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敘和倒敘,你分清楚了嗎?

2020-12-25 資訊搜索

記敘文的敘事方式有多種,包括順敘、插敘、倒敘、分敘和補敘。在小學階段,我們需要重點掌握的是順敘、插敘和倒敘這三種。

說到插敘和倒敘的區別,我們不得不先說一說順敘。

順敘,即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或者按照時間先後的順序,先發生的先說,後發生的後說。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從頭到尾地講述一件事情。

很多人分不清插敘和倒敘,總會把兩者弄混淆。事實上,分清楚兩者的不同,只需要藉助「順敘」就可以理解了。

插敘,可以理解成,是在順敘的過程中,插上一段和文章發展有關的回憶或者故事,之後接著採用順敘把事情講完。

相比之下,倒敘,可以理解成,是把整件事情的結尾或者整件事情的高潮部分放在文章的開頭,然後再按照順敘把事情講完。

倒過來說,如果把插敘的那部分刪掉,這個敘事就是順敘,同理,如果把開頭的倒敘部分刪除掉,那這個敘事也是順敘。

比如:

順敘—早上,母雞媽媽帶著一群小雞在草叢中吃草。這時一隻老鷹突然飛過來,母雞媽媽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與老鷹拼死搏鬥,最後老鷹狼狽而逃。

倒敘—母雞奮力撲向老鷹,與其拼死搏鬥,老鷹抵擋不過,狼狽而逃……早上,母雞媽媽帶著一群小雞正在草叢中吃草。這時一隻老鷹突然飛過來,母雞媽媽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與老鷹拼死搏鬥。

插敘—早上,母雞媽媽帶著一群小雞在草叢中吃草。這時一隻老鷹突然飛過來,就在那一瞬間,母雞媽媽突然想到多年前,自己的媽媽為了保護自己,也曾和老鷹殊死搏鬥過,想到這裡,母雞媽媽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與老鷹進行了拼死搏鬥,最後老鷹狼狽而逃。

