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高、硬體普及率低 疫情凸顯美國就業及教育種族不平等問題...

2020-12-12 中國網新聞中心

美國非營利組織「青年成就」當地時間7日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青少年對美國存在的不平等現象普遍感到悲觀,特別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非洲裔等少數族裔在教育、就業等問題上的弱勢更加凸顯。

美國非營利組織「青年成就」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60%的青少年認為,受種族、性別等因素影響,美國職場中存在廣泛的待遇不公問題。同時,有73%的青少年認為,美國的司法系統和執法機構等政府部門中存在系統性種族歧視。

美國勞工部本月4日發布的數據就顯示,今年11月美國白人群體的失業率為5.9%,而非洲裔群體的失業率則高達10.3%

一些教育專家認為,美國非洲裔家庭與白人家庭之間經濟水平和教育意識的差距,讓美國青少年很早就體會到了種族問題對其帶來的影響。

《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6日發表評論指出,相比白人家庭,美國非洲裔家庭在疫情期間的遠程教育所需硬體普及率更低,這給非洲裔家庭的孩子參與網課造成了更多困難。

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當地時間8日公布的一項數據也顯示,受疫情影響,在美國學校紛紛轉向網絡授課後,少數族裔學生與白人學生的差距顯著拉大。以數學課為例,少數族裔學生要比同齡白人學生的學習進度落後至少兩到三個月。伊利諾州的一所小學就表示,今年有30%的少數族裔學生出現了不及格的情況,遠高於去年的16%,而白人學生中的不及格比例卻幾乎沒有變化。


