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媽媽最愛的孩子!」州長與主持的兄弟之爭有結論了

2020-12-18 網易新聞

紐約州長安德魯·科莫和他在CNN當主持人弟弟克裡斯·科莫直播爭寵:「到底誰是媽媽最愛的孩子」!

直接上了微博熱搜。

兩人一本正經互懟的樣子,讓觀眾錯以為看了一檔娛樂節目。

20多分鐘的直播訪談裡,兄弟倆不僅嚴肅地聊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橫掃美國的糟糕狀況,還順便鬥了個嘴,讓觀眾在緊張的氛圍下,娛樂一把!

01節目中的互懟兄弟情

安德魯·科莫和弟弟克裡斯之間的互懟,讓不少觀眾紛紛表示,這不就是我和我哥(姐)的日常嗎?

甚至有觀眾對沒有兄弟姐妹而感到遺憾,決定以後要多生幾個孩子,沒事的時候,就坐在旁邊看他們互懟。

What?這也行?!

究竟安德魯和弟弟克裡斯的直播訪談有什麼魔力?讓不少人產生了二胎的想法。

來,我們看看,兩人的節目中的怎樣搞得畫風跑偏的。

* 到底誰是媽媽最愛的孩子

弟弟:但是不管你多辛苦,你總有時間給媽媽打電話。她想聽一聽你的聲音,就告訴你一聲。

哥哥:我給媽媽打過電話了,就在節目之前。順便告訴你,她說我是她最喜歡的兒子。

弟弟:她從來沒有這麼說過。

哥哥:好消息是,她說你排第二。第二喜歡的兒子。

弟弟:不!我們都清楚,我們都不是媽媽心裡排第一第二的孩子。我簡直不敢想像,你敢向我的觀眾撒謊。你現在讓我的整個採訪都不可信了,我剛剛應該掐了直播的。

哥哥:我說的是第二喜歡的兒子,你聽清楚了嗎?

(芽媽:原來媽媽的心頭愛是女兒啊~~)

*關於宵禁

哥哥:我非常不喜歡宵禁這個詞,因為老爸以前總是讓我宵禁,想起來,現在我還來氣得很。

弟弟:所以,宵禁是你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嗎?

哥哥:你從來不守宵禁的規矩,惹一堆麻煩,但是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弟弟:我不相信規矩這一套。

(芽媽:大哥別說二哥,你倆都不愛宵禁!)

* 成功繼承了老爸的話癆基因

弟弟:州長,抱歉,要打斷你一下。

哥哥:如果你對打斷我講話感到抱歉,就不要打斷我。

弟弟:我不得不說,你真的……繼承了老爸(前紐約州長)一說話就停不住的特質。

哥哥:難道你沒有嗎?

弟弟:切入廣告……

(芽媽:遺傳真奇妙~~)

* 誰的籃球打得最好

哥哥:你比我優秀。

弟弟:我承認,我在籃球方面比你優秀。

哥哥:不,你撒謊。

弟弟:這是老爸說的。

哥哥:騙人,他才沒又說過,你一次都沒有打贏我,一次都沒有!

弟弟:爸爸說他(安德魯)很有才能,在很多方面都是老天爺賞飯吃。但是他的手像香蕉一樣,玩不了球。

哥哥:噢,我要把你拉出去,打你屁屁!

(芽媽:這是什麼真人秀?)

