水的艱辛感嘆不已,「10年前,我們要夜裡爬起來要走1個小時的山路,去山溝溝裡的積水坑『人擔驢馱』苦鹹水,凌晨五六點起來去到取水地,水就已經被舀沒了。」最缺水時,村民們嘴裡含著一口水洗臉、洗手。如今,東鄉縣31萬群眾,實現了「水自來」,喝上了「幸福水」,徹底告別了「缺水的悲辛史」。
  • 漢中市石門水電站職工捐款助力脫貧攻堅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蘇建忠 王方向)10月24日,漢中市石門水庫管理局水電站黨支部號召為定點幫扶村進行冬季愛心捐贈,得到了該站全體黨員、職工的響應。大家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積極參與到這次愛心捐助活動中來,部分休假、出差在外的同事,也通過微信紅包、在線轉帳等方式獻出了一片愛心。點點愛心,匯聚成河,短短半天時間,捐贈現金8450元。據悉,作為深度貧困村的略陽縣石狀溝村,是市石門水庫管理局的定點幫扶村。經過連續5年的幫扶,現已取得了明顯成效。
  • 【助力脫貧攻堅】西烏蘭不浪村第一書記劉嘉琳:脫貧有法子,致富有...
    自2018年12月來到村裡,一年多的時間裡,劉嘉琳始終緊抓黨建促脫貧、緊盯產業謀發展,帶領西烏蘭不浪村百姓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抓黨建,為黨員幹部搭建「扶貧舞臺」 作為武川縣境內最大的行政村,西烏蘭不浪村共有常住人口1898戶4375人,黨員121人。
  • 靖西南坡鄉:石山王國石縫求生 「金國、銀絲」把貧脫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靖西南坡鄉:石山王國石縫求生 「金國、銀絲」把貧脫百色靖西市南坡鄉由於缺土少水,自然條件惡劣。面對極端不利條件,當地群眾不等不靠、在黨委政府帶領下狠抓特色產業,順利實現7個貧困村脫貧出列,全鄉貧困發生率降到0%。「九分石頭一分地」是南坡鄉最真實的寫照。由於土地貧瘠,當地村民只能在石縫中種植玉米、紅薯等農作物,經濟價值低,很難解決溫飽問題。在2015年精準識別時,全鄉有11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667戶10594人,貧困發生率近37%。
  • 太康「鳳還巢」助力脫貧攻堅
    本報訊(記者巴富強通訊員葛澤周郜敏)「在自己的創業路上,能夠帶動鄉親們致富奔小康,讓鄉親們過上幸福生活,這是我最大的心願。」9月3日,在太康縣豐之禾蔬菜基地,朱自全告訴記者。2007年,朱自全到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打工。
  • 高新區投合委:發揮優勢壯大「百企幫百村」攻堅隊伍
    結合工作實際,高新區投合委充分發揮招商引資優勢,多渠道多角度動員民營企業加入百企幫百村攻堅隊伍,不斷激發企業幫扶熱情,努力營造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濃厚氛圍。在與村企的協調對接過程中,投合委不斷深入宣傳百企幫百村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意義,積極組織幫扶能力強、有幫扶意願的企業,深入鎮街、涉貧村,摸清人口結構、資源稟賦等基本情況,掌握涉貧村發展脫貧需求,參與結對幫扶。
  • 達成村百姓致富有「鹿」|蘇寶豐|梅花鹿|鹿場|西豐縣|脫貧攻堅
    達成村百姓致富有「鹿」在西豐縣和隆鄉達成鹿場,成群的梅花鹿在悠閒地散著步,幾隻剛出生不久的小鹿在母鹿身邊吮吸著奶水。連日來,西豐縣和隆鄉達成鹿場已經陸續產下了30多頭仔鹿。進入5月份母鹿開始產仔,鹿場負責人達成村黨支部書記蘇寶豐每天晚上都得熬到後半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按照西安市脫貧攻堅工作計劃,經開區幫扶的9個村已於2018年底全部實現脫貧出列,結對幫扶的183戶462人於2020年全部脫貧退出。漢中市鎮巴縣713戶2169名貧困群眾實現增收,全縣於2019年底實現脫貧摘帽。出新招 特色產業蹚出致富路張答勇所在的面嶺村是市定貧困村,地處嶺區、坡大溝深、交通不便,當地群眾長期深陷缺水、地方病多發、發展緩慢的困境。
  • 解讀脫貧攻堅定邊答卷
    縱橫交錯的溝、峁、塬、墚不僅隔絕了人們相見的願望、走出去的希望,也使人們發家致富的願望破碎在了漫天黃沙裡。而今,這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定邊縣位於榆林市西南部,總土地面積6920平方公裡,轄1個街道辦事處、2個鄉、16個鎮、185個行政村,其中73個村曾經是貧困村。全縣總人口35.99萬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739戶36086人。
  • 雙楊街道三埠子村以過硬支部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經濟區雙楊街道三埠子村著力推進脫貧攻堅,實現了從省定貧困村到和諧穩定、環境優美、村集體年收入達到十幾萬元的華麗「蛻變」。支部引領強化組織保障。為化解村莊脫貧攻堅面臨的難題,三埠子村抓住換屆有利時機,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
  • 補充致富短板,助力脫貧攻堅——威寧民族中學攜手北京城建亞泰建設...
    為充分響應黨和國家"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政策的號召,積極承擔國有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和奉獻愛心,2020年4月18日、19日威寧民族中學攜手北京城建亞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到威寧縣龍場鎮元坪村、樹合社區、克溝村開展"補充致富短板、助力脫貧攻堅捐贈活動",參加本次捐贈活動的領導有北京城建亞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亮、會計王嘉浩,威寧民族中學黨委書記祿忠平、校長高躍國、副校長穆康明、副校長袁勇和各村兩委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