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唯一健在的開國將軍,今年102歲,客家人

2020-12-18 騰訊網

時光倒回70年前。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功臣號」坦克帶領編隊以整齊的隊形,緩緩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時任「功臣號」所在戰車師政委的,是生於梅州大埔的開國將軍楊永松。

從戰火中走過來的他,17歲跟隨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一路南徵北戰,書寫了傳奇的戰鬥人生。1955年,楊永松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最年輕的開國將領之一。

如今,已經102歲高齡的楊永松,是目前廣東唯一健在的開國將軍。

在國慶節即將來臨之際,他也給廣東人民帶來節日祝福,「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希望家鄉越來越富裕。」

出身貧困家庭 12歲正式投身革

「我的故鄉在大埔縣百侯鎮,那是一個集市比較繁華的大鎮。」回憶起故鄉,楊永松如此說道。

1918年7月,楊永松出生在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一個貧苦家庭,一家人靠父親販賣鹹魚鹹菜為生。

當時,為了生存,不少當地人下南洋去海外謀生。因為生活所迫,楊永松的大哥和二哥也跟著幾個叔叔去了新加坡。

「當地的人們非常重視文化教育,這是擺脫痛苦的唯一正路。」楊永松說,自己5歲時,父親積勞成疾,因病離世,家中生活更加艱難。但就是在這樣的窘況下,母親還是堅持送自己去鎮上的小學讀書。

1928年,年僅10歲的楊永松受到革命啟蒙。

當時,梅州大埔的中共黨組織在鄉村進行廣泛的政治宣傳,工會、農會等組織紛紛成立。

楊永松的二哥在新加坡加入共產黨後,也返回家鄉積極組織開展革命活動。

楊永松受家兄影響及環境薰陶,在學校加入了童子團。「因為年紀小,只是參加大會和示威遊行,這是我投身革命的啟蒙階段。」

1930年4月底,楊永松在二哥的安排下去閩西,隨後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留在縣委機關打雜,正式開始了革命工作。

病中拼命追隊 長徵路上九死一生

在參加革命期間,楊永松沒少因身體吃苦頭。

在第五次反「圍剿」中部隊東進閩西的路上,楊永松反覆發高燒,「那時病了幾天已是骨瘦如柴,行動都困難了。」他說,由於缺醫少藥,部隊要轉移,自己只能被留後方醫院休養。

「後來由於戰事緊張,所有人員需轉移到一個叫『九堡』的醫院。」楊永松說,自己和幾個戰友趕到醫院後,沒想到那裡已經沒有一個人了,為了追趕部隊,他們不顧傷病堅持趕路,終於在第5天趕上了部隊。

到部隊的第二天,楊永松收到通知部隊傍晚就要出發,當時楊永松沒有意識到,二萬五千裡長徵就這樣開始了。

楊永松說,翻越雪山時,由於天氣原因,困難重重,不少戰士因為看不清路掉進雪坑。「由於一直是急行軍,飲食也差,當時剩餘的人數不足出發時的三分之一。

「一路攻堅克難,突破了敵人的重重封鎖。」回憶起這段往事,楊永松說,從毛兒蓋出發,進入草地的第六天,自己的雙腿因長時間泡在雨水裡,雙腿腫脹,無法起身。

楊永松把在湖南買的一雙沒有補底的新襪子穿上,把自製氈鞋也穿上,心想著:「如果橫豎走不動,我總是要死的,留著它們也沒用。」

兩三個小時過去,他的腳能感覺到暖和了,逐漸走得快些,發現腿也開始消腫,「又走了一陣,兩腿幾乎完全恢復正常。我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死神終於走開了!」

南徵北戰 擔任第一支裝甲部隊的首任政委

楊永松還有諸多戰鬥經歷。抗戰時期,楊永松跟隨部隊轉戰陝北參加直羅鎮戰役,挺進山西,首戰平型關;解放戰爭,他戰山東、克東北,成為第一支裝甲部隊的首任政委。

「盧溝橋事變爆發,激發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愛國熱忱,都紛紛要求對日抗戰。」1937年8月23日,楊永松所在部隊作為先頭部隊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參加了平型關戰役。

在楊永松的回憶錄中,記錄了他參加這一戰役的經歷。

「因抗戰初期日本兵訓練有素,個人單兵作戰能力很強,戰鬥打得非常慘烈。」他說,後來打掃戰場,自己所在部隊死傷近半,「有一個連隊只剩下一個副指導員和一個戰士,許多戰友為保家衛國獻出了年青而寶貴的生命。」

「當時,在部隊中間有個笑話,活著幹,死了算。還有一句,也是半開玩笑說的,把腦袋吊到褲腰帶上,隨時準備丟了。」楊永松說,幹革命,就是要有犧牲的準備。

102歲高齡 勉勵後人不忘艱苦奮鬥

1955年,楊永松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最年輕的開國將領之一。楊永松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57年8月,從解放軍政治學院畢業後,楊永松被分配到北京軍區工程兵任副政委。

