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數學家馬丁·海勒獲科學突破獎:馴服隨機偏微分方程

2020-12-12 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 2020 年 9 月 10 日,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獲得者,其中,數學突破獎頒給英國數學家、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馬丁·海勒(Martin Hairer),以表彰他在隨機偏微分方程,尤其是隨機偏微分方程正則性結構理論方面的工作。

得知獲獎消息時,馬丁·海勒正與他的妻子、帝國理工學院教授Xue-Mei Li因疫情待在倫敦的一套公寓中。他說「這完全出乎意料,根本沒有想過(獲獎),所以徹底震驚了。因為不能出門,只好在家慶祝。」

馬丁·海勒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隨機偏微分方程,這是一類用於計算複雜系統在必須考慮隨機影響因素時如何演變的方程。與之相關的問題包括水滴在餐巾紙表面擴散、森林大火蔓延等。

英國牛津大學的數學家特裡·萊昂斯(Terry Lyons)在《自然》新聞採訪中表示,他對海勒的獲獎感到「欣喜」。他指出,在海勒的工作成果之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一直在用不同的方法處理這類方程,但沒有看出來這些方程如何能被一種方法論統一起來。「他第一次將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映射到了一種精確的數學語言上。」

2014年,馬丁·海勒發表了一篇長達180頁的宏大論文《正則性結構理論》(A theory of regularity structures),向世界介紹正則結構。這篇論文一經發表便引發轟動。多倫多大學數學家Jeremy Quastel還曾思考這一理論的「地外起源」,他說,「和其他人一樣,我很驚訝地看到這個理論,從無到有細緻入微地得出結論,幾乎沒有先例。」

英國數學家、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馬丁·海勒(Martin Hairer) 中國科學院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 資料圖馬丁·海勒出生於瑞士日內瓦,現年45歲,畢業於日內瓦大學。2014年,他被授予數學領域的最高獎之一——菲爾茲獎。他的父親ErnestHairer也是一位數學家,在瑞士日內瓦大學任教,從事數值分析研究。海勒曾在大學期間學習物理,後來出於對絕對真理的追求轉向數學領域,因為他「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寫進一個三年後可能被其他東西取代的結果當中」。

海勒曾多次到訪中國進行學術交流,2015年訪問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2019年出席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

據英國《衛報》報導,海勒目前還沒有收到科學突破獎的獎金,一旦收到,可能會改變他的生活。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最近搬到了倫敦,是三年前,現在還在租房。所以可能是時候買個地方住了。」

2012年,俄羅斯-以色列億萬富翁尤裡·米爾納(Yuri Milner )創立了科學突破獎。目前,該獎項由他和其他網際網路企業家贊助,例如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等。自2012年以來,科學突破獎已向將近3000名頂尖科學家頒發了超過2.5億美元的獎金,目的是幫助科學界的領引者們擺脫經濟限制,充分關注思想世界。

科學突破獎每項獎項的獎金為 300 萬美元,包括生命科學獎、基礎物理獎以及數學獎,是科學領域獎金最高的獎項。為表彰科學家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的重要成就,今年將向獲獎者頒發總計 1875 萬美元的獎金。

