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隨著房價的水漲船高,想用假離婚買房來投機取巧的大有人在,那麼用婚票換房票值得嗎?假離婚有什麼法律風險呢,小編在這裡必須給大家普及一點:法律上並無假離婚一說,除了一部分是辦理假離婚證之外,所謂的「假離婚」都是真的扯了一張離婚證。
下面是尹傑深律師收集整理的相關信息,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大家的閱讀!
網友諮詢:
「我們夫妻感情沒有問題,我們是因為孩子讀書的原因,現在想離婚,等孩子就讀學校的問題解決後我們再復婚。我就是想知道,如果因為我們假離婚,我們可能會有哪些風險?需要如何規避?我怎樣做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我和我孩子的權益?」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假離婚將房子財產歸了一方,一方還想著怎麼從假離婚中獲得好處,轉頭另一方開啟新生活了,真的是人財兩空。所以為了避免假離婚給自己帶來的風險,籤署協議的時候,儘量不要把財產給一個人,能歸屬到自己名是最好的,如果不願意,可以雙方的財產價值相當比較穩妥。
法律普法:
假離婚究竟有哪些法律風險呢?這些法律風險該怎麼樣去規避?
首先明確,假離婚是違反法律的欺詐行為。
假離婚是違反法律的欺詐行為。如果確有證據證明是假離婚,因此而取得的利益比如按揭貸款購房資格等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因為違反了規定,婚姻關係必須基於雙方自願而進行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如果放棄雙方已經依法辦理離婚登記,沒有法定證據支持撤銷登記,或者另一方不願意復婚的,則婚姻關係不能恢復。
比如,用假離婚方式買房的風險有:
1.目前,我國法律沒有嚴格規定假離婚後買房的法律責任,我國也沒有關於假離婚後買房的強制性規定。因此,目前沒有追究假離婚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假離婚就可以投機取巧了。目前,多地在政策上早有控制,所以如果將來進行追究責任,這意味著第二套優惠將被取消,並且可能會受到一定的罰款。
2.假離婚是法律程序中真正離婚的法律行為。真正離婚的法律後果是,離婚前雙方的財產由離婚協議確認,在離婚後和婚姻重新登記之前購買的財產不能被視為雙方的共同財產。換句話說,離婚後雙方之間的任何協議均不受法律保護,並且由於違反法律,雙方之間的任何協議也將不受保護和變現。
3.雙方的約定是靠假離婚雙方的誠信來確定。如果一方未能履行協議,則假離婚將變成真離婚,另一方完全有可能賠錢。
4,假離婚給雙方帶來的信用風險
假離婚一方因購房在銀行有貸款的,如果被銀行查出來是假離婚完全可能因為信用問題被中止貸款。
律師提醒:
所謂假離婚只是民間的一種說法。一般而言,只要雙方履行了法定的離婚手續或是經過法院判決解除了婚姻關係,就成立了法律上的離婚,並無真假之說。而一旦成立了離婚,企圖「以假亂真」的當事人就往往會面臨著情感和法律的雙重風險。
第一、在情感上,變數增大
因為假離婚雙方假離婚後已經沒有了婚姻的束縛,很難保證維持對婚姻的忠誠度。何況,時間和空間的原因都會導致感情的疏離。假如一方存心違反當初要復婚的約定,那另一方也無法強求,只能追悔莫及。
第二、在法律上,假離婚的雙方往往為了別的目的,只是籠統地約定無財產爭議,或者簡單地一分為二,往往與雙方真實心願不符,存在不平等之處,就會引發日後的糾紛。而對於權利受侵的一方,若沒有完整充分的證據,法院一般會認定協議有效。而且,像一些企圖利用假離婚逃避債務、隱匿財產或是逃避強制執行的,倘若被識破了就可能會面臨法律制裁,嚴重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因此,提醒大家謹慎利用假離婚的方式規避政策漏洞或者逃避應當承擔的責任,即使是為了孩子比如上學這些理由的假離婚也要慎行,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以上就是對相關問題的解答。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諮詢文中律師。