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林: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 感情是談出來的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第13次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已經告一段落。會議安排了三項內容,其中「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等兩項嚴格說來與邊界問題無直接關係,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北京和新德裡並不打算在此次會議上取得所謂「歷史性的突破」,在承認邊界問題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的同時,為兩國關係進一步發展增添新動力才是會談的題中之義。

相對於雙方談判官員的從容,兩國不少人都顯得有些耐不住性子。畢竟中印關係受制於邊界問題在磕磕絆絆中進兩步退一步,蹣跚而行了幾十年,「特代」磋商就進行了13輪,具體劃界依然遙遙無期。有格外心焦的媒體甚至預言說,中印兩國將在2010年,也就是建交60年之際完成邊界談判——給大家一個痛快的。

其實,倒是沒有必要這麼急不可待。自中印兩國就邊界問題恢復談判算起,今年是第28年;自中印設立「談判聯合工作小組」算起,今年是第21年;自「工作小組」升格為「特代」算起,今年才是第6年。客觀地說,對於三段總共約12.5萬平方公裡的爭議領土來說,中印的談判歷程並不算長。別說用邊界問題的解決來慶祝建交60周年和痴人說夢相去無幾,就是等待中印建交70年、80年時才取得「歷史性突破」也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奇怪。英國人和西班牙人為了一個小小的直布羅陀談了數百年,到現在還是沒有找到辦法,而中印早在4年前便確定了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算得上動作迅速了。

實際上,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雙方要繼續開展艱苦的外交談判以外,還需要兩國為有朝一日解決問題調試好心態。涉及爭端領土面子太大,只是中印邊界問題長期難解的一個方面。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因素是這片土地曾經以血與火的方式在兩國民眾心中深深地刻下了傷痕,1962這個年份在那個秋天后就化成了一道比喜馬拉雅山還高的城牆。這使得對本國民眾進行充分的思想動員成為解決邊界問題的先決條件之一。在解開心結之前,斬斷邊界上的「戈爾迪之結」是不現實的。若是兩國民眾感情上不能接受,靠一紙協定可確保不了邊界的長治久安。

關於這一點,喜馬拉雅山南側的一方尤其需要提高重視程度,至少是不能採取背道而馳的鼓動策略,比如採取總統、總理、外交部長、T72、Su30MKI、山地步兵師、炮兵師先後駕臨爭議領土之類的舉動。除非他們根本不打算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只是希望用談判這種形式把自己的要求毫無折扣地變成正式協定。問題是,這可能嗎?

在中印邊界問題上,兩國需要的是為對方設身處地考慮的體貼、正視問題癥結的勇氣,而不是嘴上唱讚歌背後調兵遣將的言行不一、幻想單邊軍事部署不會引起對方同等反應的魯莽冒進。同時,還需要相信後人可能更加聰明的信念,以及認識到合作、競爭和衝突在國家間關係語境下可以同時並存的智慧。唯有如此,以後的邊界會談才會讓人有所期待。

感情只能是談出來的,然而要是一邊談一邊搞小動作,那可成就不了好姻緣。(葉海林)

