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長坑人陳志堅獲2019年科學突破獎,獎金高達300萬美元…

2021-02-13 安溪動態

10月17日,有「科學界奧斯卡」「科學第一巨獎」之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Prize)揭曉了,包括4個生命科學獎,2個基礎物理獎,1個數學獎。

其中,祖籍安溪縣長坑鄉的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 SouthwesternMedical Center)科學家陳志堅博士和來自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莊小威博士等其他4位科學家均摘得「生命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Prizes in Life Sciences)的桂冠。

據悉,科學突破獎是一項全球性的科學獎項,由谷歌共同創始人Sergey Brin、俄羅斯企業家Yuri Milner與Julia Milner夫婦、Facebook共同創始人Mark Zuckerberg和Priscilla Chan夫婦、23andMe共同創始人Anne Wojcicki、以及騰訊執行長馬化騰共同創立。在諸多企業家的資助下,科學突破獎的單項獎金高達300萬美元,為科學獎項之最,被譽為全世界最慷慨的科學獎。該獎項已舉辦第七個年頭,旨在表彰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方面的成就,這些學科提出最終極的問題,並尋求最深刻的答案。

據報導,陳志堅博士的獲獎理由是「發現DNA感知酶cGAS,從細胞內部闡明DNA如何引發免疫和自身免疫反應」。小編了解到,2012年,陳志堅博士及其團隊發現了cGAS酶,該蛋白可以識別自身病變或外源侵染進入細胞質的DNA,從而催化生成環鳥腺苷酸分子(cGAMP),再通過該分子激活細胞的免疫和炎症反應,以抵抗病原體的攻擊。這一過程不僅使機體能夠攻擊皰疹和愛滋等病毒,還可以攻擊其他含有DNA的病原體。靶向這一途徑的療法,有可能用於治療或預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病及某些癌症。

由於其傑出的科學貢獻,陳志堅博士獲得了許多榮譽,包括索爾學者獎(SearleScholar Award)(1998),Welch基金諾曼·海克曼化學獎(Norman Hackerman Award in Chemical Research)(2005),美國德克薩斯醫學、工程和科學院頒發的杜奈爾獎(The Edith andPeter O』Donnell Award in Science by The Academy ofMedicine,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of Texas)(2007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2012年)以及美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學會頒發的默克獎(ASBMB-MerckAward)(2015年)等。今年5月,剛剛獲得美國衛生部國立衛生研究院基金會(FNIH)頒發的2018年生物醫學盧裡獎(TheLurie Prize in Biomedical Sciences)。

陳志堅,安溪縣長坑鄉人,高中就讀於安溪一中。1985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生物系,1986年考取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攻讀博士,5年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從1997年起,陳志堅在美國擁有5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先後擔任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2014年5月,陳志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現為George L. MacGregor醫學科學特聘講席教授、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系終身教授、西南醫學中心炎症研究中心主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整理來源 |綜合自藥明康德、澎湃網、印象安溪等信息