每年,科學突破獎都會舉行頒獎典禮,邀請電影、音樂、體育界的超級明星和科技界的明星企業家頒獎。但是,由於全球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頒獎典禮被推遲到2021年3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科大少年班校友85後孫崧獲新視野數學獎:破解丘成桐猜想
    獲獎理由是他在複雜微分幾何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包括卡勒-愛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定理,及其與模量問題、奇點之間的關係。孫崧將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的Bhargav Bhatt和普林斯頓大學的Aleksandr Logunov分享2021年新視野數學獎的10萬美元獎金。
  • 中科大少年班校友85後孫崧獲新視野數學獎:破解丘成桐猜想
    2014年,孫崧與導師陳秀雄,英國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西蒙唐納森合作,破解「卡勒—愛因斯坦度量」存在性之丘成桐猜想,因此受到廣泛關注。四年後,他們因上述工作獲得美國數學會在幾何和拓撲學領域的最高榮譽——奧斯瓦爾德-維布倫獎。
  • 2021年科學突破獎公布,中國科學家都有誰→
    突破獎基金會近期宣布2021年突破獎得主,以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一系列開創性成就。此前每年,該獎項都在頒獎典禮的晚宴上,由電影、音樂、體育界的超級明星和科技界的明星企業家頒發。但是,由於全球疫情,今年的頒獎典禮被推遲到2021年3月。
  • 盧煜明 獲科學突破獎
    9月11日消息,獎金總額高達1875萬美元的「科學界的奧斯卡」——科學突破獎揭曉,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在內的8位科學家獲得,以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一系列開創性成就。6項新視野獎則由12位處於研究生涯早期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分享。2021年突破獎的生命科學獎的獲獎者中包括「NIPT(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之父」、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教授。
  • 偏微分方程:作用、分析與數值求解
    報告題目:偏微分方程:作用、分析與數值求解 報 告 人:江松 研究員 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報告時間:2020年9月27日9:00 報告地點:數學學院二樓報告廳 校內聯繫人:張然zhangran@jlu.edu.cn 報告摘要: 科學與工程技術
  • 描述物質運動變化的數學學科: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為科學發現提供了有力工具,如:牛頓通過使用微分方程研究天體力學和機械力學,從理論上得到行星運動規律;英國天文學家亞當斯和法國天文學家勒維烈使用微分方程,找到了海王星。微分方程的發展歷程:蘇格蘭數學家耐普爾創立對數時,就對微分方程的近似解進行了討論;牛頓用級數求解簡單的微分方程;瑞士數學家雅各布·貝努利、歐拉、法國數學家克雷洛、達朗貝爾、拉格朗日等人不斷地研究和豐富了微分方程的理論;複變函數、李群、組合拓撲學等數學分支的新發展,深刻影響了微分方程的發展;計算機成為微分方程的應用及理論研究的有力工具
  • 偏微分方程 (PDE)
    偏微分方程理論研究一個方程 (組) 是否有滿足某些補充條件的解 (解的存在性),有多少個解   (解的惟一性或自由度) ,解的各種性質以及求解方法等等,並且還要儘可能地用偏微分方程來解釋和預見自然現象以及把它用之於各門科學和工程技術。        偏微分方程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都與物理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發展密切相關,並彼此促進和推動。
  • 從歷史角度講偏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這門課程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偏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和解的性質。在歷史上,起初人們以為偏微分方程只是常微分方程的簡單推廣,但是隨著對各種各樣的偏微分方程研究成果的不斷積累,人們發現偏微分方程要比常微分方程難得多,關於偏微分方程的普遍性理論也逐步建立了起來,其中關於二階線性偏微分方程的理論最為完整,它們可以分成雙曲型(以波動方程為代表)、拋物型(以熱傳導方程為代表)和橢圓型(以調和方程為代表
  • 數學與統計學院青年教師張凱在偏微分方程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西工大新聞網6月9日電(郭千橋)近日,數學與統計學院分析與幾何研究團隊助理教授張凱與合作者在偏微分方程正則性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研究論文「Boundary Hölder Regularity for Elliptic