張恆

相關焦點

  • 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今會晤 邊界問題是焦點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40分報導,今天,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13次會晤將在印度新德裡舉行。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戴秉國和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將進行會晤。在會晤前夕,我們連線了新華社駐印度記者吳強:   中印邊界問題第13次會晤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戴秉國8月6號凌晨從北京抵達新德裡,在機場他受到了印度官員的歡迎,戴秉國將在7號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舉行會晤,雙方將就如何尋求對兩國邊界問題的政治解決方案以及保持兩國邊界地區的安寧和和平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戴秉國國務委員除了會見納拉亞南外還將會見印度政府和國大黨的高層領導。
  • 專家葉海林介紹中印邊界錫金段的歷史淵源
    主持人:其實洞朗地區與錫金之間的邊界是中印邊界錫金段的一部分,可能有一些網友對於這個還不是很了解,您能不能先給我們大概介紹一下,這件事情它的爭議點在什麼地方?  葉海林:實際上這個事情沒有任何爭議,為什麼呢?
  • 葉海林:洞朗事件後中印關係以博弈為主 合作條件未必夠
    試問這30年來,最為嚴重的邊界衝突,印度打算如何去解決?中國又該如何去做呢?我們來聽一聽今天嘉賓的觀點,首先來認識他。解說:葉海林,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現任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人。進入社科院10多年以來,葉海林主要研究南亞地區的政治與國際關係,對中印關係問題頗有研究。他還是多家媒體的時事評論員,葉海林本次作客《世紀大講堂》,帶您追根溯源,解析中印邊界局勢的亂象。
  • 中印就邊界問題達成重要共識:雙方同意逐步擴大邊境貿易和人員交往
    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1次會晤24日在成都舉行。新聞公報稱,會晤取得重要共識,「基調積極,富有建設性和前瞻性」。輿論注意到,與過去多是外交辭令類的簡短消息相比,這次公報的內容比較多,也比較新。顯然,會晤氛圍不錯,也卓有成效。
  • 王毅帶隊 中印邊界談判首次提到這四個字
    作為去年中印「一線部隊」在洞朗對峙後的第二次邊界談判,同時也是兩國領導人在武漢會晤後的首次邊界談判,這句話的深意不言而喻。「一線部隊」!在上周六(11月24日)於四川成都舉行的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1次會晤成果中,這四個字格外顯眼。
  • 葉海林:身份認知偏差對中印關係前景的影響
    2003 年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華,雙方建立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2005 年中國總理溫家寶回訪,兩國就解決邊界問題達成政治指導原則。即使是對中印關係最為挑剔的那部分印度政要和學者,也都承認中印在管控邊界爭議、防止邊界爭端激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印度前外秘薩仁山 ( Shyam Saran)就曾說,「儘管邊界有爭議,但雙方通過共同的努力來保持邊界的和平。
  • 葉海林:印度真想再打中印邊界戰嗎
    葉海林 國際關係學者在中印戰爭即將到達四十個年頭之際,喜馬拉雅山一側的喧囂聲已然四起,帶有濃厚對抗色彩的語言甚至已經變成了某些行動——為了應對所謂「中國威脅」,印度陸軍近日向印度國防部提交了印度自獨立以外最大規模的擴軍方案。
  • 印度擬在中印邊境再部署飛彈 加強控制爭議地區
    印度媒體為何炒作中印邊界新聞?葉海林:因為主要來說,其實「阿卡什」是一種防空飛彈,它並不具備進攻性的能力,它主要是給印度剛剛決定部署到中印邊界地區的兩個步兵師提供防空掩護,這是一個戰術性的目的。勞春燕:我也看到BBC有一個評論,它說「威脅中印兩國穩定關係不是中印政府,而是媒體」。因為印度媒體會不斷炒作一些有關中印問題的這些一些報導,怎麼看待印度媒體的這種作為?
  • 外交部談中印邊境衝突來龍去脈 雙方同意公正處理 儘快局勢降溫
    【外交部談中印邊境衝突來龍去脈】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今日例行記者會。記者會實錄如下:總臺央視記者:據報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通電話。雙方就中印邊界西段局勢交換了意見,請問中方有何評論?中印邊境緊張局勢是否會繼續升級?
  • 中印第八輪軍長級會晤後,一場嚴峻考驗隨之而至,國防部嚴正表態
    而為了尋求和平解決雙方爭議和衝突的方法,中方從未停止過在這方面的努力,因此在近日再次展開了中印第八輪軍長級會晤。 "犧牲"的印軍士兵,同時美印也籤署了情報及後勤方面的合作協定,國際上開始狐疑美方或要趁機介入中印邊境問題,而不得不承認印方也頗有幾分"拉大旗作虎皮"來施壓中方的意味。
