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蝶變的密碼 ——記安徽省懷寧縣平山鎮大窪社區黨支部書記胡斌

2020-12-23 安徽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大窪社區,這些年火了。省級森林村莊、省級衛生社區、第二批全省社區治理示範點、安慶市法制示範區、連續8次被評為全縣五星級黨組織……榮譽紛至沓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過去負債纍纍到今年30餘萬元,2021年將超過50萬元。

走進懷寧縣平山鎮大窪社區,宛如來到一座特色鮮明的主題公園:整潔平坦的道路兩側綠樹成蔭,連片的水稻田一片翠綠;一幢幢粉牆瓦黛錯落有致,房前屋後種滿花草,花木掩映,860戶農家3500多人,被綠色環抱,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說起這為之驕傲的變化,村民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要不是有個好書記,村裡哪有這麼大的變化。」


密碼之一:找「窮根」,尋富路

難以想像,垃圾遍野、汙水橫流、田地荒蕪,村裡負債纍纍,過去,貧困如瘟疫一般,纏繞在每一位大窪社區村民心頭。

變化始於2004年。這一年,35歲的胡斌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他知道村裡窮,但沒想到那麼窮:會計交過來的村集體經濟帳目負債上十萬元。一貧如洗,是當時村子的真實寫照。面對村裡破舊的房屋,泥濘的道路,胡斌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大窪社區窮,窮根在哪裡?胡斌經過走訪調查發現,村窮在基礎設施差,窮在產業支撐不強,窮在致富本領不高。找到「窮根」,才能治好「窮病」。

既然落後了,就要奮起直追。為了改變群眾貧困現狀,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胡斌想的是如何讓更多群眾過上好日子。「思路決定出路,出路決定發展方向」。想了就幹,要幹就自己先帶頭幹,為此他進行認真地市場調查、分析,認為大窪社區水面豐富,決定搞特色養殖。他帶頭承包了70畝水面,精養黃鱔、青魚、草魚等多個品種,年收入好幾萬元。為帶動農戶走養殖致富路,他走村入戶,現身說法,發動群眾,算養殖帳,傳養殖經,手把手教養殖操作技術,消除養殖戶的心理顧慮,社區養殖戶如雨後春筍,到目前養殖戶達17戶,人均年養殖淨收入過萬元。胡斌還每年邀來10多位專家教授,分服務、養殖、種植等專業,給村民傳授科技知識,深受群眾歡迎。「我承包的1100畝稻田,除去購種、田租、機耕機收、農藥化肥等費用,淨收入有30萬元。多虧了胡書記引導。」村民程國才扳起手指算起了帳,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和程國才一樣,大窪社區先後發展9戶種糧大戶。

早些年,因為地少人多、缺乏產業,村民大都外出務工,最多的時候,村裡外出打工的人數超過了1000人,大片土地撂荒,田間地頭雜草叢生,水田荒蕪三成。「要讓村民重拾對土地的信心」,胡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共流轉土地3000餘畝。社區發展藍莓110畝,成立水稻、瓜蔞、水產養殖等7家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收入大幅增加,人均年純收入達到15000多元,實現了讓城裡人更嚮往的安居樂業夢。經過幾年的發展,大窪社區從一個貧困村開始蛻變成「村強、民富、戶美」的小康村。


密碼之二:籌資金,美鄉村

2009年平山鎮啟動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在示範區的建設規劃中,大窪社區是示範區六大功能區之一美麗鄉村建設功能區的中心地帶。當時,胡斌覺得這是一個改變社區面貌的好機會。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怎麼辦?這是擺在胡斌面前,始終繞不開的一大難題。「自己的事自己辦,大家的事商量辦」。胡斌一家一家跑,動員群眾籌資,並發動黨員、幹部、在外經商的村民等以個人捐獻的集資形式,參與美麗鄉村建設。近年來,大窪社區村民自籌資金1300多萬元,群眾自發捐款700多萬元。資金問題解決後,胡斌帶領大家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硬化道路14公裡,安裝路燈270盞,綠化面積1萬多平方米,鋪設排汙下水道3000多米,建設文化牆5塊,休閒和文化廣場11處,老年活動中心4個,公共食堂7個,公墓3處,新建了康居新村,綠化面積達到55%……大窪社區被列為美麗鄉村建設第一批省級中心村,2020年又創建了省級美麗鄉村重點示範村。