好玩吧?兄弟倆的互懟引發了極度的舒適感,讓抗疫期間的觀眾們輕鬆一刻。

很難想像,兄弟倆,哥哥已經62歲,弟弟49歲,兩人就像一對老頑童,相處的模式跟幼稚的小男孩沒啥兩樣。

然而,兩兄弟雖然嘴上不依不饒,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是彼此的堅強後盾。

02溫馨的家庭濃厚的兄弟情

哥哥安德魯和弟弟克裡斯私下感情如此好,這一切都離不開他們的父母。

安德魯是家中的長子,並子承父業成為現任美國紐約州的州長。而比哥哥小13歲的弟弟克裡斯則是家中的老么,他上面還有3位姐姐。

克裡斯年輕的時候,曾是華爾街的律師,入選為「最美的人」,被紐約媒體稱為「鑽石王老五」。

後來,他跨行成為了新聞主持人,並6次榮獲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艾美獎。

兄弟倆有這樣傲人的成績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

要知道,他們的父親馬裡奧·科莫大有來頭,是美國最有威望的政治家之一,曾任紐約州1983至1994年的州長,在民眾中呼聲最高。

而讓兄弟倆爭寵的媽媽瑪蒂爾達·科莫則是Mentoring USA的創始人,一直致力為7~21歲的青少年建立導師關係。

夫妻倆感情一直非常好,在兩人五十八周年的紀念派對上,克裡斯表示:「天哪,太不可思議了,爸媽在一起都幾十年了,但老媽依然願意聽老爸嘮叨。」

正因為子女沐浴在父母的愛裡,所以才變得很有出息,就算是幾十歲了,心裡不僅惦記著老媽,還當著所有觀眾爭做老媽心裡最愛的孩子呢!

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愛不是金錢和物質,而是迷人而又溫馨的家庭關係,恩愛的父母就是對孩子最大的福報。

同時,馬裡奧·科莫和瑪蒂爾達·科莫也將這份愛傳遞到幾個子女身上,讓他們感受到親情的珍貴。

紐約一家雜誌採訪克裡斯的時候,他曾告訴記者,因為父親是典型的工作狂,有些時候,無法親自陪伴在他們左右。

於是哥哥安德魯在某些時候充當了父親的角色,他帶著弟弟一起吃飯,睡覺,玩耍和學習,幫父母減輕了不少負擔。

在弟弟考上了耶魯大學時,也是哥哥親自開車送弟弟去學校報到。

正是有了這份濃濃的親情支撐,所以兄弟倆在節目上可以如此放鬆,一個能接住一個的梗,極其默契。

默契是相互的,愛也是相互的,兄弟倆的相親相愛成就了彼此。

03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模式

安德魯和克裡斯的手足情深和相處模式成為了不少多胎父母羨慕的模板。

從他們的相處模式,我們知道兄弟姐妹間最迷人的關係該是怎樣的。

今天,芽媽和大家一起分享四個簡單可行的育兒策略,幫助二胎家庭裡的孩子之間和諧相處。

* 父母的態度是兄弟姐妹之間感情助力器

孩子之間相處難免會發生口角和矛盾,但是作為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態度明確:

A) 你們之間相親相愛非常重要,要學會保持友好。

B)爸爸媽媽希望你們能尊重對方,善待對方。

當孩子明白父母很看重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時,他們會努力朝著父母所看重的方向去努力。

同時,父母還應該明確地讓孩子知道,這世上除了父母外,兄弟姐妹是自己最親的人,彼此間的關係很重要。

父母重視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是為孩子設立良好預期的第一步。

隨著時間推移,孩子之間的感情只會越來越深厚。

* 不要忽略孩子之間的矛盾衝突

不少育兒專家建議父母不要過多幹涉孩子之間的矛盾衝突,學會尋求一種自然結果,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但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作為父母要有一雙火眼金睛,要學會分辨和處理孩子間的矛盾衝突。

許多時候,孩子並不知道如何處理與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這時候父母的幹涉非常重要,目的就是幫助孩子處理好這些棘手的狀況。

比如,當孩子看到兄弟姐妹做了自己討厭的事情而情緒行為失控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學會按下「暫停鍵」,讓孩子先平復情緒,然後再說出自己的想法,並與兄弟姐妹進行交流。

通過交流和磨合,孩子之間會知道彼此的底線和界限在哪兒,以後相處的日子裡,也會注意很多。

同時,父母千萬不要當甩手掌柜,錯認為小孩子的事不是事兒,這樣更容易導致孩子彼此間矛盾積攢,到最後激化。

* 差別對待時,一定要解釋說明

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無法做到一視同仁,就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落差:我被父母區別對待了。

這個時候,父母是有必要私下對孩子進行開導和解釋的,讓孩子懂得爸爸媽媽為什麼這樣做?是不是偏心,不公平?

