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寶貝對於大音量會有過多的反應嗎?
你的寶貝比起其他小孩來的好動嗎?
你的寶貝容易衝動並且好奇心強烈嗎?
你的寶貝與人說話時會分心或是發呆嗎?
你的寶貝是否動作緩慢、總比別人慢一拍呢?
你的寶貝常聽錯大人的指令呢?
你的寶貝是否看似聰明卻學業表現低落呢?
你的寶貝是否不太會控制力量呢?
你的寶貝是否時常衣衫不整呢?
你的寶貝是否缺乏耐心?
你的寶貝情緒起伏大嗎?
親愛的家長們,在先前的文章中,我們也曾討論過類似的話題,但千萬不容許你掉以輕心,若是家中的寶貝曾出現上述的情況,那可得留心寶貝們是不是「感覺統合異常」的狀況啦!
我們的眼睛能看見物品、耳朵能聽到聲音、鼻子能聞出氣味、嘴巴能品嘗酸甜苦辣、皮膚能感覺重量/溫度/軟硬,而當這些信息一起進入大腦後(信息輸入),大腦會開始運作,整合這些感官信息(整合),接著大腦會釋放信息(信息輸出),使我們做出反應,這樣的過程我們便稱為感覺統合。
就如同我們剛剛談過的,感覺統合的過程為:信息輸入→大腦整合→信息輸出。因此,只要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任何誤差或錯誤,我們都稱之為感覺統合異常。
針對不同的年齡層,在不同階段有不一樣的感覺統合目標與活動,今天,我們來跟各位爸媽聊聊,六歲以下有感覺統合異常的寶貝們,你們可以在家中如何自我協助與訓練(每天一個小時)!
ㄧ、爸爸媽媽是我的蕩鞦韆
先讓寶貝平躺在地上,爸爸媽媽分別抓住寶貝的雙手和雙腳的關節,記住得要輕一點、緩一點,接著提著寶貝左右擺蕩,過程中注意擺動的頻率和力道,不要忽快忽慢,若寶貝喜歡,可進行5-10分鐘。
二、火車來囉
這個活動,可以讓寶寶學習肢體動作的統合,以及觸覺安全感的訓練。
先請爸爸或媽媽將身體做成拱橋狀,另一位趴在地上,邀請寶寶能夠往爸媽的地方爬過來,在通過拱橋的時候,爸媽可以試著觸摸孩子,讓寶貝們在趴著的姿勢下,體驗眼睛看不到時被觸碰的感覺,也能促進寶貝的安全感發展。
三、東摸摸、西摸摸
這個活動可以不只當作感統發展活動來操作,在日常生活有機會時,都能來上一下。
首先爸爸媽媽能準備一副手套戴上,並在寶貝的身上按摩,先從穿著衣物的部分開始,再來慢慢的輕撫寶貝沒有穿著衣服的地方,逐步的降低孩子的觸覺防禦感。
平常爸媽也能透過不同材質的衣服、毯子等,促進孩子勇於接收觸覺的刺激。
-The end-
心理影視頻道每周一持續更新中~日常還有心理知識和育兒科普,敬請關注!
♥♥♥點擊【關注】讓我們一起讀懂心理學,快樂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