司山村民組還建起面積達130平方米的農家書屋,並建有可供180人同時就餐的村莊集體公用食堂,專門用於群眾舉辦紅白喜事。同時蓋起面積達260平方米5間2層的懷寧縣首家村莊文化活動中心和一個標準化籃球場,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現在是大變樣了,這裡就像個小城市,我們生活得好,住得也舒服,這些離不開胡書記的付出和努力。」如今,在大窪社區只要提到胡斌,村民們都紛紛伸出大拇指。「太不容易了。」村民產術節坦言,那段時間,胡書記白天和工人一樣幹活,晚上辦公室常常燈火通明,是真的辛苦。

「千淘萬慮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胡斌憑著一顆赤誠之心,一心為民謀福祉,兢兢業業,將好事實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贏得了村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村民都說,他是大窪社區的「頂梁柱」。

密碼之三: 創新路,德為先

此後,大窪社區的發展,勢如破竹。近年,胡斌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創建「大窪模式」,走上善治之路。 

  在大窪社區司山組文化中心的一樓展廳裡,有一道獨特的風景——「村民笑臉牆」。「笑臉牆」是由組裡請人抓拍到的142張村民的照片組成。其中年齡最大的84歲,最小的僅2歲。村民程正水自從「笑臉」上牆之後更加忙碌了,只要看見有人隨手亂扔垃圾,都會耐心地制止勸導;遇見老人跌倒了,立即上前去攙扶;鄰裡間有什麼矛盾糾紛,也幫著勸解協調……「『笑臉牆』就是社區的村規民約,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它激勵我為大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程正水說。

胡斌在大窪社區率先摸索成立村民理事會,制定了自己的一套完整體系的村規民約和工作制度,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大家的事情商量辦」,定期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村民共同商討決定村民組裡的發展大計,再由理事會執行,村民們按照自願原則籌資籌勞,以此來確保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錢辦事。這種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模式逐步在司山村民組形成。「存進去的是美德,取出來的是榮譽。」為推進脫貧攻堅「扶志扶智」行動和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建設,胡斌在大窪社區司山組探索建立「道德超市」 。「道德超市」實行一月一評比、一季度一兌現、年終一表彰。每個月,每個家庭道德積分基礎分為50分,在此基礎上實行加分和扣分,評定結果計入道德積分卡,並對全體村民公布。積分靠前的或最後的列入「道德紅黑榜」;每個季度,按照季度分值評出「遵紀守法星」「移風易俗星」「清潔衛生星」「勤勞致富星」「孝老愛親星」等;年終進行表彰。道德積分還將成為平山鎮評選年度道德模範、推薦「懷寧好人」等的重要依據。

此外,胡斌在大窪社區率先建成安慶市第一座農民公墓及村民公共大食堂,與村民公共活動中心形成獨具特色的村組「三公」產業。同時,還專門聘請環衛保潔人員,做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保證了村莊環境的常態化保潔。在堅持自治的基礎上,胡斌還積極開展法治鄉村、德治鄉村行動,培育一批鄉村法治帶頭人和鄉村熱心人。

擔任大窪社區黨支部書記轉眼就16年過去了,胡斌先後當選為安慶市人大代表、懷寧縣黨代表、人大代表,被評為全市農業產業先進個人、懷寧縣優秀共產黨員、懷寧縣勞動模範、懷寧好人等榮譽稱號。談到這些年的工作,胡斌說,做事就需要用心,要帶著感情為民辦實事,群眾的眼睛的雪亮的,只有真心為了群眾的期望而努力工作,才能得到組織和群眾的認可。