坦誠地告訴孩子,會減少他們胡思亂想的同時,也讓他們發自內心明白爸爸媽媽這麼做的理由。

這樣會減少孩子因差別對待受到的心理傷害。

同時,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引發孩子的共情能力,讓他們學會站在兄弟姐妹的角度,站在爸爸媽媽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一旦孩子產生共情,學會換位思考,那麼對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有很大的幫助,也能緩解彼此間的矛盾衝突。

* 為孩子們創造更多合作機會

因為年齡,性別等問題,孩子們之間不發生矛盾是不可能的,父母除了有問題解決問題外,還可以多為他們創造一些合作的機會,增進彼此的感情。

比如,讓哥哥姐姐帶著弟弟妹妹去小區裡散步;兩人共同完成一幅畫;一起搭建樂高;一起玩遊戲等。

孩子在相互合作玩耍的過程中很容易增加彼此的感情。

當然,父母在為孩子們創作合作的機會時,也要注意孩子們的反應,觀察他們願意不願意?興趣高不高?

如果孩子不願意,就不要勉強,等待下次時機。

如果父母能將以上方面做好,做到位,那麼芽媽相信,不遠的將來,你們家的大寶和二寶的關係也會像安德魯和克裡斯一樣,溫馨又迷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他弟弟確診…與川普互罵、「媽媽最愛我」,紐約州長爆紅背後堪比...
    來源:環球時報克裡斯·科莫表示,自己有發燒,呼吸急促等症狀,但狀態良好,將繼續在家主持自己的節目。   這不是愚人節的玩笑。網友們一邊心疼著確診的主播弟弟,一邊又希望他趕緊好起來,繼續跟哥哥鬥嘴。「這下弟弟可以獨享媽媽的愛了。」   1.  / 硬核抗疫還是作秀?
  • 紐約市長和弟弟為「誰是媽媽的最愛」直播中吵架,誰還不是個孩子
    在直播中,主持人突然說:「你多長時間沒有給媽媽打過電話了?」州長一時語塞,解釋過程中兩個人吵了起來,於是觀眾就看到嚴肅的採訪直播節目兩個成年人在爭吵,誰是媽媽最愛的孩子。觀眾這才明白,原來兩個人是親兄弟的關係,一個成為政治家,一個成為主持人,工作突然有了交集,採訪對象成為自己的哥哥,沒能隱藏好自己的情緒,感情到了,就在所有觀眾面前上演了一出小孩子似的爭寵戲碼。在二胎家庭中,這個話題挺常見,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最關注的就是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存在一種天然的競爭關係:爭奪爸爸媽媽的注意力。
  • 愛懟川普的紐約州長不簡單!父母64年相伴,孩子個個是精英……
    據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科莫州長現在不僅支持率上升,很多妹子(甚至漢子)還表示想嫁給他……不過真正讓他「紅出圈」的,還是之前上CNN節目,和當主播的親弟弟連線,一開始畫風還算正常,後來越來越跑偏,兄弟倆開始為了爭論「誰才是媽媽最喜歡的兒子」,互爆各種糗事。雖然不排除是為了節目效果故意為之,但畫風還蠻喜感的。
  • 爭媽媽爭玩具……安撫這個另一個就哭?家有倆娃,該先顧著誰才對
    我曾經以為兩個孩子該是親密無間、相親相愛的,沒成想兩人幹什麼都爭——爭玩具,挑吃的,連個懷抱也要爭。老人在場時,都是先緊著大孫子來;可我覺得女兒小,得先緊著小的來,因為兩孩子的問題,搞得我與老人之間也出現了隔閡。真不知道該先顧著誰才對了」。一位媽媽發來了這樣的問題。
  • 愛孩子,請先愛孩子媽媽!家庭教育基礎關係之良好的夫妻關係