相關焦點

  • 失業率高、硬體普及率低 疫情凸顯美國就業及教育種族不平等問題
    美國非營利組織「青年成就」當地時間7日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青少年對美國存在的不平等現象普遍感到悲觀,特別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非洲裔等少數族裔在教育、就業等問題上的弱勢更加凸顯。
  • 種族分化深入美國校園 疫情重創少數族裔學業
    北美觀察丨種族分化深入美國校園 疫情重創少數族裔學業  當地時間12月7日,非營利教育組織青年成就(Junior Achievement)發布報告顯示,大部分美國青少年認為,美國存在基於種族的經濟不平等現象,種族主義已經融入了美國的社會制度當中。
  • 北美觀察丨種族分化深入美國校園 疫情重創少數族裔學業
    當地時間12月7日,非營利教育組織青年成就(Junior Achievement)發布報告顯示,大部分美國青少年認為,美國存在基於種族的經濟不平等現象,種族主義已經融入了美國的社會制度當中。
  • 中國人權研究會文章: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中國人權研究會26日發表《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的虛偽》文章。  一、美國種族歧視的種種表現  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要求各締約國採取積極行動,禁止並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保證人人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分種族、膚色或民族或人種得以平等享受公民權利、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作為這一國際公約的締約國,美國國內的種族歧視問題與此要求都相去甚遠。
  • 種族歧視凸顯美國政治價值觀危機
    然而,喬治·弗洛伊德被極端的種族偏見和警察暴行公開謀殺後,這些神話就在一片煙霧中引人注目地破滅了。「不平等問題滲透進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弗洛伊德之死所引發的廣泛遊行示威活動,不僅是對美國長期存在的種族不平等問題的深刻抗議,更是對種族不平等背後更加普遍的社會不平等問題表達的集中不滿。
  • 種族歧視成為「常態」,美國悲劇再重現
    導讀:如今的美國社會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美國政府雖然可以發現問題所在,但是缺乏制止這些問題出現的實際行動,其中,種族歧視問題就是非常典型例子。然而,要想真正追尋種族歧視源頭,還得到美國建國初期,由於白人資產階級與其他階級之間的經濟矛盾,是造成當下美國種族歧視的主要根源。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中明確寫道,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但生活在底層的人民都深知平等與他們毫無關係,「平等」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表示,種族歧視將會是美國持久且主要的標識。
  • 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國際論壇)
    美國社會不缺乏反思,但總是缺乏抑制種族主義的切實行動。美國社會金字塔底層人民都知道,《獨立宣言》所明確的「人人生而平等」與他們無關「種族主義是美國主要且持久的特徵。」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的這一判斷,從來不缺乏現實註腳。
  • 種族歧視問題凸顯 美僑領:少數族裔當團結髮聲
    (抗擊新冠肺炎)種族歧視問題凸顯 美僑領:少數族裔當團結髮聲中新社北京6月2日電 (馬秀秀)「弗洛伊德事件在當前美國的大環境下有其必然性。」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創會主席鹿強表示,川普從競選開始就打「種族」牌,不惜激化種族矛盾,從而造成白人至上主義抬頭。近日,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以致窒息而亡的事件,引發美國當地和國際社會對美國種族歧視等頑疾的不滿。
  • 《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的虛偽》(全文)
    中國人權研究會7月26日發表《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的虛偽》文章。美國司法領域中存在系統性的種族歧視。美國公共宗教研究所的調查顯示,51%的美國人認為非洲裔和其他少數族裔在刑事司法體系中與白人相比受到了不平等對待,78%的非洲裔美國人認為他們在刑事司法體系中受到不平等對待。
  • 美國黑人高犯罪率問題述評
    「種族歧視說」認為,美國黑人犯罪率高甚至更多人以犯罪為職業,都在於曾有的種族歧視制度和仍有的非制度的種族歧視導致了對於黑人的社會不公、司法不公、教育不公,使黑人普遍處於貧困或相對貧困、平均受教育水平較低、更多地失業或存在就業難,等等。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紐約羅斯·裡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瀾濤表示,美國是一個移民「大熔爐」。經過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雖然明面上的種族歧視言行不多了,但實際上少數族裔在就業、求職等方面依舊面臨著各種「隱形歧視」。失業、貧窮、曾感染新冠病毒……弗洛伊德生前的種種遭遇可以說是美國弱勢群體的真實寫照。
  • 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硬體不是問題,問題是普及率
    美國被我們稱為農業強國,強就強在他們的機械化、規模化,我們現在正處在從農業大國走向強國的道路上,農業機械的推廣,我們肯定不能忽視。但是現在我國在機械這一方面,硬體已經不是問題了,機械水平完全可以和農業強國相比,但是我們農業整體的水平,卻與農業強國有著不小的差距,最主要的問題出在哪呢,就在我們的普及率上了。
  • 美國失業率逐步下降!在美就業,哪所學校更具優勢?
    美國勞工統計局上周發布了8月就業數據報告。根據報告顯示,全美經濟正在從疫情中回暖。 8月,全美就業增長140萬,失業率下降至8.4%。儘管就業人數較7月份的170萬和6月份的400萬增長有所放緩,但仍是一個不錯的趨勢。
  • 當地時間12月7日,非營利教育組織青年成就(Junior Achievement...
    當地時間12月7日,非營利教育組織青年成就(Junior Achievement)發布報告顯示,大部分美國青少年認為,美國存在基於種族的經濟不平等現象,種族主義已經融入了美國的社會制度當中。
  • 12張圖表證明,美國種族差異在財富、健康、教育等領域持續存在
    由於近百年來種族主義,歧視和奴隸制的長期影響,非裔美國黑人和其他族裔人長期以來在美國一直遭受到不平等待遇。這是造成他們在美國難以取得成功的條件。按高中畢業生的比例:數據來源: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按四年制大學畢業生的比例:
  • 美國的天大謊言:「人人生而平等」
    12年後,在1789年制訂的美國憲法中,為了計算各州眾議員名額,明訂黑奴人口按「五分之三」計算。顯然,在美國建國者心中,黑人不在「人」的定義之中,因此不適用「生而平等」這個「普世價值」。 1863年1月1日,被譽為「偉大解放者」的美國總統林肯發布了《解放奴隸宣言》。
  • 三成韓國人高學歷低就業 「過度教育」問題凸顯
    三成韓國人高學歷低就業 「過度教育」問題凸顯  Winnie Lee • 2019-12-24 09:38:49 來源:前瞻網
  • 這個專業失業率最高?美國各專業就業綜合性報告
    未來就業前景可以說是很多赴美留學的孩子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參考因素裡的重要因素之一了。 5月份,美國新增了7.5萬個就業崗位。失業率僅在3.6%,這是自1969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失業率持續下降的同時,美國受教育程度也在持續上升。
  • 美國分化:城鄉與族裔差距拉大,教育不平等埋下社會撕裂種子
    巨大的經濟損失背後,則是城鄉之間經濟差距拉大、不同種族間貧富差距拉大、不同收入人群之間教育差距拉大的冷酷現實,疫情帶給美國社會的種種裂痕,將在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不僅如此,《福布斯》指出,美國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是「系統性的」,這意味著政府很難通過調整政策等方式扭轉農村的經濟劣勢。具體而言,城市相對細化的職業分工,能促進產業革新,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因此它比農村更能吸引多樣化的、受教育程度高的勞動力。久而久之,這些勞動力會進一步帶動城市的成長和革新,創造良性循環,而反過來看,農村面臨的是人才流失、創新緩慢的惡性循環。
  • 專家解讀:每十人就有一個失業,高失業率對美國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會有如此高失業率?高失業率對美國來說意味著什麼?高失業率將持續多久?「對於川普政府來說,疫情防控當然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但面對不斷暴增的失業人數,我相信川普政府會更加緊張。」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失業率歷來是美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