檀志揚 楊蘭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相關焦點

  • 懷寧縣擬推薦安慶市戰「疫」好人候選人公示
    劉偉斌,男,中共黨員,懷寧縣衛健委疾控科副科長。疫情防控期間,劉偉斌主動請纓到疫情最重的石牌鎮一線和懷寧縣設立的首個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承擔防控工作。何晶晶,男,懷寧縣清河鄉衛生院黨支部書記、 院長 。
  • 12月17日至20日,懷寧縣部分地方將停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國網懷寧供電公司消息,12月17日至20日,懷寧縣部分地方將要停電。停電線路:35kV黃龍變10kV大窪08線三鄭支線#02開關。停電範圍:【平山鎮】鳴鳳村部分、葉屋抗旱站、方團站用戶。停電時間:12月17日8:00-16:00。
  • 懷寧縣聚焦發展藍莓特色產業 小藍莓成為脫貧致富「金果果」
    懷寧縣涼亭鄉村民在藍莓基地除草剪枝。 通訊員 檀志揚 攝  近年來,懷寧縣聚焦發展藍莓特色產業,增強農村產業發展後勁和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加快脫貧攻堅步伐。懷寧縣平山鎮石牛村上馬嶺藍莓產業扶貧基地裡,村黨支部書記程永亮指導工人修剪藍莓枝葉。種了近一年的藍莓,程永亮儼然成了種植藍莓的「土專家」。  「這個地方原先是片荒山,去年我們爭取實施了補充耕地項目,新增耕地40多畝。正好這兒的氣候、土壤都適合種藍莓,我們就立馬動了起來。」
  • 懷寧縣平山鎮中心學校舉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為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2020年12月9日下午,懷寧縣平山鎮中心學校舉行了題為《挫折應付與情緒調節》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 樅陽縣山河村:美麗鄉村解鎖「蝶變密碼」
    美麗鄉村市級特色自然村建設點樅陽縣白柳鎮山河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迎來送往,見識過山山水水,最美的還是我們村。」54歲的山河村村民高厚旺是一名計程車司機,日常工作就是載著乘客東奔西走,見識過大城市的繁華,小城市的宜居,他的內心始終縈繞著對家鄉的深情。樅陽縣白柳鎮山河村怎樣留住鄉愁?
  • 長葛市增福鎮:「紅旗黨支部」引領鄉村大發展
    近日,在2018年度增福鎮「紅旗黨支部」評選活動中,河涯劉村黨支部和大戶陳社區黨支部雙雙入圍。 「河涯劉村在長葛市重點工程—清潩河治理工程拆遷工作中創造了『增福速度』;大戶陳社區的『五零社區』創建模式成為了全鎮社區工作的標杆。」
  • 澄海這個村黨支部書記入圍全國「最美村官」!快看看是不是你們村裡...
    期間,還要舉辦「鄉村振興與村官使命」第六屆鄉風文明論壇和2019年全面小康村晚錄製。屆時,哪些村官會最終入選,我們拭目以待。 衷心祝願入圍的全體村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再接再厲,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徵程中,再立新功!   值得高興的是   蓮下鎮程洋岡村黨支部書記蔡敘衝光榮入選!
  • 懷寧縣這些地方扎堆停電!
    停電時間:2018-12-21 08:45—2018-12-21 20:00停電範圍: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月山鎮月山居委會、奇隆村、黃嶺村低壓用戶,懷寧縣三合建材有限公司、新建石子廠、月山鎮朝瑞廢品回收部、懷寧縣東山建材有限公司、潘小各選硫廠
  • 記全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折橋鎮後古村黨支部書記陶國榮先進事跡
    記全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折橋鎮後古村黨支部書記陶國榮先進事跡 2020-11-08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莒縣大石頭河南村黨支部書記王如奎:從山坡坡到金窩窩的鄉村「逆襲...