    愛孩子,請先愛孩子媽媽!有一句幸福箴言:幸福美滿的婚姻,勝過任何家教方法,溫馨和諧的夫妻關係,是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父母幸福了,孩子才能幸福,父母把自己過好了,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愛。種關係:婚姻關係、父母關係、兄弟姐妹關係、親子關係,這些關係中,婚姻關係是最重要的,婚姻關係如果出現了問題,其他關係都會出現問題。
  • 「媽媽,我想玩他的玩具」當孩子出現爭玩具,這樣處理才合適
    二胎開放後,身邊很多朋友都要了二寶,現在二寶已經一歲多了,一些朋友已經在發愁該怎樣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了。尤其是我的一位同事,每天都在為家裡的孩子爭玩具爭零食爭爸媽的愛而頭疼,我曾提醒他不要對大寶說「你比弟弟大,要愛護他,讓他一下」這類的話,但他卻覺得沒什麼,直到有天說完這類話後老大大哭後才後悔沒聽我的話。
  • 「你聽我的就對了」,父母和孩子的權力之爭,是叛逆情緒的滋生地
    我這才發現,原來我的內心被勝負欲控制了,孩子有自己的興趣和追求,難道不是好事嗎?01父母和孩子的「權利之爭」,瀰漫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裡以下這樣的場景,大家應該都覺得很常見。媽媽:從明天開始放學後就要立馬回家。
  • 孩子不會爭不愛搶,讓我嘗到了濫用「謙讓」教育的苦果
    她委屈的說「我想拿的時候,別人已經搶到了。」一、反思不會爭不愛搶的形成原因。我們都是聽著孔融讓梨的故事長大的,也願意將懂得謙讓這個好傳統教給我們的孩子。但過度的「謙讓」教育,孩子會吃虧暫且不談,也讓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壓抑自己的追求。下面我們先分析一下孩子不會爭搶的原因。
  • 留守兒:有孩子的地方就有家,有家的地方才有愛,不要成陌生媽媽
    作為父母把孩子帶到了這個世界上都希望他有更好的生活,為此不得不捨棄孩子襁褓中的孩子出門打工,這是為了生活的無奈之舉。雖然這麼做會改善生活條件,但是卻讓孩子缺少了陪伴和父母的關愛。在我最需要你的時期你都不在,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找不到你,而你卻還要求我一如既往的對你關愛!距離感的產生是一點一滴積累的,不是寶寶不愛你了而是你離寶寶太遠了!
  • 讀完《滄浪之水》|我發現,委屈自己又對孩子無度才是最可怕的媽
    讀完《滄浪之水》|我發現,委屈自己又對孩子無度才是最可怕的媽最近,我又將《滄浪之水》讀了一遍,這已經是第三遍了。對董柳來說,兒子出生之前,丈夫池大為是重要的,兒子出生之後,丈夫被降到了次要位置,兒子才是最重要的,家裡的一切都要服從於兒子的需要。而自始至終,自己的存在和價值都是一片空白。02將注意力全部傾注在孩子身上的媽媽,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帶著愛與友善,從與孩子的權力之爭中退出
    媽媽繼續哄勸:「現在你該上床了。」哈裡爭辯:「等一會兒,我要把這張畫塗完色。」媽媽不滿地厲聲說:「你現在就過來,明天再塗。」爸爸抱起他,給他充滿愛的一個大大的擁抱:「晚安,我的小夥子。明天早上見!」媽媽也溫柔甜蜜地親吻他:「晚安,寶貝,做個甜甜的夢。」然後爸爸媽媽回到客廳。
  • 讓孩子明白兄弟姐妹之間,不只有手足之愛,還有手足之恨
    現在很多家庭有兩個孩子,我姐姐家裡有兩個女兒,生二寶之前,全家人都很注意培養大寶對二寶的愛和嚮往,那時,大寶天天盼著二寶快出生。可是,自從妹妹出生後,大寶的嫉妒心和敵意就開始表現出來了。一定要和家裡的長輩,親戚朋友溝通好,不要沒事逗孩子:「有了小妹妹,媽媽不愛你了怎麼辦?好吃的不給你吃了怎麼辦?」更不能威脅孩子「再不聽話,媽媽就只愛妹妹,不愛你了。」
