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貼士】民間借貸:大額現金交付的舉證責任及認定

2020-09-06 蘭州仲裁



案情簡要

被告沙某、趙某因資金周轉需要向原告徐某借款,分別於2014年7月13日、2014年8月16日、2014年9月30日、2014年11月13日向原告徐某出具四份借條,借條上分別載明了借款金額為20萬元、20萬元、30萬元、10萬元,對上述四筆借款,原告徐某均通過轉帳的方式向被告沙某、趙某提供借款。

2015年1月20日,原告與被告沙某、趙某經結帳後,被告沙某、趙某又向原告出具借條一份,借條載明向原告借款112萬元,由之前的四份借條和部分現金組成。結帳當天,原告將之前被告出具的四份借條銷毀。借款逾期後,原告多次追索未果,後原告徐某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沙某、趙某償還借款本金112萬元及從2015年7月20日起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至給付完畢之日止的利息。

雙方訴辯

原告訴稱, 2015年1月20日的112萬,是前面四張借條的80萬元,又借了30萬元現金,是1月20日當天給的,還有2萬元是之前的利息。
兩被告辯稱,2015年1月20日,在原告脅迫恐嚇寫下112萬元的借條,不知道這112萬元的借條是如何組成的。  

法院裁判

一審法院在審理中認為,被告沙某、趙某對於2015年1月20日出具的借條,認為系受原告的脅迫所寫,原告對此不予認可,且被告沙某、趙某亦未提供相應證據予以佐證。故對被告此辯,不予採信。對於原告主張的2015年1月20日結帳當天,被告又向其借款30萬元現金,雖然被告不予認可,但見證人朱某、張某均陳述在當天現場有現金,且原告對於2015年1月20日的借條數額的陳述能合理解釋2015年1月20日結算當天存在現金給付,被告向原告出具借條中亦表明在借款當天存在現金交付。在無相反證據的前提下,應當認定原告主張的2015年1月20日,被告沙某、趙某向原告借款30萬元的事實存在。遂判決支持原告對該份借條的訴訟請求。

後被告方不服上訴,二審法院結合借貸金額、款項交付、交易習慣等因素對借貸事實是否發生進行綜合判斷,同時舉證責任分配,對原告借款30萬元的訴訟請求不認可,並依法改判。

案件評析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原告徐某2015年1月20日結帳當天是否交付30萬元現金?

一種觀點認為,根據舉證責任分配,原告只要提供證據證明其已經交付了現金30萬元即可,本案中原告通過見證人的證言證明自己的訴訟請求,且被告無法提供證明其該份借條系脅迫所寫,被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而原告的其訴訟請求理應得到法院的支持。而另一種觀點認為,關於大額現金交付,人民法院應根據交付憑證、支付能力、交易習慣、借貸金額、當事人關係以及當事人陳述的交付細節等經過進行綜合判斷,出借人應當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大額現金交付的事實。

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民間借貸中,出借人對大額現金交付事實應承擔舉證證明責任,舉證證明標準應達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高度可能性」標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八條對本證和反證的舉證證明標準作出了區分規定。該條第一款規定:「對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經審查並結合相關事實,確信待證事實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應當認定該事實存在。」第二款規定:「對一方當事人為反駁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所主張事實而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經審查並結合相關事實,認為待證事實真偽不明的,應當認定該事實不存在。」

依據上述規定,對待證事實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所進行的本證,需要法官的內心確信達到高度可能性的程度才能視為完成證明責任;反證則只需要是本證對待證事實的證明陷入真偽不明的狀態,即達到目的。高度可能性是對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最低限度要求,舉證責任人在窮盡了可以獲取的所有證據之後,所舉證據的證明效果必須至少達到足以令人信服的高度概率。

具體到民間借貸案件則表現為出借人僅提供借條和證人證言,但借款人對出借人主張的現金交付事實不予認可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綜合交付憑證、支付能力、交易習慣、借貸金額、當事人關係以及當事人陳述的交易細節經過等因素審查當事人的舉證,以認定是否存在借貸關係,而不能簡單依據優勢證據原則認定大額現金交付事實存在。

