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實新冠患者即使無腸胃不適,其腸道及糞便也會發現活性病毒...
2020-09-08 11:29:01來源:FX168 【香港中文大學證實:部分康復者糞便仍有活性病毒】9月7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召開發布會,證實新冠患者即使無腸胃不適,其腸道及糞便也會發現活性病毒。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部分康復者糞便仍有活性病毒
7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召開記者會首次證實,新冠肺炎患者即使無腸胃不適症狀,腸道及糞便內也會發現活性新冠病毒;部分患者康復後,糞便內病毒仍具傳染性。據星島網報導,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從3月29日開始為高風險地區回港的無症狀兒童進行檢測,截至8月31日收回率九成。
-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指糞便檢測或有助識別新冠肺炎「隱形個案」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指糞便檢測或有助識別新冠肺炎「隱形個案」 中新社香港3月17日電 (記者張曉曦)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等學者17日在香港表示,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於患者呼吸道清除後仍留存於其糞便中,故糞便檢測或可成為一種篩查方式,以找出無病徵但攜帶病毒的
-
嬰兒糞便新冠病毒量高出成人多倍
2020年9月7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中)等教授出席記者會講述研究結果。圖/李志華/中新社香港第三波新冠疫情中出現不少感染源頭不明的患者,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發現新冠患者即使沒有腸胃不適的症狀,其腸道及糞便裡亦有活躍的新冠病毒,可能令社區內發生隱性傳播。
-
香港中文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聯手開發診斷腸胃病新技術
新華社香港3月29日電(記者周雪婷)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29日召開發布會,介紹該中心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最新共同研發的醫學技術。該技術名為「磁力導航內窺鏡」,主要用於診斷及醫治腸胃類疾病,預計三年內投入臨床使用。
-
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本地研究已證實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強
據《南華早報》12日報導,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在接受該報採訪時說,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強了三成。梁卓偉12日引述一項國際研究稱,傳播範圍最廣的新冠病毒株已發生了基因突變,第614位胺基酸位置上的天冬氨酸(614D)突變為甘氨酸(614G),傳染性也增加了31%。
-
港大醫學院教授金冬雁:香港二次新冠感染病例未發展成重症,說明...
記者 | 金淼 編輯 | 許悅 1 8月24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發現世界上首個確認被新冠病毒重複感染的病例。
-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 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屬全球首例 全球首例!
-
香港大學證實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屬全球首例
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Residents don face masks in Hung Hom, Hong Kong, Aug 13, 2020.
-
香港7日新增11例確診病例,大圍交通城疑現小型暴發
深圳特區報2020年9月8日訊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7日公布,香港新增1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增至4889例。新確診病例當中10例是本地感染病例,5例由全民檢測發現,有4例源頭不明;另外,有少於10例初步確診病例。因應疫情持續,中秋傳統節慶習俗的大坑舞火龍宣布取消。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成立吳階平基金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成立吳階平基金(記者 張淑琴)為慶祝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四十周年,該大學醫學院特成立特別基金,以促進香港與內地醫學教育、科研、臨床醫學交流及發展,並以內地泌尿科權威、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吳階平教授的名字命名。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推出血清治療法創出零死亡
人民網香港5月7日電 經過近一個月臨床試驗,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推出的血清治療法,不僅證實能有效地醫治肺炎病人,而且還創出零死亡的驕人成績。這一療法將為不少瀕危的非典型肺炎病人和家屬帶來新希望。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首批感染非典的醫護人員3月底出院後,不僅急著重返工作崗位,還踴躍地捐出他們的血清。「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鄭彥銘回醫院工作不到3星期,已捐了1000毫升的血清。 負責進行血清療法研究的鄭彥銘昨天在記者會上公布這一療法的成效。他們把40名肺炎病人分成兩組,甲組20名病人輸入血清,乙組則繼續使用類固醇。
-
本土連續9日無新增;中國疫苗獲多國臨床批件;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
中國首個由昆蟲細胞生產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獲臨床試驗許可據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8月22日消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文,這是中國首個由昆蟲細胞生產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據悉,該疫苗靶向SARS-CoV-2的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S-RBD),產生中和抗體阻斷病毒感染人體細胞。
-
香港浸會大學臨床證實「鼻敏皇」有效緩解鼻炎
香港浸會大學臨床證實「鼻敏皇」有效緩解鼻炎 時間: 2018-09-25 16:5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鼻炎對患者的健康危害極大,不僅會減弱患者鼻腔抵禦外界病毒的能力,增加患者感染病毒的風險,其本身引發的鼻塞、頭痛、頭昏等不適症狀也給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痛苦。 來自香港黎氏藥業、有效對抗鼻炎的藥物——鼻敏皇,能在極大程度上緩解由鼻炎引發的各種不適症狀。
-
新冠病毒何時傳染力最強?香港研究:患者發病首周唾液最毒
根據香港研究,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病毒最高的時候,是在發病的第一周。由於此時症狀較輕,但病毒含量高,因此病毒傳播的效率也高。根據這個特性,有效防疫的方式就是常戴口罩,少群聚,因為我們難以確定,身邊看似沒症狀的人,可能體內置有大量的新冠肺炎病毒。
-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
【香港之後 荷蘭和比利時也報告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例】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為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而非「復陽」,屬全球首例。25日,有媒體曝出,荷蘭和比利時也報告患者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
解讀:全球首例新冠患者二次感染,意味著什麼?
圖源[1] - 編者按 - 8月24日晚,香港大學的科研人員報告發現了世界上首個明確的新冠病毒重複感染的案例2020年7月,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過一個 「可能再次感染」 的案例 [5],一名82歲有既往慢性病史的男性新冠患者在ICU治療近一個月後,臨床症狀得到改善,在連續兩次核酸檢測陰性後出院,然而出院10天後,再次因發燒、缺氧等症狀入院,核酸再次呈陽性,由於病情嚴重不得不再次進入ICU,經治療後情況逐漸穩定。該案例很可能為 「再次感染」,但也存在以上原因導致的 「復陽」 可能性。
-
川普感染新冠始末
美國當地時間10月2日凌晨,美國總統川普通過社交媒體稱,自己和夫人梅拉尼婭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並立即開始隔離。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0月3日晚6時,過去24小時,美國新增確診新冠患者48166例[①]。美國新冠確診超737萬,美國總統川普成為了其中之一。
-
港中大全球首證新冠患者腸道微生態現失衡狀況
香港中文大學(港中大)醫學院最近利用「總體基因體學(Metagenomics)」,全球首度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的腸道內都缺乏一系列益生菌,並以「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sis)」,成功研發益生菌組合配方,針對腸道微生態失衡的問題。研究團隊預計不久將來能製成益生菌補充劑,可加入日常膳食中,促進腸道健康,有望增強免疫力。
-
美國FDA緊急授權:通過唾液樣本檢測新冠病毒
製圖:知識分子(數據來源:worldometers)撰文 | 湯佩蘭責編 | 李娟 陳曉雪● ● ●在4月14日本周二的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美國總統川普盛讚一款基於唾液樣本的新冠檢測方式為 「壓力下的創新」、「患者可在醫療衛生機構中自行檢測,將減少醫務人員的暴露並節省個人防護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