  • 媽媽,我想要個哥哥
    在鑫鑫5歲的時候,他曾對我說:「媽媽,我想要個哥哥!」那時候,對他冒出這句話,我很驚訝,我問他為什麼呀?他說,因為銳銳他有個哥哥,我也想要有個哥哥。「哥哥,我是生不出來的了,你是媽媽的第一個兒子,就算我再生小孩,你才是哥哥,你只有弟弟或者妹妹。」 我說完後,孩子一臉失望,說那就不要了。
  • 上千人死亡,州長弟弟感染,公園蓋醫院!現在的紐約有多慘?
    Cuomo)州長周二上午通報了該州疫情的情況,自前一天以來,紐約州又有332人死亡,使該州與病毒相關的死亡人數達到1550人,紐約市無疑是死亡人數最大的組成。 在他發布消息時,他的弟弟,49歲的CNN主播克裡斯·科莫(Chris Cuomo)宣布,他的病毒檢測呈陽性。州長後來說,他的弟弟發燒、氣短、發冷。
  • 不僅媽媽愛孩子,孩子也會心疼媽媽,親子之愛令人淚目
    導讀:不僅媽媽愛孩子,孩子也會心疼媽媽,親子之愛令人淚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僅媽媽愛孩子,孩子也會心疼媽媽,親子之愛令人淚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最愛的不是我
    媽媽最愛的不是我原創作者:瀟予你有什麼親子問題?和我聊聊吧女兒:「媽媽~媽媽~我愛你~」媽媽:「寶貝我也愛你!」女兒:「媽媽你最愛的是不是我?」媽媽:「我最愛的是我自己啊寶貝。」女兒:「為什麼?為什麼?」媽媽:「因為我要先愛我自己,讓我自己健康自信的生活,我才能讓愛產生出更多的愛來滋養你啊!」女兒:「媽媽我可以給你愛,滋養你啊!」
  • 有沒有不爭搶的兄弟姐妹?用遊戲的方式促進手足之情
    媽媽也會一起照顧小貓,有時候撫摸著小貓,會情不自禁脫口而出:「啊呀,你這個小乖乖……」這時候,女兒會立刻過來,認真地糾正:「不對,他是小貓,我才是你的小乖乖。」第二個故事另一個同事有兩個孩子。老大是男孩,已經上初中了,老二是女孩,剛5歲。飯桌上聊天時,媽媽逗老二說:「咱們再生個小妹妹怎麼樣?」「不行!」老二立刻反對。
  • 《孩子:挑戰》: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只因你們陷入了權力之爭
    5歲的小寶本來自己在旁邊玩得好好的,可當電話鈴聲一響,我剛接起電話,他就開始大聲喊:媽媽,媽媽!我用手示意他不要作聲,他反而喊得更起勁了。這種情況已經不止一次發生了,讓我很是惱火,我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沒禮貌,我每次都會警告他,但我接電話時他還是會這樣做。
  • 孩子越來越叛逆,警惕你們之間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贏孩子越叛逆
    今天乖媽就來和大家深度解讀孩子叛逆的頭號誘因:權力之爭。這從出發點來說是非常好的,但往往我們看到的局面卻不盡人意,因為邏輯後果和權力之爭總是緊密相連。03聽我的vs聽你的權力之爭的本質,就是一件事到底聽誰的、誰說了算。
  • 那個處處想爭第一的孩子,媽媽這些事情想要對你說
    親愛的大寶佑佑: 你好,我是愛你的媽媽!很意外吧,媽媽會用這樣的方式來聊一聊,最近你身上發生的一些問題。就拿前天來說吧,我們早上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兩人有了爭執。現在我們回顧一下那天早上我們發生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