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肥牛駕到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第一印象
人們在平時的交往中,總碰到不熟悉的陌生人,而對其作出評判的依據,就是該人的外部資料。這樣所得的信息就稱之為「第一印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產生感覺或印象,屬現代社會之必然。人們在交往時,除了聽言、觀行之外,衣著裝扮也是很重要的外觀符號(文學、影視等作品中多有見之),它是人們進行印象認知判斷的綜合依據之一。
例如,新兵入伍,新生到校,去新單位就職,所碰到的人皆是陌生的,毫不認識。這裡的言行是因素之一,然外表因素是最初有效的印象認知的依據。服裝就是外表判斷的形象客體,是了解一個人不可或缺的。俗話說,只要看上某人一眼,就能知其職業、性格等信息之大概,即民間的「相貌識人」。有人曾做過實驗,某幼兒園衣著人時且長相漂亮的孩子,往往會受老師的寵愛;反之,多受冷落。這也是以貌取人的一種形式。
研究表明,一個簡單的眼神視覺行為,僅30秒,就能判斷某個陌生人的性別、年齡、民族、職業、社會地位,並還可推論出他的氣質、人際關係、為人態度等特質。為什麼能如此快的作出印象判斷呢?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第一次相遇就其性別、身材、妝容、年齡等因素,而調動自身經驗積累之庫存信息所形成的印象,稱第一印象。在眾多信息中,性別,年齡、著裝這些關鍵信息,起著判斷的重要作用,即對初識者作出職業、性格、地位的判斷,這就是第一印象的形成。
印象判斷信息源作為心理現象,印象判斷之於服裝是很關鍵的信息源,這是每個正常人都有過的經驗,並有過不同程度的實踐,都得到服裝載體所透露的某些信息所「暗示」、「提醒」,即服裝是認知人的第一印象的重要載體。
熟悉世界金融的人,見身穿紅色背帶、在Le Girque餐廳用餐,後改穿馬球衫、在矽谷沙山街風險資本公司玩桌球的人,便知這些人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華爾街的實力派經紀人;現如今,每逢周一早晨,以白襯衫、細條紋西服的裝束,出現在位於公園大道的黑石集團公司總部,華爾街的新貴們,人們便知這些人具有哈佛商學院教育的背景。
所以,在當今變動的都市化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頻繁接觸自然是短暫的,雖然不受個人情感影響,但「最初印象往往是形成的唯一印象,而只為了實用的目的,服飾成為包括著裝者身份、學識背景的外觀信息。服裝外觀的印象魅力一個人在內的感知領域的不可分割的緊密部分,服飾不僅提供有關自我,角色和地位的線索,而且還有助於設定感知一個人的場景。」服裝在第一印象中形成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
服裝印象效應
服裝印象效應據上述所言,可稱之為服裝印象效應。它的形成是有其自身特點的。這就是必須受服裝群體業已形成的穿著習慣定勢及流行因素之時尚文化的影響。當與他人初次相遇,就其相貌特徵、衣著服飾的有限信息,依據自己所學之積累(自身裝扮經驗、媒體傳播等),對初認識者作出定量特點的判斷,即從衣著時尚與否推論該人對潮流之態度,對流行掌握之程度,對服裝文化理解之程度,進而推知其性格、特徵、愛好、興趣等,所以,說服裝是印象形成中的「介紹信」,怕也還在理。
因此,服裝在第一印象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其地位之顯要,上文已有所述及。選擇適合自己的服裝,是應斟酌的。因為它是個人信息的重要載體,萬不可因穿之不當,或不利生活,或影響工作。這對現代生活文化的競爭,尤顯重要。當然,第一印象之形成,也不是一層不變的,它會在日後的繼續交往之中,會有所修正,有所完善的。
印象信息整合人們印象的形成,主要是通過認知主體對認知對象及其所處的環境所作的認識判斷。認知主體就是印象的形成者,他往往根據自已的活動、經驗、人生觀、價值觀。愛好及大腦認知系統的信息儲備,對被認知者作出印象判斷:由外部特徵的儀表、神態、相貌這些非語言表情,進而調動自身的生活積累,開展認識判斷,這就是信息整合。
特別是作為儀表重要組成部分的服裝,往往是最吸引人注目之所在,衣冠楚楚,西裝革履,往往多受禮遇,辦事也容易些。不過,上當受騙者,也因此時有發生。這表明「以貌取人」,也不盡可靠。所以,人們頗多微詞,但仍然還是經不住裝扮的「誘惑」,屢戒屢犯。
因為,愛美之心,人之天性。人們的一切活動,全是為了創造美。所以,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人們創造了美的服裝文化,形成了群體性的約定俗成的穿衣戴帽之規則。因此,人們非常樂意與衣冠整齊、穿戴得體的人交往,其依據這些信息而整合出的印象得分,也就相應的高;相反,衣裝不合俗規,於群不合,往往多遭排斥,印象得分不僅相當低,而且還會劃歸另類,甚至還會斥為「異端」,也有個性化的稱呼,「新新人類」。
信息整合
整合模式化說到信息整合,還須涉及刻板印象和光環效應,這在其他教材中闡述頗多。刻板印象,是人們頭腦中對某類事和人形成的較為固定的看法,先人為主,不易改變,受傳統意識較深。服裝穿者不求中規中矩,起碼應該是符合規範的。
如20世紀80年代,面對穿喇叭褲,手提四喇叭音響,留長髮的青年,不少人見之,不僅不認可他們的穿戴形式,而且還由表及裡對他們的人品提出質疑,認為這不是好人、正經人的裝束。有的甚至還告誠子女,萬勿與之交往,以免受影響被帶壞,所謂「近墨者黑」是也。
這是明顯的個人主觀判斷,它在第一印象的形成中有較大引導作用。「情人眼裡出西施」,是這種邏輯推理的結果。
參考資料《現代服裝文化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