在本案中,關於款項的交付,原告徐某起訴主張沙某、趙某在2015年1月20日存在30萬元的借貸關係,並進行全款現金交付的事實。依據「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本案應由主張借款關係成立的出借人徐某對大額現金交付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徐某在本案一審中提交了借條和見證人的證言,但沙某、趙某並不認可現金交付30萬元的事實,原告僅提供借條和證人證言,且證人之間的證言相互矛盾,而原告徐某對於現金交付30萬元的細節難以自圓其說。在民間借貸交易活動中,為規避合法利息保護的相關規定收取高額利息,借貸雙方將利息寫為本金的情況客觀存在。為此,僅依據借條和證人證言,尚不足以使法官對大額現金交付的存在形成內心確認,故徐某的舉證證明責任尚未完成,其應當繼續舉證。

另外,縱觀本案,原被告在前四筆款項交付中均採取了轉帳的方式,而在第五筆款項交付中原告陳述通過現金交付的方式向被告沙某提供借款,該交付方式明顯與雙方的交易習慣不符。

故二審法院難以認定原告徐某現金交付30萬元的事實。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轉自:法務之家微信號


相關焦點

  • 民間借貸:大額現金交付的舉證責任及認定
    一種觀點認為,根據舉證責任分配,原告只要提供證據證明其已經交付了現金30萬元即可,本案中原告通過見證人的證言證明自己的訴訟請求,且被告無法提供證明其該份借條系脅迫所寫,被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而原告的其訴訟請求理應得到法院的支持。
  • 民間借貸:大額現金交付的舉證責任及認定(注意要點)
    一種觀點認為,根據舉證責任分配,原告只要提供證據證明其已經交付了現金30萬元即可,本案中原告通過見證人的證言證明自己的訴訟請求,且被告無法提供證明其該份借條系脅迫所寫,被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而原告的其訴訟請求理應得到法院的支持。
  • 民間借貸中的舉證責任
    > 民間借貸案件中,法律關係並不複雜,但是圍繞法律關係、借款金額以及償還等事宜的案件事實紛繁複雜。一、按照借款合同或者收條確定借款金額民間借貸的借款金額很好確定,就是借款人取得的借款金額。但是實踐中,很多借款人確實沒有按照這個標準執行,反而因此而付出了大額的利息和費用。
  • 【以案釋法】民間大額借貸出借人應對資金來源、交付等 舉證,借款...
    【以案釋法】民間大額借貸出借人應對資金來源、交付等 舉證,借款人應對借款實際未發生舉證 2020-07-14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間借貸中,以現金交付的借貸案件,法院會如何審理?
    民間借貸關係成立的條件是什麼?之前遇到過幾個諮詢者:既然都寫借條了,那就證明借錢了,事實就是如此,難道法律還罔顧事實?其實很多人都會覺得,我認為這個是事實,別人就應該相信這是事實。從當事人雙方角度,也許你們之間真的存在款項交付的事實,但在法官居中裁判的情況下,你要證明給法官看你說的是事實。因為法官並不是直接當事人,參與者,見證人,他不知道你們之間發生了什麼,所以法律就規定了民間借貸案件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才能認定。
  • 青城普法丨民間借貸,現金交付需謹慎!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民間借貸越來越普遍,隨之而產生的民間借貸糾紛也在不斷增加。在民間借貸中,常常會有大額現金交付的方式,然而,一旦雙方發生糾紛進入司法程序,現金交付的認定會是審理過程中最為棘手的問題。無論是出借人還是借款人,一定要謹慎對待。
  • 從最高院裁判論:大額借貸,建議銀行轉帳,交付現金可能血本無歸
    #民間借貸#裁判概述:在民間借貸合同糾紛中,大額借貸,出借人僅憑藉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要求借款人償還借款的,但借款人抗辯出借人並未實際交付金錢且作出合理說明的,出借人又無其他證據證明已經交付金錢的,出借人相應部分的訴訟請求,無法得到法院支持。
  • 民間借貸,現金交付的借款,法院會怎麼判?
    在民間借貸糾紛中,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還借款本息的,應當對是否形成借貸合意、借貸內容以及款項交付等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借款合同、借條等是借貸雙方形成合意的憑證,推定借貸事實發生的初步證據,但是在現金交付的借貸中,借款人可能會提出借貸沒有實際發生的抗辯,這種情況下,法院要對借貸事實是否實際發生,由法官根據個案具體情況進行審查認定。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借款必須要通過銀行轉帳的方式進行。
  • 天津律師┃款項交付是民間借貸合同履行的必要條件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出借人主張以上兩方面事實已經發生,不僅應當對雙方是否形成借貸合意舉證,還要對借貸的內容、是否將借款實際交付借款人等實際履行情況承擔舉證責任。二審法院認為本案為民間借貸合同,具有實踐性特徵,需要審查借款關係的實際履行情況,該認定將本案基礎法律關係定性錯誤。(二)二審法院認定吳豔秋無法證明案涉3750萬元借款均已實際交付給金遠公司,認定吳豔秋主張其向二十幾個出借人的還款方式為轉帳、債務衝抵以及現金支付等,與本案兩次一審中出庭證人的陳述不一致,因而無法證明其代償。
  • 民間借貸事實是否發生如何判斷?如何認定借款款項已實際交付?
    民間借貸中,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間是否發生了真實的借貸關係?除了借款合意的認定,就是雙方是否達成了真實的借款意向,是否具備了借款合意之後。還需要重點來審查借款款項是否完成了實際交付,這裡所指的實際交付是指出借人是否將借款款項實際交付到借款手中。
  • 【法律貼士】民間借貸新規:打借條要注意的17個法律要點(附範本)
