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2020 年 9 月 10 日,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獲得者,其中,數學突破獎頒給英國數學家、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馬丁·海勒(Martin Hairer),以表彰他在隨機偏微分方程,尤其是隨機偏微分方程正則性結構理論方面的工作。
得知獲獎消息時,馬丁·海勒正與他的妻子、帝國理工學院教授Xue-Mei Li因疫情待在倫敦的一套公寓中。他說「這完全出乎意料,根本沒有想過(獲獎),所以徹底震驚了。因為不能出門,只好在家慶祝。」
馬丁·海勒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隨機偏微分方程,這是一類用於計算複雜系統在必須考慮隨機影響因素時如何演變的方程。與之相關的問題包括水滴在餐巾紙表面擴散、森林大火蔓延等。
英國牛津大學的數學家特裡·萊昂斯(Terry Lyons)在《自然》新聞採訪中表示,他對海勒的獲獎感到「欣喜」。他指出,在海勒的工作成果之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一直在用不同的方法處理這類方程,但沒有看出來這些方程如何能被一種方法論統一起來。「他第一次將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映射到了一種精確的數學語言上。」
2014年,馬丁·海勒發表了一篇長達180頁的宏大論文《正則性結構理論》(A theory of regularity structures),向世界介紹正則結構。這篇論文一經發表便引發轟動。多倫多大學數學家Jeremy Quastel還曾思考這一理論的「地外起源」,他說,「和其他人一樣,我很驚訝地看到這個理論,從無到有細緻入微地得出結論,幾乎沒有先例。」
英國數學家、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馬丁·海勒(Martin Hairer) 中國科學院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 資料圖馬丁·海勒出生於瑞士日內瓦,現年45歲,畢業於日內瓦大學。2014年,他被授予數學領域的最高獎之一——菲爾茲獎。他的父親ErnestHairer也是一位數學家,在瑞士日內瓦大學任教,從事數值分析研究。海勒曾在大學期間學習物理,後來出於對絕對真理的追求轉向數學領域,因為他「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寫進一個三年後可能被其他東西取代的結果當中」。
海勒曾多次到訪中國進行學術交流,2015年訪問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2019年出席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
據英國《衛報》報導,海勒目前還沒有收到科學突破獎的獎金,一旦收到,可能會改變他的生活。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最近搬到了倫敦,是三年前,現在還在租房。所以可能是時候買個地方住了。」
2012年,俄羅斯-以色列億萬富翁尤裡·米爾納(Yuri Milner )創立了科學突破獎。目前,該獎項由他和其他網際網路企業家贊助,例如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等。自2012年以來,科學突破獎已向將近3000名頂尖科學家頒發了超過2.5億美元的獎金,目的是幫助科學界的領引者們擺脫經濟限制,充分關注思想世界。
科學突破獎每項獎項的獎金為 300 萬美元,包括生命科學獎、基礎物理獎以及數學獎,是科學領域獎金最高的獎項。為表彰科學家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的重要成就,今年將向獲獎者頒發總計 1875 萬美元的獎金。
每年,科學突破獎都會舉行頒獎典禮,邀請電影、音樂、體育界的超級明星和科技界的明星企業家頒獎。但是,由於全球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頒獎典禮被推遲到2021年3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