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學校學習各種科目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學過的知識大多數都是考完就忘。
想當年小編的應用數學還是拿過A的,然後呢?把考出好成績當作最終目標,拿到A就算完成任務。精力都拿來套公式和背題了,沒空思考學習的意義。而且現在已經不記得當時到底學過些什麼了。
康奈爾大學的應用數學教授 Steven Strogatz 說過:「數學不僅是我們在高中時聽說過的,只局限於書本,已知而直接的內容。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有各種各樣有趣的理論和應用問題。」
學習數學不僅可以讓我們探索世上的各種規律,還可以讓我們通過學習數學來訓練邏輯思維,思辯能力以及創造力。
所以,小編就在這個暑假開啟了「慢」學習計劃,佛系學數學!消除功利心,不以考試為目的,培養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
小編有每天有吃早餐的習慣,所以在每天吃早餐之前會做兩道GRE數學選擇題。
下載的這個應用程式裡有600多道練習題,然後每一道題都配有視頻講解。
無論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都會花時間來看看視頻講解。
如果做對了,可以看看老師和自己用的是不是同樣的方法,自己的方法是不是還可以優化。
如果做錯了,那就更要看看老師的解題過程,學習方法,這樣下次再遇到類似的題能夠舉一反三。
每天做的題都會在紙上把步驟和主要知識點寫下來,以便複習。
小編已經佛系學數學快一個月了,每天早上動動腦子,感覺很提神!
每天只做兩道選擇題看起來好像一點也不「努力」,好像一天不做上幾張試卷就相當於沒學習。
如果每天做幾張試卷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很好,go ahead and do it!
但如果你連走路都覺得痛苦,那麼一開始就計劃每天晨跑一個小時是不是會讓你更痛苦?這種負面情緒能幫助你堅持完成你的計劃嗎?你喜歡主動去做讓你不開心的事情嗎?
史丹福大學行為科學系的教授BJ Fogg在他的書中提到:
When you do a behaviour and feel a positive emotion about it, your brain pays attention. It essentially thinks, &34;
當你做出某種行為並對其產生積極的情緒時,你的大腦就會特別關注這個行為。你的大腦是在想:「哇,感覺棒棒的。我還想再做一次!」
了解自己的能力,用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學習,為自己定製可執行計劃,穩步提升。
允許自己慢一點!可貴的是快樂的,無怨無悔的堅持。
別人家孩子每天做好幾張試卷那是別人家的事。做好自己!
數學現在雖然不是我的主業,也不是我的強項,但是這些這無法阻擋我的好奇心去發現科學的美。
如果當年為了應付考試,沒有真的體會到知識的樂趣,那麼現在開始也不晚。在任何年齡階段都可以學習,都可以成長。
希望大家可以通過這個暑假,為自己或者孩子提供一個尋找學習樂趣的空間,不以考試成績為最終目的,享受學習與探索的過程,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
英語不流利的原因之一,是對中文翻譯的依賴。在聽到或者看到英文時,經過在腦海裡翻譯的過程,再講出來,難免會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擁有英語思維之後...
在國內沒有語言環境一直是學習英語的一大障礙。生活環境裡沒有英文,身邊也沒有人可以用英文交流。其實在國外也有這種現象...
大家好,我是 ,專注於分享成長教育信息與創意學習法。每周更新原創圖文!
歡迎關注,一起學習,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