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還健在的都是百歲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2020-12-12 美文雅敘

中華民族經歷百年屈辱,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我們沿著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道路一步步前進。如今,我們家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充分發展,出現了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

我們不能忘記,如今和平的發展環境,是老一輩革命先驅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回想65年前,為了實現軍隊的正規化,也為了表彰開國元勳們的豐功偉績,1955年實行軍銜制,共評出一千多名將軍。

如今65年過去了,現在健在的共和國開國將軍還有3人,他們分別是:106歲的黎光將軍、105歲的鄒衍將軍和101歲的楊永松將軍。

1、黎光將軍(106歲)

黎光將軍,別名黎光裕,四川南充儀隴縣人。1914年出生,參加過紅軍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

紅軍時期:1932年冬參加紅四方面軍,當年就擔任地方武裝的獨立營排長,後整編入紅31軍91師,曾任紅25軍共青團團委書記。

抗日戰爭時期:隸屬於129師,任386旅771團1營1連排長,後來因平叛有功升任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擔任華北野戰軍的師長,參加了平津戰役等。

抗美援朝時:率領部隊參加了1953年的夏季進攻戰和金城戰役。

和平建設時期:主要在南京軍區工作,歷任副軍長、要塞司令、吳淞口守備師師長、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軍區司令部顧問等職務。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三級八一勳章、二極獨立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鄒衍將軍(105歲)

鄒衍將軍,江西興國縣人,1915年出生。參加過紅軍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4歲參加革命,任兒童團指導員,長徵時跟隨李富春做通訊員。

抗日戰爭時期:主要在延安負責保衛工作,曾任保安處政治處主任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被派往東北,曾任東北野戰軍獨立第八師政治委員。先後參加過遼瀋、平津兩大戰略決戰。

平津戰役後,留守北京,奉命率部組建中央公安部隊,保衛黨中央毛主席和北京地區的安全。

和平建設時期:長期在瀋陽軍區工作,擔任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

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3、楊永松將軍(101歲)

楊永松將軍,是廣東大埔縣人,1919年7月出生。參加過紅軍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30年參加革命工作,31年參加紅軍。

土地革命時期:任永定縣兒童團團部組織科科長、組織部部長、巡視員,紅12軍101團勤雜文書、紅一軍團3師3團收發,紅一軍團2師政治部技術書記。參加了中央紅軍歷次反「圍剿」。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政治處技術書記,師直政處教育幹事,師政治部秘書、師直政處教育股長,特務團政治處主任,師政治部秘書長,教導2旅5團政治處主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校部秘書科科長。參加了平型關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副秘書長、第四野戰軍戰車師政治委員。四野戰車師部隊的建設為中國人民軍隊機械化、專業化、正規化、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和平建設時期:1953年1月,調華北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

1957年8月,解放軍政治學院畢業後,任北京軍區工程兵副政委。

1968年,任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

1978年,楊永松退居二線,任北京軍區工程兵顧問。

1981年,以副兵團級離休。

綜上所述:

據統計如今健在的老紅軍還有38名,55年授銜將軍的,還有這三位老英雄。

作為新中國的締造者,開國將軍和老紅軍們,是國家紅色基因的重要傳承者,願他們平安喜樂、健康長壽。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至今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剩4人,每位都百歲高齡,他們是什麼軍銜
    開國將帥是舉足輕重而又意義深遠的存在,他們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經歷戰火的洗禮,見證中國的一步步成長,締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細數時光,當年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們,已越來越多地離開我們,目前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剩4人,且都是百歲高齡,他們都是誰?又是什麼軍銜?
  • 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三人:四川、山東均一位!另一位103歲的健在!
    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三人:四川、山東均一位!另一位103歲的健在!本文由將軍瓷板畫定製平臺「微拍號」授權「江西老徐說歷史」發布,禁止轉載,侵權必究!劉姓是我國人口大姓,有7000多萬人口。1955年-1965年,期間授銜的軍人,統稱開國將軍,他們大部分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奉獻。那麼劉姓89位開國將軍中,有哪些長壽將軍呢?筆者注意到,四川的劉帥,享年95歲,十大元帥中,他最長壽。那麼劉姓有沒有百歲開國將軍?筆者注意到,劉姓開國將軍中,百歲開國將軍有三人,其中一位103歲健在,來自河北巴縣。
  • 2021年,開國將星僅剩六顆,他們來自五個省份!
    他們分別是:一:陳姓最後的開國將軍——陳紹昆陳紹昆1921年出生,江蘇省宿遷市(原宿遷縣)人,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2020年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陳紹昆曾任冶金部部長,是歷任冶金部部長中唯一的開國將軍。他是陳姓四位百歲開國將軍之一。二、少共國際師最後的開國將軍——楊思祿楊思祿,1917年出生,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人。
  • 至今仍健在的開國將軍還有誰?21歲長徵過草地雪山,今105歲高齡
    我們所獲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去換取的,當然比起我們的小成就,國家英雄們所獲得的大成就才真正值得我們讚賞。他們獲得的一切榮耀都是在戰場上拼搏而來,是用自己的汗水和血水獲得的。戰爭讓我們失去了太多的英雄,關於這一點我們真的很遺憾,因為對於這些英烈的死,我們無能為力。
  • 1988年授予17名上將,只有3位健在,1955年都是校官,他們是誰
    1988年授予17名上將,只有3位健在,1955年都是校官,他們是誰?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恢復了軍銜制度,17位將領授予了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洪學智、劉華清、秦基偉、遲浩田、楊白冰、趙南起、徐信、郭林祥、尤太忠 、王誠漢、張震、李德生、劉振華、向守志、萬海峰、李耀文、王海。到目前為止,這17位上將已經有14位病逝,僅有3人健在。這三位上將在1955年的時候都是校官軍銜,他們都是誰呢?
  • 五五授銜時,有八位開國將帥曾經是周士第的部下,分別是誰
    ,周士第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1955年授銜時,許光達被授予大將軍銜,級別高過了自己的老首長周士第。開國中將中,有三位將領在南昌起義時是周士第的部下,他們分別是彭明治、聶鶴亭、郭化若。彭明治在起義時擔任25師代理連長的職務,南昌起義部隊南下時,彭明治在三河壩之戰中受傷掉隊,與組織失去了聯繫。
  • 57位開國上將,為何有兩位是後來單獨授予的?他們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57人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這些開國上將,大部分都是正兵團級將領,資歷和戰功極高。但很少有人知道,1955年授銜時,只有55人被授予開國上將,還有兩位是在1956年、1958年單獨授予的,這是為何呢?這兩人又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從秘密戰線走出的開國少將姜鍾逝世,開國將星僅剩10顆!
    「開國將帥」目前尚存10人: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過世,10名健在者均為少將,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平均年齡已近百歲。【編輯/王梅梅 統籌/劉姝蓉】今日,大白新聞獨家獲悉,開國少將、原總參謀部三部部長姜鍾於2019年9月29日8時20分逝世,享年101歲。據悉,姜鍾曾在隱蔽戰線長期從事機要情報工作。
