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字難字知多少 漢字應該學多「深」?

2020-12-23 海外網

  日前,騰訊網友評出最難認的17個漢字,還選出100個容易讀錯的字和100個容易寫錯的字。網友調侃道,17字中「認得5個以上的,據說是學霸;認得10個以上的,聽說是學神;17個全認識的,好像沒有。」由於我們的日常生活須臾離不開漢字,所以這個評選結果一出,即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有人認為,這些難認、難寫的漢字正是體現了漢字的魅力和趣味;也有人認為,完全沒必要鑽研這些生冷難的漢字。那麼,作為現代人,我們到底應該掌握多少漢字?漢字應該學多「深」?

  常用字必須掌握

  漢字在發展演變中兼容並包,所以數量呈不斷增長的趨勢。現在的「漢字家族」到底有多少位成員?恐怕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歷史上首次對漢字數量進行統計的是漢朝的許慎,他的《說文解字》收錄9353個漢字。我們現在常用的《新華字典》收錄1萬多個漢字,1990年出版的《辭海》有14872個漢字,而1994年編輯的《中華字海》則收錄87000多個漢字。

  在這浩如煙海的漢字中,我們究竟需要掌握多少呢?有關研究表明,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所用到的漢字只有幾千個。1000個常用漢字能覆蓋92%的書面資料,2000個常用漢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個常用漢字則能達到99%的覆蓋面。現在小學生6年的語文課上要學習2500至3000個漢字,初中3年再學習500至1000個漢字。所以,通常來說,一個人只要接受過9年制義務教育,那麼他所學漢字應對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綽綽有餘。

  現實情況是,人們對這幾千個常用漢字的掌握情況並不樂觀,不是上學時沒學好,就是學了沒記住。總之,網友選出的100個容易寫錯的字和100個容易讀錯的字,幾乎沒有人可以得滿分。比如,「編纂」錯寫成「編篡」、「不脛而走」錯寫成「不徑而走」、「修葺」錯寫成「修茸」等。

  冷僻字儘量掌握

  那麼,漢字中的冷僻字是不是就完全沒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如果有精力、有興趣、工作需要,還是得儘可能多地掌握這類字。語言文字、民俗、教育、出版等領域的研究者和從業者需要掌握的漢字數量應該比其他人多些。即使不從事上述職業,多識字也沒壞處。因為許多冷僻字是用在姓名、地名上的。如,安徽亳(bó)州、河南浚(xún)縣、湖南耒(lěi)陽、山東郯(tán)城、湖北沔(miǎn)陽等許多地名就經常被叫錯。

  當今父母追求個性,儘管知道今後會在升學、就業、銀行、保險等需要人名認證的時候遇到麻煩,但仍擋不住他們用冷僻字給孩子起名的熱情。據報載,有的小學一個班裡用冷僻字起名的就有十幾個,曌(zhào)、埜(yě)、彧(yù)、懋(mào)、姁(xǔ)、艽(jiāo)……紛紛入名。為避免叫錯學生名字的尷尬,不少小學老師在接新生時,不得不帶本字典點名字。

  另外,隨著網絡的普及,一些生僻字進入了網際網路。比如,這次評出的17字中的孨(zhuǎn)、槑(méi)、囧(jiǒng)等就曾是紅極一時的網絡用語。

  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學院副教授冉啟斌對本報記者說,適當學習和掌握一些冷僻字可以避免叫錯別人名字的尷尬,可以避免叫錯地名的不便,可以避免認不出藥名的為難,所以還是有必要的。

  識字不僅僅是學生的專利,識字的地點也不僅僅限於學校。只要有條件,每個人都能利用零星時間和可利用的條件多識字。比如,常翻字典,收看電視的漢字漢語類節目,把報紙雜誌上刊登的漢字自測題做一做,等等。

  錯別字應該杜絕

  漢字起源於原始的圖畫,是從原始圖畫演變而來的一種「表意符號」,它與西方的拼音文字有著極大的差異。「差異產生美」,不少外國漢語學習者步入學中文行列的原因,就是受到漢字優美字形的吸引。可以說,漢字既是他們學中文的興趣點,也是他們學中文的難點。

  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教師王麗娟在教學中發現,留學生在學習中容易犯這幾類錯誤:一是同音字混用,人們(門)、明(名)確、自由(油)、時候(後);二是間架結構用錯,「一落千丈」成了(左邊三點水,右邊草字頭和各);三是形近字錯用,太糟(槽)了、除(陳)了、考慮(虛)等。

  比利時留學生王傑說,最難記難學的就是由部首偏旁組成的漢字,有時候分不清應該用哪個偏旁。比如,我總把「鍋」寫成「火」字旁,「澡」又會忘了左邊的「三點水」,獨體字反而不容易寫錯。

