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在央視經典永流傳節目中,看到了清代詩人袁枚所創作的《苔》,被古人的才華和智慧深深折服。原來早在清代,甚至更早之前先輩們就深深地明白了青春的真諦,或者說是明白了生命的真諦。
一、生命在於綻放。正如詩中所言,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就算是白天太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苔花也依舊楚楚盛開。花之為花,或者說苔花之為苔花的意義就在於盛開極致綻放,正如人生一樣,我們的人生也需要綻放,尤其是青春少年時期。這個時期恰如花的盛開時節。從這個角度而言,在青春時期及之前,人的生命就是不斷地展現自己、表現自己、綻放自己的過程,在與自然,社會,他人的交往之中,不斷的建構自己價值取向,審美傾向,凸顯生命的底色,顏色。
二、生命無輕微。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苔花雖然長得卑微的如米這麼小,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它依然能夠像牡丹花意義,極致的盛開。苔花如米小是苔花的自然生長狀態,自然生命屬性,然而,它如牡丹花般盛開是對自然生命的超越。百家筆記網(m.simayi.net)詩人最後兩句用了兩個很特殊的詞「如」和「學」。咋一看,以為是對苔花的不懈,殊不知,詩人真正想說的是對苔花的褒揚。也許苔花永遠也不能像牡丹花那般絢爛的盛開,但是,苔花自有苔花的美,苔花的美在於精緻,(在我看來)在於或許在別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但是敢於綻放的精神。
三、青春的意義在於盡情的綻放自己,在於勇於超越自我的自然屬性,追求生命的內在超越,活出生命的精神屬性。細細品來,味從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