侵權刪除 | 請聯繫我們

商務合作,廣告招租

請聯繫小編微信:huayangxm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

相關焦點

  • 「豪華版諾貝爾獎」揭曉,莊小威、陳志堅獲生命科學突破獎
    北京時間 10 月 17 日晚,有著豪華版諾貝爾獎之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揭曉,以高達 2200 萬美元的獎金獎勵科學家們在數學、物理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發現。其中,哈佛大學莊小威博士和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陳志堅博士在內的 5 名生物學家獲得 2019 年生命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 in Life Sciences)。
  • 2019年科學突破獎公布
    弗蘭克·本內特(Frank Bennett)和阿德裡安·克賴納(Adrian Krainer),安吉麗卡·阿蒙(Angelika Amon), 莊小威, 以及陳志堅獲得2019年突破獎生命科學獎。查爾斯·凱恩(Charles Kane)與尤金·米爾(Eugene Mele)2019年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獎,喬斯琳·貝爾·伯內爾(Jocelyn Bell Burnell)獲得基礎物理學獎特別獎。
  • 莊小威榮獲2019科學突破獎!
    2019年科學突破獎得主揭曉,莊小威(中國科大87少校友、哈佛大學教授):2018年10月17日,以獎金優渥著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 科學第一巨獎 「突破獎」:拍下首張黑洞照片團隊獲 300 萬美元獎金
    2019年9月5日,2020年度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揭曉。突破獎每年都會表彰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成就,而這些學科旨在提出最終極的問題,並尋求最深刻的答案。突破獎也被稱為全世界最慷慨的科學獎,單獎為三百萬美金。
  • 2018年「科學突破獎」揭曉,12名科學家分享2200萬美元獎金,關鍵是...
    ,「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在位於舊金山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揭曉。科學突破獎是於2012年開始設立並頒發,旨在獎勵在生命科學、數學和基礎物理領域有傑出貢獻的認識。該獎項由謝爾蓋·布林、安妮·沃西基、馬克·扎克伯格、普莉希拉·陳、尤裡·米爾納、茱莉亞·米爾納、馬雲(Jack Ma)和張瑛(Cathy Zhang)等人共同創立。每位獲獎者會獲得三百萬美元作為獎金,並且參與電視轉播頒獎典禮以慶祝他們的成就並以鼓勵其他的科學家。
  • 盧煜明 獲科學突破獎
    9月11日消息,獎金總額高達1875萬美元的「科學界的奧斯卡」——科學突破獎揭曉,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在內的8位科學家獲得,以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一系列開創性成就。6項新視野獎則由12位處於研究生涯早期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分享。2021年突破獎的生命科學獎的獲獎者中包括「NIPT(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之父」、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教授。
  • 【訪談】陳志堅:在安溪所受的教育,對我一生影響很大
    西南醫學中心有我非常崇拜的一位教授,他在1985年拿了諾貝爾獎,那時候他不到45歲,但是他拿了獎以後,並沒有止步,反而科研越做越好。一個真正的科學家,追求的就是在科學中,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在這個過程中,有時候你會做出一個科學發現,而這個發現會像李白的詩,千年來永恆,這就是在我看來做基礎科學的意義和樂趣。《安溪報》:在您眼裡,什麼是成功?
  • 科學突破獎觀察:給科學家明星般的關注,給青少年更多機會
    谷歌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科學突破獎(The Breakthrough Prizes)也為外界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今年已舉辦第八屆,旨在表彰全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科學突破獎,每個獎項的獎金為300萬美元,分為生命科學獎(每年最多四個獎項)、基礎物理獎(每年一個獎項)以及數學獎(每年一個獎項)。
  • 科學突破獎公布「基礎物理特別獎項」,三位理論物理學家分享300萬美元獎金 | 科技早頭條
    關注環球科學周一至周五早間我們為你準時送上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 2018年科學突破獎揭曉 惲之瑋、張偉獲數學新視野獎
    2017年12月3日,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頒獎典禮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科學突破獎自2012年開始頒發,旨在獎勵於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除上述三個領域的突破獎外,科學突破獎還設立了面向年輕科研人員的新視野獎,以表彰他們在各自領域的優異成就,獎金10萬美元。 本次科學突破獎共頒出總計12個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及數學領域的突破獎,還揭曉了物理及數學領域的7個新視野獎。惲之瑋、張偉獲數學新視野獎。
  • 港中大教授盧煜明獲科學突破獎:孕婦外周血中發現胎兒DNA
    港中大教授盧煜明獲科學突破獎:孕婦外周血中發現胎兒DNA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09-11 14:53 來源
  • 中國獲物理突破獎 起底科學牛人王貽芳(圖)
    馬雲夫婦捐助的科學界「第一巨獎" 迎來首位中國科學家  中國網11月9日訊北京時間2015年11月9日上午,作為目前全球獎額最高的科學獎項,被譽為科學界「第一巨獎」的「生命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今日揭曉了其新一屆獲獎名單:中國科學家王貽芳作為大亞灣中微子項目首席科學家獲得「基礎物理學突破獎」——這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該獎項。
  • 2021年科學突破獎公布,中國科學家都有誰→
    在現今這個科研成就空前重要的緊迫關頭,突破獎延續其9年的傳承以表彰最深刻和最具變革性的發現,讚揚已富成就的科學家(突破獎),以及處於研究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新視野獎以及首屆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新前沿獎)。今年,突破獎總共將1875萬美元用於支持致力於解釋最大和最基本的問題的科學家。
  • 突破獎典禮堪比奧斯卡,裡奇和鄧紫棋將為莊小威等科學家獻唱
    世界範圍內單項獎金最高的科學獎「突破獎」(The Breakthrough Prizes)一向不吝高調。10月中旬,2019突破獎揭曉了7個價值300萬美元的獎項。華裔科學家莊小威和陳志堅摘得其中兩個生物領域的大獎。此外,青年代數幾何學家許晨陽獲頒「突破獎」下設的子獎項「新視野獎」(New Horizons)。
  • 英國數學家馬丁·海勒獲科學突破獎:馴服隨機偏微分方程
    當地時間 2020 年 9 月 10 日,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獲得者,其中,數學突破獎頒給英國數學家、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馬丁·海勒(Martin Hairer),以表彰他在隨機偏微分方程,尤其是隨機偏微分方程正則性結構理論方面的工作。
  • 證明丘成桐猜想的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生摘得科學突破獎
    科學突破獎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是全球獎金最高的科學獎,單項獎金高達300萬美元,遠超諾貝爾獎,中國企業家也參與了科學突破獎的捐贈。數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數學新視野獎等單項獎組成,迄今為止已經頒發了九屆科學突破獎。
  • 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榮獲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剛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以表揚他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革命性貢獻,可及早診斷唐氏綜合症及多種遺傳病。現時全球每年有超過90個國家逾7百萬名孕婦受惠。
  • 福建大山走出科學家 陳志堅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網站消息,在第151屆美國國家科學院全體院士年會上,福建師範大學傑出校友、客座教授陳志堅博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陳志堅博士1966年出生於福建省安溪縣長坑鄉南鬥村,1981年從安溪一中高中畢業,1985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1991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隨後到美國聖地牙哥的索克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
  • 這個省的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如何克服這個矛盾,成為國際材料領域幾十年以來一個重大科學難題。盧柯及其研究團隊發現了兩種新型納米結構可以提高銅金屬材料的強度,而不損失其良好的塑性和導電性,在金屬材料強化原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美女物理學家因暗物質榮獲2021科學突破新視野獎
    原創 羽華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收錄於話題#星辰大海62個2021年科學突破獎日前公布,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史蒂文·溫伯格(Steven Weinberg)獲得基礎物理特別突破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