  瀋陽市第五中學教學主任張雪松在分析錯字的成因時說,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容易混淆的是形聲字。聲旁加偏旁部首後,字面的意思會出現不同的變化,通過半邊猜測字面的大致意思往往會搞錯。如何避免出現寫錯字?張雪松認為,主要應該通過增加閱讀量來增加漢字儲備。閱讀時要精讀、慢讀,不要僅關注情節,更要看文字的意思;必要時還可以翻翻字典,讀出文字背後的東西。

  世界上所有文字中,漢字是唯一從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的文字形式,它保證了中國文化始終沒有間斷地傳承下來。我們有理由為自己所擁有的中華文明而自豪,也有理由為自己能夠使用中文而驕傲。但在自豪和驕傲之餘,也應該經常地抽點時間和精力,整理一下自己的識字庫,剔除不規範漢字和錯別字,為自己的漢字庫增加一些儲備。本報記者 劉 菲

責編:郝青

相關焦點

  • 英語四六級難?看看外國人學習漢字,老外:學漢字學到懷疑人生
    許多大學生在學校考四六級的時候,都嚷嚷著好難,就差懸梁刺股地背單詞了,為的就是能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但是,你知道外國人對於學我們漢字的評價是什麼樣的嗎?他們是這樣形容的:每天都是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鬼知道我們經歷了什麼!
  • 知道為何日語中總是會有一些漢字嗎?明明漢字那麼難學還要用!
    知道為何日語中總是會有一些漢字嗎?明明漢字那麼難學還要用!大家都知道日文實際上有一些中國字在裡面的,相信很多朋友都注意過,也有人會有想問,裡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中國字?大家基本上都認為日文應該是中文的長久演變轉化未來的,實際上到底是怎樣呢?真正的原因你知道嗎,來看看外國網友是怎麼說的!
  • 越南獨立後的第一件大事:廢除漢字,原因之一:漢字很難學
    但是胡志明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漢字,推行以羅馬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國語字作為越南的通用文字。 漢語作為我國傳承幾千年的文化精粹,也被譽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
  •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現在世界上的通用語言是英語,這是因為當年大英帝國在世界上神一般的影響力而得來的。就拿中國周邊的鄰居來說,第一個,日本那不用說了,現在日本語中還參雜了大量的漢字,在幕府時代的日本,上流社會的人都競相學習中國的文化著作,三島由紀夫的小說中就提到大正時期天皇的愛臣以精通宋學為榮。越南更不用提,人家曾經就用了上千年的漢字,甚至越南還有科舉制度。
  •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2020-11-18
  • 漢字有點難 看外國留學生學漢字的花樣記憶法
    漢字有點難 看外國留學生學漢字的花樣記憶法 2019年08月30日 09:1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養正教育】先認漢字還是先學拼音
    遊銘鈞:倡導者以為識漢字難,學了注音字母,特別是拉丁化的拼音符號以後,可以解決識字難的問題。記者:這麼說,兩位是旗幟鮮明地反對從拼音入手學習漢字了?那麼現在有人倡導小學生可以用「拼音文字」作同音替代,還引導他們閱讀純拼音字母組成的文章和報紙。你們對此有何評價?
  • 外國人直呼中文難學,為此發明了漢字鍵盤,網友:無從下手
    導語:外國人直呼中文難學,為此發明了漢字鍵盤,網友:無從下手二戰結束後,隨著我們綜合國力的提高,文化交流的頻繁,影響力的加大。近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國的人被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所吸引,他們有的來遊玩美麗的風景、有的來工作、有的來留學、有的甚至是定居。來過中國的外國人對我們有不同的感想,不過他們一致認為中文太難學了。聽到這相信大家都會感到自豪,畢竟中國漢字已經存在6千多年,發展至今至少有近十萬個漢字,而這還不是確定的數目。
  • 外國網友熱議:漢字那麼難學,為什麼日本人還要用呢
    在外國人了解學習了漢語後,對日本能夠使用漢字表示不解,在美版知乎quora上提問:Why do the Japanese still use the Kanji (Chinese characters) when it is so difficult to learn? 漢字那麼難學,日本人為什麼還要用呢?
  • 日語中日本人自己創造了多少漢字,中國漢字那麼多不夠用嗎?
    大家都知道日語中的漢字,是中國古代傳到日本去的。所以我們的小夥伴們在學習日語的時候,看到很多漢字都是繁體字,當然也會有些漢字跟中文的漢字略微有些區別的,比如壓力的壓字,在日語裡寫成「圧」,裡面的一點沒有了。據不完全考證,是古代用於運輸書籍的船進水了,被泡水了的書,可能一點就沒了。