1978年,楊永松退居二線,任北京軍區工程兵顧問,繼續為國家的軍事建設貢獻力量。

在回憶錄中,他講述起那些充滿著鮮血和犧牲的「硝煙往事」,十分感懷:「那些犧牲的戰友們,他們沒有看到全國的解放,他們的鮮血灑在了革命的徵途上,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和平。

截至目前,在世開國將帥僅剩11人,楊永松是其中之一。

光陰荏苒,一生為國家、為人民、為軍隊建設浴血奮戰、付出辛勞的楊永松今年已102歲高齡。

他年事雖高,精神依然矍鑠,思維依然敏捷,一如既往地關注著國家的發展。楊永松說:「我們的國家富強了,但千萬不能鬆動,還需要提倡艱苦奮鬥。」

致敬老將軍!共和國的功臣

相關焦點

  • 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三人:四川、山東均一位!另一位103歲的健在!
    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三人:四川、山東均一位!另一位103歲的健在!本文由將軍瓷板畫定製平臺「微拍號」授權「江西老徐說歷史」發布,禁止轉載,侵權必究!劉姓是我國人口大姓,有7000多萬人口。共和國開國將軍中,筆者注意到劉姓有89位。其中,一位元帥,兩位上將,十三位中將。1955年,劉姓有少將42人,1961年-1963年,劉姓13人晉升少將,1964年18人晉升少將。當然,也有人說是92人,因為有幾位開國將軍,本姓劉,比如劉姓健在開國將軍文擊將軍。
  • 他是晉城市「唯一」開國將軍,享年102歲,曾任129師師長!
    現代年輕人崇拜的是網紅,有多少晉城人知道,晉城市唯一的開國將軍,也是山西最長壽的開國將軍,他是誰呢?估計大部分的晉城年輕人都無法回答。這位開國將軍來自鐵軍稱號的43軍,43軍由東北野戰軍六縱隊改編而來。1946年,東北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趕赴東北,參加了四保臨江等戰役。
  • 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還健在的都是百歲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回想65年前,為了實現軍隊的正規化,也為了表彰開國元勳們的豐功偉績,1955年實行軍銜制,共評出一千多名將軍。如今65年過去了,現在健在的共和國開國將軍還有3人,他們分別是:106歲的黎光將軍、105歲的鄒衍將軍和101歲的楊永松將軍。
  •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
    其實李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在1955年的時候是排第一,不過在1955年後,李姓僅有38人晉升為少將,而張姓有49人晉升為少將軍銜,就這樣,開國將軍姓氏排名下調到第二。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李姓五位百歲開國將軍分布在四個省份,山東籍最多,有兩位。
  • 詹將軍與世長辭,享年105歲,現如今還健在的開國少將只剩3位
    導語:詹將軍與世長辭,享年105歲,現如今還健在的開國少將只剩3位戎馬一生獻芳華,為公無私堪效法。雪山草地歷艱辛,南徵北戰創業績。身先士卒不畏險,攻堅克難建功勳。謙虛謹慎從不驕,艱苦樸素品質高。時間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間已經65年過去了,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將軍們,終究抵不過時間的流逝,到2020年本來還剩下4位少將:黎光、詹大南、鄒衍和楊永松,但是前幾天的時候,詹將軍走到了人生的終點,享年105歲,現在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只剩下3位了。
  • 2020年僅剩3位開國將軍健在,他們是誰,現在怎麼樣了?
    這一日,共和國開國少將,黎光將軍,在許多人的簇擁下,來到了自己兒時嬉戲的地方。黎光將軍家的祖宅,依山傍水。後面靠著鐵塔山,因為山上有一座鐵塔而成為當地地標。房屋前面兩百步,江水一刻不停地流淌。整整一百年前,黎光將軍就出生在這條江前面。「小時候江水比這湍急多了,現在水淺得很,都能見著底。」將軍一邊回憶,眼角已經有些溼潤了,「哎,一百年了,一百年了,時代變了。」他的雙眼看著遠方。
  • 至今仍健在的開國將軍還有誰?21歲長徵過草地雪山,今105歲高齡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至今依舊健在的將帥還有多少人呢?我們今天來好好盤點一下。1.中南海見證了國家將帥,時光荏苒僅有4人健在對於這些英烈來說,他們永遠都不會忘記被授予軍銜那一刻的榮耀。其實是否授予軍銜對於他們而言並不重要,因為他們當初的選擇只是為了能夠建立一個美好的國家,讓自己的同胞過上美好的生活,但是他們為人民所付出的,是值得我們銘記的,授予軍銜也是對於他們最大的肯定。
  • 曾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最多,即便湖南加上湖北和安徽都不敵!
    770多萬人口的曾姓,有20位開國將軍,其中有4位開國中將,16位開國少將,在20位開國將軍中,有兩位江西人是百歲開國將軍,分別是曾思玉中將和曾美少將,他享年都是102歲,前者擔任過兩屆軍委委員
  • 開國上將夫人,長徵時期在草地生孩子,如今103歲健在!
    比如被人稱為最美上將夫人的蹇先佛,她曾經參加過長徵,在草地上生孩子,至今健在,壽103歲。蹇先佛是一個巾幗英雄,她的丈夫,是有名的開國將領蕭克。蹇先佛出生於湖南,其家庭比較富裕,從小就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長大以後,蹇先佛去了師範學院,因為接觸了革命思想,熱血愛國的蹇先佛很快就加入了革命隊伍。蹇先佛的父親非常開明,不僅沒有阻止女兒,還給她提供了一些幫助。