  • 2020年僅剩3位開國將軍健在,他們是誰,現在怎麼樣了?
    這一日,共和國開國少將,黎光將軍,在許多人的簇擁下,來到了自己兒時嬉戲的地方。黎光將軍家的祖宅,依山傍水。後面靠著鐵塔山,因為山上有一座鐵塔而成為當地地標。房屋前面兩百步,江水一刻不停地流淌。整整一百年前,黎光將軍就出生在這條江前面。「小時候江水比這湍急多了,現在水淺得很,都能見著底。」將軍一邊回憶,眼角已經有些溼潤了,「哎,一百年了,一百年了,時代變了。」他的雙眼看著遠方。
  • 曾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最多,即便湖南加上湖北和安徽都不敵!
    曾姓開國將軍江西最多,即便湖南加上湖北和安徽都不敵! 770多萬人口的曾姓,有20位開國將軍,其中有4位開國中將,16位開國少將,在20位開國將軍中,有兩位江西人是百歲開國將軍,分別是曾思玉中將和曾美少將,他享年都是102歲,前者擔任過兩屆軍委委員
  • 詹將軍與世長辭,享年105歲,現如今還健在的開國少將只剩3位
    導語:詹將軍與世長辭,享年105歲,現如今還健在的開國少將只剩3位戎馬一生獻芳華,為公無私堪效法。雪山草地歷艱辛,南徵北戰創業績。身先士卒不畏險,攻堅克難建功勳。謙虛謹慎從不驕,艱苦樸素品質高。在每年閱兵的時候,有這麼一個特別的方陣,他們沒有整齊的步伐,沒有響亮的口號,而且他們身姿也不再挺拔,甚至他們還坐在觀光車上,但是沒有人小瞧他們,因為就是他們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顫顫巍巍敬禮的手,讓人忍不住鼻頭髮酸,他們是民族的英雄,沒有他們當年的努力,就沒有我們現在的今天。
  • 中國有1614名開國將帥,時至2020年還剩多少人?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我國的軍銜制共分為六等一共19級,1955年執行軍銜制,1965年取消,軍銜制在1988年後再次恢復,故此我國的軍銜制目前經歷了兩個歷史時期,1955年到1965年這一歷史時期,授銜的將帥都稱之為開國將帥。1955年,新中國首次授銜時,共定下了10大元帥、10位大將,55位上將,175位中將,798位少將。
  • 1955年,1052位先輩被授予軍銜,如今還健在的只有4位,他們是誰
    1955年9月27日,我國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授銜儀式,來表彰那些在戰場上立下戰功的數位將軍。這次授銜儀式,產生了1052位功勳將帥。多年過去,如今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有4位。 他一生最具傳奇色彩並轟動世界的是,生擒美國中央情報局間諜唐奈和費克圖,整個部隊都受到了總理的表揚。 1988年,鄒衍少將離休。之後,他心系教育,時常為貧困學生、希望工程捐款。僅在2014年3月,他就為家鄉的崇賢中學捐款8萬元。如今,鄒衍少將已是百歲老人。 黎光少將,1914年出生在四川南充儀隴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 開國三位姓楊的將帥被譽為三陽(楊)開泰,你知道分別是誰嗎
    無獨有偶,在共和國開國將帥中有三位姓楊的開國將帥,最早是被周總理稱為「三楊開泰」,意為派出三位姓楊的將軍即可取得美好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三位姓楊的開國將帥。一、楊得志將軍楊得志將軍1928年參加革命,19955年授銜上將。
  • 兩次授銜的「六星上將」名單一覽
    他就是洪學智將軍,來自安徽的將軍縣——金寨。金寨是我國的革命老區,有著「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之美譽。金寨有數萬的金寨兒女參與了革命的隊伍上,有許多人也因此為國而捐軀,走出了共59位開國將軍,其中有洪學智是金寨唯一的開國上將。他也是安徽兩位開國上將之一,還有一位就是安徽巢縣的李克農上將,他們都是大家較為尊敬和熟悉的開國將軍,是安徽人的驕傲,也是全國人民的楷模。
  • 河南譚姓開國將軍有兩位,都來自河南信陽市,他是誰?
    河南譚姓開國將軍都來自河南信陽市,他是誰?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東南部的信陽市新縣,被稱為「中原南門」,素有「紅色首府」、「將軍故裡」、「詩畫江南」的美譽,是我國著名的也是河南省唯一的一個將軍縣。河南是我國十大將軍省之一,誕生了1位開國上將,9位開國中將,99位開國少將和晉升少將,河南總計有109位開國將軍。徐明德少將是河南「唯一」徐姓開國將軍,是河南第二長壽將軍,享年91歲!
  • 他姓張,湖南人,101歲,是最後的開國中將!曾任國防大學校長!
    很多人都喜歡英雄,湖南的將軍很多,是第三大將軍省,也是平江起義的策源地,有202位開國將軍,有一位湖南人,他姓張,享年101歲,是最後的開國中將,1988年晉升為上將,他是誰?帶著疑問,給大家分享一下!
  • 他是最年輕的開國將軍,建國之後卻叛國出逃,毛主席送了4個字!
    很多人都以為吳忠將軍是我國開國將軍中年紀最小的,一開始筆者也是這麼認為的,後來翻看歷史記錄,發現吳忠將軍並不是最年輕的,還有一位叫馬爾果夫·伊斯哈科夫的將軍,在1955年授勳時年僅32歲,這麼看來他才是最年輕的將軍。然而,在如今,我們幾乎沒有聽過這位將軍的消息,這又是為何呢?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就像古時候的皇帝,他們都追求長生不老,想著千秋萬代,但是又有幾個皇帝是長壽的?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