  • 外國人直呼學漢字難,看到他們發明的「鍵盤」,網友:無從下手
    導語:外國人直呼學漢字難,看到他們發明的「中文鍵盤」,網友:無從下手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漢字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是全球使用時間最長且沒有出現斷層的文字。漢字的造字法是古人根據漢字的結構和造字規律,歸納總結出來的造字方法。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對周邊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同時也是其它文字的母字。據記載,曾經的日本是沒有漢字的。漢字於公元3世紀經朝鮮半島輾轉傳入日本,由此漢字就被他們學了過去。
  • 國外網友:漢字那麼難學,日本人為何還要用?且看日本美女怎麼說
    很顯然,這些調查結果給盟軍司令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後那些關於廢除漢字的建議都被取消了。我們可以說,我們當前的書寫系統,要歸功於那些參加1948年那場測試的人們。但是,也應該指出,自那以後,漢字在日語中的使用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了,許多漢字也被簡化了。
  • 漢語不難學 拼音來幫忙
    他為什麼要學漢語拼音?我上網查詢「王冠川」以了解我的教學對象。王冠川先生是美籍華人,1935年出生於廈門,後隨父母移居吉隆坡,1949年隨父母定居臺灣,1961年本科畢業後赴美留學,後定居美國加州。從1996年起,他在廣西師範大學設立「王冠川助學金」,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二十年如一日,資助貧困學生1400多人,資助金額已逾163萬元。
  • 全球最難學的語言,亞洲就兩國廣泛使用,老外誇:難學卻好處多!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母語,而漢語就是中國人的母語等隨著科技的發展,每個國家都需要相互交流,因此我們就要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英語,對於許多中國人而言,英語應該是最為難學的一種語言。英語單詞由字母組成,還要學習它的音標,通過背熟才能運用夠,還講究語法,相信在很多人的學生時代,學習英語應該是件很頭疼的事情吧!但是你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比英語更難缺的一種語言,這種語言在亞洲被兩國廣泛使用,難倒了很多老外,但不想老外都誇:難學卻好處很多。
  • 10道小學生的真實試題 多少家長全犯了難
    以下這些題目全部是小學試卷上出現過的題目,據說孩子都會做,家長全犯難,有一些甚至連博士都答不上……網絡上流傳的最熱門的幾道小學考試題目,家長們來看看自己能答對幾道!  1.請寫出這4個漢字:
  • 英語到底難不難學?你的英語你說了算!
    英語到底難不難學?這樣英語世界裡單詞和中國的漢字相比這是多麼大的學習量。英語單詞不僅數量龐大而且背誦起來對大部分小夥伴來說無比的枯燥。開始的時候你可能會這樣背單詞:一遍遍地去寫單詞背單詞,把一個單詞寫了不知道有多少遍寫了有多少張紙:Welcome,Welcome,Welcome,Welcome,Welcome……。
  • 美國人覺得漢字太難,發明出漢字鍵盤,鍵盤體積讓你想不到
    而學習中文就要先學習漢字,但是中國上下文化幾千年,留下的漢字有些連中國人都不認識,何況是外國人呢。所以美國人在學習漢字時就說漢字真的好難學,為了方便他們學習,他們還腦洞大開的發明了一款漢字鍵盤,上面的鍵盤都是中國的漢字,這樣可以讓他們在打字的時候認清楚字,可以用中文跟中國人交流。
  • 學多少漢字才夠用,生僻字意義何在
    馬未都先生曾說過:」過去小學教3042個漢字,一個人願意學一學的話,一生中陸陸續續還能增加500多漢字,3500字左右,夠用了。達到六七千個字,就是頂級學者,這時候大概是漢字的十分之一,所以說漢字七萬多個,你一個人其實就是認識5%到10%之間。
  • 中國人學日語難還是日本人學中文難?
    關於這個問題,日語菌個人覺得呢,應該是日本人學中文更難一點,畢竟我們的日語教材長這樣:……還真是語句通俗,結構簡單,將寓教於樂的精神貫徹得十分徹底呢,就是學成實際使用時容易被打。日語菌還挺想知道日本人看到這樣畫風清奇的教材,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去學習的。
  • 部編版一年語文到底難不難?有沒有必要提前學一學?
    我們的語文教材改了一個版本又一個版本,但始終不變的是越改越難。很多家長感嘆:把孩子都當神通了吧!幼兒園不允許提前學,能有多少人完全掌握語文的內容呢?我仔細看了看如今的部編版語文教材,確實比以往版本難,比我小時候的人教版就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