相關焦點

  • 寫作方法||細說順敘、倒敘與插敘的區別
    文章中的敘事手段主要有順敘、倒敘和插敘三類。一、順序順敘,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順序,或是事件展開的空間順序,或是事件發展過程中的內部邏輯順序進行敘事的方式。二、倒敘倒敘,就是將事件的結局或是發展中矛盾衝突比較激烈的情節片斷提到篇首,然後再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正常順序進行敘述的敘事方式。倒敘打破了敘事的正常順序,往往有強化情節、製造懸念、引人入勝的作用。使用倒敘手法時,要注意倒敘片斷結束後正常情節的有效切入與銜接,使文章情節保持完整連貫,首尾相互照應。
  • 小學必備 | 倒敘+插敘,讀完文章你就知道怎麼用了!
    桃子老師來教大家如何在文章中巧用「倒敘」和「插敘」!
  • 倒敘造句和解釋_倒敘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倒敘(dào xù)。反義詞有:順敘。 [《中國小說史》:「(《九命奇案》)一開始就用倒敘的手法,寫凌家強徒縱火殺人,然後再敘述事件的前因後果,顯然是受了外國文學的影響。」] 倒敘參考例句: 1、寫記敘文有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方法。 2、倒敘和插敘三種方法。
  • 插敘三「步」曲
    不過,今天的主角是插敘。一、揭開插敘的面紗到插敘,老師敢賭你不只一次用過卻渾然不覺,誰叫它隱藏得深。即使用了,也傻傻地分不清。不信,你來試試。 這是倒敘的手法。與倒敘類似的是,插敘也是回憶的內容;不同的是,倒敘以回憶的內容為主,而插敘只是段小插曲。插敘結束,故事還是要回到原有的線索。
  • 記敘文閱讀——插敘與補敘的區別
    語文中考考點:談插敘與補敘的區別在解答現代文閱讀分析題時,常常見到這樣的題型:記敘的順序一般可分為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平敘五種。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邊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後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補敘,也叫追敘,是行文中用兩三句話或一小段話對前邊說的人或事作一些簡單的補充交代。分敘,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複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有條不紊。
  • 還有2天中考了,閱讀至少再提高5分的乾貨你不要?
    第二人稱:用「你」「你們」的口吻展開敘述。第三人稱: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場,用敘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經歷、事件的經過告訴讀者。注意第一人稱的最基礎的作用是第②點:敘述者和見證者。正是因為是事件的敘述者和見證者或者親歷者,所以才會有真實性,才能有親切感覺,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一樣。
  • 插敘的作用
    ①運用插敘;②交代作者遠離親人來到了加利福尼亞州的目的③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再如《一地麥香》選文②——③自然段插敘的內容有何作用?①交代了小暖從小到大喜歡看娘割麥子,但娘不讓小暖去割麥子的情節;(內容)②插敘的內容補充了小暖對娘的依賴和娘對小暖的關愛。③突出了娘對小暖的舐[shì]犢之情,為下文情節做鋪墊。
  • 插敘和補敘的區別
    插敘,是在敘述重要事件的過程中插進另一件有關事件的敘述。插敘時,暫時中斷原來敘述的線索,插敘完畢,仍要按原線索繼續敘述主要事件。
  • 2016高考語文:八種敘事手法寫好記敘文,你學會了嗎?
    採用第一人稱,由於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範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範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  第三人稱敘事法  用第三人稱敘事,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從這裡下手你會提高110分
    見女兒一臉的震驚和恍惚,母親說:「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媽一陣子了,走不脫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說:「留在這兒嗎?跟你吵架呀!」話一出口,她就有點後悔。父親故去多年,母親從村裡小學退休後,獨自在山村生活。家裡空曠而冷清,盼著兒孫們春節回來,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願意長留的理由,要忍受網絡不穩定、洗澡沒浴霸的不便。可是母親就沒有不便嗎?
  • 倒敘開頭
    同學們在寫作文開頭的時候,就可以運用倒敘法先來吸引住讀者。常見的倒敘開頭有以下三種:經典文章倒敘開頭的寫法::    「爆炸」式開頭:「你知道嗎?    ——《爸爸媽媽那一次吵架》       運用倒敘手法構思的作文,最大的特點是能突出作者最想表現的重要情節,凸顯最能體現主題的片段,使作文的結構富有變化,情節錯落起伏,從而達到吸引讀者的目的。
  • 插敘的魅力——巧思築得華章成
    根據自己需要的寫作效果,插敘在記敘文中可以有三種運用形式:插入對有關事件的回憶和追溯,如魯迅先生的《故鄉》一文迅哥兒對閏土的回憶,文段從回憶中回到現實,在回憶中塑造人物形象:「還有閏土,他每到我家來時,總問起你,很想見你一回面。我已經將你到家的大約日期通知他,他也許就要來了。」
  • 《無雙》:虛虛實實讓人分不清楚
    這部電影在講述當中採用了正敘、倒敘和插敘並行的敘事手法。一開始何警官在警察局審問李問,到李問被保釋並且最終與秀清同歸於盡,是一個正敘的敘事過程。而在李問講述畫家的過程中,插入了他與畫家之間的各種糾葛,以及他和阮文之間的愛情,插敘和倒敘不斷交替呈現。
  • 懸念·反諷·插敘:解析《瓦解》之藝術特色
    我會還錢給你的,但不是今天。老一輩的人講,太陽會先照射在站著的人身上,而不是跪著的人。我要先還金額大的債」 (Achebe, 2017: 8)。一聽到此話,奧科葉就知道今天收不回債務了。這時,讀者心目中會產生第三個懸念:奧科葉以後會收回這筆債務嗎?直到小說結束,作者也沒有提及烏洛卡在生前歸還此筆債務的事件。
  • 在閱讀理解中,記敘順序和說明順序有何區別?老穆來支招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饋您!老穆解析記敘順序往往出現在記敘文閱讀中,而說明順序大都出現在說明文閱讀中。接下來,穆老師為大家逐一詳細解析,我們先來看「記敘順序」,內容如下:【種類】順敘、倒敘、插敘、平敘、補敘【1】順 敘【含義】也稱正敘,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2】倒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