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癌症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通常高於一般人群,根據2019年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的一項覆蓋323萬餘美國癌症患者、跨度長達40年的研究結果提示,每10例癌症患者中,就有1人最終死於心血管病,而因癌症死亡者其實只有4人。
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是指針對機體低下或亢進的免疫狀態,人為地增強或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以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治療方法。在許多對化療和放療有抵抗的癌症患者中,免疫治療是有效的。而近日,有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免疫治療可能會使動脈炎症惡化,研究發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後會使黑素瘤患者大動脈的炎症增加。
該研究由維也納醫科大學核醫學部的研究人員領導,並於9月8日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AHA)期刊《循環》(Circulation)上,題為「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Therapy Induces 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Large Arteries」。
這項研究發現20名患有黑色素瘤的奧地利人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後,大動脈炎症加劇。
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維也納醫科大學核醫學部的馬庫斯·哈克(Marcus Hacker)博士說:「這項研究證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會加劇動脈粥樣硬化,主治醫師應在這方面考慮潛在的併發症。」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作用是阻止機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使該部分免受過度刺激,以保護健康細胞免遭破壞。阻斷免疫檢查點的藥物使抵抗感染的T細胞更容易殺死癌細胞,但其中的副作用就包括潛在的心血管損傷。
雖然這項新研究僅針對一種腫瘤患者,但哈克表示,他的研究小組已經將調查範圍擴大到淋巴瘤患者,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但尚未公布。他說,接下來需要研究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人中動脈炎症的增加是否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導致心臟病。
埃默裡大學內爾·霍奇森·伍德拉夫護理學院的卡羅琳·米勒·賴利(Carolyn Miller Reilly)教授說,下一步應該對患者進行10到20年隨訪研究。她與人合著了一篇關於心血管醫學和癌症治療交叉的AHA科學聲明,這是一個被稱為「心臟腫瘤學」的新興領域。
賴利說:「研究結果並不意味著免疫治療會立即引起不良事件,並不是服用了這種藥物,一個月後患者將心臟病發作,不過免疫治療會導致斑塊積聚,使病情變得更加不穩定。所以長期來看,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進展。」
她補充說,這項研究並沒有建議癌症患者放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即使是那些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同時她指出,在斑塊最輕的患者中,炎症反而最嚴重。
她說「我不會拒絕這種療法,因為好處大於風險,取而代之的是,腫瘤學家不妨考慮採取一些策略來減輕免疫治療對心臟的影響,並諮詢心臟腫瘤專家以評估特定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賴利經常教導人們改變生活方式的必要性,通過優化體重、降低膽固醇水平、健康飲食、鍛鍊和保持良好的血壓控制來控制癌症和心臟病的危險因素。」癌症和心臟病都有同樣的危險因素。
哈克則表示,在某些情況下,藥物或許能起作用:「如果我們的研究結果可以在前瞻性條件下重複,我們應該考慮未來聯合應用他汀類等動脈粥樣硬化穩定劑,以潛在地保護心血管風險患者在治療後不受不良事件的影響。」
參考資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9-immune-boosting-cancer-treatment-pose-cardiovascular.html
【2】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abs/10.1161/CIRCULATIONAHA.120.048708
【3】https://www.sohu.com/a/356935878_252168?scm=1002.44003c.fe017c.PC_ARTICLE_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