    這首《梁甫山小調》的歌詞來自於一首小詩《歌唱河南村》,作者是省人大派駐大石頭河南村黨支部書記王如奎,而這首歌的背後則是一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的「逆襲」之路。2018年2月,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辦公室主任王如奎受組織派遣到日照莒縣嶠山鎮大石頭河南村任黨支部書記,通過抓黨建、促脫貧、治荒山、保民生等一系列舉措,讓村子實現了由「窮亂差」的山坡坡到「強富美」的金窩窩的華麗蝶變。
  • 「網聚美好安徽決戰脫貧攻堅」懷寧縣脫貧攻堅紀實:攻堅拔寨摘貧帽...
    在精準脫貧攻堅工作中,懷寧縣按照「選準一個扶貧特色產業,建成一批藍莓扶貧基地,穩定一套脫貧增收機制,帶動一方百姓發展致富」的思路,聚焦發展藍莓特色產業,不斷增強農村產業發展後勁和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加快脫貧步伐。全國勞模、月山鎮復興村黨支部書記(右三)向貧困戶傳授種植無花果技術。
  • 抗「疫」急先鋒——記七裡湖街道八裡湖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平洪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始終舍小家、為大家,忘我奮戰在疫線最前沿,帶領社區幹部為一萬多居民築起一道抗擊疫情、守護生命的堅固防線,贏得了轄區居民的紛紛點讚。他是名副其實的最美逆行者——八裡湖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平洪。
  • 懷寧縣臘樹鎮汪兵:堅守鄉村23年 只為村民健康
    安徽省懷寧縣臘樹鎮衛生院院長汪兵從大學畢業到現在,一直堅守鄉村,成為全鎮3.6萬人的健康信息「活檔案」——「郝老,這段時間身體怎樣,平時要多注意休息。」
  • 眼裡有群眾 心裡有底氣——記靈溪鎮靈江社區新港村黨支部書記陳嶽蒿
    眼裡有群眾 心裡有底氣——記靈溪鎮靈江社區新港村黨支部書記陳嶽蒿 發布時間:2015年09月16日 25年來,從村主任到現在的村書記,陳嶽蒿一直用這個信念來要求和鞭策自己。  早年前陳嶽蒿在太原當兵,退伍回家後,於1988年在靈江開辦編織廠。1990年,村裡組織村委會換屆選舉,那時陳嶽蒿的廠子剛起步,發展勢頭還不錯,身為股東之一的他只想一心顧廠子,選舉一事並不在他的計劃之中,但村裡的中青年反而一哄而上「拱」著陳嶽蒿參加選舉。
  • 心繫百姓天地寬——記井陘縣白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利紅
    心繫百姓天地寬——記井陘縣白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利紅在井陘縣白王莊村,有一位村幹部,在他的帶領下村裡創建了中華傳統文化講堂,新建了圖書館等硬體設施,並且積極跑辦項目、爭取資金、吸引投資,著力引導村民創業致富、建設美好家園,在他的帶領下,一個原本落後的小村莊變成了「先進文明」村,他就是該村黨支部書記王利紅。
  • 記疫情防控南大街執勤點臨時黨支部書記——符志星
    上午9點誓師大會在南大街執勤點舉行,街道黨工委書記郭強為南大街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授旗,符志星作為臨時黨支部書記,接過黨旗的那一刻,他表示既感到自豪,也倍感壓力,也深知這是組織對他的信任和考驗,因此工作中不敢有絲毫鬆懈。
  • 東莞原龍眼大隊黨支部書記張旭森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nbsp&nbsp&nbsp&nbsp人物名片&nbsp&nbsp&nbsp&nbsp張旭森,今年74歲,曾任東莞虎門公社龍眼生產大隊黨支部書記。
  • 江蘇濱海前案村:經濟薄弱村「蝶變」成最美鄉村
    於從文 攝(新春走基層)江蘇濱海前案村:經濟薄弱村「蝶變」成最美鄉村中新網鹽城1月17日電 題:江蘇濱海前案村:經濟薄弱村「蝶變」成最美鄉村記者 於從文嶄新的路燈、寬敞的廣場、整潔的農家小院、幸福的笑臉……16日,在蘇北綿綿細細的冬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