    該決定對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舊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與調整。結合新的司法解釋,今後我們應該怎樣出具借條才更能受到法律保護呢?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
  • 原告主張大額現金借款而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生併合理說明的,原告的證據須達到「高度蓋然性」標準​
    【最高院】原告主張大額現金借款而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生併合理說明的,原告的證據須達到民事訴訟「高度蓋然性」標準【裁判要旨】對於原告(出借人)主張的大額現金借款,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生並能作出合理說明
  • 借出大額現金竟沒有轉帳憑證,還能要回來嗎?法院站哪邊?
    一般的借款關係要生效,需要具備借款合意和實際交付借款兩個要件。根據《民事訴訟法》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訴訟原則,一般情況下出借人應舉證證明借款關係實際存在。但現實生活中,民間借貸案件中,常常會有大額現金交付,沒有轉帳憑證,出借人不能補強證據的情況下,該怎麼辦?起訴能否勝訴?
  • 大額現金借款而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生併合理說明的,原告的證據須達到民事訴訟「高度蓋然性」標準​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裁判要旨】對於原告(出借人)主張的大額現金借款,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生並能作出合理說明,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借貸金額、款項交付、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當地或者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當事人財產變動情況以及證人證言等事實和因素,綜合判斷借貸事實是否發生。
  • 大額現金借款,沒有轉帳憑證,能否獲得支持的裁判標準
    【裁判要旨】對於原告(出借人)主張的大額現金借款,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生並能作出合理說明,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借貸金額、款項交付、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當地或者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當事人財產變動情況以及證人證言等事實和因素,綜合判斷借貸事實是否發生。如原告(出借人)提供的證據不能達到民事訴訟「高度蓋然性」標準的,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 最高院:大額現金借款,沒有轉帳憑證,能否獲得支持的裁判標準
    8.王紀海部分時間不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證據,並不能否定屈東森交付現金借款的事實。9.經查詢王紀海因涉嫌民間借貸訴訟被限制高消費,郭雲斌涉民間借貸被列入人民法院失信人名單,證明王紀海、郭雲斌具有「老賴」前科,企圖通過判決漏洞逃債。
  • 信用卡資金出借之民間借貸法律關係認定
    司法實踐中,原告出借信用卡給被告使用,或者套取信用卡資金出借給被告,該行為涉及的民間借貸法律關係是否成立?相關借款協議是否生效?一、信用卡出借之民間借貸關係的司法認定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於2020年8月20日起施行。
  • 民間借貸:夫妻一方不知情,是否能認定夫妻共同債務
    錢某辯稱,鄭某向錢某借款295萬元事實,有借條、和銀行的交易流水為證,足以認定該借貸事實的存在。鄭某確認收到錢某轉帳交付的借款本金214.65萬元,但否認收到了剩餘的借款本金。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屬於實踐性合同,自出借人交付借款時生效。除銀行轉帳交付的214.65萬元外,錢某主張剩餘借款本金逾80萬元系交付現金,但未能舉證證明,且在本案再審中未能就該筆現金交付的時間、地點、款項來源等情況進行說明。根據本案現有證據僅能證明鄭某向錢某借款214.65萬元。
  • 民間借貸新規:打借條要注意的17個法律要點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該決定對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舊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與調整。結合新的司法解釋,今後我們應該怎樣出具借條才更能受到法律保護呢?
  • 【法律知識】僅有轉帳憑證,民間借貸案件如何認定?法官評析+裁判要旨
    原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民間借貸規定》)第17條,認為出借人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帳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提出抗辯該轉帳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現被告已經提出原告離婚協議中並未存在債權一項,以此證明原被告不存在借貸關係。舉證責任應當繼續由原告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