  • 加方致電莫迪,談中印邊界問題
    最近,中印兩國的邊界問題成為了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這本是需要中印兩國自己解決的問題。但有的國家就是忍不住想要進行幹預。繼美國表達想要進行調解的意願之後,加拿大也表達了關切之情。印度和加拿大兩國領導人就地區和全球性問題進行了討論,並闡明了態度,兩人分享了抗疫的經驗和舉措,希望能加強合作,除此之外加印兩國還討論了中印邊界問題。就在兩人通話的前一天,印軍在實控線附近進行挑釁,引發衝突,中國已經表達了堅決捍衛領土主權的決心。本來中印雙方已經通過軍事和外交領域進行了多輪會談,雙方都表達了緩和局勢的願望。
  • 【追蹤】中印防長會晤結果出來了:不樂觀!中印戰爭可能性逐漸在增加
    免責聲明:視頻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9月4日深夜,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與印度防長拉吉納特·辛格在莫斯科舉行長達2小時的會晤。
  • 印度主流英文報紙對中印邊界問題的報導
    摘要:本文以《印度教徒報》為研究對象,運用議程設置的相關理論,採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對其近十年間關於中印關係的報導進行梳理,發現《印度教徒報》主要通過子議題的設置和報導角度的選擇來體現對中國的友好立場。本文最後指出了《印度教徒報》的報導缺乏連續性、敘事缺乏系統性等問題。
  • 我國與鄰國90%陸地邊界已劃定
    外交部條法司司長日前表示截至2004年底———  本報訊 來自外交部的消息稱,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劉振民日前接受《瞭望東方周刊》專訪時表示,截至2004年底,我國已劃定的邊界約佔中國陸地邊界線總長度的90%。中印雙方爭議地區約12.5萬平方公裡。
  • 中國駐印度使館:印軍在中印邊界越界 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
    就有關印軍在班公湖以南地區多個地點越過中印邊界實際控制線 ,今天(1日)中國駐印度使館發言人嵇蓉參贊對此表示,8月31日,印軍破壞前期雙方多層級會談會晤達成的共識,在中印邊界西段班公湖以南地區、熱欽山口附近再次非法越線,公然挑釁,造成邊境局勢再度緊張。
  • 中印邊境對峙走向和解,誰是輸家?
    去年10月,中印領導人在印度舉行非正式會晤,承諾增加經濟和安全合作,外界評論認為中印似乎都打算放棄數十年來的敵意和衝突。 但是,在邊界印度一側最近擴大公路網絡之後,今年春天,中國似乎加強了在該地區的活動。印度一直在努力加強該偏遠地區的防禦能力,那裡海拔超過4300米。
  • 懂點兒啥:中印邊界最大爭議,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是怎麼來的?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中印邊界問題。中印邊界衝突不斷,有非常複雜的歷史原因,我儘量把重點講清楚。中印邊界的爭議地區,有三段。西段主要是阿克塞欽地區,爭議地區約3萬平方公裡,接近兩個北京,中國擁有實際控制權。「阿克賽欽」這個詞,由突厥語音譯。「阿克賽」意為「白石灘」,「欽」解釋有兩個:一個是山口;另一個是「中國」。這是由新疆進入西藏的必經之地,清朝雍正時,在此設立拓置局管轄。
  • 中印邊界問題檔案文獻整理與研究課題組赴上海師範大學進行學術...
    中印邊界問題檔案文獻整理與研究課題組赴上海師範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和調研 2019年10月30日 10:15 來源:中國世界史研究網 作者:陳蓉供稿 字號 內容摘要:雙方就科研與檔案資料的利用達成共識
  • 龍與象:了解中印關係的16本書
    11月中旬,中印在北京首次舉行了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會議,就加強建立互信和軍事交流交換意見。另據報導,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計劃12月前往印度,參加在新德裡舉行的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外長會議。此外,印中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二十次會晤也將於下月在新德裡舉行。
  • 印度修公路運部隊到中印邊界 外交部回應:印方自己打自己臉
    在我國外交部多次申明立場後,印度仍執迷不悟,拒不撤兵,甚至有印度媒體近日報導稱,印度擬修公路到中印邊界用以運送士兵。在2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回應稱,聽這報導感覺印方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臉。中方在自己的領土上修公路,印方以所謂「安全關切」為藉口,非法越界阻撓。現在印方這麼做,恰恰再次證明印方在中印邊界有關問題上一直說一套做一套,自相矛盾,前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