  • 至今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剩4人,每位都百歲高齡,他們是什麼軍銜
    開國將帥是舉足輕重而又意義深遠的存在,他們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經歷戰火的洗禮,見證中國的一步步成長,締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細數時光,當年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們,已越來越多地離開我們,目前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剩4人,且都是百歲高齡,他們都是誰?又是什麼軍銜?
  • 楊姓威武,1955年開國將軍竟然這麼多,個個英姿雄發!
    作為人口大姓,楊姓為新中國的做出了巨大的犧牲,1955年湧現了20位開國將軍,最為熟悉的是三楊,其實楊姓在1955年的時候,有四位上將,楊成武、楊得志、楊勇、楊志成(1903-1967,侗族,貴州三穗人),楊志成也是貴州唯一的上將。在1955年的時候,楊姓有4位上將,3位中將和13位少將,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呢?
  • 吳姓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江蘇人,中將軍銜,官至副國級!
    吳姓有多少開國將軍,答案是37人,有吳先恩、吳法憲、吳克華、吳信泉、吳信泉、吳瑞林、吳人鑑等7位開國中將。吳姓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江蘇人,中將軍銜,官至副國級!吳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居多,吳法憲、吳克華、吳瑞林都是江西人,吳先恩湖北人;吳信泉湖南人。吳人鑑也就是王諍將軍,他是江蘇唯一的開國中將,也是吳姓開國中將中唯一的江蘇人。
  • 楊姓開國將軍各省分布:楊姓人口第一大省四川,為何排名較後?
    三:廣東楊姓開國將軍2人,1位是1955年健在開將軍 1、楊永松,廣東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人,1927年冬天,楊永松受二哥楊鶴松影響及環境薰陶,在學校加入了童子團,開始了革命的啟蒙階段。1945年4月23日,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延安召開的「七大」。
  • 四川有一位劉姓開國將軍,活過了100歲,他是誰?
    將軍和長壽都是我們的夢想和追求,在我們美麗的四川,就有一位劉姓開國將軍活過了100歲,他是誰? 巴中迴風亭 說起劉姓開國將軍,估計很多四川人都不知道四川有幾位,其實劉姓開國將軍數量最多的是江西省,江西有25位劉姓開國將軍,而我們四川雖然不多
  • 江西的開國上將有哪些?一位黃埔教官,一位最年輕,都是客家人
    據統計,在1600多名開國將帥中,來自四川省(含重慶市)的元帥最多,共有4名;來自湖南的大將最多,共有7名;同樣,從湖南走出的上將也是最多的,57人中佔了19人。那麼,開國將軍總數最多的是哪個省呢?既不是湖南,也不是湖北,而是江西。
  • 他是山西唯一的白姓開國將軍,來自臨汾,曾任空軍副參謀長!
    白起再勇猛,不過是在陸地上跑,而白雲將軍是空軍軍官,白起是陝西人,而白雲是山西人。他是臨汾三位開國將軍之一,曾任空軍副參謀長!他和薛克忠將軍(曾任陝西軍區副參謀長)都是洪洞人,洪洞雖然人口少,但是有一個全國有名的景區——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5A),相比薛克忠,白雲要小三歲,不過他們參加革命的時間相近。
  • 陳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人最多,其次是湖北,其中百歲將軍四人!
    在1614位開國將軍中,陳姓是從元帥到少將都有的姓氏。陳姓有61位開國將軍,這些陳姓將軍中,江西人最多有12位,其次是湖北有11人,第三是四川有八位陳姓開國將軍,筆者注意到:61位陳姓開國將軍,其中四位是百歲將軍,還有一位100歲健在的陳姓開國將軍——他就是來自江蘇宿遷的陳紹昆少將。
  • 他是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來自晉商之家,是富二代!
    在開國將軍之中,有不少富二代,比如江蘇常熟籍的周文在少將,他是《雪豹》中周衛國的原型。周文在是名門之後,父親周鼎是同盟會會員。周文在的養父是周炯如,是常熟首富。周文在的家境是非常優越,典型的富二代。
  • 厲害了,山西唯一楊姓開國將軍來自運城市,曾任空軍某部副司令員
    在當時,空軍高炮指揮所肩負起防空重任,高炮指揮所就是空軍防空兵指揮所,其作用是實施作戰指揮而開設的指揮所,有一位楊姓開國將軍非常了不起,曾擔任過空軍高射炮指揮所(防空兵指揮所)副司令員,他就是山西唯一的楊姓開國將軍楊文安少將。
  • 目前還健在人世的歷史書上的人物你知道有哪些?
    在歷史書中目前還健在的人物有中國的鐘南山院士、袁隆平院士、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二世)、美國的亨利·艾爾弗雷德·基辛格(促進中美關係)。中國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楊永松將軍、鄒衍將軍 、詹大南將軍、黎光將軍,還有中國的楊振寧院士、屠呦呦(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