  • 偏微分方程的起源
    ,也簡稱微分方程;如果一個微分方程中出現多元函數的偏導數,或者說如果未知函數和幾個變量有關,而且方程中出現未知函數對幾個變量的導數,那麼這種微分方程就是偏微分方程。微積分方程這門學科產生於十八世紀,歐拉在他的著作中最早提出了弦振動的二階方程,隨後不久,法國數學家達朗貝爾也在他的著作《論動力學》中提出了特殊的偏微分方程。
  • 隨機偏微分方程及其相關主題國際會議南開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張軼帆 攝影報導)由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主辦的隨機偏微分方程及其相關主題國際會議於4月25日至29日在南開大學省身樓舉行。來自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挪威和日本等國家以及國內的概率論及相關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共6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 中國四位數學家分獲華羅庚、陳省身數學獎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中國數學界享有盛譽的三大獎項——華羅庚數學獎、陳省身數學獎和鍾家慶數學獎二日在北京同時揭曉,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摘得第八屆華羅庚數學獎,兩位青年數學家獲第十一屆陳省身數學獎,另有八位數學界年輕學者獲得第八屆鍾家慶數學獎優秀博士論文獎。
  • 基礎課 | 說說偏微分方程
    這樣就產生了研究某些物理現象的理想了的多個變量的函數方程,這種方程就是偏微分方程。微積分方程這門學科產生於十八世紀,歐拉在他的著作中最早提出了弦振動的二階方程,隨後不久,法國數學家達朗貝爾也在他的著作《論動力學》中提出了特殊的偏微分方程。這些著作當時沒有引起多大注意。
  • 偏微分方程:一門揭示宇宙奧秘、改變世界面貌的科學
    偏微分方程這門數學學科,對於廣大中學生來說,恐怕是完全陌生的,難免會感到高不可攀;至於說它是一門揭示宇宙奧秘、改變世界面貌的科學,恐怕更顯得匪夷所思了。其實,偏微分方程這門數學學科的出現和興起,並不是從偏微分方程的上述廣泛的定義出發的,恰恰相反,是源於實踐及應用需要的驅動,才使少數一些具特殊類型的偏微分方程引起了人們普遍的關注,成了反覆深入研究的對象,從而逐漸形成了氣候,而對其他種種 「可能」 出現的偏微分方程卻根本置之不顧。 自18世紀中葉開始對偏微分方程開展研究以來,人們的興趣長期集中在下面幾種典型的偏微分方程上。
  • 偏微分方程:一門揭示宇宙奧秘、改變世界面貌的科學
    通過求解相應的偏微分方程,得到所要求的未知多元函數解,是很多應用領域中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意義。2. 對偏微分方程的研究要重視其個性如前所述,包括多元未知函數的某些偏導數的方程,統稱為偏微分方程。它有兩個特點,一是未知函數為一個多元函數(否則,若未知函數只是一個一元函數,就是一個常微分方程!),二是方程中要包含未知函數的某些偏導數(否則,就是一個函數方程!)。
  • 他主要研究諧波分析、偏微分方程、代數組合學等
    陶哲軒(1975年7月17日出生)是一名澳大利亞裔美國數學家,曾在數學的各個領域工作。他目前主要研究諧波分析、偏微分方程、代數組合學、算術組合學、幾何組合學、壓縮傳感和解析數論。截至2015年,他在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擔任數學主席。
  • 「隨機偏微分方程數值計算研討會」在吉林大學召開
    9月14日—9月15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學天元基金和吉林大學共同資助,天元數學東北中心和吉林大學數學學院聯合承辦的「隨機偏微分方程數值計算研討會
  • 偏微分方程 學習筆記
    有一句話叫做「數學是大自然的語言,而偏微分方程則是大自然的語法」,從此足以看出偏微分方程在自然界中的廣泛應用。無論是工程領域,量子領域,還是金融領域等,都有著偏微分方程的影子。偏微分方程理論研究的發展,更是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領域,例如金融工程這一學科,開始獨立於傳統的金融學,就得益於偏微分方程應用到了期權定價當中,從而催生出了現代金融理論。
  • 【國際講堂】外教主講的研究生全英文課程「隨機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簡介」開課通知
    聯  系  人:理學院 楊自豪 老師 聯繫方式:15398004619 yangzihao@nwpu.edu.cn課程名稱:Introduction to Numerical Methods for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隨機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簡介
  • 北洋數學講堂 江松院士帶你探索偏微分方程
    他從偏微分方程的概念講起,追溯了古典偏微分方程到現代偏微分方程理論的發展,闡釋了偏微分方程的內涵。作為研究其他數學分支的關鍵工具,偏微分方程極大的促進了基礎數學分支的發展;一系列代表性方程,如Euler及Navier-Stokes方程、Maxwell方程、Boltzmann方程、Einstein方程等,體現科學與工程技術及諸多領域與偏微分方程的「難分難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